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騁箏壇 蜚聲中外 —記古箏女演奏家蘇巧箏 吳兆明撰

2021-12-30 中國潮箏

馳騁箏壇   蜚聲中外

     —記古箏女演奏家蘇巧箏

吳兆明

蘇巧箏是一位集傳統南、 北派,現代新派的古箏女演奏家和音樂理論家,是潮州古箏演奏及理論研究的佼佼者。

蘇巧箏,原名蘇糖,1944年出生於歷史文化古城潮州。家住市區太平路(現稱牌坊街)即南門庵巷頭臨街鋪戶,1968年遷入太平路現潮州市太平初級中學北側臨街住家,與筆者住家僅數十步之隔。

潮州歷來就有海濱鄒魯、嶺海名邦之稱。潮州城是潮州文化、潮州音樂、潮州箏的發源地,自古以來,人文薈萃,音樂氣氛濃烈,名師輩出。蘇巧箏的父親蘇文賢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蘇文賢擅長彈琵琶、古箏等諸多樂器,在潮州音樂界很有名氣被稱為「琵琶蘇」。20世紀50年代,蘇文賢曾跟潮州民間音樂團到北京參加全國民間音樂會演,後來到瀋陽音樂學院、廣州音樂專科學校﹙現星海音樂學院﹚任教,在高等音樂院校傳教潮州音樂和潮州古箏,是一位名聞遐邇的潮州音樂名家。

歷史上的潮州,經濟發達,商貿繁榮,文化底蘊深厚。在嶺南地區的廣東省內,其經濟總量及文化發展,在相當長的年代間,是僅次於省城廣州而排行第二位的。經濟的繁榮,帶動了文化的發展。潮州府城,樂社弦間林立,音樂演奏,吹拉彈唱無所不有,蘇巧箏浸潤在音樂的海洋中。良好的氛圍及對音樂的喜愛,使她和潮州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小時候,父親蘇文賢就教蘇巧箏讀唱弦詩,這是學習潮州音樂入門的第一步。弦詩樂譜是二四譜、工尺譜,這是潮州音樂一種比較古老的樂譜。讀唱弦詩,要求把弦詩樂譜的板、眼唱準,即有板有眼。樂曲之抑、揚、頓、挫,速度的快慢,音韻之高低而唱出音樂的韻味,再以銘記在心,這樣在演奏時,才能將樂曲的內容意境,通過樂器演奏表現出來,這就是潮州音樂歷代傳承的訣竅。蘇巧箏跟父親讀唱弦詩,學彈古箏。她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在父親的嚴格引導和傳教下,蘇巧箏掌握了潮州弦詩樂譜的讀唱及古箏的彈奏,在她以後的音樂人生及對潮州弦詩古樂譜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蘇巧箏在太平路小學讀書,在學校她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又是文藝活動的積極分子。20世紀50年代,正是國家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蓬勃發展的時候,學校緊跟社會形勢,各類文藝活動相當活躍。為配合政府的各種安排,學校組織了器樂演奏隊、歌詠隊、舞蹈隊等。筆者姐姐吳惠君與蘇巧箏是同班同學,她參加了歌詠隊,蘇巧箏則加入器樂演奏隊。經常與蘇巧箏參加學校的文藝表演和街頭的文藝演出。吳惠君說:〞每當學校有文藝活動時,蘇巧箏都帶著她心愛的古箏,在學校,上街頭,積極參加,彈奏歌曲和潮州箏曲,在學校引起轟動。群眾稱讚她:「小小年紀彈古箏,上臺演奏曲不亂,女孩子極有膽識」。在當時,能彈古箏的人就很少,更何況是女小學生。蘇巧箏的古箏演奏,引起社會上的轟動,得到學校和社會音樂界的高度評價及關注,名聲鵲起。蘇巧箏與古箏結下了深深情緣,是她古箏音樂人生的起點。

1960年,正在讀初中的蘇巧箏,因其彈古箏的知名度,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海南軍區歌舞團招錄入伍,從事古箏專業演奏,成為部隊的文藝兵,活躍在部隊的藝術舞臺上。蘇巧箏隨歌舞團演出,下部隊、進營區、赴邊防、上海島,大江南北、天涯海角都留下都留下來她的足跡,留下她演奏的美妙箏聲。蘇巧箏後來被調進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戰士歌舞團,繼續從事古箏專業演出。

新中國成立後,流行於民間的古箏音樂藝術,被曹正教授、趙玉齋教授帶到東北音樂專科學校〔現瀋陽音樂學院〕,辦成民族音樂系的古箏專業,民間音樂走進高雅殿堂,民間音樂藝人在高等音樂傳教授藝,發展迅速,不久在國內各高等院校相繼鋪開。高等音樂學院的古箏教學,在國內各流派傳統古箏的基礎上,集合了古箏演奏的精華,發展和創新了新的演奏技法,創作了很多反映新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箏曲,與傳統古箏相比,被稱為現代新派古箏。為擴大視野,掌握中國古箏音樂藝術各流派及新派古箏演奏,1961年蘇巧箏被選派到瀋陽音樂學院,師從著名的古箏名家、教育家趙玉齋教授。蘇巧箏單身女子,從四季如春的南方,千裡迢迢來到關外嚴寒的瀋陽,她克服了多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專心致志,潛心學藝。瀋陽音樂學院的三年求學,在趙玉齋教授的精心培育下,蘇巧箏在原有的基礎上,博採眾長,孜孜不倦,像海綿一樣地吸取古箏各流派的精華而再加以融匯貫通。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三年的刻苦學習,蘇巧箏完成了教程,掌握了北派及新派箏藝的演奏,成為一個集南北派、新派古箏演奏的彈箏人。蘇巧箏既承襲家傳,具有潮州民間音樂深厚的底蘊,又到高等音樂院校學習,傳統的演奏技法與現代的演奏技巧相結合,使她的演奏技藝更趨完美。通過長期的舞臺演出,並多次參加全國的音樂會演,舉辦個人古箏獨奏音樂會,蘇巧箏高超的古箏技藝得到了充分發揮,藝術舞臺大煥光彩。

20世紀70年代,蘇巧箏曾隨藝術團出訪越南民主共和國、緬甸、寮國、孟加拉等國。作為音樂文化傳播的使者,為加強我國與各國人民的文化交流,增進人民之間的團結和友誼,傳播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蘇巧箏用她的古箏,彈奏著優美的樂曲,彈奏著我國與各國人民友好往來的新篇章。蘇巧箏曾為《梅花巾》、《鄉情》、《畢升》等多部影視配樂伴奏,銀幕螢屏留下了她演奏古箏優美的永恆樂音。蘇巧箏成為一位馳騁箏壇,蜚聲中外的古箏女演奏家。

1981年蘇巧箏從部隊音樂團體轉業到星海音樂學院工作,任星海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副研究員,從事音樂理論研究。由於多年從事舞臺演出,與各地音樂藝術團體交流學習、經常深入民間採風,她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在音樂理論方面,更是得心應手,遊刃有餘。她經常出席國內外各種音樂學術研討交流會,在會上宣讀她撰寫的潮州音樂、潮州古箏的研究論文,並在音樂刊物發表。較有代表性的論文如:

《論古箏指法符號的分類、統一和記譜問題》,1986年在揚州中國古箏學術交流會發表。

《潮州鑼鼓、音樂及其與西安鼓樂的若干比較》,1988年在西安全國第五屆傳統音樂年會發表。                        

《潮州寺堂鼓樂》,1989在香港佛教音樂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

《潮州弦樂詩》,1990年在香港東南沿海音樂文化網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

《論中國古箏流派—兼評﹙潮州古箏流派介紹》》,1991年在揚州中國古箏學術交流會發表,1992年刊載北京《音樂研究》第三期。

《潮州二四譜探源》,1993年在香港國際潮州學研討會發表,1994年刊載北京《音樂研究》第三期。

1989年,為慶祝中國唱片總公司出版事業40周年,振興民族音樂的發展,中國唱片總公司隆重推出了民族音樂系列作品,編輯出版了中國古箏藝術的《古箏大全》共八卷的盒式錄音帶並在國內外發行。《古箏大全》收入國內17位著名古箏演奏家彈奏的85首古箏名曲。既有國內漢族地區傳統古箏五大流派的山東箏、河南箏、浙江箏、客家箏、潮州箏的箏曲,又有建國以來音樂家為描寫新中國、新時期、新風尚而創作的新作品。《古箏大全》在當時是國內古箏界有史以來出版級別最高、涵蓋內容全面的箏曲集萃,其級別之高,可以說是前所未有,意義重大。參與的演奏者都是古箏界各流派的頂尖人物、演奏高手。蘇巧箏在《古箏大全》中就單獨錄製1卷,全稱是﹕《古箏大全》卷四,潮州箏曲,蘇巧箏演奏。蘇巧箏演奏著潮州古箏,為我們潮州人、潮州音樂、潮州古箏贏得了榮譽。她演奏的11首樂曲是﹕

1. 《寒鴉戲水》 , 傳統曲目;

2. 《粉蝶採花》 , 民間樂曲;

3. 《月兒高》 , 古曲;

4. 《平沙落雁》 , 古曲;

5. 《小梁州》 , 民間樂曲;

6. 《出水蓮》 , 傳統樂曲;

7. 《西江月》 , 曲牌;

8. 《柳青娘》 , 曲牌;

9. 《思凡》 , 民間樂曲;

10.《柳搖金》 , 民間樂曲;

11.《登樓》 , 民間樂曲。

11首箏曲集中了潮州音樂弦詩樂的各個種類,既有十大套曲中的《寒鴉戲水》、《平沙落雁》、《月兒高》,又有弦詩小曲、曲牌等,很有代表性。這些樂曲,經過蘇巧箏的詮釋和精心彈奏,充分表現了潮州古箏鮮明的特色。蘇巧箏還曾錄製潮州箏曲的鐳射唱片,發行海內外。潮州古箏,風靡中外,影響深遠。

1987年,蘇巧箏參加由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聯合舉辦的中國著名音樂家振興中華之聲音樂會,並在會上作精彩演出。20世紀90年代,蘇巧箏多次在香港地區舉辦「蘇巧箏古箏演奏音樂會」。她的精彩演奏轟動了香港地區,在香港颳起了一陣古箏熱。報刊媒體紛紛採訪蘇巧箏並發表文章加以介紹。電視臺主持人汪明荃、葉特生邀請蘇巧箏在《歡樂今宵》、《香港的早晨》為特邀嘉賓共同主持節目,介紹、演奏古箏音樂藝術。之後蘇巧箏移居香港,並在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學院、香港演藝學院等高等院校教授古箏,傳播古箏音樂藝術,還出版了《潮州箏藝》一書,讓古箏音樂藝術在香港、在海外發揚光大。現在,蘇巧箏仍活躍在國內外音樂舞臺上。

蘇巧箏從小隨父親蘇文賢彈潮州古箏,深得潮州古箏演奏的精髓,練下了紮實的基本功。經過數十年古箏生涯的磨礪,她的演奏技巧已是爐火純青。國內各古箏流派都有不同的彈奏技法,它既表現了各地不同的人文風俗習慣,也顯示出各種流派的特色,潮州古箏也一樣,蘇巧箏遵照潮州古箏的彈奏規範,嚴格彈奏指法,右手彈奏旋律,左手按弦作韻。他彈奏的樂曲句逗,清純幽雅,悅耳動聽,左手作韻,重按輕揉,回味深長。聽她的錄音帶及CD片,根據曲目的提示,優美的樂音,在她的芊芊手指中,如汨汨清泉,潺潺流水;若風和日麗,彩蝶紛飛,低回婉轉;是出水蓮花,婀娜多姿。清麗典雅的琴聲,把潮州箏曲的句逗和音韻,表現得淋漓盡致,令聽者如痴如醉。十多年前,當時唱片公司出版的潮州箏名家錄音作品,筆者也是喜歡潮州古箏,在跟揭陽市華韻儒樂社小三弦名家林良盛交流時,二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諸位箏家名曲中,還是蘇巧箏彈奏的潮州箏曲比較動聽。其樂曲的旋律句逗,指法編配,彈奏作韻,都彈出了濃濃的潮州韻味,充分表現出了潮州古箏的特色。

蘇巧箏以其在古箏音樂事業的巨大成就,在音樂界有著深遠的影響力。她是: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名譽理事;

中國傳統音樂學會會員;

中國南音學會會員;

中國器樂學會會員;

中國音協廣東分會民族音樂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民族器樂演奏考級古箏專家委員會委員;

香港特別行政區考級委員;

香港校際音樂節評委;

廣東古琴協會理事。

在數十年的古箏音樂生涯中,蘇巧箏以其精湛的演奏技藝和音樂理論研究的豐碩成果,被眾多的省級、國家級音樂機構吸收為會員,委員,這是對蘇巧箏音樂人生的肯定。作為女性,更是難能可貴。據1999年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汕頭市藝術研究室編寫的《潮州音樂人物傳略》中收錄的潮州地區本土及國內、海外近現代的潮州音樂名師、傳人391中(時間為清朝末期至1998年止),入錄女性只有14人,而在這14人中僅有3人被中國音樂家協會吸收為會員。這3名國家級女會員是祖籍潮陽市出生於上海市的郭雪君,現為上海音樂學院古箏副教授、上海箏會副會長。還有陳纖,曾任汕頭市文化局局長,以創作潮州方言歌及音樂文化理論研究聞名,另一名就是潮州籍的蘇巧箏,現還在香港地區高等院校從事古箏音樂教學。潮州的蘇巧箏及上海潮州籍的郭雪君以在古箏音樂事業的突出貢獻,晉身於國家級最高音樂組織--中國音樂家協會,這是潮州古箏音樂界的驕傲,也是潮人女性的驕傲。

  蘇巧箏在潮州音樂及古箏領域中,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結下了累累碩果,是一位集演奏、研究、教學的古箏演奏名家,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馳騁箏壇、蜚聲中外,著名的潮州籍古箏女演奏家蘇巧箏,她的名字被收錄在蔡紹彬,沈建華編,香港東方文化中心出版的《潮州名人詞典》;孫淑彥,王雲昌編,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潮州人物辭典》;汕頭市藝術研究室編,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潮州音樂人物傳略》中,潮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潮州市文聯)黃國欽主編、章碧武副主編,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1911--2011年百年潮州文化名人譜牒之《百家風華》一書,併入選由中國國際研究院藝術委員會,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編委會編的《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史冊》。

       蘇巧箏,古箏女演奏家,音樂理論家,是潮州音樂的精英,是潮州女性的傑出代表,是潮人的翹楚。蘇巧箏在其豐富多彩的古箏人生中,演奏著絢麗多彩的樂章,演奏著古箏人生的輝煌。

筆者與蘇巧箏老師的合影

吳兆明

寫於潮州府城牌坊街

(註:吳兆明,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潮州箏學會副會長、潮州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相關焦點

  • 民族樂器介紹-古箏
    古箏是一件伴隨中國悠久文化,在這肥沃的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古老民族樂器。結構由面板、琴弦、前嶽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嶽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古箏是一件古老的漢民樂器,戰國時期盛行於秦地,已經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了。有說法為,箏是戰國時的一種戈器,用於豎著揮起打敵人,還有一句古話叫「箏橫為樂,立地成兵」。
  • 箏論|古箏裝碼調音那點事
    作為古箏學習者,相信我們每一位箏友,都有自己的心愛的一架古箏!很多學員很幸運,拿到古箏,就有專門的老師幫忙安裝琴碼和開音,但也有一些學員,收到古箏,需要自己安裝琴碼,這時候你會不會手忙腳亂呢?今天,我就來手把手教大家,新古箏開箱裝琴碼和調音的那點事!
  • 弘揚國樂經典 「璀璨箏韻·樂動中國」音樂會在孔學堂舉行!
    12月12日晚,溪山踏歌行「璀璨箏韻·樂動中國」——孔學堂中國民族器樂「翡翠箏團」傳統及當代古箏作品音樂會在貴陽孔學堂陽明大講堂奏響。一首首經典的古箏曲目接連上演,令現場觀眾拍手叫好。    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中華箏會副會長周展  本次音樂會特邀請到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中華箏會副會長周展,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浙派古箏代表人盛秧以及中國著名箏團組合
  • 新年古箏音樂會 金天琪激情演奏賀新年
    網易娛樂1月12日報導 由菏澤市音樂家協會、菏澤「魯箏·和音堂」箏樂團舉辦的
  • 古箏作品鑑賞音樂會 在孔學堂舉行
    本報訊 12月12日晚,溪山踏歌行「璀璨箏韻·翡翠箏團」傳統及當代古箏作品鑑賞專場音樂會在貴陽孔學堂陽明大講堂上演。來自浙江的「翡翠箏團」奏響一首首經典古箏曲目,給築城觀眾帶來一場古箏視聽盛宴。
  • 浙派箏傳人王昌元:《戰颱風》要彈出碼頭工人的形象
    時光流轉,浙江箏派傳人王昌元自1965年創作和首演《戰颱風》以來,已歷經50餘年的光陰,時至今日,此曲依舊蜚聲四海、魅力不減。17日晚,在從藝60周年、《戰颱風》問世50年之際,被譽為「神箏」的王昌元將攜手許菱子、沙裡晶、伍芳、劉燕等古箏演奏家在上海音樂廳帶來以「敦煌國樂·劃時代箏聲」為主題的古箏盛宴。王昌元近日在接受解放日報·上海觀察記者採訪時,說起《戰颱風》仍是無限感慨。
  • 青年古箏演奏家金天琪玉蘭大劇院個人音樂會
    近日,青年古箏演奏家、古箏傳承學校校長金天琪女士應玉蘭大劇院與貝達琴行劉友中總經理之邀於玉蘭大劇院成功舉辦了「綻放的玉蘭」藝術普及系列公益活動第60期——金天琪師生古箏獨奏音樂會。此次音樂會由著名民族音樂人李直先生與成毓婷女士共同策劃,古箏室內樂團傾情演繹。
  • 「翡翠箏團」來啦!孔學堂500個現場觀眾席位,等你來報名!
    親愛的市民朋友們,12月12日,孔學堂「溪山踏歌行」系列舞臺公益演出再度來襲,屆時孔學堂將特邀中國著名箏團組合「翡翠箏團」,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中華箏會副會長周展,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浙派古箏代表人盛秧與諸多組合成員為廣大市民奉上中國民族器樂組合演出,讓您感受風格古典與時尚並存的演奏技藝,進行浸入式的視聽體驗。
  • 2020「炫光國樂」——周望教授古箏大師班在石家莊成功舉辦
    周望,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箏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陝西箏派重要代表人物。從教多年來,她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古箏演奏人才,無論在技術演奏、音樂表現、還是在音樂創新等方面都走在了國內的最前列。多年的實踐和積累形成了她自己獨特的教學理念和行之有效的古箏演奏訓練方法。
  • 古箏——不止有溫柔的一面
    上一期我們說到了河南,那這期我們來說說河南的箏曲(古箏)風格。河南箏曲在九大流派中和山東一樣,屬於北派,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流派。起源於河南南陽,隨後逐步流傳開來。河南箏曲的很多元素是和豫劇是有關的。有意思的一點是,在河南箏曲中,就算樂曲的情緒是很悲傷的、低沉的,它也有一種強烈的情緒在裡面,好像想把內心的悲傷喊出來,所以彈奏出來會感覺很有力。這就和南方含蓄內斂的感覺很不一樣。接下來我們再稍稍介紹下古箏小知識。古箏,屬彈撥樂器,是中國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盛行於戰國時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了。
  • 古箏四重奏《山河流水》演奏:天津音樂學院樂之翼·金燦古箏組合
    ·金燦古箏組合成員:隋詩源 冀錦霞 孫銘蔚 劉德龍視頻選自:2019年中國器樂電視大賽古箏四重奏《山河流水》黃學揚作曲,樂曲描寫了山河流水的意境百態。2019年CCTV中國民族器樂電視大賽比賽現場指導老師 楊紅 天津音樂學院古箏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古箏演奏家;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理事;北京中華傳統樂會理事;天津民族管弦學會常務理事;清華大學藝術特長生評委、興華大學古箏學院外聘專家、CCTV
  • 林群群音樂新作《夢中作》古箏版全網首發
    作曲:林群群 青年演奏家、教育學者,雅樂傳播者。現為中國古琴研究會理事、中國琴會會員、中國社會藝術協會理事、福建省藝術教育協會古箏專業委員會執行主任、莆田市琴箏研究會會長、農工黨莆田市文教委副主任、媽祖故裡倚蘭琴院創始人。2004年結業於中央音樂學院研修班,出版有個人專輯、多部原創作品、多次受邀參加國內外大型藝術活動,擔任賽事評委、開設講座,現已在多地開辦多場音樂會。
  • 博樂藝術教育【詩樂古箏】推出漢宮樂器「狐狸娃娃」小箏暑假班!
    漢唐小箏「狐狸娃娃」介紹:   全長70釐米左右,琴弦13根,是依據我國古老的民族彈撥樂器古箏延伸改良的一種小型古箏樂器它方便攜帶、彈奏簡易,減少了原有古箏的音域,讓初學者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為古箏學習帶來深入淺出的作用。  漢宮樂器「狐狸娃娃」小箏擁有黑、白、粉三色。深受孩子成人們的喜愛!
  • 二小姐學古箏記
    二小姐自去年年中,偶然地發願要學古箏,起初幾個小美女是同班同學,想在一起玩一起學習,事實證明:用「養豬原理」來套用,將幾頭小豬放在一塊餵食,果然是吃得又快又好,長得又壯又棒,這麼比喻顯然不太厚道,不象是親生娘親,但二小姐通過短短半年的學習
  • 程皓如《雲裳訴》丨第十一屆金鐘獎古箏比賽決賽視頻回放
    該曲以白居易的詩歌《長恨歌》為素材創作而成.曲名取自詩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描寫了楊貴妃與唐玄宗之間的流傳百世的愛情故事,在從文化底蘊、旋律發展和技巧性上,都有著較強的藝術性,深入人心,將傳統秦箏箏曲的古樸和現代箏曲的旋律性諧和的融為一體,渾然天成。
  • 《倒騎驢》 潮州箏曲
    潮州箏源自中原古箏,流行於廣東潮州、揭陽、汕頭等潮州語系地區,是潮州音樂中潮州弦詩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東南亞一帶流傳很廣。
  • 箏韻輕揚
    這一天,春風和煦,豔陽當空,提前備好服裝的我們早早來到箏坊,化好妝容,拉上古箏,三輛車意氣風發直奔趙州橋。此時,正逢旅遊的高峰期!橋上人流如織,橋下人頭攢動。當古箏還在琴衣裡,「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時候,幾位姐妹的衣裳已是裙袂飛揚了。漢服的飄逸穿越了時空,將古典幻化出現代的瀟灑與浪漫;旗袍的韻味呢,妖嬈中蘊藏著中國味道。
  • 丁雪兒古箏專場音樂會上海站:感受古箏之美
    高山流水遇箏音,為你帶來大師的啟蒙丁雪兒古箏專場音樂會。帶領古箏走向我們的世界。2020丁雪兒古箏專場音樂會上海站感受古箏之美。2020丁雪兒古箏專場音樂會上海站時間:2020-04-112020丁雪兒古箏專場音樂會上海站地點:黃浦劇場-中劇場2020丁雪兒古箏專場音樂會上海站門票價格:88,160,260,360箏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在春秋戰國時期便已廣為流傳
  • 「箏」的好聽—常德近100架古箏上演「武陵箏春」新年音樂會
    很喜歡這樣的古箏陣容,更喜歡從古箏弦上發出來的美妙聲音。 第一曲:《盛世國樂》 關鍵詞:47架古箏、47名兒童、年齡最大的15歲、最小6歲。 演奏:武陵少兒箏樂團演奏。
  • 古箏培訓哪家教學質量好
    在購買古箏問題上,由於很多箏友對古箏並不算了解,各種顧慮都會有。其中古箏品牌、古箏價格、怎樣買古箏等都是箏友關心的問題。中高端古箏價格是多少?相信購買中高端古箏的箏友多數都是對古箏多少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這些人群雖然自己在主觀上也有一定的方向,但在具體的選擇上還是比較迷茫的。初學用的古箏價位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