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罵「醜化」中國人,賈樟柯頭上這頂帽子,我們有勇氣給他摘掉?

2021-01-19 皮皮電影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

一個月前,導演賈樟柯在社媒發了動態,他呼籲應該考慮影院復工復產,100萬院線從業者需要吃飯。

在全民抗疫的大背景下,呼籲影院復工顯得十分政治不正確,所以在這之前演藝圈對這件事是集體失聲的,但賈樟柯卻能振臂一呼,引起無數人的共鳴。

印象裡賈樟柯個子不高,其貌不揚,談吐溫文爾雅,書生氣十足,但他卻常常爆發出俠客的豪氣,仗義執言,為弱者發聲。

正如賈樟柯電影,畫質是粗糙的,情感卻是細膩的,故事是冰冷的,人物卻是鮮活而有溫度的。

今天皮哥就帶大家走進賈樟柯,領略他的電影風採和人格魅力。

01、

電影界的龐麥郎

2014年年底,《我的滑板鞋》走紅網絡。

這首歌極具爭議,它的演唱者龐麥郎五音不全,他操著一口土味十足的地方口音,唱歌找不準節奏,據說錄音時這首歌他唱了上百遍,每個拍子都卡得不一樣,最後依靠強大的調音師東拼西湊才湊成了一首歌。

可另一方面,這首歌旋律簡單卻傳遍網絡,歌詞直白卻直擊人心,演唱者業餘的唱法卻讓歌曲更真摯動人,那句「摩擦摩擦,是魔鬼的步伐」更是點睛之筆,許多人聽這首歌聽得上頭,其中就包括賈樟柯。

2015年1月16日,賈樟柯還就此專門發了一條動態,他說:《我的滑板鞋》把我聽哭了。時間,時間,會給我答案。多準確的孤獨啊。

聽完《我的滑板鞋》,再去看賈樟柯的電影,你就會發現兩者描寫的是同一個人,讓人感動的點也是一樣的,只不過一個音樂表達,一個用影像抒發。

賈樟柯無非就是把《我的滑板鞋》拍成了電影,當他聽到《我的滑板鞋》這首歌時,看到了另一個自己,自然是心有戚戚焉。

有人如此評價龐麥郎:他如果寫十首《我的滑板鞋》這樣水準的歌曲,那他就是這個時代獨特的音樂大師。

可惜《我的滑板鞋》之後,龐麥郎再也沒有發表出有力量的作品,熱度過去後,他負債纍纍,又過上了窘迫的生活。

而賈樟柯,他拍出了十部《我的滑板鞋》,成為了第六代導演的領軍人物。

有時候藝術就是這麼奇妙,賈樟柯和龐麥郎,看似一步之遙,卻相隔千裡之外。

02、

「討好西方的投機分子」

2013年,賈樟柯攜犯罪題材新作亮相多倫多電影節,在映後交流會上,一位留學生站起來指著他的鼻子罵道:

「我們國家是存在這些問題,但是你為什麼只拍窮鄉僻壤,離開了煤礦你會死嗎?」

這樣的指責,這些年不絕於耳。

事實上從第五代導演開始,許多導演就被扣上了「為討好西方而醜化中國人」的帽子,比如拿著《菊豆》去奧斯卡的張藝謀,這種指責到了賈樟柯這裡達到了頂點。

一大原因就是賈樟柯電影在國內幾乎都是「叫好不叫座」,他大部分的收入都來自於海外版稅,有錢有閒的歐美人就愛看中國人糾結擰巴的生活,賈樟柯似乎剛好投其所好,他鏡頭下的中國是千瘡百孔的。

《三峽好人》 裡,他關注了移民的生存問題。

《小武》裡,他講述的是一個小偷和舞女的感情。

《站臺》裡,他描寫了縣城文工團裡一群演員的愛恨掙扎。

《世界》中,一群北漂的農村青年,渴望探索世界,卻深陷於現實的泥淖之中。

《任逍遙》裡,他講述了小鎮青年的殘酷青春物語。

而在現場被罵的這部電影裡,他將四個尖銳的新聞事件改編成電影,拼湊出一個光怪陸離的中國。

賈樟柯電影是典型的「鄉鎮電影」,關鍵詞是愚昧落後和痛苦掙扎,演員清一色的樣貌猥瑣加面容模糊。

即使請了廖凡這樣的影帝,拍攝了《江湖兒女》這樣的大戲,用到了「江湖」這樣的大詞兒,他眼中的江湖還是那個昏暗的城鎮,裡面的江湖人物還是說著那一口土渣子山西話的城鎮男女。

如果像那位留學生說的,賈樟柯也去拍拍商業大片,拍拍主旋律電影,他確實不再「醜化」中國人了,但那還是我們熟悉的賈樟柯嗎?

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

賈樟柯,他為什麼聚焦偏遠地區,關注邊緣人物,因為那是沉默的大多數,他們沒有話語權,聚光燈下沒人關注他們的喜怒哀樂。

賈樟柯要用自己的電影為他們發聲,為了這個目的,他必須背負著醜化中國人罵名孤獨前行,這是他的幸運,也是他的不幸。

03、

愛寫物理論文的寵妻狂魔

如果你因此覺得賈樟柯整天苦大仇深,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他是個特立獨行的主兒。

他的電影雖然是現實主義,但影片中常常出現超自然現象和荒誕處理。

比如《世界》中穿插的FLASH動畫,比如《三峽好人》裡的升起的火箭,再比如《江湖兒女》裡出現在新疆的飛碟。

你能看到他的厚重,你能感受到他的皮。

賈樟柯不滿足於只討論一城一隅的故事,他試圖跳脫出來,站在更高的視角上,思考人類和宇宙的關係。

為此他經常進行天馬行空的想像,他中學的物理只有17分,卻寫出了天體物理學論文,建立了自己的「賈樟柯宇宙」。

在《十三邀》裡,他甚至饒有興致地讀起了自己的論文,甚至對VR技術「大放厥詞」:

有可能人類世界也是一個虛擬世界,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自生自滅...我們被另一個系統觀看,我們可能是別人的AR...

評論完後他還笑著說:我不怕別人笑話,我想怎麼說就怎麼說。

賈樟柯還是著名的「寵妻狂魔」。

從2000年《站臺》開始,他的長片女主角就全是舞蹈老師趙濤,2011年兩人結婚後也更「穩固」了這種合作關係,網友調侃「流水的男主角,鐵打的趙濤」。

其實影視圈寵妻的導演很多,比如姜文捧老婆周韻,比如王全安捧女友餘男,但像賈樟柯這樣寵妻的還罕有對手。

因為他的電影人物都是灰頭土臉的,老婆趙濤穿梭其中好看是好看,但充滿了違和感,許多影迷甚至用「含濤量」來定義賈樟柯電影。

可即便飽受爭議,賈樟柯依然將趙濤使用到底,認定了就再也不會接受其他人。

所以說,賈樟柯絕不是普度眾生的佛,他是活生生的人。

04、

跳霹靂舞的汾陽小子

山西是個神奇的地方,一方面給人以封閉保守的印象,一方面卻輸出了各種類型的導演。

中國最好的商業片導演寧浩,來自山西太原。

中國最好的犯罪片導演曹保平,來自山西大同。

而中國最好的文藝片導演賈樟柯,來自山西省呂梁市汾陽縣。

說來也巧,皮哥的老家也在山西呂梁,離賈樟柯長大的汾陽只有70多公裡,所以賈樟柯的成長環境和我幾乎是一樣的。

作為縣城青年,我也和賈樟柯當過同樣的文青,做過同樣的電影夢,當我騎著車行駛在縣城的街道上,我常常感到無比的孤獨,似乎鄉村和縣城就是夢想的絕緣體。

後來當我看到賈樟柯電影,我感到無比的真實,電影中的人物我在現實中幾乎都能找到原型,我看到了這些小人物的掙扎。

過去我在生活中目睹他們只覺得他們是被抽乾靈魂的軀殼,現在通過賈樟柯電影,我明白了每個普通人內心都裝著豐富的宇宙。

最美的風景不在遠方,而就在你家的後花園,我比賈樟柯缺少的只是一雙敏銳的眼睛。

賈樟柯在這樣的生存環境裡,靠著僅有的養料,一步步走出了縣城,他開始受第五代導演的影響,張藝謀和陳凱歌的《黃土地》剛好描繪的是他從小生活的黃土高坡,他明白了電影不只是拍攝英雄人物,也可以拍攝普通人的生活。

侯孝賢的《風櫃來的人》讓他意識到,幾個青年兵荒馬亂的青春,也可以變成不竭的創作源泉。

他以23歲的高齡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

他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小山回家》在宿舍放映時睡倒了一大片同學。

拍攝《小武》時,他只有30萬的預算和21天的拍攝周期,為了節約成本他使用了快淘汰的16mm工藝,現在回看《小武》依然能看到拍攝的瑕疵。

賈樟柯就是靠著這一步步逼仄的路走到了今天。

賈樟柯喜歡跳霹靂舞,他的電影中也經常有那種癲狂的舞蹈和聒噪的背景音樂,這個跳著霹靂舞的汾陽小子,一步步走出了山西,走向了國際舞臺。

05、

青年導演的最佳模板

賈樟柯成功的意義還在於給青年導演提供了現成的模板。

青年導演有才華沒錢,出路在哪裡?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拍攝農村題材的小人物,然後衝擊國際電影節,博得獎項和名聲,然後反哺自己的電影事業,一步步做大做強,這是賈樟柯趟出來的路子。

許多青年導演都是這麼走出來的,比如《hello!樹先生》的導演韓傑,比如《光棍兒》的導演郝傑。

張藝謀曾經也是這麼走出來的,但功成名就之後他玩起了商業大片,和資本越綁越緊,唯有賈樟柯依然深耕於這片土壤之上,誓要守住這份底線。

為此賈樟柯有段時間還特別「看不起」張藝謀,為表心跡甚至把《三峽好人》安排與《滿城盡帶黃金甲》同日上映,當然最後結果必然也是「以卵擊石」,前者票房31萬,後者3億,創下內地院線票房新紀錄。

但不管怎麼說,賈樟柯這股悲壯的堅持都值得我們起立致敬。

即使踽踽獨行二十多載,即使作品最高票房僅有6950萬,但今日的他也早已是第六代導演裡無可爭議的領軍者,11次入圍歐洲三大電影節就足以證明其成就。

最後皮哥想說,一個好的時代應該歡迎張藝謀的《英雄》,推崇李安的《臥虎藏龍》,也應該用勇氣去接納賈樟柯的《三峽好人》。

當中國電影高歌猛進的時候,張藝謀和李安是油門鍵,而賈樟柯就是那個剎車鍵,他提醒每一個電影人,前進得慢一點,等一等那些四五線城市的人群,他們或許才是中國真正的未來。

但現實中,扣在賈樟柯頭上的那頂「帽子」,我們真有勇氣給他摘掉嗎?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忍者愛吃魚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相關焦點

  • 鄭若麟:是時候摘掉我們頭上這頂「選舉原罪」的帽子了
    【演講/鄭若麟】不久前,我和歐盟駐華大使談話時,他告訴我說,中國的一位官員高官告訴他,中國從中央到地方,因新冠疫情工作不力而被撤職的各級官員約有3000人。那麼歐洲是多少呢?我先在這裡給大家留一個懸念。
  • 中國人頭上這頂「選舉原罪」的帽子,摘不掉?
    【演講/鄭若麟】 不久前,我和歐盟駐華大使談話時,他告訴我說,中國的一位官員高官告訴他,中國從中央到地方,因新冠疫情工作不力而被撤職的各級官員約有3000人。更應該警惕的是,新冠疫情以後,西方對我們的敵視,甚至可以說是仇視,大大加深了。 很多朋友和我過去一樣,可能也曾經盲目崇拜選舉體制。這些朋友也許會說,就算你說的西方問題都是真的,但是你看凡是有選舉的國家,都是發達富強的,所以我們應該學他們。這就引出了我下面這個觀點。
  • 通訊:中國工廠摘掉孟加拉國村莊貧困帽子
    新華社達卡3月20日電通訊:中國工廠摘掉孟加拉國村莊貧困帽子新華社記者劉春濤 朱玉在距孟加拉國首都達卡半小時車程的一家工廠裡,5000多名當地員工正在生產線上忙碌著。每天,這座工廠生產約12萬頂帽子銷往世界各地。
  • 2020年,手持iPhone6s的人將摘掉「釘子戶」的帽子
    文 | 有意思兒,編輯 | 貓叔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使用蘋果iPhone6s的人被扣上了一頂「釘子戶」的帽子。當然,「釘子戶」的稱呼,在不同iPhone6s用戶眼裡是有褒貶之分的:有人覺得這是一種讚美,同時意味著iPhone6s手機的耐用性。也有人認為這是在嘲諷6s用戶沒錢、不願意換新機的行為。總之,我認為「釘子戶」不算是一個好聽的詞兒。
  • 小米11很難摘掉半斤機帽子,雷軍:我太難了
    做到好手感就難以平衡續航的問題,做到強續航就難以做到手好感,這是一對矛盾綜合體。大家看看今年由於5G、高刷新率的普及,對於旗艦機的續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稍有一慎手機就需要每天兩充,甚至是三充。一個最現實的問題今年平均厚度在8mm左右,平均重量在200克以下的手機電池容量沒有一個突破4300毫安的。你的快充再快充在續航上都不如一塊大電池讓人心裡有底。
  • 韓國網紅權律二,說中國小孩不好看,媽媽罵中國人,卻來中國直播
    近日,權律二第一次在微博進行了直播,視頻中的她,帶了一頂大草帽,吃飯的時候都沒有摘掉,看上去還挺可愛的。但令人意外的是,這次直播的反響卻不是很好,不少網友表示:「沒有以前好看了,感覺長成了小胖子」「太做作了,吃個飯還一直把這麼大頂帽子戴著」,甚至還有不少網友稱:「滾出中國」,這也讓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感到一頭霧水。
  • 「地下導演」賈樟柯:他的電影為什麼屢屢被禁?
    「很少有一部影片像它那樣給人以如此充滿生命力的感覺……他(賈樟柯)的創作手法擺脫了中國電影的常規,他這部影片標誌著中國電影活力的復甦。」但賈樟柯本人並不十分認同這個總結。在他心裡,想拍和在拍,且會一直拍下去的,是中國大眾,是大多數中國人的真實生活狀態。因為銀幕空間裡面,普通中國人的形象和真實生活被呈現得太少了,賈樟柯說自己懷著普通的心情拍了普通人,沒想到放到銀幕上就成了「特殊」。
  • 麥克阿瑟頭上的帽子,為什麼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
    軍人在我們的心目中始終是一個光明輝煌的存在,很多青壯年都把成為一名軍人當作人生抱負,認為參軍是十分光榮的。與軍人類似,軍官更是深受矚目。提及麥克阿瑟軍官的名字,想必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世界上響噹噹的人物。而且不僅他十分博人眼球,他頭上的帽子同樣也備受關注。
  • 為啥顧城總戴那頂奇怪的帽子?
    隨手摘幾組答案來看看:1.顧城的名字有個「城」字,帽子的形狀也很像個「北京城」,他在海外飄泊,很想家,想念北京城,所以戴著它,緩解思鄉之苦。2.有一種說法是,顧城覺得這頂帽子很像蘇東坡的帽子的式樣,這是他的煙囪,有氣就從頭頂上冒了。3.因為他的靈魂告訴我們,他的詩歌告訴我們,他眼中的世界,總會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灰塵,而他的高潔卻是與生俱來的。
  • 星學院:主角們的帽子合集,小月有兩頂,喵族村長的帽子最滑稽
    好了,閒話不多說,我們進入正題吧。星學院第三季已經完結了,劇中的角色都受到了很多小夥伴們的喜愛,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星學院中主角們的帽子合集,小月帽子最多,喵族村長的帽子最滑稽。1. 小月小月是第二季中的主角,性格溫柔,是團隊中的治癒師,小月常穿著綠色的服裝,早期頭上還帶著綠色的帽子,很像一名護士,十分可愛,就是顏色不太好。2.
  • 沒洗頭有什麼關係,我有這頂帽子就夠了!
    如何時髦的防曬呢,你還差一頂帽子。See 姨覺得帽子真心是多功能物種,能防曬能拗造型,沒洗頭有什麼關係,我有這頂帽子就夠了!!彎簷帽今年夏天最時髦的搭配,莫過於戴上一頂彎簷帽,從明星到各大品牌,基本上出了10086頂!而且今年的彎簷帽,上面都有一朵小花或英文單詞。
  • 張一山版韋小寶為什麼戴著一頂綠色瓜皮帽?原來這裡面有講究
    我看了一下,發現大家對張一山飾演的韋小寶出場時戴的帽子很感興趣。確切地說,是大家對他戴著一頂綠色的帽子感到不解和困惑。不少人在留言區說,為什麼戴著綠帽子呀?還有的說,這綠油油的瓜皮帽太辣眼睛,沒眼看了。
  • 一集《海綿寶寶》,派大星花了很多錢買了一頂帽子付出
    我向大家介紹《海綿寶寶》,我相信我們不會感到陌生,甚至很熟悉和親切。因為這動畫片可以說是我們很多人童年的經典記憶,他給我們帶來了無數的歡樂和回憶。現在,讓我們帶你去看看《海綿寶寶》中最真實的一集,派大星花了這麼多錢買了一頂帽子。沒什麼好說的,我們直接進入了這一集。
  • 渾名、帽子與屎盆子
    這個侮辱人的渾名他死活不接受,叫一次他罵一次,直罵得你祖宗八代,七竅生煙,從此沒人敢喊他渾名,這個反抗者終於取得勝利。「太監」這個尿盆子硬沒扣上去。因此我奉勸朋友們,如果你新添貴子千金,取名時千萬不能給我們這些討厭鬼留個破綻,比如「史觀之」「張可詩」之類名字。在階級鬥爭的極左年代,我有幾個同學說與其拿給你們取渾名取笑,不如我自己取個革命的名字取而代之。
  • 李易峰穿警服拍宣傳片,帽子被摘掉那一刻,這發量我酸了
    最近李易峰被偶遇拍攝一則宣傳片,他穿著一身警服,面容嚴肅,看起來非常嚴謹帥氣,這個造型不僅讓人想到了他在《隱秘而偉大》中的扮相,不過「顧耀東」是鐵憨憨,而現實中的李易峰卻是一個型男,非常有型有氣質的,可見什麼李易峰演顧耀東是本色出演,演傻子太像了是完全不成立的。
  • 【文末送書】余光中:我丟了一頂帽子,我丟了父親
    包裹層層解開,真相揭曉,那頂可憐的帽子,終於是丟定了。僅僅為了一頂帽子,無論有多貴或是多罕見,本來也不會令我如此大驚小怪。但是那頂帽子不是我買來的,也不是他人送的,而是我身為人子繼承得來的。那是我父親生前戴過的,後來成了他身後的遺物,妻子整理時所發現,不忍徑棄,就說動我且戴起來。果然正合我頭,而且款式瀟灑,毛色可親,就一直戴下去了。
  • 夏季凹造型是必須的這幾頂帽子簡單又帥氣,總有一頂適合你
    不同的帽子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讓我們看看哪種款式適合你。文藝復古風+貝雷帽貝雷帽屬於復古單品,尤其是秋冬季節受到女生們的喜愛,而這樣漂亮百搭的貝雷帽也非常適合夏天的凹造型。貝雷帽的佩戴方式比較單一,即使腰帶傾斜,區別也只是傾斜的角度。黑色貝雷帽戴在頭上,復古感瞬間營造。
  • 那頂紅色的帽子(原創)
    安萍下了火車,手裡只有一個電話號碼,在這諾大的城市,匆匆過往的人群中徘徊,心裡很是迷茫,她照著號碼打了過去,電話那端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好你就在車站等我,我很快就過來,過了十來分鐘,一個穿著咖啡色夾克的男子站在我的面前,你是在遠航酒店工作的劉小秋是嗎?
  • 差點被一頂帽子毀掉的美國國會大廈
    這難度就如同在一座普通平房上面直接加蓋二樓、三樓。 沃爾特的解決方案非常巧妙,他採用了鑄鐵製造穹頂。其實,是中國人最早利用鑄鐵製造東西,而鑄鐵的第一個工業應用是為新型蒸汽機製造零件;到18世紀末,鑄鐵作為建築材料開始在英國廣泛使用。19世紀初,熱風爐的發明大大降低了鑄鐵的生產成本,很快鑄鐵就像後來的鋼、鋁和塑料一樣風靡一時。
  • FFF | 帽子百科全書,哪一頂是你的心頭好?
    它質地非常硬,因此才會有那種方方正正的英氣。我告訴大家缺點是什麼--非常不適合頭大的人佩戴,因為沒有任何彈性空間。我這頂帽子的帽圍是55,而其他帽型的55對我就有點鬆動。當時發表完我對帽子的狂熱之後,就有人提議說寫一寫關於帽子的科普,於是我在旅行期間就開始整理材料,最終形成了今天這篇非常長的【關於帽子的前世今生】。希望大家有興趣可以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