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著名人造肉測評:部分品牌以假亂真,測評官以為在吃真牛肉

2020-12-13 地球村村委會

這兩年人造肉大火,在一些國家的市場裡已經能買到,很多餐廳也開始推出人造肉漢堡等食品,在MSN網站8月31日的一篇文章中,公布了多個國外著名品牌人造肉的色香味綜合測評結果,部分品牌口感味道酷似真實牛肉,簡直令評測官真假難辨。

人造肉也叫植物肉,在疫情期間因多家豬牛羊肉類加工廠關閉,肉類供不應求,價格也比以往貴,結果很多人造肉品牌銷量激增,但這些本質是植物纖維的產品吃起來真的像肉嗎?很多人對此表示質疑。

一評測團隊對多個品牌的人造肉和真正的牛肉進行了盲測,價格都在7到8美元(約合人民幣47.99到54.85元)之間,結果出人意料。

首先是外形。與以前的素食肉餅不同,這些人造肉都儲存在保鮮櫃,而非冷凍櫃,遠看基本一樣,近看區別也不明顯,仔細看的話,會發現牛肉餡雖然外面有包裝,但還是能看出肉的紋理和光澤,而人造肉也模仿了真肉的紋理和層次。

在未烹飪的生肉狀態,真牛肉餡具有彈性,帶有明顯真肉的腥味,很容易捏成肉餅。相比之下,人造肉會軟一些,但捏成形也很容易。某些品牌的人造肉甚至在溼度、質地等方面和真肉相差無幾,連「脂肪」組織都有。

當測評官將人造肉加工成肉餅時,大部分品牌都有明顯「大豆漢堡」的氣味,洋蔥大蒜粉等調味料的氣穩也很明顯,聞起來不是很舒服,和真正的牛肉相差甚遠。

在烹飪時,只有牛肉剛接觸預熱好的鍋底就會有油滋啦滋啦的聲音。有的人造肉變色過快,釋放的香氣不足,不過,也有些品牌比較優秀,煎制時還會流出鮮美「肉汁」,聞起來很香。

重點在於品嘗環節。牛肉餡做熟後,口感會有點脆,還會迸出肉湯,不經調味也是好吃的。人造肉餅有的比較溼潤,入口洋蔥粉味道明顯,吃起來仿佛在咀嚼海綿,太過軟爛。也有的人造肉肉質會緊緻些,但還是難免有海綿質感。只有一款碧陽德(Beyond Beef)牌人造肉口感最接近牛肉。

不過,肉餅夾在漢堡裡又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加上洋蔥和番茄醬、沙拉醬等各種醬汁做成芝士漢堡之後,幾乎很難分辨出哪個是牛肉、哪款是人造肉做的。表現最佳的還是Beyond Beef牌人造肉,一位測評官甚至堅信這就是真牛肉,直到同伴給他看了真牛肉還在一邊沒動,他才驚異於這款人造肉與牛肉如此相似。

這樣看來,經過調味後,夾在漢堡裡的人造肉幾乎可以以假亂真,不過很多人造肉的價格並不便宜,甚至比真肉還貴。你會作何選擇呢?是否願意嘗試人造肉產品?

本文選題:金戈帝企鵝。編輯:東舟

相關焦點

  • 星巴克「人造肉」開賣,「口感可以以假亂真」,你買單嗎?
    由著名公司 Beyond Meat 提供,該人造肉主要是用植物蛋白製造。記者從肯德基、星巴克了解到,該產品暫時還沒有計劃在長沙上市。"人造肉"從航天員專供食物到如今大眾食品,一場在眼前興起的食品革命正在進行。"人造肉"正式開賣,但你會買單嗎?
  • 星巴克今日在中國首推植物肉,我們測評完只有一句話
    餐品包括芝士千層面、香蒜醬義大利麵以及酸辣玉米餅卷,這些產品都由著名人造肉公司Beyond Beef生產,另外兩款由中國香港人造肉公司Omnipork植物豬肉製作,分別為新善肉越式風味沙拉和蘑菇穀物碗。
  • 一份牛肉麵69元 星巴克人造肉今日開賣 網友:沒吃出和真肉區別
    隨著素食主義和環保觀念的流行,快餐圈掀起一波「人造肉」風潮。近日,肯德基、星巴克等陸續推出植物牛肉、植培雞塊等「人造肉」相關產品。4 月 22 日,星巴克中國正式推出「人造肉」午餐菜單——別樣牛肉、新善肉系列。
  • 到店測評 | 人造肉到底什麼味道?
    鑑於產品可得性(主要是沒錢和不會做),本次我們僅討論國內比較容易買到的大廠植物肉加工後的熱食,生凍肉/半成品/零食不在測評範圍。小聲:文末還是可以抄作業滴~肉餅像是澱粉含量極高的廉價撒尿肉丸芯的口感,吃進嘴裡是粉粉溼溼的感覺,稍有顆粒感,沒有明顯的雞肉或牛肉風味。說實話肉餅不好吃,但整體搭配還可以,相對於其他植物肉產品性價比不錯。
  • Impossible Whopper VS 漢堡王巨無霸:人造肉比真肉卡路裡低嗎?
    Impossible Whopper VS 漢堡王巨無霸:人造肉比真肉卡路裡低嗎?如你所料,這一舉動吸引了許多素食主義者的支持,而對人造肉持懷疑論態度的人則將信將疑。那麼,Impossible Whopper這種漢堡與原本的基於牛肉的漢堡包相比到底如何呢?Impossible Whopper是什麼?首先,我們需要弄清楚Impossible Whopper到底是什麼做的。
  • 國外大火的 Beyond Meat 要進入中國了,人造肉能有真肉香嗎?
    在美國,植物基肉類的崛起已經改變了各地飯店和連鎖快餐的菜單,不少餐廳紛紛以 Beyond Meat 和 Impossible Foods 兩家的人造肉作為賣點,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先後推出了人造肉漢堡,植物蛋白肉攻克的範圍也由最初的牛肉擴大至魚肉、香腸等,連星巴克都用上了燕麥奶。
  • 人造肉 你吃過嗎
    人造肉產品比真肉產品貴  記者昨天聯繫了肯德基、麥當勞、喜茶、漢堡王等多家官宣推出人造肉的餐飲品牌,但這些品牌的溫州地區負責人均表示,目前尚未在溫州推出相應菜品。  在市區一家星巴克門店,記者終於一睹人造肉「真容」。
  • 人造肉,又開炒了
    2019年非洲豬瘟的影響,豬肉價格持續走高,使人造肉對真肉的替代效應越來越強。對於大眾擔心的口感問題——人造肉會不會不好吃?現有培植的人造肉技術也解決了這一問題。經過大豆蛋白水解、熱反應,激活植物中的肉味分子,加入香料,再對肉的口感和顏色進行模擬,將大豆蛋白的球狀纖維拉絲成肉的纖維狀蛋白,真正達到了可以以假亂真的地步。
  • 星巴克人造肉今日開賣!一份「牛肉麵」售價69元
    繼肯德基中國4月20日宣布將在上廣深三地門店進行「植培黃金雞塊」產品公測,來收集消費者反饋後,星巴克中國也宣布,自今日起在國內大多數門店推出5款使用人造肉的菜品,涵蓋意面、千層面等,相關人造肉產品價格最低59元,這是星巴克首次在中國推出人造肉產品。
  • 肯德基人造肉雞塊、棒約翰未來肉比薩都來了,網友炸鍋:真肉它不香?
    這裡提到的人造肉,簡單說,就是用高科技研製的,主要有兩種:用植物的蛋白、胺基酸、脂肪等物質合成的素肉,以及用動物幹細胞培育的「實驗室肉」。現在,市面上能買到的基本屬於第一種,但你千萬不要以為這和小學門口五毛錢一包的香菇肥牛是一家子。在國外,一幹追捧人造肉的矽谷和好萊塢科幻老鐵中,有個人你一定熟悉:比爾·蓋茨。
  • 人造肉,一個打著環保主義幌子的資本騙局?
    10月中旬,肯德基在北京、上海等6座城市的210家門店推出了人造肉產品。除肯德基外,星巴克、奈雪的茶、喜茶、雀巢、百草味、周黑鴨、棒約翰等知名品牌,先後加入「點豆成肉」大軍。食品品牌端,人造肉產品遍地生花。 跟人造皮包、人造皮鞋帶給人們的低端產品印象不同,人造肉概念從一開始就帶著一種西方血統的高端感。
  • 素食吃出肉味?全方位測評新豬肉
    當「人造肉」這個概念剛出來的時候,我其實有點不理解,並且總覺得人造的會有健康、口感等方面的問題。但在認真了解並品嘗之後,我真香了!為了讓大家更了解它,我們今天就測評了GreenCommon旗下的Omnipork新豬肉。
  • 蓋得排行:35款牛肉卷對比測評,這款桶裝肉卷特別有型
    下面請看我們蓋得排行測評團隊出的專業測評報告:011蓋得測評員總結本次測評篩選牛肉卷太瘦,則肉味不足,口感太韌;偏肥則肉感不足,體驗不到品嘗涮肉的快感。經過對比,蒙都得肥瘦比例最佳,吃起來不柴不軟,肉感彈嫩。肥瘦搭配適中:牛肉卷的肥瘦比對其口感影響最大,肥肉太少則口感粗糙,肥肉太多則軟綿。蒙都肉卷肥瘦比接近1:1,瘦肉有牛肉的纖維感,而肥肉滑嫩,搭配品嘗,口感公認最佳。
  • 星巴克開賣「人造肉」,69元千層面賣光,網友:真肉不香?
    而就在幾天前,比薩品牌棒約翰和Starfield合作推出的人造肉新品「未來肉比薩」,也正式在全國16個城市近150家餐廳發售。各大國際餐飲品牌紛紛在中國試水人造肉,推動A股人造肉概念股應聲大漲,雙塔食品、哈高科、豐樂種業等個股走出連板行情。截至4月22日13時,Wind人造肉指數上漲4.18%,今年以來漲幅超27%。
  • 蓋得排行:162款牛肉乾對比測評,白音杭蓋的炭燒味讓人上癮
    1蓋得測評員總結風乾牛肉是內蒙特產,硬度、鹹度最關鍵,測評針對162件單品。最有內蒙特色的「超幹」牛肉乾口感太硬,評價不高;優秀廠商集中在通遼,白音杭蓋口味獨特,在測評中水準驚人。風味獨特:普通品牌只是簡單風乾,白音杭蓋的現烤牛肉乾加入炭烤環節,口味上,有一點菸燻味,這讓孜然顯得很提味,搭配起來,很「西北」。香味濃:鹹、硬的風乾牛肉普遍評價不高,在測試品中,白音杭蓋口屬於保持了嚼勁,且略微偏軟的水平,吃起來,很有「撕扯感」,嚼起來,卻不怎麼費牙口。
  • 人造肉漢堡長沙開賣,真的「無肉也歡」?---三湘都市報數字報刊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星巴克、喜茶、必勝客、雀巢、百草味、嘉吉等超20家餐飲食品企業入局人造肉「賽道」,消費者能買到的人造肉商品,也從漢堡、三明治延伸到了休閒零食、速凍肉餅、沙拉餐等。    所謂「人造肉」,即採用植物蛋白,多以豆製品為原料進行製作,在口感、觀感上追求與肉類相似的食品。那麼,人造肉是否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口感?它們的市場前景又如何?
  • 人造肉產業迎來高光時刻,揭秘中國人造肉幾大玩家
    2019年人造肉在國外颳起一陣風潮,很多行業大佬嗅覺敏銳聞風而動,圍繞植物蛋白肉和培養肉兩個方向,紛紛投入大量的資本來布局這條新的產業鏈。而培養肉因其成本問題,還只能停留在實驗室中,無法量產。
  • 人造肉好吃嗎?你會吃嗎?「素肉」為什麼不是人造肉?
    ")品牌的人造肉,裡面有2塊類似漢堡肉的「人造肉餅」。說到人造肉,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素肉」,比如菜市場、素菜館可以買到的「素雞」、「素鴨」等,它們是由豆製品做成的,口感一吃就可以吃出來,跟真正的肉差別還是挺明顯的,技術含量比較低。所以,「素肉」不算人造肉,只能是一個雛形,算是1.0時代吧。
  • 植培雞肉、人造三明治、素牛肉堡……這些「肉」,你想吃嗎?
    (線上平臺的「人造肉」品種十分豐富) 「人造肉」再度成為網絡熱詞,跟洋品牌的頻頻動作有關。 20日,肯德基在官微裡宣稱推出「食界新能源」,首款人造肉產品「植培黃金雞塊」接受APP預定,每個ID限購2份。這種不是肉的「肉」實際是雞肉風味的植物蛋白製品,嘗鮮價1.99元/5塊,其特點是膽固醇低,卻有與肉相似的色、香、味。不過,肯德基的「人造肉」雞塊第一階段僅在上海、廣州和深圳的3家指定餐廳預售,每日限量。
  • 星巴克開賣「植物肉」大卷意面!肯德基推出「植培雞塊」!網友:真肉...
    星巴克首次推出植物膳食系列星巴克首輪植物膳食一共有5款簡餐+3款燕麥奶飲品,簡餐從59元到69元不等,有別樣牛肉和新善肉兩種植物肉選擇。昨天,杭州吃貨第一時間吃到了幾款新品,從賣相上看,真的可以「以假亂真」,但是吃起來,還是和真肉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