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寧葦子溝村:蹚出脫貧路 打開致富門

2020-12-13 河北頻道

原標題:豐寧葦子溝村:蹚出脫貧路 打開致富門

6月的壩上綠意蔥蘢,位於接壩地區的豐寧滿族自治縣土城鎮葦子溝村更顯得生機勃勃:一排排紅牆紅瓦的小葦子溝新村鑲嵌在綠色原野中,村民徹底告別了泥土房,笑意盈盈;西瓜大棚內,瓜秧已經竄到兩尺來長,布滿花苞;非遺「北京絹人」項目工廠內,村裡的婦女用精巧的雙手創造著美好生活……

短短幾年內,葦子溝村民和「無基礎無產業無信心」的深度貧困狀態作別,順利脫貧出列,成了全鎮進步最快的村,迎來了「新生」。

翻天覆地的變化凝結著河北省市場監管局駐村幹部的汗水:2018年3月,駐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呂戎,隊員劉春海、董建勇——三個復原轉業幹部來到深度貧困村豐寧土城鎮葦子溝村,用真情,扶真貧,啃下了這個「硬骨頭」。

融真情 凝心聚力謀發展

葦子溝行政村是深度貧困村,下轄葦子溝、小葦子溝、孟營子三個自然村,多年沒有集體收入,基礎設施差,人蓄飲水困難,2017年貧困發生率為60.28%,前些年主村改造還欠下了一大筆債。

孟營子村民早年連牛蹄子坑裡的水也得喝,祖祖輩輩為吃水發愁;地處深山溝底的小葦子溝村,居住環境惡劣,因政策、資金、土地等諸多困難,成為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剛剛籌建的西瓜冷棚因缺水嚴重影響生產,新的產業扶貧項目等待引進…… 一道道難題擺在駐村工作隊面前,千頭萬緒,難以理清。

只有把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脫貧攻堅工作才能取得實效,才能得到百姓的認可。在第一書記呂戎帶領下,工作隊走街串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耐心細緻的思想動員。

他們與村兩委、黨員反覆研究全村脫貧工作方向和重點;與村民代表、小組長促膝談心,分析村裡的貧困狀況和解決辦法;與村民嘮家常、聽意願,鼓舞脫貧信心。駐村工作隊還與村兩委制定了《脫貧攻堅三年發展規劃》,確定年度脫貧重點工作,並在全村公示,讓全體村民參與討論。在2018年村兩委改選工作中,駐村工作隊認真把關、配強班子,選出優秀的村民擔任小組長和村民代表,及時召開支委會、村委會、黨員代表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共商共議脫貧發展之路。

駐村工作隊了解貧困戶家庭情況。杜琳 攝

貧困戶孫繼華是駐村工作隊重點關注關心的對象,一次他在長途汽車站丟失了裝有錢物的挎包,滿頭大汗地來到駐村工作隊求助。工作隊員董建勇立即駕車一路急馳近兩個小時,為孫繼華找到了挎包。孫繼華經常帶著自家種的蔬菜看望工作隊員,逢人便說:「駐村工作隊員都是我的親人、恩人,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一天深夜,工作隊員劉春海接到電話,一位貧困戶的妻子難產,孩子在醫院保溫箱中,難以承擔高額的醫療費。醫保對貧困戶的政策是「先診治,後付費」,但貧困戶的孩子剛出生,還沒有報戶口,享受不了醫保政策。

駐村工作隊連夜找到縣領導反饋此事,縣委縣政府當即召開專題會,制定建檔立卡貧困戶新生兒享受貧困戶待遇的政策,形成會議紀要,並下達指示,及時解決了貧困戶新生兒的治療費用問題。事後這位貧困戶激動地說:「要不是工作隊我真不知該怎麼辦!他們就是鄉親的依靠呀。」

小葦子溝村貧困戶閔廷江的妻子是二級殘疾,母親患有精神病,生活困難。第一書記呂戎主動擔任了閔廷江的幫扶責任人,一次次入戶走訪,送去米麵油等生活用品,鼓勵他堅定信心、勤勞致富。在閔廷江搬進新居時,給他買了一臺電視機,又送給他1000元錢用於安家。閔廷江母親突發重病,工作隊及時出車把老人送到縣醫院醫治。

在工作隊鼓勵下,閔廷江也積極參加村裡的脫貧攻堅工作,配合村兩委做好易地搬遷,並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經常對呂書記說:「工作隊真心為百姓辦事,以後村裡建設有需要讓我做啥都行,我信你們!」

駐村工作隊聯繫愛心企業為村裡孩子送來文體用品。杜琳 攝

駐村工作隊還聯繫富德人壽為全村中小學生免費上了意外傷害險,聯繫安利、完美等民營企業為孩子們送來桌球臺、足籃排球、書包、鉛筆盒、筆本。

越來越多村民建設村集體的心被激發出來。張樹傑在外打工多年,積累了經營經驗,在田間地頭和呂戎溝通談心後,主動要求競選村民小組長,上任後積極帶領鄉親尋找脫貧項目。村民白文宗競選上村民小組長後,建議為孟營子改造老舊飲水管道和修建文化廣場,成為村裡的致富帶頭人。

抓基建 攻堅克難促脫貧

小葦子溝村地處深山,交通不便,每逢雨季險象環生,村民生活苦不堪言。在充分徵求村民意見、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礎上,呂戎和村支書張鳳軍到鎮上、縣裡找有關部門,希望能就近選址蓋房、搬遷。

由於這個項目的預審方案要上報國土部,如何落實「邊佔邊補、邊建邊批」新政策,很難把握。「佔用基本農田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難度太大了!」 工作人員感覺壓力巨大。

為讓搬遷工作早日落實到位,呂戎多次往返省會和縣城,找到相關單位,反覆徵詢意見,認真學習、研究國家有關文件精神,及時向省市場監管局黨組上報情況,省局黨組召開會議研究,與省國土資源廳溝通協調。最終關於同意小葦子溝易地扶貧搬遷方案的指示下達到縣裡。

經過多方努力,扶貧攻堅最後的硬骨頭終於啃下來了!2019年,小葦子溝新村順利完工交付使用,村民全部按時搬進新居,鞭炮聲中,家家笑逐顏開,跟過年一樣。

為讓嚴重缺水的孟營子村202戶604村民喝上乾淨的自來水,駐村工作隊積極研究引水方案,反覆向各級有關部門反饋問題、爭取、資金,協助施工方做好村民耕地補償,終於在2018年9月把山泉水引進村,改變了村民去外面馱水吃的歷史。

兩年多來,駐村工作隊協助村兩委抓好全村的基礎建設,多方籌集資金18.7萬元,修建了 「葦子溝-小葦子溝」的通村路;籌資12.6萬元修建了7個地埋式垃圾池;籌資20萬元建起了「愛心超市」、村級廣播、孟營子文化廣場。

同時,他們還與村兩委一起完成了危房改造157戶,安裝路燈195盞,配備垃圾車359個,垃圾桶103個,修建公共廁所5座,道路硬化6000平方米。

葦子溝村從一個垃圾遍地、房屋陳舊的村落變成了一個乾淨、整潔、美麗的新農村。

抓產業 開啟致富新天地

從駐村第一天開始,第一書記呂戎就跟隊員說,一定要為村裡引進好產業,為百姓增收致富創造一個好環境。

2018年,駐村工作隊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布糊畫」傳承人多次協商,在葦子溝村建立了「非遺扶貧布糊畫就業工坊」,並爭取到了扶貧資金40萬元,新建了扶貧車間。

為進一步發揮扶貧車間作用,呂戎與村主任高興國多次到北京通州實地考察,引進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絹人」項目。

駐村工作隊協助村裡開展布糊畫製作技藝培訓。保國 攝

為鼓勵、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工作隊協助村裡組織100多名婦女參加業務培訓。一家年產值近200萬元、村集體年收入50多萬元非遺工廠在村裡紮根、結果,工人月收入達到2500元以上。

近三年來,駐村工作隊協助村兩委修建了西瓜產業園區,投入幫扶資金240多萬元,流轉土地260畝,村集體每年收入15萬元,123戶貧困戶每戶增收1000元。投資80萬元建設網紋瓜種植大棚35個,村集體收入14萬元,帶動農戶年均增收1300元。

如今的葦子溝村成了全鎮進步最快的村,2019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一類先進村。駐葦子溝村扶貧工作隊也連年被評為省級先進工作隊。在2018年、2019年省級脫貧成效考核中,葦子溝村在駐村幫扶、教育扶貧、易地搬遷、醫療扶貧、危房改造五個專項考核中全部順利過關,於2019年底順利實現脫貧出列。

相關焦點

  • 承德豐寧櫻桃溝村第一書記慄偉:鄉村美 產業旺 做精準扶貧「帶路人」
    長城網承德訊(記者黃雲霞 通訊員韓春明)穀雨時節,沿著光潔的水泥路走進豐寧滿族自治縣櫻桃溝村,剛剛播種完的藜麥基地,在雪白的杏花、粉紅的杜鵑等各色山花的掩映下,煥發出勃勃生機。「今年肯定能有個好收成,百姓的錢袋子又要鼓起來了。」看著眼前的景象,河北省人社廳駐豐寧櫻桃溝村第一書記慄偉情不自禁的說道。
  • 脫下軍裝到法院 繼續打贏脫貧攻堅戰 ——承德中院駐豐寧柳條溝村...
    脫下軍裝到法院 繼續打贏脫貧攻堅戰 ——承德中院駐豐寧柳條溝村第一書記張守林事跡材料 2020-05-23 0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綿陽」給偏遠山溝送去致富新希望——統一戰線助推莫魚溝村脫貧...
    中共綿陽市委統戰部和各民主黨派分工協作,一方面多方籌集資金、協調項目修建通村通社道路、同心橋、通社橋梁,以及農房改造等,改善和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另一方面開展一對一聯繫幫扶貧困戶,宣講黨和政府的脫貧攻堅政策,開展教育幫扶、醫療幫扶、臨時生活困難救濟等,並將調研掌握的情況及時反饋給當地黨委政府和村兩委,協助莫魚溝村更加精準地做好脫貧攻堅工作。
  • 駐村第一書記|肖政委:「金鑰匙」打開致富門
    通過駐村工作隊協調成立二崗瓜果交易市場,村民種植的8424西瓜也有了銷路。劉花園村既有育苗基地,又有交易中心,在種、產、銷上為瓜農提供一條龍服務,形成了穩定的產業鏈,村民們通過種植走上了脫貧致富路。美麗新農村肖政委剛駐村時村裡沒有村室,只能借用民房辦公,簡陋的辦公環境並沒有阻擋他帶領群眾脫貧的路。通過不懈努力,2017年建設了村委會、衛生室、文化廣場,並修建了6.5公裡水泥路。
  • 「石頭地」裡開出致富花——靈石縣吳莊村的整村脫貧紀實
    脫貧必須先立志2016年,春風送暖,全國脫貧攻堅工作全面推開,吳莊村被認定為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靈石縣投資促進局和晉中銀行靈石支行的駐村幫扶工作隊相繼進駐到吳莊村,村民們終於看到了希望。不等不靠激發內力面對村子裡老年人多,勞動力少的問題,村幹部和幫扶工作隊開拓思路,激發脫貧動力,鼓勵村民互幫互助,大膽地走致富路。晉中銀行靈石支行幫扶工作隊建設運行了「愛心超市」,推行積分獎勵機制,對主動性強、表現優秀的貧困戶進行獎勵。
  • 【「告別貧困」系列報導(9)】兩河村蹚出幸福路
    兩河村蹚出幸福路近日,記者走進石寶鎮兩河村,映入眼帘的是:硬化人行便道通向家家戶戶,錯落有致的白牆黛瓦,清波蕩漾的池塘……漫步在村莊,猶如步入畫中。兩河村距石寶鎮政府所在地6公裡,屬深丘地貌,平均海拔500米。該村幅員面積8.6平方公裡,耕地面積1682畝,林地面積7598畝。全村有9個村民小組,912戶2925人。目前建卡貧困戶58戶146人,全部實現脫貧。
  • 【千村千戶脫貧故事】姜黎明:念起「養羊經」走上致富路
    姜黎明:念起「養羊經」走上致富路每天早晨,天剛蒙蒙亮,姜黎明就已起身在羊圈裡忙碌起來。今年54歲的姜黎明是科右中旗額木庭高勒蘇木興隆屯嘎查農牧民,原本家境還算殷實,一場大病卻讓他陷入困境。由於姜黎明家經濟來源單一,沒有致富產業,缺乏發展資金,2018年在駐村工作隊和嘎查「兩委」的幫助下,姜黎明將3萬元產業扶持資金入股獺兔基地,按照12%的分紅比例,每年每人就能得到1200元,這讓全家人喜出望外。在二次產業幫扶下,姜黎明利用1萬元的補貼資金,購買20隻杜泊羊基礎母羊和1隻種公羊,開始念起「養羊經」。有自己的產業,脫貧有了保障,姜黎明對生活燃起新希望。
  • 「脫貧攻堅」百合花開鋪就群眾致富路
    在堡子村、青碾村,村民們這樣說。一顆百合,為兩片土地帶來致富生機。山村小故事折射時代大進程。2020年,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蘭州市舉全市之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聚焦25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和31.7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精準實施「一戶一策」脫貧計劃,蘭州百合、玫瑰、高原夏菜、中藥材等一系列特色農業產業都在這場攻堅戰中煥發出勃勃生機,為村民們脫貧致富找到一條條踏踏實實的出路,給未來鄉村振興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 銅梁二坪:中山村的脫貧路
    這樣一個沒有天然優勢的貧困村,如何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脫貧路致富呢?8月7日,記者在村主任周家全的引領下,目睹了中山村的嶄新面貌,感受了中山村人在脫貧致富路上所體現出來的奮鬥精神。路帶動了養殖業「我們村山多,出門就高巖高坎的。以前一下雨,泥路就滿是稀泥巴。如果不抓著路邊的樹枝或野草,簡直是寸步難行。」
  • 「沙灘美井」見證白穴口村致富路河北新河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原標題:「沙灘美井」見證白穴口村致富路河北新河脫貧攻堅一線見聞「沙灘美井」見證白穴口村致富路河北新河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2020-12-11 )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記者賈玉韜、齊雷傑)河北省新河縣白穴口村東有一口老井,常年泉水充盈,滋味甘甜。
  • 脫貧她力量 | 劉茂菲:帶領貧困婦女繡出一條「五彩斑斕」致富路
    脫貧她力量 | 劉茂菲:帶領貧困婦女繡出一條「五彩斑斕」致富路 2020-08-12 13: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櫛風沐雨扶貧路 砥礪奮進奔小康——記奮戰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的村...
    ;一個個「村主任」在村黨支部帶領下,就如同一面面旗幟,飄揚在一個個脫貧攻堅戰場上。  賈宏福嘴裡的「村主任」叫張文林,是板橋鎮紅溝村村委會主任,也是本村的致富帶頭人。  對脫貧攻堅最基層的村主任張文林來說,在這種阻隔、閉塞、圍困,有時甚至是一無所有之下,帶領村民們找到一條發展致富的道路需要多少智慧與勇氣?  張文林帶著村民們用煙燻黑了一間會議室,經過了無數個統一思想、集思廣益的夜晚。  要想改變窮困現狀,就得走出去。
  • 【脫貧門道】脫貧、致富、奔康!香巴拉鎮唱響脫貧奔康的鏗鏘之歌!
    【脫貧門道】脫貧、致富、奔康!香巴拉鎮唱響脫貧奔康的鏗鏘之歌!槓色村於2015年成立槓色村高山犛牛養殖專業合作社,並連續2年分紅10餘萬元,2018年村集體經濟收入46300元,戶均收入2723.5元,人均增收356元;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70550元,戶均收入4150元,目前,槓色村群眾生活安康,脫貧成果穩固,實現了「真脫貧、脫真貧」的工作目標。
  • 「金鑰匙」打開鄉村 「致富門」
    在鄉村振興的嘹亮號角聲中,這些農村產業猶如一把把「金鑰匙」,打開 「致富門」的同時,也讓鄉村面貌煥然一新。2020年,格爾木市以農民增收和農業發展為目標,大力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一年來,全市村集體經濟經營性資產達到1.32億元,收入節節攀升。伴隨著鏗鏘足跡,一個個產業興旺、環境優美的新農村,正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 興仁硐坪村:薏仁米串起的致富路
    硐坪村令狐昌友告訴記者,每天來地裡看看,心裡踏實。硐坪村的薏仁米籽粒小,色白,口感軟、糯、甘、甜,富含鋅、鐵、硒等多種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其中胺基酸等微量元素含量均高於其他地區品種,支鏈澱粉含量高達96%,具有較高的藥用和豐富的營養價值。這幾年,硐坪村很多村民依靠種植薏仁米,走向致富路。
  • 「小木耳」脫貧,茶產業致富,養蠶繅絲增收——陝西多彩產業裡的...
    雲霧籠罩下的平利縣老縣鎮蔣家坪村茶山,多了幾分清秀柔美,不少遊客漫步於此。蔣家坪村黨支部書記羅顯平最近時常泡在茶山,看看茶樹的長勢,盤算著「因茶致富、因茶興業」的路子怎麼走得更寬。選繭、洗繭、繅絲、翻絲……石泉縣天成絲業有限公司車間裡,經過近20道工序,雪白的蠶繭變成銀絲。作為漢代「鎏金銅蠶」的出土地,在石泉,時光流轉千年,養蠶繅絲業依然繁榮。
  • 承德中院劉福明院長到豐寧縣柳條溝村調研
    承德中院劉福明院長到豐寧縣柳條溝村調研 2020-05-23 0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門頭溝這個村趟出一條致富新路
    背靠著綠水青山,不少京郊農村正在嘗試依託於豐富的生態資源,打造別具特色的京郊遊體驗方式,趟出一條致富新路。從靠山吃山到護山愛山,山區百姓已漸漸嘗到了保護好生態帶來的甜頭。因深山裡寒氣頗重,寒冷的冬天一向是京郊遊的淡季,但對於門頭溝區妙峰山鎮的炭廠村來說,來往的遊客卻是絲毫不減,小轎車一遛都排到了村口。進入數九寒冬,民俗戶李秀芬家的生意反倒更忙了。「真沒想到,這座大山,成了金餑餑。」
  • 【政協委員風採】楊耀盈:山區「孺子牛」 致富「領頭羊」
    曹村鎮三合村距離縣城40多公裡,屬於山區腹地,山大溝深,自然條件惡劣,縣政協委員楊耀盈多年來紮根山區,用「孺子牛」的精神,帶領群眾闖出了一條鄉村振興致富路。
  • ...豐寧滿族自治縣|承德縣|中華環保基金會|二道河子村|幼兒園
    承德● 承德市各中小學及幼兒園學生平安返校● 女子網上刷單掙錢不成被騙8萬多元● 秋季開學在即我市嚴查學校食品安全● 10歲男孩將姐姐學費打賞主播● 靈活就業人員可用手機繳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承德市推出10項舉措依法保障企業發展● 換新車欲保留原有號牌 交管部門給出明確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