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安康扶貧空間:為山貨打通下山脫貧路 讓貧困戶搭上致富順風車

2020-12-23 西部網

安康扶貧空間消費扶貧生活館。

端午節前夕,安康扶貧空間電商打包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在忙碌著,不久後,他們打包過的具有安康特色的農特產品,將通過快遞物流送到消費者的手中。與此同時,大山裡的貧困戶,也將增加一份收入。

安康扶貧空間是陝西省安康市為「短期助力脫貧攻堅,長期引領經濟發展」搭建的綜合性網絡扶貧服務平臺,定位於「展示、交易、服務、孵化」四大功能,始終聚焦解決「貧困地區就業難、農副產品銷售難和產業發展缺方向、缺技術、缺內生動力」三大難題,走出了一條以智慧服務體系為內容的「遞進融合式」發展模式,既為貧困群眾、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找到了「金鑰匙」,又為山高路遠欠發達山區實現鄉村振興跑出了「加速度」。

安康扶貧空間管理辦公室主任孔令旗介紹「最安康」品牌理念。

貧困戶的產品也應該有自己的品牌

安康位於秦嶺之南、大巴山以北,山大溝深,屬國家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但是,這並不代表著這裡沒有豐厚的資源。越是開發較少的山地,生長的農副產品越天然,如何讓香菇、木耳、土雞蛋、山田米、土蜂蜜等原生態的產品賣出去,成為擺在安康人面前的一道難題。

孔令旗介紹特色農產品。

為了儘快推動貧困地區實現從賣資源到賣品牌的轉型,推動農業發展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2018年5月開始,安康扶貧空間開始盤活資源,打造「最安康」品牌。

「安康貧困戶的脫貧優勢就是農特產品,而老百姓關注的是舌尖上的安全。」安康扶貧空間總經理助理兼電商運營中心經理劉正奎介紹道,安康市瞄準食品安全原生態,與打造「最安康」品牌不謀而合。

2018年5月以來,安康扶貧空間採取與優質的企業和品牌「1+1」合作、與多個品牌「1+N」合作、與有產品沒品牌的農戶「1+X」合作三種模式,將安康貧困戶和扶貧企業生產的7類30餘種農特產品「引流上線」,銷到全國30餘省市。

安康消費扶貧生活館。

減少山貨下山成本 農產品出山有了「順風車」

在當地貧困戶中,「農產品難賣」常常有兩層意思,一種是指產品銷路不暢,另一種是指交通不暢。在解決了銷路不暢的後,貧困戶不再擔心產品的銷路,開始發愁產品運不出來。安康扶貧空間及時打造物流平臺,打通產品外運的最後一公裡,讓山貨從山裡能運出來。

孔令旗介紹農產品出山「順風車」。

以離安康市區最遠的鎮坪縣為例,以前往返一趟需要300元。「現在我們盤活資源,合法的農用三輪車和皮卡也可以當農產品的『順風車』,這樣能節省20%的費用,算下來就等於貧困戶節省了60元的成本。」安康扶貧空間管理辦公室主任孔令旗介紹,參與農產品運送的貧困戶,還能增加一部分收入。

除了幫貧困戶賣產品,幫種地的貧困戶種出更好的產品,幫助外出打工的貧困戶掌握技能找到就業機會也是安康脫貧攻堅工作的另外一項重要任務。安康扶貧空間建成了創業就業服務平臺、技能培訓中心,採取集中培訓、上門指導、現場教學、在線服務相結合的方式,把產業技術培訓延伸至田間地頭、大棚圈舍、企業車間,已向近萬名群眾提供政策諮詢、服務指導和免費培訓。

安康消費扶貧生活館。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雙並重 讓務農務工都賺錢

今年2月底,安康市的所有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對於安康扶貧空間來說,既要想辦法讓剩餘的貧困戶加快脫貧的步子,又要讓已經脫貧的貧困戶鞏固脫貧成果,還要讓已經有一定經濟基礎的農戶搭上鄉村振興的致富車。

孔令旗介紹安康市貧困縣脫貧情況。

「我們不光要讓貧困戶的產品走出秦嶺大巴山,下一步我們要深化電商平臺的延伸度,真正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不光要賣出去,還要賣個好價格,賺個好口碑。」孔令旗說。

安康作為勞動力輸出城市,今年受疫情影響,外出就業機會減少。安康扶貧空間還進一步加大了對農民工的免費培訓,讓具有特色技能的農民工創業;增強普通技術工人的含金量,增加其就業的競爭力;對於留守務農的農民,加強其農業產業化培訓,提高其農業產品的產量。

「比如咱們安康紫陽的修腳師傅,許多人經過專業修腳培訓,開始在外面創業,建立修腳店。咱們的建築工人,加強了和成渝地區的集群化發展,規模化務工增加了競爭力。」孔令旗說,「往往一個人就業創業,就能帶動一家人脫貧。」

而在扶貧空間電商打包中心務工的貧困戶,已經感受到了端午假期節日消費帶來的喜悅。據記者了解,今年端午節期間,安康扶貧空間銷售額超一千五百萬元,發貨總量近四萬單。

安康扶貧空間銷售的特色農產品。

編輯:譚文婷

相關焦點

  • 【決勝2020】憑藉精準扶貧「秘方」,陝西寧夏走出更穩脫貧路
    中新網12月9日電 題:憑藉精準扶貧「秘方」,陝西寧夏走出更穩脫貧路作者 朱延靜錯落有致的村舍、忙忙碌碌的車間、情不自禁的笑容……這樣的場景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中國大地上。近年來,陝西、寧夏等地憑藉著針對自有短板打造的精準扶貧「秘方」,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脫貧之路。
  • 瀋陽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打通致富路
    找到「金點子」 拔掉「窮根子」瀋陽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打通致富路  10月16日,記者走進法庫縣王陵村溫景林的家中,曾經的建檔立卡戶如今已擁有兩座蔬菜大棚以及11隻小尾寒羊,蓋起了三間新瓦房,每年淨收入超過6萬元。「多虧了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咱們農民才有了現在的好日子啊!」
  • 鐵路扶貧給貧困戶暖暖的幸福
    9月2日至6日,國鐵集團宣傳部、扶貧辦組織了「鐵路扶貧一線見聞」採訪活動走進了陝西勉縣。社會各界、特別是貧困地區的民眾從新聞報導中感受到鐵路部門打出建設扶貧、運輸扶貧、消費扶貧、產業扶貧的「組合拳」,在「精準扶貧」中助力貧困地區走上小康路。收官之年,一鼓作氣不放棄,決戰決勝攻堡壘。
  • 德令哈市貧困戶:從「被動」脫貧到「主動」致富
    在德令哈市柯魯柯鎮安康村,共有貧困戶7戶25人。精準扶貧離不開精神扶貧,德令哈市堅持扶貧與扶志相結合,針對不同原因致貧的貧困戶,市級領導帶頭進村入戶宣講,幫助他們掌握政策措施,引導貧困群眾革除陋習,用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使「我要脫貧」成為貧困群眾的主流意識,提升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自覺性和主動意識。「我想脫貧!」貧困這頂帽子給代存忠家帶來了太大的負擔。
  • 扶貧「慢火車」 開通致富路
    7269次列車每天往返於懷化和塘豹之間,列車沿線穿行的區域大多是苗族和侗族聚集地,沿線群眾親切地稱這列火車為「流動致富銀行」。▲停靠在湖南省麻陽郭公坪站的7272次列車,當地果農菜農挑著擔子準備上車。這趟「慢火車」所經過的地區多為「老少邊窮」,經濟欠發達。為盤活沿途百姓致富渠道,鐵路部門開「綠燈」允許乘客攜帶大量鮮活貨物乘車。
  • 網絡扶貧擔使命 甘肅電信打通貧困群眾的「信息致富路」
    信息高速路開啟貧困戶好日子 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在這場舉國傾力的戰鬥中,甘肅省以其扶貧任務之重、攻堅難度之大,成為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除了高原、平川、沙漠、戈壁複雜的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等因素造就的人文環境也讓甘肅脫貧攻堅的工作難度提升了一個等級,而「甘肅脫貧看臨夏」則是甘肅人的共識。
  • 新疆脫貧攻堅「金點子」讓貧困戶走上了致富路
    在南疆,不僅僅看到的是瓜果飄香,而且看到了一幅幅脫貧攻堅的生動畫面,貧困戶的「金點子」比比皆是,紛紛念起了「致富經」,奔上了小康大道。 「賒牛」讓貧困戶走上了致富路 達吾提•買買提本是庫爾勒市英下鄉的貧困戶,正當他為如何甩掉貧困帽而發愁時,得到鄉裡的一個好消息:鄉裡無償送一頭牛給他們飼養,幫助他們脫貧。
  • 人民日報海外版|陝西安康:構建社會大扶貧格局
    安康市位於國家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新一輪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開展的四年多來,全市累計減貧54.83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3.5%下降到1.3%,今年已經實現了全域脫貧摘帽。與此同時,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連續5年領跑全省,入選「中國營商環境質量十佳城市」。  安康是如何做到的?
  • 陝西的路,美滴很,撩咋咧!
    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扶貧任務十分艱巨。脫貧攻堅,交通先行。近年來,陝西省交通運輸廳以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革命老區、國家級貧困縣等貧困地區為主戰場,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大力實施建制村通暢工程、通村公路「油返砂」整治和深度貧困村通組公路建設。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消費扶貧+網際網路 線上線下齊發力
    《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黨璽 劉欣宇) 近年來,我省通過打好消費渠道線上線下兩張牌,讓市民在家門口「買」山貨,以消費促扶貧,推動貧困地區持續增收,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當地的扶貧企業,這家公司的蘋果品牌通過入駐貧困地區網絡銷售平臺「扶貧832」,與江蘇省揚中市一舉籤下了200噸的蘋果大單。在幫助貧困戶銷售蘋果的同時,還優先為他們提供就業崗位。白水縣堯禾鎮水蘇村脫貧戶王小莉:「今年蘋果賣得快,5畝蘋果園賣了3萬來塊錢,就賣到這庫裡了。只要蘋果賣得好,人就高興。我上個月掙了2700元,幹了27天。」
  • 改建1.15萬公裡村組路 安康60億交通扶貧解決300萬群眾出行問題
    西部網安康訊(記者 毛明博)在今天(5月7日)召開的安康市「打贏脫貧攻堅戰 決勝小康新時代」新聞發布會上,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江家安向媒體亮出了交通系統的扶貧的成績單。
  • 「我的扶貧故事」村民從「爭當貧困戶」轉變為「我已脫貧」|貴定縣...
    要致富,先修路。「大交通」是貴州脫貧攻堅的大戰略。擺耳村的村村通公路已實現,通組路,連戶路卻迫在眉睫。  為完成寨寨通組路、家家連戶路的建設任務和目標,我和村兩委幹部在工期上做好督促,並在質量上做好監督。可修建時卻沒有想像中來得順利。
  • 秦奮有新貌丨清澗把致富點子連成串 貧困戶日子跟棗子一樣甜
    為進一步總結和展示這些縣(區)在脫貧攻堅中所取得的有益經驗和典型做法,即日起,西部網、陝西頭條客戶端、「學習強國」陝西學習平臺特別推出「秦奮有新貌——陝西29個縣(區)脫貧摘帽」專題,邀您共同見證陝西人民脫貧攻堅之路,一起感受三秦兒女不懈奮鬥之美。
  • 「山路」通暢幸福來——懷化市打通扶貧道路「最後一百米」見聞
    隆冬時節,記者深入懷化山區,探訪打通扶貧道路「最後一百米」取得的成效,體味出山區百姓出行不再難的歡欣,見證脫貧攻堅的新氣象。「讓鄉裡人像城裡人一樣走好路」——幹群同心 攻堅克難懷化多山,抬頭是山,低頭是山,山區面積在全省最廣。
  • 磐石:黨群聯建扶貧田 拓寬小康致富路
    近年來,磐石市將基層黨建融入脫貧攻堅,探索實施「黨群聯建扶貧田」項目,把黨的組織活力轉化為脫貧攻堅動力。大暑時節,在磐石市268個行政村的840多公頃「黨群聯建扶貧田」裡,桑樹、中藥材、辣椒、食用菌等7大類農產品長勢喜人,豐收在望。 在黑石鎮文化村的葡萄大棚裡,茉莉香葡萄掛滿枝頭。
  • 豐寧葦子溝村:蹚出脫貧路 打開致富門
    原標題:豐寧葦子溝村:蹚出脫貧路 打開致富門6月的壩上綠意蔥蘢,位於接壩地區的豐寧滿族自治縣土城鎮葦子溝村更顯得生機勃勃:一排排紅牆紅瓦的小葦子溝新村鑲嵌在綠色原野中,村民徹底告別了泥土房,笑意盈盈;西瓜大棚內,瓜秧已經竄到兩尺來長,布滿花苞;非遺「北京絹人」項目工廠內,村裡的婦女用精巧的雙手創造著美好生活……短短幾年內,葦子溝村民和「無基礎無產業無信心
  • 興仁硐坪村:薏仁米串起的致富路
    這幾年,硐坪村很多村民依靠種植薏仁米,走向致富路。硐坪村貧困戶韓永運2016年返鄉開始種植薏仁米, 2019年薏仁米種植到達50多畝,加上養殖的60多頭豬,去年收入已經超過15萬元以上。「今年整體收益很好,收入可以再上一個臺階。」如今的韓永運,成為遠近聞名的薏仁米種植大戶。薏仁米種植風生水起,深加工也逐漸提上了日程。
  • 潮州: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扶貧讓貧困群眾走上致富路
    潮州: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扶貧讓貧困群眾走上致富路 2020年03月24日 16:35   來源:潮州日報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自貢大安鋪就致富「小康路」
    這是榮軻對自身角色的理解,也是他為自己定下的目標。目前,雙柏村貧困戶已全部實現脫貧,脫貧攻堅工作進入了鞏固提升階段,對榮軻而言,「查漏補缺,保障貧困戶收入增長,確保脫貧後不返貧」成為了他近期的工作重點。  「脫貧攻堅越到大決戰期間,就越要在思想上『繃緊弦』,在行動上『拉滿弓』,決不停頓、決不大意、決不放鬆。」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讓貧困戶腰包鼓起來——延邊構建產業扶貧項目...
    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積極發展鄉村旅遊、電商等新興業態,引導發揮龍頭企業、專合組織、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等帶動作用……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延邊州構建了產業扶貧項目收益分配特色模式,貧困群眾均可參與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這條具有邊疆民族特色的產業扶貧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