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服裝之王:從負債200萬到身價240億,掌舵國內第一童裝品牌
推薦語:一直以來,溫州人總喜歡往外跑,因此他們的經商足跡也遍布世界。
而且,溫州人的模仿能力是極其可怕的,他們刻意把打火機、眼鏡、低壓電器等商品拆開再重裝,然後就能製造出一模一樣的產品,這就是為什麼當年溫州皮革廠那麼火的原因。
在一無資金、二無技術、三無資源的背景下,有著膽大性格的溫州人,最初正是靠了「模仿」,才打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而今天,筆者就帶著大家來認識一位溫州最知名的富豪,此人曾貴為溫州首富,如今身價240億,名字叫做邱光和。
邱光和是浙江溫州人,也是大名鼎鼎的服裝品牌森馬集團掌舵人,1996年12月,邱光和創辦了森馬,通過整合創新做強做大。
那麼,森馬集團到底是一家怎樣的企業呢?
公開資料顯示,森馬集團旗下有兩大主力品牌——森馬(Semir)和巴拉巴拉(Balabala),分別是中國休閒服飾領域和中國兒童服飾領域的領袖品牌,其中巴拉巴拉更是常年佔據童裝市場銷量第一。
邱光和的發家致富經歷
1951年,邱光和出生在浙江省溫州的一個小漁村,而邱家則是村子裡最窮的一家。
因為家裡窮,邱光和14歲就輟學回家種地,後來又參軍入伍當了幾年兵,退伍時他選擇到當地人民公社當了一個半脫產幹部,但即使是這樣,日子依舊過得捉襟見肘。
為此,邱光和只能通過下海創業的方式,來實現埋藏在心底的脫貧致富夢。
期間,邱光和學著別人做了不少的小生意,積累了第一筆創業資金。
1984年,邱光和與兩位好友一起創辦了甌海婁橋工貿;1988年7月,邱光和又獨資創辦了自己個人的第一家公司「甌海家用電器」。
雖然邱光和在家電行業嘗到了甜頭,但接踵而來的危機,卻逼得邱光和不得不轉型。
那時候,溫州家電銷售市場的競爭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再加上1994年的一場颱風,將邱光和幾百萬的家電囤貨全部泡水,邱光和也從百萬富翁變成了「百萬負翁」。
但邱光和並沒有因此而倒下,在看到服裝品牌驚人的加盟費用後,他決定轉型做服裝生意,成立自己的服裝品牌。
1996年,森馬正式在溫州成立。
在邱光和的帶領下,森馬終於走出了獨特的經營模式。2000年,森馬的營收已突破10億元,2011年3月森馬成功上市,並成為溫州市第一納稅大戶。
而過去的2019年,森馬實現營業總收入約193.3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01%,業績持續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讓邱光和家族財富迅速增加的「森馬模式」——輕資產成長模式,在上世紀80年代,邱光和還因此被同行看不起,甚至有人說他的公司是「皮包公司」。但邱光和依舊堅持,才有了今天的森馬集團。
不知道大家對此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