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吼孩子越不聽話!簡單5步,比你吼一萬遍都管用

2021-02-26 育學園

崔玉濤的育學園 

常見的疾病問題這裡都有答案,點上方藍字關注。

大家好,你們科普為主,沙雕為輔的糰子媽來了。

吼孩子這事兒,和擠痘痘一樣,「明知不可為」但總是忍不住「為之」。

昨天我被糰子氣的眼冒金星,沒忍住吼了他。

有那麼一瞬間,我都想這破「皮夾克」我不要了,愛誰要誰要吧。


事情是這樣嬸兒的。

為了多陪他會兒,我下班一回家就馬不停蹄地帶他去樓下玩兒。

他倒好,先是搶了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哭嚎著不還。

後是躺在超市地上打滾兒非要吃冰淇淋,滿超市的人都看著他的live哭嚎秀。

這我都忍了。

回了家,我媽剛把他的飯端到餐椅上,他一揮手都敬了土地爺。

我剛給他換的衣服以及我剛買的白T恤,登時油花四溢。

我憋著火給他講道理。

他全程眯著眼睛尖叫,分貝之高簡直能當場穿透我的腦漿。

糰子爸還在一旁給我拱火:「他不吃就不吃唄,你說這些幹嘛。」

於是乎,我就炸了。

冷靜下來之後,我覺得我作為一個科普工作者,這麼做實在是不應該。

我想著,這種雞飛狗跳、讓人腦瓜子直嗡嗡的情況大可愛們也會遇到,所以就想和你們聊聊關於吼孩子的話題。

有一說一,有時候在面對孩子撒潑打滾、無理取鬧的時候,吼叫確實是個能一招制敵的方法。

我們在嘗過甜頭後很容易上癮,就會變成遇到問題「吼就對了」。

大可愛們真別覺得孩子還小,吼完也不記仇。

吼孩子,對他們的傷害也是很「立竿見影」的。

雖然我們吼孩子的理由有千千萬,但對於孩子來說,很多時候他會覺得被吼的莫名其妙。

總是「無緣無故」被吼,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在做事前會總擔心會不會被吼,變得畏首畏尾、戰戰兢兢。

長遠來看,經常被吼的孩子,容易性格孤僻、懦弱、不自信,不善交際或處理人際關係,或者孩子為了不被吼,努力順應家長的想法,形成「討好型人格」。

還有一點大家別忘了,3歲之前孩子都是行為教育階段。

孩子會下意識地模仿你的行為。

大家要是遇到事情就用大吼大叫的方式來解決,那麼孩子也會模仿,在遇到問題時也會通過暴躁和激烈的方法表達情緒。

哈佛醫學院附屬美國頂尖的精神病專科醫院精神病學副教授 Martin A. Teicher 認為,父母對孩子長期吼叫的確會改變孩子的大腦,影響他們的智力。

Teicher 的團隊分析了曾經遭受過父母言語暴力(吼叫、謾罵等)的成年人的大腦,發現他們的韋尼克區(主要負責理解口語)和前額葉之間的連接減少,而這兩個區域之間的連接越少,一個人的言語理解能力越差。

Teicher 說:「我認為這些人沒有發揮出他們的語言潛能。」

瀋陽市心理研究所曾做過一個名為《語言能造成多大的傷害》的教育短片。

大可愛們可以看一下,真的很令人震撼。

我在寫這段的時候,糰子爸就犯欠地說:「知道吼孩子不好,那你就忍忍唄!你就是脾氣太急了!」

真的,要不是我著急寫稿子,他這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表達,不挨一頓打是交代不了的。

完全不吼孩子不現實,吼了之後又後悔自責?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

我來和大家分享一個不吼不叫的A-B-C-D-E法則。

不用大吼大叫,也能解決問題。

咱先來看圖。

看完上面的圖大可愛們可能還有點兒懵,我就用開篇我吼糰子的例子給大家演示一下正確操作。

大可愛們記得左滑查看更多哦~

我知道,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大可愛們都會有這種內心OS,那就是道理我都懂,但真的氣上頭了,根本來不及合計這麼多。

我完全理解大家的心情,但大家也彆氣餒,我們可以慢慢來啊。

每個媽媽都不是天生下來就會當媽媽的,孩子在學著長大,而我們在學著當媽媽。

在學習的過程中,少不了磕磕絆絆,也避免不了會犯些小錯。

如果實在忍不住吼了孩子,冷靜下來後記得一定要抱抱他,告訴他,你依然愛他

在原諒對方這件事上,孩子們做的比我們要好得多。

養育並不是單純的向下兼容,而是我們和孩子互相包容,共同成長

你愛他每個樣子,不管是可愛乖巧的,還是調皮搗蛋的。

因此,也希望他能接納你的每個樣子,不管是溫暖體貼的,還是暴跳如雷的。

所以,就算忍不住吼完孩子,大家也不要太自責,伸手給孩子一個擁抱吧。

因為,孩子愛你,會不顧一切地原諒你。

最後我想說,也希望家裡人多多支持媽媽們,在她們想要改變自己,想要嘗試用ABCDE這個法則時,能做她們強大的後盾。

養育孩子從來都不只是媽媽一個人的事,而是整個家庭的責任。

科普是走心的,搞笑是認真的。

愛你們,我的大可愛們!

噹噹當,驚喜來了!

大家只需要花費1~2分鐘,動動手指填個小問卷,我們會從參與者中隨機抽取5名中獎者,每人將獲得驚喜好禮一份!

以下3種獎品會隨機發放哦~

(德國(Hape)益智玩具數字邏輯啟蒙-大眼怪數字天平;費雪(Fisher-Price)兒童電子小吉他;費雪(Fisher-Price)兒童樂器架子)

大家趕快掃描下方二維碼開始吧!

活動截止時間:2020年6月21日

抽獎結果將於2020年6月29日公布,您也可以在【崔玉濤的育學園】微信訂閱號後臺中,發送"2020防敏調研」查看獲獎名單。

↓↓點擊「閱讀原文」也可以參與哦~

相關焦點

  • 孩子不聽話就想發火?吼完孩子就後悔,這樣做改掉你的壞脾氣!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挨罵是不正常的,沒有哪個孩子不被家長吼過。但是孩子都不會記仇,並不會因為媽媽吼了自己,就再也不理媽媽了。相反,只要媽媽蹲下身子,伸出胳膊,那麼孩子仍會邁著小腿朝你的懷裡撲去。小孩子雖然經常犯錯,但是犯的錯誤都是值得被父母原諒的,有時候孩子犯的錯誤,根本不至於讓家長發火。但是為什麼家長總會忍不住自己的脾氣,去吼孩子呢?這可能跟家長本身的心情有關了。比如:今天工作的時候遇到了一件非常不順心的事情,下班時又下起了小雨,沒有帶傘只能淋雨回家。
  • 「吼孩子、罵孩子」都沒用,想要學齡前兒童聽話,記住這5個原則
    當孩子一直搗亂不聽話的時候,你吼過孩子嗎?孩子的反應是什麼呢?學齡前幼兒犯錯我們應該怎麼教?看了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 你愛孩子卻為什麼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3個錦囊破解「父母吼」
    每一對家長都希望可以培養出聽話懂事的小孩,可是更多時候真的想想就好,畢竟教育孩子這條道路更多是事與願違。孩子更多時候都是不聽話的,家長在無奈之下,只能大吼大叫去震懾孩子,逼著孩子停止搗蛋行為,可是孩子的叛逆行為,似乎因此變得更加嚴重,對於父母的指令簡直當成耳邊風。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這些傷害到成年後依然存在,看完你還吼嗎
    五歲的孩子最是好動,愛探索的時候,跳跳這個孩子經常在家裡折騰,一會翻翻書架一會開開玩具箱,媽媽收拾的速度永遠追趕不上他弄亂的節奏。無奈的媽媽,只要一看到兒子要翻箱倒櫃,便急忙大吼大叫:「你這個壞小孩!」時間一長,竟然有了效果,兒子再也不敢到處翻東西了,變成了一個「安靜」的寶寶。
  • 總是吼孩子是病,得治!
    我們小時候不都是被打罵著長大的,不也很好嗎?」但是你真的知道孩子被吼時的感受嗎?你也許覺得只是用高音製造一點噪音,來達到震懾的效果。或者覺得自己只是一時失控,內心還是愛孩子的,不是嗎?於是馬上又一次又一次原諒了自己的失控。
  • 比大吼大叫好100倍的管教方法,聰明媽媽都在用!簡單又有效
    還記得閨蜜曾跟我這樣說她的寶寶:這孩子吃頓飯能吃1個多小時,氣得我打罵了好多次以後,才稍微快了點;穿衣服簡直要殺了我,一個袖子伸進去,停下來磨蹭5分鐘,吼一聲,再穿另一個袖子,又停下來磨蹭5分鐘;襪子始終把腳後跟穿在腳背上,怎麼教他永遠都是理不清楚怎麼擺才能對上腳跟。真的懷疑是不是智商有問題?兩個手好像捏不緊,又懷疑神經發育不正常。
  • 經常被媽媽吼的孩子,將來逃不出這三種結局,請對你的孩子溫柔點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寶媽是好脾氣,對孩子十分溫柔,也很有耐心,可是隨著孩子不斷長大,寶媽的脾氣也變得越來越大。看到孩子不聽話,甚至故意和家長唱反調,寶媽就氣不打一處來,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對孩子大吼大叫,雖然自己釋放了,可是孩子卻受到了傷害。
  • 比大吼大叫好100倍的管教方法,聰明媽媽都在用!
    還記得閨蜜曾跟我這樣說她的寶寶:這孩子吃頓飯能吃1個多小時,氣得我打罵了好多次以後,才稍微快了點;穿衣服簡直要殺了我,一個袖子伸進去,停下來磨蹭5分鐘,吼一聲,再穿另一個袖子,又停下來磨蹭5分鐘;襪子始終把腳後跟穿在腳背上,怎麼教他永遠都是理不清楚怎麼擺才能對上腳跟。真的懷疑是不是智商有問題?兩個手好像捏不緊,又懷疑神經發育不正常。
  •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何不試試「魚缸法則」,比大吼大叫好得多
    這個時期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覺醒,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問題,令父母很是頭疼。他們的腦海裡,大多會有「哲學三問」:我是誰?我能幹嘛?為什麼我要聽你們的?很多孩子明白了「不」的用法之後,基本上就成了「口頭禪」,喜歡和父母說不:我不要穿這個衣服、我不要吃飯、我不要出門。以此來向父母證明自我,證明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 媽媽被自己吼孩子的聲音嚇得捂住耳朵:想孩子聽話,就要好好說話
    心理專家對1000多名未成年人進行過一項調查:那些在家裡面經常被罵的孩子,後來都出現了不良的性格。其中22.1%的孩子「冷酷」;25.7%的孩子「自卑」;56.5%的孩子「暴躁」,而這些孩子大部分都缺乏安全感。
  • 如果你一直這樣對孩子大吼大叫,總有一天他會吼回來的
    憤怒之下的你,心情惱得像一堆火,而你說話的聲調就像風,風越大火越旺,越是大吼大叫,心情就越糟糕。但是,如果你嘗試著忍一忍怒氣,壓低一下自己跟孩子說話的聲調,你會發現你會變得稍微冷靜、理智一些,最起碼不會讓你更加憤怒。
  • 孩子被「吼」後轉身就忘?知道真相後,家長還會繼續吼孩子嗎?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不會特別順利,大家會覺得一個孩子也不需要賺錢能有什麼不順利,尤其家長會總是認為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因此也經常說孩子。很多孩子被家長說完之後,似乎一點記性都沒有,他們真的會將家長說出的難聽話放在腦後嗎?
  • 最怕孩子被吼之後,把情緒調成了「靜音模式」
    一旁的媽媽拿過試卷,瞄了一眼,就朝孩子吼道:跟你說了多少遍了,試卷做完要檢查。這麼簡單的題目都會做錯,怎麼有你這麼笨的人。本質上,當孩子「打不哭,罵不語」時,是因為害怕而想隱藏自己,這是缺愛的表現。小陶虹曾經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分享了自己吼孩子的經歷。一次,女兒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她衝上去就吼:「你怎麼回事啊?」
  • 忍不住對孩子發火,但吼完就後悔?走好這三步,情緒上來也不怕
    可是他完全沒反應,就坐在那裡乾耗著,導致天天去幼兒園都遲到,氣的媽媽天天對著他吼、跟他發脾氣。其實每個人都會生氣,家長偶爾吼兩嗓子也是真實的情緒表現。但是如果家長只是用「吼」和「打」來解決問題,那麼孩子也會跟著「複製」家長的行為。因為孩子大腦裡的鏡像神經元就像是一臺複印機,家長是什麼樣子他就「複印」成什麼樣子。
  • 李玫瑾:方法不對,你越管,孩子越叛逆?父母做好這3點才有用
    如果父母方法不對的話,也是很難把自家孩子培養成才的,身為父母者,都不知道怎麼當一個好的父母,更談不上怎樣把孩子培養成才了,父母如果想要把孩子培養得好,自身也得不斷學習,育兒不是一門簡單的學問。孩子身上遺留的壞習慣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有一定的關係,要麼是父母沒有給孩子及時的糾正,要麼是父母用的方法不對,當孩子不聽話、哭鬧、任性和無理取鬧的時候,父母要不時對孩子說教,要麼是對孩子發火吼孩子,甚至還會對孩子動手,讓孩子長點記性。
  • 「我知道不能吼孩子,但要怎麼教才對?」你有沒這個疑問?
    前不久,一位讀者來信:」我知道不能吼孩子,但要怎麼教才對?「原來,她是一個中年寶媽,平時忙於做生意,沒空教育孩子,經常只靠吼罵,但發現孩子越來越叛逆。雖然知道吼孩子不對,但也不知道怎麼教育才好。父母越吼罵孩子越聽不見。
  • 面對總是大吼大叫的孩子,做情緒管理型父母,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夕夕從小身體較弱,一家人對夕夕悉心呵護,覺得只要孩子平安健康,比啥都強。夕夕上了初中後,對自己要求比較高,想法也多,課外上習班,看起來很勤奮,無奈功課還是一般。父母認為孩子身體好,學習盡力就行。夕夕覺得父母根本不理解自己,覺得父母不鼓勵自己是不愛自己,是看不起自己,他總發脾氣,總是對父母大吼大叫。
  • 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對孩子性格造成缺陷,值得每一位父母重視
    2、在父母大吼大叫中長大的孩子,容易沒有自己的想法。像我姐姐那樣,一點點沒有順她的意,就批評孩子,罵孩子笨了,潛意識裡,孩子的心理也覺得自己真的很笨,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慢慢就會扼殺孩子的天性。3、在父母大吼大叫中長大的孩子,因為長期被否定,使得孩子不敢展示自己的天性以及跟外界進行正常交流,容易變得內向,這會影響它孩子長大後處理社會關係的能力。很多父母,錯誤地以為對孩子大吼大叫,他就能好好聽了,就不會再犯錯,事實正好相反。父母越不好好說話,孩子越不會學好。
  • 孩子不認真吃飯怎麼辦:機智的媽媽是不吼不叫,用這幾招超管用
    其實孩子的年紀這麼小,所以在生活當中肯定會遇到各種難題,比如家長們都非常厭煩的洗衣服。剛剛給寶寶換上衣服的時候,但他立馬出去外面跟別的小朋友玩耍,弄得面目全非的樣子。還有就是寶寶從來都不願意認真的吃飯,把餐桌上面弄得亂七八糟的。
  • 孩子喜歡扔東西,父母越說孩子越起勁?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孩子喜歡扔東西,推推拉拉?父母越說孩子越起勁?!遇到這種問題該怎麼辦呢?最近我家22個月的寶寶經常會出現一種現象,那就是「不合理的模仿」,比如當他學會了推拉這個動作,家裡的各種物品都會成為他練習的工具,凳子,玩具,桌子,無一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