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 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

2020-12-21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16日消息(記者 馬文靜)12月1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表示,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今年以來,人身險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1.6萬億元,為近年來的最高值。

黃洪表示,近年來,人身保險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在保障民生、促進消費、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具體而言:

一是行業發展邁上新臺階。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現有90家人身險法人機構。今年1—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佔保險業的74.1%,同比增長7.4%;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20萬億元,佔保險業的85.5%。根據最新發布的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國有10家保險公司上榜,包括含香港、臺灣地區。

二是助力民生保障取得積極進展。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商業人身保險覆蓋面達到42.7%,風險保障總額超過1000萬億元。前三季度,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覆蓋10億多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參保患者實際報銷比例平均提高了14個百分點,切實減輕了老百姓的經濟負擔;商業養老年金保險保費收入551億元,責任準備金5623億元;健康險前三季度保費收入達到6666億元。

三是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明顯增強。截至11月末,人身險公司資金運用餘額18.5萬億元,佔全行業的88.3%,其中絕大部分為長期資金,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長期穩定資金來源。

四是風險防範成效顯著。近年來,銀保監會採取多項措施,推動行業轉型,改善負債業務結構,提高發展質量,行業主體回歸保障的格局已基本確立。目前,中短期業務保費佔比僅為4%,佔比從2015年高峰時期下降了近九成,萬能險業務佔比為15%,佔比從2016年高峰時期下降一半。深入治理行業亂象,嚴厲打擊股權違規、公司治理、資金運用、產品設計、銷售理賠、數據等方面的違法違規行為,保護消費者權益。目前,我國人身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236.5%,是監管標準的2倍多;今年以來人身險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1.6萬億元,為近年來的最高值。依法接管違法違規經營和風險隱患較大的人身險公司。

五是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供給質量。完成人身保險費率形成機制改革,主流產品價格平均下降20%。積極推動銷售渠道「先照後證」,探索推進營銷體制改革,降低銷售成本。放寬外資人身險公司外方持股比例至100%;放寬外資保險公司準入條件,取消30年經營年限要求。2019年3月,批准籌建中英合資的恆安標準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2020年6月,批准友邦保險內地分支機構改建為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這是國內第一家外資獨資人身險公司。

黃洪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不斷深化人身保險改革,突出重點、優化供給,提供豐富優質的產品,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相關焦點

  • 銀保監會: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 被保險人接近6億
    今天(16日),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商業人身保險覆蓋面達到42.7%。黃洪介紹了目前我國人身保險發展情況:一、行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現有90家人身險法人機構。
  • 麻辣財經:人身險這塊「大蛋糕」,怎樣才能合百姓「口味」?
    人身險,是跟咱老百姓關係最密切的險種。醫療健康保險、養老保險、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等,都是人們在工作生活中需要的保險保障。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人投保商業人身險。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覆蓋面達到42.7%,風險保障總額超過1000萬億元。
  • 銀保監會黃洪:健康險期限短、賠付少,養老年金佔比僅2.1%
    來源:慧保天下12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銀保監會關於人身保險發展的專題匯報,部署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的措施(詳情查看《最新國常會指引人身險擴面提質,呼喚真正解決問題的健康險、養老險,以及長期資金》)。
  • 2020年人身險4大預判:競逐下沉市場、吸納精英、大小險企分化
    3.保險保障範圍不斷擴大,社會風險管理能力提升2019年以來,銀保監會堅持「保險姓保」,人身險公司全年「保險金額」與「保單件數」分別為1101.3萬億元和8.0億件,與2018年相比略有下降。同時,人身險賠款和給付支出6392億元。
  • 萬億人身險市場如何迎頭趕上國際標準?這場吹風會給出「風向標」
    來源:北京商報自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力促人身險擴面提質已有一周,12月16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介紹了人身險萬億級別市場規模的發展狀況,並指出我國人身險市場現階段與發達國家之間存在的差距,表示在商業健康險板塊,將保障範圍擴至醫保目錄外可大大降低居民自費醫療負擔;而在養老領域,監管也表示將商業養老保險納入養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設
  • 中國銀保監會將推出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
    本網訊(記者薛應軍)近日,記者從中國銀保監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養老金積累和領取服務更加靈活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即將推出。人身險包含養老險、健康險、重疾險等子險種,商業養老險是人身險行業未來發展的重點。
  • 銀保監會圈定人身險發展重點 將推出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
    對此,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吹風會上坦言,近年來,我國商業養老保險發展較為迅速,但與發達國家成熟保險市場相比,仍較為滯後。黃洪表示,加快商業養老保險發展,是保險業貫徹黨中央、國務院要求,積極服務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的重要著力點,也是認真落實養老金融改革相關工作部署、深化保險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落腳點。
  • 財聯社保險周報(3月30日)
    銀保監會鼓勵險企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增信措施 人身險公司可適度延長保單質押貸款期限行業動態中泰證券:預計3月險企新單環比數據改善上海4月1日起將全面實施車險電子保單香港擬建立保險連接證券制度,擴展自保公司承保範圍1月保險業經營數據公布!
  • 銀保監會劃定組合銷售6項負面清單,國壽福、平安福等怎麼辦?
    9月18日,銀保監會向各人身險公司下發《關於組織開展人身保險產品組合銷售專項核查整頓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開出6項負面清單作為核查要點,要求人身險公司重點對通過產品組合銷售,強制捆綁搭售保險產品的行為進行核查整頓。事實上,早在5月底,人身險產品組合銷售這一模式就已經引發了監管的高度關注。
  • 銀保監會劃定6項負面清單,限期核查產品...
    已經司空見慣的各種「人身險產品組合/計劃」,被監管「盯上了」。  9月18日,銀保監會向各人身險公司下發《關於組織開展人身保險產品組合銷售專項核查整頓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開出6項負面清單作為核查要點,要求人身險公司重點對通過產品組合銷售,強制捆綁搭售保險產品的行為進行核查整頓。
  • 銀保監會擬取消外資股比51%限制 外資或可100%持股保險公司
    去年,銀保監會發文取消了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比例限制,此次修改與此保持統一,刪除了《實施細則》中有關外資股比的限制性規定,即「外國保險公司與中國的公司、企業合資在中國境內設立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合資保險公司,其中外資比例不得超過公司總股本的51%。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事實上,自改革開放起,我國保險行業就在嘗試向世界敞開大門。
  • 財聯社保險周報(3月2日)
    北大方正人壽發展高峰期遇大股東債務重整 是否再陷「股權變更」待定安聯集團2019營業利潤119億歐元,創歷史新高陳德賢:投資策略不會因為疫情做大調整慧擇保險董事長馬存軍:保險的核心是經營用戶而不是銷售保單華夏人壽2019年淨利潤驟降逾七成現金流淨流出超百億泰康車險迎三周年:註冊用戶超50萬 2019年保費增長164.3%
  • 財聯社保險早會(11月10日)
    政策方向央行部署存款保險標識11月28日統一啟用銀保監會擬修改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市場準入管理辦法保險業協會擬牽頭改進車險績效考核行業動態廣東銀保監局提醒:保險惡意投訴三大新變化周延禮:2035年中國有望成全球第一大保險市場周延禮:商業保險市場未來3至5年規模將超兩萬億元
  • 83噸假黃金騙了160億,涉多家銀行保險和信託機構!銀保監會表態
    銀保監會首談「假黃金融資案」7月11日,銀保監會在官網發布的「答記者問」中提到,中國銀行(601988,股吧)業保險業當前面臨的極大突出風險與挑戰,包括「違法違規行為時有發生」,並以此專門舉例武漢金凰假黃金一案。
  • 銀保監會:險企應規範捐贈保險行為 不以理賠為營銷噱頭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劉宇陽)2月12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近日,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向各人身保險公司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人身保險服務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銀保監會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人身險公司認真落實監管要求,開通理賠綠色通道,主動擴展保險責任,踴躍捐款捐物和贈送保險,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及時支持和有力保障。隨著抗擊疫情工作的深入進行,部分保險公司已展開賠付工作。而為了進一步做好保險服務,銀保監會向人身保險公司提出四項要求。
  • 監管排查人身險 來年給付與退保風險 重點聚焦四類產品三類網點
    監管排查人身險  來年給付與退保風險  重點聚焦四類產品三類網點  ⊙記者 黃蕾 ○編輯 顏劍   記者昨日從相關渠道獲悉,銀保監會近日下發內部通知,要求各銀保監局、人身險公司排查2021年滿期給付與退保風險。
  • 中國人均保單僅1.17張,專家卻預測15年保險市場超美國,靠誰買?
    3月2日,大家保險集團發布了一份報告,報告中顯示,在已經購買保險的人群中,受訪者家庭成員的人均持有保單是1.17張,而家庭的平均持有保單,是3.62張。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家庭平均保單量,還不如美國的人均持有保單量。
  • 財聯社保險周報(6月15日)
    政策方向銀保監會摸底人身險行業利差損風險銀保監會:引導理財、信託、保險等為資本市場提供長期穩定資金銀保監會明確農業保險經營條件 鼓勵向西部傾斜10部門發文鼓勵開發針對家政服務需求的商業保險產品人社部、財政部:擴大失業險保障範圍人身險「三化」啟動 保險業協會徵求壽險標準條款
  • 保險周報(12月21日)
    上市險企11月保費未見明顯改善,躉交依賴重現,車險綜改衝擊波繼續銀保監會黃洪:前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 同比增7.4%銀保監會黃洪:險企中短期業務保費佔比僅4% 較2015年下降近九成上市險企全年市場版圖出爐 新華保險增速最快
  • 銀保監會結束對安邦接管後:不到1歲的大家保險曬家底
    來源:中國證券報銀保監會結束對安邦接管後:不到1歲的大家保險曬家底,成長規劃已制定!22日晚間,銀保監會發布公告稱,銀保監會依法結束對安邦集團的接管。這意味著從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拆分新設的大家保險集團(下稱大家保險)正有序步入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