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字古人書名之草者,施於文記間,以自別識耳。」-----《容齋五筆》
01
在很多影視作品中,咱們經常會看到這麼一幕——犯人在結案後按手印。
當然了,也有按整個手掌這個說法的。放在現代來說,人們辦手續都要按手印。
可能有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古代科技沒有像現代這麼發達,那個時候也沒有指紋識別技術,為何還用犯人按手印?有什麼說道嗎?
02
實際上,按手印這個事情剛出現的時候,古人就掌握了「指紋識別技術」,只不過方法比較落後而已。
雖然是每個人的指紋會逐漸變化,但是樣式不會變,只會變得更深,更粗。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指紋就相當於是每個人的「身份證」。
據了解,最早使用指紋的時間在2200年前。
1975年12月,有考古隊在湖北發現了一座秦朝墓葬,挖掘出了很多竹筒,上面記載著很多關於法律方面的內容。
後來,相關人員就裡面發現了一些手印。
到了宋朝,手印就成為判案考慮的一項重要物證。
03
曾經有一位龍姓商人,用計謀騙周姓男子賭博,賭贏了之後,讓周姓男子用田契來抵債,拿出了印有周母手印(隨便按的手印)的空白紙讓他立字據。
後來周母將龍姓商人告到了官府,最開始,審判官吏都看到有周母的手印,沒有還周母清白。等到元姓官員成了新知府之後,結了這個案子,發現手印在前,文字在後,於是判定無效,將田契重新還給了周母。
從這一件事情上可以看出來,但是官員已經可以判斷誰是誰的手印了。
除此之外,在元朝的一件案件中,手印也曾派上過大用場。
04
曾經一位名叫潘澤的官員在複查舊案時,他發現了一件案子不對,後來還真的是冤假錯案。
某富豪將另一家17口全部充當家奴,數年來,沒有一個官員看出他的貓膩,導致案子也就一直這樣了。等到潘澤來了之後,對案件一點一點複查了一遍,根據手印發現了其中的漏洞。
根據手印紋路來看,絕對不是成年人的。為了讓人明白,他特意找了一位少年按了一下手印,然後相互比對了一番,證實了成年人的手印和少年的手印不同,一個比較細,紋路淺,一個比較粗,紋路深。
最終結論是:富豪用少年指紋作偽證,還17口自由之身。
手印在古代,除了可以作為斷案證據外,也是結案工具和審查工具。可能都看過《水滸傳》,當時武松審查大哥死因時,就用了手印。其次,很多被發配的犯人,結案是都會按手印。
所以說,指紋識別技術在古代就運用了,並且取得的作用非常顯著。
05
在歷史的進程中,指紋技術也是很偉大的一項發明,現如今人們還在用。從某種意義來說,指紋技術對平民百姓非常有利,因為有很多百姓不會寫字,只需按個手印就行。
直到現在為止,指紋還是不可替代,特別是在一些合同上,必須要有。隨著不斷的發展,指紋技術會越來越先進,越來越智能。
不得不說,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讓人佩服。
06往期精彩文章
1980年貳角人民幣上的兩位美麗女孩,後來人生過的如何?
雍正處死年羹堯後,如何處置他的妻妾兒女?雍正的做法夠狠
辛棄疾有多牛?50人殺入金軍5萬人大營?活捉叛徒還全身而退?
王翦奉命攻打楚國,李信表示20萬人就夠,為什麼王翦堅持要60萬?
參考資料《容齋五筆》《唐會要》《宋史》
文章題目:古代沒有指紋技術,為何犯人還要畫押?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文章作者:離央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