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人看來匪夷所思的憑藉假黃金融資過百億元的劇情,卻在專業的銀行、保險、信託機構間上演了。
7月11日,銀保監會首次表態,這暴露出金融機構內控形同虛設。
銀保監會首談「假黃金融資案」
7月11日,銀保監會在官網發布的「答記者問」中提到,中國銀行(601988,股吧)業保險業當前面臨的極大突出風險與挑戰,包括「違法違規行為時有發生」,並以此專門舉例武漢金凰假黃金一案。新聞發言人表示:
2020年1月起開始被逐步揭露的武漢金凰假黃金事件,牽涉多家銀行、保險和信託機構,除了企業本身的原因外,也暴露出一些金融機構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形同虛設,需引起高度重視。
這是在金融市場存在的較為典型的違法違規行為。儘管監管部門上下聯動,要求全行業進行打擊違規操作行為,要求金融機構不斷「回頭看」,但是這一現象仍時有發生。
圖源:銀保監會官網
銀保監會表示,截至6月末,我國銀行業境內總資產301.5萬億元,同比增長9.8%。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2.09萬億元,同比多增2.42萬億元。6月末,不良貸款餘額3.6萬億元,比年初增加4004億元,不良貸款率2.10%,比年初上升0.08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78.1%,比年初下降4個百分點。
保險資產總額21.7萬億元,比年初增長5.7%,保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244.6%,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233.6%,保持在較高水平。上半年實現保費收入2.7萬億元,同比增長6.4%。銀行保險機構主要經營和監管指標處於合理區間。
當前,面臨的突出風險與挑戰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不良資產上升壓力加大。今年初以來帳面不良貸款餘額雖然增加不明顯,但由於經濟下行在金融領域反映有一定時滯,加之宏觀政策短期對衝效應等,違約風險暫時被延緩暴露,預計在今後一段時期不良貸款會陸續呈現和上升。第二,部分中小金融機構問題較為嚴重。有的銀行、保險或信託公司,存在大股東操縱和內部人控制,公司治理機制失效,資產負債基礎原本就比較脆弱,資產質量在疫情衝擊下加速劣變,風險不斷積累。第三,部分市場亂象有所反彈。一些高風險影子銀行死灰復燃,有的以新形式新面目企圖捲土重來。企業、住戶等部門槓桿率上升。部分資金違規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資產泡沫。第四,違法違規行為時有發生。例如,2020年1月起開始被逐步揭露的武漢金凰假黃金事件。
銀保監會評價,有的銀行、保險或信託公司,存在大股東操縱和內部人控制,公司治理機制失效,資產負債基礎原本就比較脆弱,資產質量在疫情衝擊下加速劣變,風險不斷積累。
銀保監會將根據新的形勢和新的情況,繼續保持定力,優化監管措施,依法處置違法違規行為,切實提高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能力水平,持續深化金融改革開放,促進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確保銀行業保險業穩健運行,實現高質量發展。
銀保監會表示,督促引導資金「脫虛向實」,深入開展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依法嚴厲打擊資金空轉和違規套利行為。
當前特別要強化資金流向監管,規範跨市場資金往來和業務合作,嚴禁銀行保險機構違規參與場外配資,嚴查亂加槓桿和投機炒作行為,防止催生資產泡沫,確保金融資源真正流向實體經濟中最需要的領域和環節。
83噸假黃金騙160億
本次「83噸假黃金案」的正主是金凰珠寶,2010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是國內最大黃金首飾製造商之一。
金凰珠寶股價(圖源:騰訊自選股)
近年來,金凰珠寶以「黃金質押+保單」的模式融資,向金融機構提供Au999.9足金的質押物,進而實現在金融機構的融資。其資金提供方包括多家信託公司和一家股份制銀行等。
但到今年5月,這個模式走到了終點。2020年5月16日,金凰珠寶在民生信託的6億信託計劃即將到期,按照實現的約定,信託公司要求要對融資方武漢金凰所質押的黃金開箱檢測。
前一晚武漢金凰珠寶董事長,也是實控人賈志宏,想方設法叫停檢測的努力無果。就在開箱前,賈志宏發了一條簡訊,感謝了信託對於公司的多年支持,簡訊的最後,還有兩個特別重要的字——「別了」。
信託公司高管表示,「我一看這倆字,就感覺那金子百分之百是假的。雖然檢測結果沒出來,但當時我的心就涼了。」
果不其然,5月22日,民生信託收到武漢金凰珠寶質押黃金檢測結果,送檢金條「表面鍍金,內部成分為銅合金,不是Au999.9足金」,武漢金凰珠寶83噸「假黃金」案爆發,10餘家信託金融機構200億貸款產品陷入兌付危機。
據公開報導,從2015年起,武漢金凰珠寶老闆賈志宏不斷通過「黃金抵押+保單增信」方式融資,以Au999.9足金為抵押物向金融機構融資,並由中國人保(601319,股吧)財險湖北分公司對黃金進行鑑定,同時出具企業財產險保單增信,共涉及保單70餘筆,保額達300億。
以「雙保險」形式,武漢金凰珠寶共獲得融資額達200億元,目前未到期的存量160億元,對應質押黃金83.03噸,涉及10餘家信託等金融機構。
據悉,2019年,武漢金凰珠寶經營惡化,其信託貸款等融資產品出現部分兌付延期,以黃金做抵押的信託等融資騙局揭開面紗。
消息稱,早在2019年下半年,東莞信託承接的武漢金凰珠寶信託融資產品陸續延期,出現兌付危機,其隨機抽取金凰珠寶的質押黃金送檢,結果顯示「假黃金」。此後,涉及的黃金質押融資案的信託等機構要求再度檢測,但遭到拒絕。
直至今年5月,民生信託通過法院途徑,要求對武漢金凰珠寶質押黃金進行檢測,結果顯示為銅合金,200億元假黃金案最終爆發。
據初步統計,目前涉及的金融機構達15家,未兌付的融資160億,包括民生信託40.74億元、恆豐銀行38.94億元、東莞信託33.7億元、安信信託(600816,股吧)19.19億元、四川信託18.1億元。此外,多家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也被捲入。
圖源:新浪微博
83噸黃金是什麼概念?2019年中國的全部黃金產量為380噸,不到金凰珠寶抵押對應黃金的5倍。
目前,東莞信託與民生信託已先後公開發布情況說明,稱已協調資金對產品已到期的投資人進行兌付。而包括安信信託、四川信託等在內的多家信託機構則已提起司法程序,金凰珠寶所質押的黃金也被法院依法查封。
6月24日,金凰珠寶被上海黃金交易所除名。6月29日,金凰首飾在天貓、京東上的旗艦店已全部關閉。
金凰珠寶還有可能遭遇投資者維權。北京郝俊波律師事務所主任郝俊波向雷達財經表示,其正在徵集受損投資者,向金凰珠寶發起集體訴訟。
160億損失誰來接盤
在假黃金案事發後,涉事的機構正相互扯皮。
據新聞周刊報導,一不願具名的北京知名律所律師向表示金凰珠寶老闆進去是肯定的了,160億未償還的信託貸款是目前信託機構急需解決的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參與83噸假黃金項目的信託公司均是中小機構,對於未到期幾十億的信託產品缺少兌付能力,涉事的十多家信託公司僅有民生信託、東莞信託確認將如期兌付,其餘信託並未見兌付說明。
近期,民生信託、東莞信託等已致信投資者,對金凰珠寶假黃金案做出回應,稱維護投資者權益,正通過法律途徑要求保險公司履行對質押假黃金的保險責任。
民生信託披露的信息稱,金凰珠寶通過中國人保財險武漢分公司為質押黃金投保,在籤訂的財產險保單中有特別約定清單,規定:「標的黃金的質量和重量如不符合保單約定,即視同發生保險事故,由保險人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然而,保險公司並不認帳,中國人保財險直接回應稱,根據合同約定,「假黃金」並不在理賠範圍,不應承擔160多億的理賠。
據《中國銀行保險報》報導,中國人保財險對此訴求不認同,認為根據合同約定,其只對火災、爆炸、雷擊、飛行物體及其他空中運行物體墜落、盜竊、搶劫等6種原因導致的黃金「質量和重量不符合保單約定」承擔保險責任。
同時,中國人保財險認為,其籤訂的保險合同除明確約定保險金請求權主體為被保險人外,保險合同和特別約定條款均未約定保險的「受益人」具有保險金請求權。
其實,在早幾年,假黃金案件也是屢有發生,尤其是在2018年,銀保監會通報過一起涉及到190億元的假黃金貸款質押的大案,其中涉及到橫跨豫陝兩省共計19家銀行。
2016年5月,陝西潼關縣聯社發生一起2000萬元黃金質押貸款逾期,借款人失聯,在處置質押黃金時發現質押物是假黃金,從而假黃金騙貸案浮出水面。
陝西、河南銀監局迅速組織金融機構開展全面排查,發現多名外部不法人員橫跨陝西、河南兩省,以鎢的含量佔62%左右、黃金約佔38%的非標準黃金做質押物,騙取1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190億元貸款。
兩省的銀保監會就金融機構不按照操作規程等違規事實,在事後進行行政處罰,共計罰款各金融機構5250萬元,並處罰104名責任人。同時還追加處罰,陝西省保監局取消8人1年至終身高管任職資格,對87人分別給予警告,對262名責任人給予紀律處分和經濟處罰。河南銀保監局取消5人3至8年高管任職資格,對4名高管分別給予警告,對48名責任人給予了紀律處分和經濟處罰。
金融機構受到的處罰不可不謂嚴厲,得到的教訓也非常深刻。監管部門也為此做專項總結,痛批涉案銀行三宗罪,那就是:首先是貸款「三查」形同虛設。其次是押品管理嚴重失效。第三是業務開展盲目激進。
沒想到僅僅只過了2年,舊事重演,錯誤再犯一次,只不過此次犯錯的變成了信託公司,最終還是在這三點上犯了錯。
今年6月24日,也就是「83噸假黃金案」事發後,銀保監會下發了《關於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的通知》,針對銀行業、保險業、信託業的全面整治「回頭看」,要求自查自糾,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看「違法違規是否明顯遏制」。
說到底,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均為金融機構的治理機制的一部分,這方面出現問題,說明公司治理機制仍然存在漏洞,希望類似的案件下一次不會再度發生。
來源:FX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