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兒道路上,好多父母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服從乖順,可是隨著孩子年齡增加,卻發現孩子難以管教,經常跟自己對著幹,總是做出反抗行為,這讓許多父母感到頭疼,甚至還因此打罵孩子,影響親子關係。
要知道撫養孩子長大成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旅途中父母肯定會遇到很多的難題和障礙,而在這些障礙中,孩子的叛逆期是讓父母最頭痛的了,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
其實,孩子叛逆期,只不過是大人給孩子的一個概念,對孩子來說就是成長的標誌而已,如果父母能夠正確的理解孩子叛逆心理背後的需求,尊重孩子的成長,你就不會因為孩子叛逆而感到煩惱了。
其實,孩子的叛逆期從2歲就已經開始了,一共要面臨3個叛逆期。在孩子處於第一個叛逆期時,家長的管教方式就決定了孩子以後是否會加倍叛逆。
孩子的叛逆期
1、兩歲左右
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是從2歲開始的,也就是育兒專家常說的「Terrible2」,由於2歲左右的孩子剛剛形成自我意識,會慢慢學會跟父母對著幹,比如媽媽讓吃飯,自己就不去,媽媽不讓幹什麼,孩子就會去幹什麼,因為這樣點燃了媽媽心中的怒火。
因為這時孩子的自我意識剛剛萌芽,他們會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對家長的要求總是習慣性地說不。
即便他們還不能完全區分什麼是控制權,經常一邊拒絕一邊卻要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
2、六歲左右
第2個叛逆期大概出現在孩子6歲左右,這時孩子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隨著對世界的認知越來越多,孩子便會把自己當成小大人一般看待。
這時孩子的自尊心越來越明顯,他們時常會挑戰家長的權威,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就像彈簧,父母管得越緊,他們的反抗越大。
3、12歲左右
這時孩子進入了第3個叛逆期,也就是他們的青春叛逆期,我們都說青春是最美好的,但同時也有可能是孩子付出最多的時期。
他們這時對自由有著很強的渴望,但父母對他們的管教也會因為他們年級的增加而更加嚴格。
這就會讓雙方之間出現矛盾,導致孩子的叛逆心理越來越強。
孩子之所以叛逆,說到底就是因為父母對他們把控太嚴,給他們的空間不夠。
這時父母應該嘗試使用魚缸法則,也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什麼是「魚缸法則」呢?
在美國某公司門口的魚缸中,有十幾條非常漂亮的熱帶魚,每條魚大約3寸長。
2年的時間內這些魚的個頭並沒有變化,依舊是3寸長。直到有一天,董事長頑皮的兒子來找父親,將魚缸中的小魚抓出來,不小心打碎了魚缸,人們暫時將這些小魚放在院子中的噴泉裡。
過了2個月,人們去撈這些魚時,發現他們長到了1尺長。
因為環境的限制,這些魚2年內從來沒有長過。而換了環境後,2個月內就長了7寸。後來人們把這種由於給孩子更大的空間而帶來孩子更快發展的現象稱為「魚缸法則」。
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想要孩子更快的成長,家長就要學會給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
如何打破魚缸讓孩子不再叛逆?
1、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不要一味地讓孩子去學習,只有學會培養,孩子才能夠學會自主能力。
2、給孩子足夠的私人空間,讓孩子擁有自由支配空間的權利,千萬不要想著去控制孩子。
3、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學會給他機會,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才能讓孩子更快地成長起來,擁有獨立自理能力。
放手比強制更有力量
「魚缸法則」的道理就是告訴我們,孩子就像是魚一樣需要自由發展的空間,想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家長就要學會適當地放手,這樣就很少出現所謂的叛逆期啦!
家長要明白自己不是孩子的用人,也要讓孩子懂得家長是自己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不能事事依靠父母。想要讓孩子不那麼叛逆,僅僅是靠語言的力量是不夠的,對於孩子來說,最快接受知識的方式便是故事。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99.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本才10塊錢,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