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排查人身險 來年給付與退保風險 重點聚焦四類產品三類網點

2020-12-23 中國證券網

  監管排查人身險

  來年給付與退保風險

  重點聚焦四類產品三類網點

  ⊙記者 黃蕾 ○編輯 顏劍

  記者昨日從相關渠道獲悉,銀保監會近日下發內部通知,要求各銀保監局、人身險公司排查2021年滿期給付與退保風險。

  從記者拿到的相關通知來看,此次風險排查的重點是四類業務和產品。

  一是5年期以下產品。主要是從產品設計、銷售策略、保單收益等角度,充分、合理預估和分析產品在較短年限內的退保情況。從而防範短期內集中退保可能造成的流動性風險。

  二是保單收益可能低於客戶預期的產品。包括紅利分配水平顯著低於客戶預期的分紅險產品,結算利率顯著低於客戶預期的萬能險產品,存在較大浮虧的投連險產品等。防範因保單收益不及客戶預期可能引發的投訴糾紛風險。

  三是期交產品。人身險公司應採取排查客戶信息不真實保單、老年投保人保單、客戶回訪不成功保單、存在投訴糾紛的保單、失效保單、超過寬限期仍未繳費的保單等方法,篩查有風險的期交產品。

  四是前期可能存在銷售誤導問題的產品。如銷售過程中存在「存單變保單」、承諾收益、混淆繳費期與保險期、隱瞞真實繳費期等誤導行為,易引發非正常給付和退保風險的產品。

  針對重點渠道和網點,監管部門也提出了排查要求。比如,在代理渠道應重點關注三類網點:存在「貸款客戶被捆綁購買保險產品」的銷售網點;可能存在銷售誤導的網點,摸清網點在銷售過程中是否存在向客戶承諾收益、「存單變保單」、長險短做等誤導行為;已終止代理合作關係的網點,尤其是既往業務量較大的績優網點。

  對於排查情況,銀保監會要求各人身險公司首先應制定風險應對預案,其次要抓好客戶服務工作。同時,要求各銀保監局加大日常監管和責任追究力度,對風險防控工作不到位,或瞞報、漏報的公司從嚴採取監管措施;對處於業務調整期、投訴糾紛較多或發生非正常給付與退保事件的公司,應重點監督其風險排查和風險防控工作情況,發現應排查到風險但未排查到,或排查到風險但未採取有效措施的,應依法追究相關機構和人員責任。

相關焦點

  • 增額終身壽險熱炒背後:險企做大規模對衝風險
    上述培訓講師王先生進一步稱,「增額終身壽險的保額增速是多少,監管並未明確規定。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保險公司開始變相『創新』,將保額增速設計成3.6%、3.8%甚至達到4%。一些銷售人員也不講壽險保障,只提現金價值、退保收益,將增額終身壽險包裝成短期理財產品,吸引保險消費者投保,拉升保險公司的保費規模。」
  • 2020年人身險4大預判:競逐下沉市場、吸納精英、大小險企分化
    ,由於人口紅利逐漸消減,存量代理人將進一步聚焦產能提升,增量代理人大量吸納傳統精英人才;四是在科技方面,保險與科技融合將更加深入,技術進步延展可保風險邊界,健康服務管理空間廣闊。3.保險保障範圍不斷擴大,社會風險管理能力提升2019年以來,銀保監會堅持「保險姓保」,人身險公司全年「保險金額」與「保單件數」分別為1101.3萬億元和8.0億件,與2018年相比略有下降。同時,人身險賠款和給付支出6392億元。
  • 食品經營者怎麼監管?天津劃分四類風險等級 實施不同程度監督管理!
    新辦法將以風險分析為基礎,結合食品經營者的食品類別、經營業態以及經營規模、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監督管理記錄等情況,按照風險評價指標劃分食品經營者的風險等級,並根據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實際,對食品經營者實施不同程度的監督管理。《天津市食品經營風險分級管理暫行辦法》監管的食品經營者包括食品銷售者及相關主體和餐飲服務提供者兩大類。
  • 人身險問題遭通報 人保健康招商信諾復星國華登黑榜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2日訊 銀保監會網站1月10日披露關於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問題的通報,近期人身保險產品監管中發現存在四類問題:一是產品設計問題,包括產品責任設計與產品定義不符、產品保障功能弱化;二是產品條款表述問題,包括條款表述與法律規定不符、條款表述不清晰、條款表述易引發糾紛等。三是產品費率釐定問題,主要指短期健康保險產品有費率調整表述。
  • 銀保監會劃定6項負面清單,限期核查產品...
    已經司空見慣的各種「人身險產品組合/計劃」,被監管「盯上了」。  9月18日,銀保監會向各人身險公司下發《關於組織開展人身保險產品組合銷售專項核查整頓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開出6項負面清單作為核查要點,要求人身險公司重點對通過產品組合銷售,強制捆綁搭售保險產品的行為進行核查整頓。
  • 退保黑產疑雲:緣何越打越兇?
    再看利益分配:  如退一份繳費8年,年繳2萬的保單,全額退保16萬。  黑產中介向客戶收取40%-50%高額手續費,按照40%計算,即6.4萬。  按照市場普遍運作方式,黑產中介-團隊長-線上邀約-上門拜訪。  四類角色則會按照30%-10%-10%-50%比例進行分成:1.92萬-0.64萬-0.64萬-3.2萬。
  • 生態環境部發布《重點監管單位土壤汙染隱患排查指南(試行)》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以下簡稱《土壤法》)第二十一條明確規定,土壤汙染重點監管單位(以下簡稱重點監管單位)應當履行「建立土壤汙染隱患排查制度,保證持續有效防止有毒有害物質滲漏、流失、揚散」的義務。  《指南》的出臺,將為重點監管單位依法建立土壤汙染隱患排查制度,規範開展隱患排查和整改,提供參考依據。
  • 廣東「菜藍子」上保險;退保黑產生意經;意外險開啟「重典」治亂
    根據協議內容,長城汽車及控股子公司與光束汽車,就產品開發、工廠建設管理、生產工藝開發、採購產品(包括不限於設備、零部件等)、諮詢服務等展開交易,預計涉及交易金額超45億元。近日,廣東省財政廳會同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大力推動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明確到2022年要實現廣東省農業保險深度(保費/第一產業增加值)超1.2%,農業保險密度(保費/農業從業人口)提高到約500元/人。
  • 代理退保要三思 依法維權須牢記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代理退保要三思 依法維權須牢記(理財參謀)前段時間,在一家小企業工作的趙飛手頭資金緊張,聽說某些「代理退保」中介可以辦理任意地區任意險種的全額退保,只需先支付300元諮詢費,退保成功後再支付退保金的
  • 守護家庭平安保障丨廣東銀保監局開展保險退保惡意投訴治理工作
    近期,「代理退保」黑手還將黑手伸向貸款保證保險,銀保監會下發了文件對其風險進行了提示。公安法院等多部門協作打擊惡意投訴舉報行為針對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這一問題,廣東銀保監局密切關注轄內惡意投訴舉報問題發展動向,採取針對性治理措施,通過成立專班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從監管、行業、社會治理等多個方面形成群防群治工作格局。
  • 銀保監會: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 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
    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商業人身保險覆蓋面達到42.7%,風險保障總額超過1000萬億元。前三季度,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覆蓋10億多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參保患者實際報銷比例平均提高了14個百分點,切實減輕了老百姓的經濟負擔;商業養老年金保險保費收入551億元,責任準備金5623億元;健康險前三季度保費收入達到6666億元。
  • 《全國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2020年版)》正式發布!
    市場監管總局在總結《全國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2019年版)》實施經驗,綜合分析監督抽查、生產許可、風險監測、執法打假、國內召回通報、網絡輿情報導等數據,並徵集相關單位意見的基礎上,認真分析研究防範疫情工作中反映出的新問題,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監督抽查合格率低、各方面反映問題較為突出、涉及重大質量安全或國家有關政策文件要求重點監管的工業產品
  • 多方出擊全力打擊退保黑產,平安保險全額退保騙局切勿上當
    近年來,"代理退保、全額退保"黑產團夥在社會上頻繁作案,嚴重攪亂保險市場秩序,成為銀保監會及公安機關重點打擊對象。在管理層多方出擊下,日前又有一個退保黑產犯罪團夥在廣東省開平市落網,法院審理判決該團夥一幹犯罪人員以非法手段獲取保險客戶隱私信息對外出售獲利,騙取高額手續費,並以惡意投訴等不法手段擾亂正常保險消費秩序。退保黑產,這個看上去有些陌生的名詞卻因今年的疫情到來越發猖獗,相關消費者受騙案例頻繁在新聞媒體上出現。退保黑產的危害有哪些?消費者為什麼不能相信?
  • 「全額退保」黑產成風:中介抽傭3至4成,與保險內鬼、貸款公司勾結...
    一些受騙的投保人則揭露了退保騙局的另一些玩法:有聲稱是保險業務員的人給投保人打電話,問是否需要升級保單、或免費幫其換另一個產品,還有各種福利。在業務員幫其退保後才發現,所謂新保單其實是理財產品,甚至理財產品是子虛烏有。有的新保單變成了另一家保險公司沒聽過的產品。此前,上海警方曾破獲一例退保理財騙局。
  • 浦東檢察院直指保險業3大風險漏洞,並提出4項整改...
    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還就涉案的三家保險公司及一家保險經紀公司在保險行業風險防範方面的漏洞制發檢察建議。值得一提的是,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包括銀保監會在內,各地監管機構針對「代理退保」的相關風險提示超過50次。保險公司也在積極行動,與「退保黑產」之間的「鬥爭」已趨於白熱化。
  •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
    2020-07-17 16:57:00來源:FX168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
  • 國家重點監管產品目錄出爐,暴露家電業價格戰後遺症
    喬華||撰稿 3月17日,為貫徹落實《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關於"制定實施國家重點監管產品目錄"的要求,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總結2019年實施經驗基礎上,綜合分析監督抽查、生產許可、風險監測、執法打假、國內召回通報、網絡輿情報導等數據,聚焦監督抽查合格率低、各方面反映問題較為突出
  • 「代理退保」這些隱患你了解嗎?多部門提示風險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19日電 針對「代理退保」行為,已有多部門發布相關風險隱患提示。日前,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再次重申,要警惕「代理退保」的風險隱患,根據自身需求謹慎辦理退保,依法理性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 成立三年 信美相互經營評級遭監管下調
    據了解,人身險公司評價指標體系由保費增長率、綜合投資收益率、風險保障貢獻度等14項指標構成。C類公司是指在速度規模、效益質量和社會貢獻某方面存在問題的公司。多次被監管點名據悉,目前信美相互健康險所聚焦的特定人群已涉及老年、少兒、已病等多個領域群體。但不斷推陳出新的同時,信美相互的產品也存在一定問題。2020年1月,中國銀保監會人身險部通報人身保險產品問題。其中信美相互因產品條款表述不清晰被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