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9國內外油氣能源行業熱點--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2020-12-10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01 鄂爾多斯盆地長7₁﹢₂生油層系內發現10億噸慶城大油田

近年來長慶油田圍繞長7₁﹢₂烴源巖層系,不斷深化非常規油藏地質研究,持續開展以水平井+體積壓裂、工廠化作業為主的工程工藝技術攻關,開闢先導試驗區,今年在莊183、西233井區新增探明地質儲量3.58億噸,在莊249、板11等井區新增預測地質儲量6.93億噸,發現了儲量規模超10億噸的慶城大油田,近幾年可形成300萬噸的年產量。

該成果對我國生油層系內非常規資源的勘探開發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引領示範作用。

02 四川盆地川南頁巖氣勘探形成萬億立方米大氣區

在加大三維地震部署和加強甜點區評價的基礎上,近兩年西南油氣田、浙江油田強化大規模勘探評價和開發試驗工作,在長寧—威遠和太陽區塊新增探明頁巖氣地質儲量7409.71億立方米,累計探明1.06萬億立方米,形成了四川盆地萬億立方米頁巖氣大氣區。

該成果對中國石油在四川盆地實現天然氣快速上產和提高我國西南地區天然氣供給能力具有重大意義。

03 準噶爾盆地南緣風險探井高探1井獲重大突破

新疆油田通過多年持續的綜合地質研究和工程技術攻關,在準噶爾南緣高泉構造部署鑽探的風險探井高探1井在白堊系清水河組獲日產油1213方、氣32.18萬立方米,創國內陸上碎屑巖單井最高產量,試採10個月,累產油6.31萬噸、氣2279萬立方米、輕烴6108方。該井鑽探證實南緣深層下組合不僅發育優質儲層,而且具備高產穩產和規模成藏條件,南緣深層勘探取得歷史性重大突破,有望形成新的規模油氣區。

高探1井的重大突破,是準噶爾盆地油氣勘探史上的重要裡程碑,對全面加快整個南緣地區規模勘探進程意義重大。

04 塔裡木盆地庫車坳陷博孜-大北地區天然氣勘探取得重大成果

塔裡木油田通過持續開展地震攻關和成藏地質條件研究,在博孜-大北地區新發現博孜9、大北14、9、13、博孜12等5個新的含氣構造。

特別是博孜9井的突破,揭開了又一個優質、高產、整裝千億立方米超深層凝析氣藏的「神秘面紗」,實現了我國近8000米超深層天然氣勘探的重大突破,預計可形成新的萬億方天然氣規模儲量區,為塔裡木油田上產3000萬噸奠定了堅實的資源基礎。

05 準噶爾盆地車排子凸起風險探井車探1井獲重要發現

新疆油田通過開展地震老資料處理解釋攻關,加強火山巖儲層和成藏條件的精細研究,在車排子凸起部署鑽探的風險探井車探1井在石炭系太勒古拉組3998-4034米井段壓裂測試,6mm油嘴獲日產油30.06方、氣0.66萬立方米,3783-3905m井段壓後10mm油嘴獲日產氣23.2萬方、凝析油34.2立方米,有望成為盆地下一步重要接替區,為推動新疆油田探索從大油田向大油氣田邁進增添「底氣」。

06 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臺內斜坡區震旦系天然氣勘探取得重要成果

通過持續加強臺內斜坡區震旦系儲層精細刻畫和水平井及大斜度井提產工藝技術攻關,磨溪129H井燈四段獲日產141萬立方米高產氣流,高石18井區、磨溪126井區燈四段3口井均獲高產氣流,高石1井區燈二段獲新成果,落實了三個近千億立方米規模儲量區,為高石梯-磨溪地區臺內斜坡區燈四、燈二段規模儲量落實、規模建產打開了新局面。

07 鄂爾多斯盆地環江地區石油勘探取得重要成果

長慶油田不斷深化盆地西側天環凹陷區成藏地質條件研究,加大三維地震勘探,開展精細低幅度構造和砂體刻畫,近兩年環江地區部署鑽探的裡434等21口井在長63、長4+52、長82多層系新獲工業油流,平均單井試油日產量12.44噸,最高20.91噸(裡434),落實了3億噸規模儲量,為長慶油田原油穩產上產奠定了資源基礎。

08 準噶爾盆地東道海子凹陷上烏爾禾組油氣勘探獲重要發現

按「溝槽富砂、相帶控產」的新思路,在東道海子凹陷上烏爾禾組衝積扇前緣有利相帶部署鑽探的滴南15、14井獲工業油流,其中滴南15井在3792~3819m井段壓後6mm油嘴獲日產油101.2方;在3730~3744m井段壓後10mm油嘴獲日產油413方、氣2.8萬立方米,打開了準噶爾盆地二疊-三疊系北部環帶區勘探新局面,有望形成新的戰略接替區。

09 鄂爾多斯盆地青石峁地區天然氣勘探取得重要發現

不斷深化蘇裡格以西以北地區天然氣成藏條件研究,積極尋找天然氣勘探新的有利區,在青石峁地區甩開部署的李57等8口井在盒8-山1段新獲工業氣流,發現了寧夏地區第一個千億方級大氣田,天然氣勘探範圍和規模向盆地西北部大幅度擴展。

10 渤海灣盆地束鹿凹陷西斜坡多層系立體勘探取得重要成果

通過對束鹿西斜坡區整體研究、重新評價,圍繞外斜坡帶潛山和巖性油藏,按照勘探開發一體化整體部署和實施的17口井獲工業油流,束19x、晉古21等4口井獲高產油流,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超千萬噸,已建成產能12.6萬噸,為渤海灣盆地富油氣凹陷的深化勘探創出了新途徑,也是東部老油田大力推進精細勘探取得的突出成果。

相關焦點

  • 向社會講好化工故事——2019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十大新聞暨...
    編者按 1月11日,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指導、中國化工報社主辦的2019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十大新聞暨影響力人物發布盛典在京舉行。本次盛典發布了2019年行業十大新聞,14位在2019年有突出貢獻或事跡的代表上榜2019年度行業影響力人物。
  • 油氣人工智慧產學研創新聯盟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立
    12月12日,油氣人工智慧產學研創新聯盟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宣告成立,中石大校長張來斌在聯盟成立大會上這樣說。來自社會多個行業領域的企業負責人及人工智慧學院校外兼職教授代表,中石大校長張來斌、校長助理金衍、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人工智慧學院全體師生及研究生指導教師代表等近400餘人出席了成立大會。會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石大副校長李根生主持。
  •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
    呂建中(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庫存井在調控油氣生產、調控資本效率、影響油氣產量等方面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且隨著油價的變化,庫存井逐漸演變為一種提高資本效率的手段。  張虎俊(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油田開發研究所副所長):  低油價下的縮減投資是油氣行業防控虧損、改善經營的常用措施之一,主要手段是調減產能、減少或暫停鑽井。這種「休克療法」式的剛性措施會對全局產量有較大影響,既無法彌補自然遞減,削弱未來生產能力,也可能導致規劃產量完不成。
  • 中國石油國內油氣產量當量首破兩億噸
    生意社01月06日訊   1月1日,記者從中國石油勘探與生產分公司獲悉,2020年,中國石油國內天然氣產量連續第4年超1000億立方米,達到1304億立方米,同比淨增116億立方米,創歷史最大增幅,換算成油當量突破1億噸,並首次超過原油產量,油氣結構進一步優化,向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重要進展。
  • 一周熱點回顧|國內外紡織服裝行業新聞大事件速覽(2019.12.30-2020...
    一周熱點回顧|國內外紡織服裝行業新聞大事件速覽(2019.12.30-2020.1.3) 2020-01-06 08:08:19 來源:全球紡織網 2020
  • 西氣東輸管道公司與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探索合作
    6月16日,中國石油西氣東輸管道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文新一行訪問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就管輸業務合作、行業及市場研究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自成立以來發展迅速,2019年天然氣交易量已佔全國消費總量的13%,市場地位不可或缺。西氣東輸管道公司希望藉助交易中心正在打造的五個平臺更好地發展自身高效集輸的油氣管網。期冀雙方今後在油氣市場化交易、管容交易等方面探索深度合作,加強信息互通與共享、持續碰撞新思路、不斷拓展合作空間。
  • 深圳燃氣與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共探新合作
    陳剛介紹,2019年,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持續增加交易品種,創新交易模式, 天然氣交易再創新高,雙邊交易量達806.4億立方米,穩居亞太天然氣現貨交易第一;聯合海關總署發布權威LNG、LPG和原油到岸價格指數,交易中心自主開發的國家油氣管網獨立運行支撐平臺——國家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信息報送系統和信息公開系統通過驗收, 國家油氣行業高端智庫功能顯著增強。
  • 透過國際原油價格指數體系看中國油氣定價權
    透過國際原油價格指數體系看中國油氣定價權 來源: 中電傳媒數據研發中心      日期:20.04.13  2019年10月17日,由海關總署全球貿易監測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共同研發的中國LNG(液化天然氣)綜合進口到岸價格在上海正式發布,這是我國首次發布天然氣進口價格指數
  • 2021國際能源發展高峰論壇聚焦多變世界下的能源行業
    此次論壇以「合作與創新——多變世界下的能源行業」為主題,吸引了包括國家有關部委、行業協會、中外能源公司、國家高端智庫和科研機構以及金融投資機構等在內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現場參會人數超過300人,網絡直播觀看人數過萬,覆蓋亞歐美及大洋洲等地區。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焦方正到會祝賀並致開幕辭。
  • 電規總院《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發布
    圖集 2020年7月30日,電力規劃設計總院(下稱電規總院)在北京召開線上發布會發布了《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和《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在總結上年度電源電網造價水平基礎上,對未來3年電力工程造價變化趨勢進行了分析判斷;以專題文章形式深入剖析了當前電力行業熱點焦點問題。
  • 2019年石油行業形勢分析及2020年展望
    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有兩個時間段上演了汽油批發價格低於柴油的「汽柴倒掛」局面,累計時間近4個月,倒掛幅度最高近450元/噸。
  • 專家:中國能源結構轉型不會出現以油氣為主的階段
    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稱,在中國的能源結構轉型過程中,將不會出現以油氣為主的階段。  杜祥琬身兼國家能源諮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一職,他在12月10日的第三屆中國城市能源變革峰會上提出了上述觀點。  他認為,中國進口和自產油氣的總量,未來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佔比不可能超過40%。
  • 寧宇:透過國際原油價格指數體系看中國油氣定價權
    2019年10月17日,由海關總署全球貿易監測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共同研發的中國LNG(液化天然氣)綜合進口到岸價格在上海正式發布,這是我國首次發布天然氣進口價格指數。時至今日,該指數已經運行半年,如何提升其國際影響力,增加我國在國際LNG市場的話語權,正在成為其未來發展的重要目標。
  • 環球一周--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沙特阿美2019年淨收入達880億美元  據油氣新聞網站3月15日消息 沙特阿美公司公布了2019年全年財務業績,儘管價格環境較低,煉油和化工利潤也面臨挑戰,但仍然實現了強勁的利潤和股息。
  • 中國信通院聯合中油瑞飛發布《油氣行業數位化轉型白皮書》
    2020年9月8日,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將在線召開「企業數位化轉型IOMM發布會」,聯合多行業力量,進一步推動行業數位化轉型相關政策支撐、標準研製、技術研究和產業合作等工作,共同推進我國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發展和進步。
  • 深水油氣勘探為什麼這麼難?
    油氣資源在世界能源結構中作為「第一能源」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不僅是現代工業的「血液」和經濟命脈,而且影響到能源安全和國家穩定,也是世界大國間政治和經濟角逐的焦點之一。 隨著陸地常規油氣資源的枯竭,深海這一極具油氣勘探潛力的區域逐漸得到重視。特別是2010年以來,全球深水油氣勘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深海油氣已然成為最重要的能源接替領域。 據統計,全球海洋石油資源量佔全球石油總量約34%,其中約60%分布在大陸架淺水區,而其餘40%分布在深水和超深水區。
  •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首單石油焦產品上線
    12月14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首場石油焦掛牌專場交易成功試運行。此次交易是交易中心和中國石油流通協會石油焦行業委員會共同努力的成果,為行業內企業將石油焦業務進行線上交易做了嘗試和探索,也為後續交易模式的創新,交易規模的擴大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有助於將來規範行業標準,形成石油焦價格指數,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 2020年領導幹部會議-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回顧中國石油的發展史,持續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探索一直貫穿始終。從1998年行業重組集團公司成立,歷經多年探索,公司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邁出關鍵一步,到2006年之後系列業務重組,具有中國石油特點的公司治理體系和制度框架基本構建,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持續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建立。
  • 行業矚目!400臺NEC旗艦級顯示器打造專業油氣監控中心
    【天極網家電頻道】眾所周知,能源是國家命脈之所在。石油天然氣作為重要的能源資源,對國家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伴隨油氣管道運輸的迅猛發展及油氣管道運營管理體制的不斷優化,集數據採集、實時監控和調度管理等功能於一體的專業油氣調控中心作用愈發凸顯。
  • 莊建中:中美能源領域合作前景巨大,應在博弈中尋求合作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能源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建中28日在上海舉辦的「第三屆CEW中國能源周」上表示,中美能源領域存在巨大的合作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