全村人的希望還是火星探索的希望?阿聯「希望」號飛船將於下周升空

2020-12-26 騰訊網

對於一個成立不到50年、2009年才第一次進入太空的國家來說,這次任務也是阿聯雄心勃勃的一步。這次任務將帶來一系列已知和未知的挑戰,也是阿拉伯國家第一次前往另一個星球。

阿聯「希望」號火星軌道探測器

騰訊科技訊 7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下周阿聯的「希望」號火星軌道探測器將發射升空,這是阿聯的第一個星際任務,其希望通過此次任務激勵該地區並推進對火星的探索。

「希望」號火星軌道探測器計劃在火星上花費一年時間,也就是兩個地球年的時間研究稀薄的火星大氣。這項任務的工作人員希望飛船探測結果能讓科學家了解過去和現在的火星大氣層。但對於一個成立不到50年、2009年才第一次進入太空的國家來說,這次任務也是阿聯雄心勃勃的一步。

阿聯穆罕默德·本·拉希德(Mohammed Bin Rashid)航天中心科學數據和分析負責人赫薩·阿爾·馬特魯什(Hessa Al Matroushi)表示:「我認為這次任務傳遞的信息之一就是探測器的名字希望。」「如果像我們這樣的小國能夠完成這種任務並前往火星,那麼一切都是可能的。」

現在「希望」號探測器已經被裝進日本南種子町航天中心的一枚H-2A火箭前端,等待發射。發射目前定於日本當地時間7月15日上午5點51分。

耗資2億美元的「希望」號也旨在激勵阿聯。前往火星的決定意在震動該國科技產業,並創建一個基本上不存在的行星科學組織。這次任務將帶來一系列已知和未知的挑戰,也是阿拉伯國家第一次前往另一個星球。

而且一切比傳統的火星任務要快得多。2014年,阿聯開始提出向火星發射飛船的想法。他們的最後期限是在2021年12月阿聯建國50周年之前抵達火星。由於順利抵達火星存在著發射窗口期,這意味著今年夏天如果發射無法成行的話,將需要等待26個月才能再次嘗試。

團隊還被要求利用國際專業知識,在這一期限內建造出一部能夠在火星進行全新科學研究的太空飛行器。這意味著任務人員不僅需要面對航天飛行方面的工程挑戰,還需要成為與國際社會探索火星接軌。他們需要對火星探索的歷史足夠熟悉,以確定哪些項目在科學上有前景。

「希望」號儀器科學部的經理法特瑪·洛塔(Fatma Lootah)說,「我們不想採集到沒人有興趣的大量火星數據。」「我們希望這些數據是新穎、突破性的。」

該團隊決定將研究重點放在火星的大氣上,此前的火星探測器曾對火星大氣進行過研究,但並不全面。通過將「希望」號送入火星從未有太空飛行器使用過的軌道,這項任務將能夠同時研究火星上層和下層大氣,讓科學家更好地了解不同層大氣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特殊的運行軌道也將使科學家們首次對火星天氣有全面詳細了解。

「希望」號探索火星藝術想像圖

團隊與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大氣與空間物理實驗室建立了合作,該實驗室是美國宇航局火星大氣與揮發性演化(MAVEN)任務的科學團隊所在地。自2014年以來,MAVEN探測器一直在繞火星運行,研究一系列不同的大氣問題。

MAVEN任務首席研究員布魯斯·雅各布斯基(Bruce Jakosky)說,作為「希望」號項目的合作科學家,工作經歷與他在NASA執行任務時非常不同。他說:「人們在從事這項工作時非常清楚地意識到國際合作。這是新的,」他說,「我們正與阿聯人在這個問題上攜手合作,這確實給如何完成任務帶來了不同的視角。」

雅各布斯基說,「這將是探索火星任務的一大步。」

自從阿聯開始其太空計劃以來,它已經考慮到太空飛行不僅僅是將金屬材料和電子設備送入太空。阿聯希望在石油收入之外實現多元化發展。火星任務的部分動機是這樣一個項目將推動科技和其他非石油領域的發展。

「如果你交付的東西能夠在太空中運行並執行任務,那麼人們對於本地區的工作質量也會產生積極印象。」領導「希望」號任務的奧木蘭·拉夫(Omran Sharaf)表示。

無論如何,「希望」號任務的科學家們想要做出些科學研究成果。

「當這個任務被宣布時,很多人都說,』哦,他們只是為了炫耀才這麼做,』」洛塔說。「根本不是為了這個。這是為了更好的利益。即將出現的新科學和新數據將會進一步加深人類對火星的認識。所以我想把重點放在科學研究上。」(騰訊科技審校/皎晗)

相關焦點

  • 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在日本升空
    當地時間20日早上,日本三菱重工公司成功發射一枚火箭,搭載著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這次火星探索之旅是阿拉伯國家的首個火星任務。中新網援引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20日早上早上6點58分,搭載著「希望」號探測器的H2A火箭從日本西南部鹿兒島縣的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在杜拜的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研發的「希望」號探測器,預計將在7個月的時間內飛行4.935億公裡,於2021年到達火星軌道。
  • 日本發射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
    日本發射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
  • 馬斯克如何徵服火星:發射 1000 艘飛船,運送 10 萬人抵達火星
    12 月 10 日,該公司星艦飛船原型機 SN8 升空抵達 12.5 千米高空後,但由於著陸過程過快,最終爆炸,整個飛行測試時間大約 6.5 分鐘。此前馬斯克認為原型機 SN8 試飛失敗的可能性為三分之二,他發布推特信息激動地表示,火星,我們來了!
  • 星際飛船SN8原型即將高空首測!馬斯克:「火星計劃」關乎人類文明延續
    據他在推特上透露的消息,星際飛船SN8原型機最早可能會在周三進行高空測試。馬斯克希望在建立一個火星城市,他表示:「這是最大限度地延長人類生命的關鍵所在;文明能持續多久。」 馬斯克:星際飛船SN8原型將在周三迎來高空首測!
  • 從升空到爆炸:SpaceX 星際飛船到底經歷了什麼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 的執行長埃隆 · 馬斯克 (Elon Musk)一直希望利用星際飛船將人類送往火星。周三下午,星際飛船原型 SN8 在德克薩斯州南部上空升空,這是該公司迄今為止進行的距地最高、風險也最大的一次測試。這次飛行測試的目的是幫助 SpaceX 收集數據,了解 SN8 在執行高空任務後如何重返地球大氣層,並自行降落到一個精確的著陸點。
  • 從螢火一號到天問,從絕望到希望,挑戰地獄難度火星探測
    火星,一顆神秘但令人嚮往的恆星,自從被人類發現之後。對火星的探索,就沒有停止。早1960年,前蘇聯向火星發射了「火星1A號」探測器,它是人類第1個火星探測器。最終以失敗告終,直到1965年,美國發射的「水手4號」太空飛船在距離火星9850公裡的地方,成功拍到了21張火星照片。我們對火星的探索,也一直在進行。
  • 馬斯克:我本人可能兩到三年內上太空,死後葬在火星
    據外媒報導,SpaceX一直在建造一系列宇宙飛船的原型機,該公司計劃在有朝一日將發射這種太空飛行器繞月飛行並一路飛向火星。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日前向人們展示了其公司最新的測試飛行器SN8的最佳狀態:「星際飛船(Starship)開始更像一艘宇宙飛船了」。
  • 韋伯太空望遠鏡將發射升空
    百舸爭流,奮楫向前,科學探索永不止步。在明年的科技日程表上,有哪些「大事件」最值得我們關注?以下是近日英國《自然》網站發表的預測。明年將是應對氣候變化關鍵之年2021年將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一年。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明確表示,他將採取行動應對全球變暖,包括重回《巴黎協定》等計劃。全球氣候談判的關鍵節點或是推遲到明年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
  • 為何大家都在這個時間段發射火箭探索火星?
    在此期間,多個國家不約而同將目光投向「紅色星球」,希望充分利用這一時機開展火星探測。 由於地球和火星的公轉周期不同,兩個行星大約每兩年「相遇」一次,即地球與火星之間的距離最近。而在此期間從地球上發射火星探測器可以縮短抵達火星耗時,節省燃料,從而降低「探火」成本。也正因如此,多個國家在今年7月至8月迎來的火星探測發射窗口期發射火星探測器。
  • 人類對火星的熱情,為何在今年爆發?
    北京時間11月16日8點27分左右,SpaceX首次正式載人商業飛行(Crew-1)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這次發射搭載了四名太空人,並實現了「全程逃逸」,也就是在飛船飛行的任何階段都可以逃生。對於馬斯克來說,不論是載人航天、火箭回收還是全程逃逸,都只是開始,他的終極目標其實是「火星殖民」。2020年,可以說是火星最「火」的一年,馬斯克並不孤單。2020年7月23日,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隨著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生升空,並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 星艦爆炸卻寄予著新希望,移民火星又進了一步
    據悉,該原型機在空中飛行了6分多鐘,根據Space X負責人馬斯克的判斷,發生爆炸的主要原因為:飛船著陸過程中,頭部燃料罐壓力比較低,著陸速度比較快,並由此而引發爆炸。他表示,SpaceX公司已經拿到所有預期想要的數據。
  • SpaceX星際飛船高空測試著陸時爆炸 馬斯克卻稱火星我們來了
    12月10日消息,當地時間12月9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發射了其最新的星際飛船原型SN8,飛行高度約為4萬英尺(12.5千米)。成功升空6分鐘後,飛船進入著陸區,但因頭部燃料罐壓力較低,在著陸時速度較快,最終因撞擊而發生爆炸。
  • 馬斯克:SpaceX星際飛船在載人飛行前將執行數百次發射衛星任務
    SpaceX公司正在開發下一代 '星際飛船 '火箭,希望有朝一日能將數十人送上太空,但執行長-馬斯克強調,該火箭在載人之前還有許多裡程碑。
  • 馬斯克正打造火星飛船 要在火星開披薩店和酒吧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GeekWire報導,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舉行的科技文化節上,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創始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示,SpaceX正在建造首艘火星飛船(也就是BFR),目前進展順利,有望在明年中期進行短途測試飛行。
  • 片單|你好,火星!
    2020年的夏天是人類火星探測的重要窗口期。7月20日,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在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發射;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美國則計劃下周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火星探測器毅力號。火星究竟有何魅力,吸引世界各國前赴後繼地實施探測任務?
  • 馬斯克的SpaceX星際飛船無人試飛失敗
    視頻來源:青蜂俠當地時間12月9日,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星際飛船原型SN8在測試中成功升至距地約12公裡的高空。不過美中不足的是SN8在試圖著陸時因撞擊而發生爆炸。據悉,SN8是SpaceX最新的星際飛船原型。當地時間周三,其升空到距地大約12公裡的高空。直到測試的最後一刻,一切都很順利。飛船原型似乎完成了既定的幾個研發目標,包括空氣動力學測試、完成一次翻轉並為著陸做準備。但在升空6分鐘多後,飛船原型在試圖著陸時因撞擊而爆炸。SN8由不鏽鋼製成,仍屬於馬斯克去年公布的早期版飛船。
  • 移民嗎,去火星那種?「天問一號」替你探探路!
    科學界一般認為,從人類未來星際移民前景來看,火星是太陽系中最值得研究的一顆行星。國家航天局近日宣布,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將擇機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發射升空。20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與任務各系統進行了聯調聯試,做好發射前的各項準備。起飛!目的地:火星!
  • 登陸火星、阿瑟·c·克拉克的骨灰將...
    太空工業正在迅速發展,火星目前是最熱門的任務目的地。美國NASA將繼續其對火星上生命的長期探索。它將把火星樣本儲存在地球上供最終分析,並測試有史以來第一架名為「機智號」(ingenious)的火星直升機。我國的「天問一號」任務是中國獨立自助研發的第一個火星任務,我們將看到軌道飛行器、著陸器和火星車三位一體來探索這顆紅色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