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雷達財經(ID:leidacj),作者丨張凱旌,編輯丨深海
23.77%、16.24%、15.73%、20%……連日來,中概股金凰珠寶連續出現暴跌,目前,公司股價相比高點跌幅逾98%。
作為國內最大的黃金首飾製造商之一,金凰珠寶何以至此?相關信息顯示,金凰珠寶與15家金融機構開展了以實物黃金做抵押的信託計劃,目前仍有未到期融資約160億元,對應黃金83.03噸。然而,經檢測,在信託公司處抵押的黃金竟是表面鍍金,內部成分為銅合金的假黃金。
83噸黃金是什麼概念?2019年中國的全部黃金產量為380噸,不到金凰珠寶抵押對應黃金的5倍。
目前,東莞信託與民生信託已先後公開發布情況說明,稱已協調資金對產品已到期的投資人進行兌付。而包括安信信託、四川信託等在內的多家信託機構則已提起司法程序,金凰珠寶所質押的黃金也被法院依法查封。
6月24日,金凰珠寶被上海黃金交易所除名。6月29日,金凰首飾在天貓、京東上的旗艦店已全部關閉。
金凰珠寶還有可能遭遇投資者維權。北京郝俊波律師事務所主任郝俊波向雷達財經表示,其正在徵集受損投資者,向金凰珠寶發起集體訴訟。
為何金凰珠寶要用假黃金抵押融資?雷達財經梳理發現,金凰珠寶實控人賈志宏一直有A股情結,抵押假黃金是為控股A股公司募集資金。
開箱驗貨後,「黃金」竟然變黃銅
公開資料顯示,金凰珠寶成立於2002年,實控人為賈志宏。
近年來,金凰珠寶以Au999.9足金作為抵押物,向民生信託、東莞信託、安信信託、長安信託等大量借款。
以黃金作為抵押物,甚至成為信託宣傳賣點。如東莞信託在發行金凰珠寶相關的信託產品時,稱這是市場唯一的有實物黃金(上金所AU9999標準金)質押的信託計劃。
相關信託產品甚至還採取了保險公司承保的風控措施。除此之外,質押黃金還經保險人和受益人均認可的具有黃金鑑定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合格,如質量和重量不符合保險單約定,即視同發生保險事故,由保險人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以東莞信託-金凰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為例:以金凰珠寶合法持有的不低於上金所AU9999標準的實物黃金提供質押(靜態質押),本金質押率不超過80%。質押實物黃金直接保存於武漢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保險庫中,靜態質押。質押實物黃金在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購買財產保險(質量、重量險附加盜搶險)。
其中質押實物黃金設置預警線為85%,平倉線為90%;實際控制人賈志宏提供個人無限連帶責任保證擔保;以宜昌信通電纜有限公司(下稱"信通電纜")100%股權做質押;還將北京朝陽和通州兩個區的地塊項目的收益權轉讓給東莞信託。
2019年下半年後,金凰珠寶相關的多期信託計劃不斷逾期,規模高達幾十億元。
按照合同規定,在信託逾期的情況下,金融機構有權處置被抵押的黃金。但在處置黃金前,必須經過法院檢測環節。
今年2月,東莞信託「開箱驗貨」,隨機抽檢了金凰珠寶抵押的「黃金」,結果發現「金條」表面是黃金,內部成分竟是銅合金。
5月16日,民生信託在金凰珠寶信託融資計劃即將到期之際,對質押黃金進行開箱檢測,送檢的黃金與東莞信託檢測的結果完全一致。
東莞信託和民生信託「中槍」後,兩家公司人員回憶,金凰珠寶質押黃金時曾進行抽檢,民生信託甚至全程錄像,但依然被詐騙。
有市場人士認為,雖然金凰珠寶提供的黃金並未全部檢測,但根據此前的結果,剩下的黃金可能都是假黃金。
信託公司已啟動司法程序,律師徵集受損投資者維權
事發後,多家信託公司向當初為金凰珠寶做擔保的人保財險武漢市分公司發起索賠訴求,但有關人保財險承擔的業務範圍卻成為了雙方爭執不下的焦點。
人保財險提供資料顯示:假黃金事件中,公司承保的是財產基本險,與金凰珠寶訂立的保險合同條款為在銀保監會正式備案的《財產基本險條款(2009版)》(下稱"保險合同")。其中保險合同第5條明確約定:"在保險期間內,由於下列原因造成保險標的的損失,保險人按照本保險合同的約定負責賠償:(一)火災;(二)爆炸;(三)雷擊;(四)飛行物體及其他空中運行物體墜落。"由於保險合同第7條將"盜竊、搶劫"責任免除,金凰珠寶附加投保了"盜竊、搶劫風險"。因此,人保財險依據保險合同約定,只對上述6種原因導致的黃金"質量和重量不符合保單約定"承擔保險責任。
與此同時,據媒體報導,人保財險方表示,根據保險合同第5條、第3條和第26條約定,保險合同和特別約定條款,均未約定"受益人"具有保險金請求權。目前保險人金凰珠寶並未向人保財險提出任何保險索賠,而是信託公司等機構提出保險索賠,不符合保險合同約定。
而東莞信託和民生信託則分別在6月30日發布的"致投資者的說明函"中,明確表示正通過法律途徑要求保險公司履行對質押黃金的保險責任,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其中民生信託還提到"目前相關訴訟已取得實質性進展"。
一位不願具名的法律界人士曾表示,針對以上情形,按照法律規定,人保財險應先承擔應盡的賠償責任,然後再根據具體情況向侵權行為人行使代位求償權。
值得一提的是,據媒體報導,人保財險湖北省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劉方明已被免職,在接受相關部門調查,原因尚未對外公布。
金凰珠寶正在為自己行為付出代價。6月24日,金凰珠寶被上海黃金交易所除名。6月28日,金凰珠寶假黃金事件被媒體曝光。6月29日,金凰首飾在天貓、京東上的旗艦店全部關閉。
而金凰珠寶股價在6月29日、6月30日、7月1日和7月2日,4個交易日跌幅達56.95%。公司股價相比高點,跌幅超98%。
郝俊波律師向雷達財經表示,金凰珠寶在2018年3月15日至2020年6月28日期間進行虛假陳述,未能向投資者披露以下重大不利事實:利用假黃金進行抵押騙取貸款;該公司面臨債權人訴訟以及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除名;該公司在上述期間就其業務運營狀況和發展前景對投資者進行錯誤,誤導性,缺乏合理依據的虛假陳述,當事實真相暴露時其股價下跌,令投資者受損。
"如果投資者在訴訟期間即2018年3月15日至2020年6月28日期間購買了該公司的股票或期權並遭受損失,可以在截止日期2020年8月29日前提起訴訟。」郝俊波正在收集金凰珠寶受損投資者向金凰珠寶發起維權。
假黃金案背後,賈志宏要圓A股夢
為何金凰珠寶要用假黃金抵押融資?雷達財經梳理發現,金凰珠寶融資主要用於登陸A股。在此之前,金凰珠寶已經數次被拒。
金凰珠寶2008年發布的招股書顯示,公司擬在深交所發行3334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25%,發行所募集的資金將全部用於黃金首飾製造業務產能擴大項目,總投資為1.9億元。
然而,這一份招股書中卻存在諸多疑點,也間接導致此次IPO上會被否。
招股書顯示,2003和2004年,金凰珠寶股東賈志宏和薛素月以購買機器設備和首飾製造原材料的方式為公司增資,設備購置總價款達到9510.56萬元,其中賈志宏出資逾8700萬元。
彼時,賈志宏尚未經營任何其他產業,完全看不出其資金積累過程。對此,招股書中解釋為其炒股所得。
招股書還披露,金凰珠寶2006年在黃金首飾購料加工業務中年銷售量為21千克,銷售額223萬元,而到2007年則飆升至1357千克,1.98億元。
2007年,金凰珠寶排名前五的客戶銷量總計4噸,銷售收入之和為7324萬元。而2008年僅第一季度對上述相同的五名客戶銷量就達到94噸,收入之和卻降至1362萬元。當時,即有質疑稱,金凰珠寶通過虛增資產以達到3億元營收上市發行標準之嫌。
此外,2007年8月至9月期間,賈志宏還曾通過兩次大規模股權轉讓,讓自己的持股比例下降接近40%,在這個過程中,公司股東數量由2名變為接近50名,賈志宏自身則套現3600多萬。
由於多種原因,第一次試水A股未果後,賈志宏將目光投向了美股。2010年8月,金凰珠寶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證券代碼KGJI,首日收盤價7.98美元/股,最高價8.4美元/股,成為我國黃金首飾業在美上市第一股。
然而自此之後,金凰珠寶的股價卻一路下跌,到2015年曾一度低於0.5美元/股。彼時的賈志宏又打起了A股的主意。
2016年,宜昌市長金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長金投資")先舉牌湖北武昌魚股份有限公司(*ST昌魚,下稱武昌魚),隨後與武漢聯富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聯富達")及楊青等五位自然人結成一致行動人的舉動引起了證監會的注意。
在三封問詢函的連續追問下,長金投資承認"有意通過股份增持或其他形式成為武昌魚控股股東"。對此,武昌魚實控人翦英海和控股股東北京華普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北京華普")表示:"從未就公司控制權、股權架構和生產經營等事項與相關股東有過接觸或洽談。"
儘管長金投資與聯富達均在回復函中稱控股資金來源不存在對外槓桿融資方式,但相關股東舉牌且接近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的行為,讓外界將此次舉牌與和兩家公司均聯繫密切的賈志宏聯繫起來。
聯富達法定代表人、董事長陳煒為金凰珠寶股東之一,與賈志宏存在商業合作關係,且兩人還同時在其他公司任職。
此外,賈志宏是信通電纜的法定代表人。信通電纜不僅與長金投資公司地址相同,且其總經理戚景贊所經營的另一家投資公司的董事在長金投資也擔任重要職位。
直到今年一季度,長金投資仍持有武昌魚10%的股份,但武昌魚的最大股東依然是北京華普,持股20.77%。
賈志宏很快重新謀劃。2018年,金凰珠寶母公司武漢金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金凰集團")出資69.98億元獲得三環集團(非上市公司三環集團)有限公司99.97%股權,同時通過三環集團間接持有上市公司襄陽軸承27.93%的股份。
此次收購系湖北省國資委委託武漢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對三環集團引進投資者實施改制,經遴選確定最終投資者為金凰集團。三環集團剩餘0.03%股份,由三環集團為此次改制而成立的員工持股平臺武漢鑫三環持有。
公開資料顯示,金凰集團成立於2016年,註冊資本20億元,賈志宏是其最大股東,出資比例超過65%,而另一大股東,則是東莞信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4.78%。
上述獲得三環集團股權的近70億元,有42億元是通過向外尋求融資得到的,東莞信託便是融資主力。
事實上,資本運作已經成為了賈志宏投資的慣用手段。金凰珠寶從2015年起,即以"黃金質押+保單增信"的模式融資。
大手筆融資背後,公司負債飆升。數據顯示,從2015年開始,金凰珠寶的資產負債率直線上升。從2014年17.17%上升到了2016和2017年的87.51%和87.17%,遠高於在A股上市的同行業公司。
而2016和2017年,金凰集團的總資產分別為68.99億元和130.71億元,但總負債卻達到了67.93億元和110.16億元,負債率分別為98.47%和84.27%。
金凰珠寶後續命運如何?雷達財經將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