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聽過「terrible two」這個英文單詞呢?它的意思是「糟糕的兩歲」,在英語的語境中,一般用來形容孩子。
那麼為什是糟糕的兩歲,而不是三歲呢?因為2歲左右,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覺醒,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問題,令父母很是頭疼。他們的腦海裡,大多會有「哲學三問」:我是誰?我能幹嘛?為什麼我要聽你們的?
01
2歲的萌娃進入第一個叛逆期,基本有三個表現:
①喜歡說「不」
孩子自我意識覺醒,他們了解自己處於這個世界,並且知道自我存在。很多孩子明白了「不」的用法之後,基本上就成了「口頭禪」,喜歡和父母說不:我不要穿這個衣服、我不要吃飯、我不要出門。以此來向父母證明自我,證明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②莫名其妙的秩序感
同時,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也伴隨著莫名其妙的秩序感,像是得了「強迫症」。比如家裡的家具,必須按照一定順序擺放,有一個椅子沒放回原本的位置,孩子就要挪回去。再比如,出門的時候,一定穿某一雙鞋子,父母不給就發脾氣。
③動不動就哭
出門想要抱抱,被父母拒絕,孩子立馬就哭泣,甚至在地上打滾耍賴。在生活中,一旦有事情不符合心意,孩子也能立即崩潰,哇哇大哭。
這些其實是正常的表現。而有的父母,在這個叛逆期,對孩子的管教不得當,導致出現孩子越管教越叛逆的情況。家長何不試試「魚缸法則」,比大吼大叫好得多,也管用得多。
「魚缸法則」,簡單來說就是父母給孩子一個更大的成長空間。教育處於「叛逆期」的孩子,父母要學會運用「魚缸法則」。當孩子進入第一個「叛逆期」後,父母沒必要強行糾正孩子的行為,而是應該打破「家裡的魚缸」,不要限制孩子的發展。
比如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不要強迫孩子學習他們不想學習的東西;孩子想做的事情讓他們做、但要保證孩子的安全;設置規則,忍讓有度,讓孩子有更大的成長空間,不代表放任,一些規則底線必須要有。
02
或許有的父母,平時忙於工作,沒有時間引導處於第一個「叛逆期」的孩子,又擔心他們性格變得不好,該怎麼辦呢?
我自己就在給孩子閱讀的這套《好孩子情商培養繪本》,內容很不錯,推薦給大家。這是一套適合0-6歲孩子閱讀的繪本,有精美的插畫和簡單明了的故事。
故事通過卡通人物,去模擬生活中孩子經常遇到的場景,教育他們懂禮貌、要謙讓的道理。並且,繪本故事中的文字,都標註了拼音,有助於孩子閱讀和學習,為未來的拼音學習打下基礎。孩子看了之後愛不釋手,有的時候還會分享自己在繪本中看到的道理。
這套繪本一共有12冊,每冊都有不一樣的主題,幫助孩子全面發展,培養良好的性格,提高孩子的情商,讓孩子以後變成一個高情商的人。
感興趣的爸爸媽媽們,【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