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假黃金竟是「金包銅」 多家信託銀行踩雷金凰珠寶後該誰賠付?

2020-12-15 金融界

來源:每日財報

作者:郜融蓮

部分「踩雷」的信託公司向保險公司索賠,卻遭到保險公司拒絕

自去年以來,黃金價格持續上漲。在這樣的黃金牛市行情下,國內最大的黃金首飾製造商之一的武漢金凰珠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凰珠寶,NASDAQ:KGJI),向多家金融機構質押了83.03噸黃金融資,結果這些黃金被拿去檢驗,發現竟是假黃金,一時成為熱門話題。

搞笑的是,這場假黃金大騙局竟讓一眾專業的金融機構翻了船。

據了解,被捲入此次事件的信託公司包括民生信託、東莞信託、安信信託、四川信託、長安信託等。除了信託公司外,多家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也被捲入。目前未到期融資額約160億元,其中民生信託融資規模最高,達40億元。

來源:無冕財經整理

金凰珠寶是通過「保險公司承保+實物黃金質押」的方式為信託產品增信。《每日財報》不禁要問,有黃金實物質押,又有保險公司承保,雙重buff加持下,為何多家信託公司會被推上風口浪尖?

在金凰珠寶所的信託產品出現違約後,信託公司紛紛提起司法程序,並且對部分質押黃金、股權進行了查封及凍結。經檢測黃金質量和重量均不符合保險單約定,信託公司向保險公司索賠卻遭拒。那麼這筆虧損究竟該由誰來賠償呢?

百億信託涉嫌違約

據公開媒體報導,金凰珠寶融資項目涉及長安信託、崑崙信託、北方信託、東莞信託、民生信託、四川信託、恆豐銀行等8家信託公司和1家銀行。

公開資料顯示,金凰珠寶與多家信託公司約定的「金凰系信託計劃」均有一個共同點——其增信措施均為「保險公司承保+實物黃金質押」,具體風控措施有:

1、黃金質押:金凰公司提供其合法持有的不低於上金所AU9995標準的實物黃金質押,信託放款前,質押物本金質押率控制在75%以內;

2、保證擔保:金凰珠寶實際控制人賈志宏提供個人無限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3、監控措施:(1)質押實物黃金直接保存於武漢本地商業銀行保管箱中,保管箱封存。(2)質押期間內,不進行查庫,保管箱不開封,做到靜態質押。

2019年10月,10億元的長安信託-金凰3號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到期後,長安信託發布公告稱,因借款人金凰珠寶未按合同約定償還貸款本息,該計劃延期六個月。

然而,六個月過去,金凰珠寶仍未完成「金凰3號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的兌付,還引出了多家信託公司近百億產品面臨違約的情況,鐵索連舟,全軍覆沒。

在黃金價格持續走高的情況下,以黃金為主業的金凰珠寶竟被多家信託公司和銀行列為被執行人,聽起來不免有些荒唐。

據企查查顯示,今年以來,金凰珠寶已有21條被執行信息,執行標的總額高達102.57億元,此外其大股東武漢金凰集團也被多家金融機構列為被執行人,而其實控人賈志宏持有的金凰系相關公司的股權也已被凍結。

值得注意的是,金凰珠寶作為武漢本土珠寶企業,卻沒有向武漢本土的信託公司融資。俗話說遠水不解近渴,但公司卻偏偏繞遠,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一方面是本地風評太差借不出,另一方面是兔子不吃窩邊草。

百億假黃金竟是「金包銅」

按理說,今年來,黃金價格猛漲,金凰珠寶抵押的黃金足以將欠款補上。可比電視劇狗血的永遠是生活,誰能想到公司抵押的超80噸黃金,竟然是不值錢的銅鍍金。

值得注意的是,4年前,陝西、河南銀監局也曾查獲了多名不法人員用純度不足的非標準黃金做質押物,騙取1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190億元貸款的大案子。

但在這個案件中,黃金造假還算「厚道」,雖然鎢的含量佔62%左右,黃金只有約佔38%,「金包鎢」已經能騙過普通檢測儀器,不用打鑽和熔煉的檢測方法,很難發現。

但這一次,金凰珠寶居然是用的「金包銅」這樣低劣的手法來「瞞天過海」,由於金密度約為19.32g/cm3,而銅密度約為8.92g/cm3,金密度是銅密度二倍還多,「金包銅」只要稍微測一下單位重量便會立馬露餡。

《每日財報》了解到,民生信託·至信系列金凰珠寶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違約後,民生信託依照合同於2019年12月27日向金凰方發送《貸款提前到期通知書》,宣布相關融資提前到期,並提起司法程序,此後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部分質押黃金進行了查封。

公開資料顯示,因這些信託產品採取的不是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流程的標準質押方式,而是放在銀行保險箱的質押方式。按照慣例,應在對抵押物黃金進行處置前,第三方機構將再次對抵押物進行檢測。

5月22日,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向信託公司送達的檢測報告顯示,質押黃金的質量和重量不符合保險單約定,這一檢測結果一出,震驚市場。

據公開媒體報導,截至今年6月11日,涉及金凰珠寶的保險金額229.40億元,涉及貸款160.65億元,質押黃金標的83.03噸。

放在保險箱裡的黃金怎麼會變成合金?這批黃金在入庫前接受多方檢查了嗎?究竟是保險公司「狸貓換太子」,還是金凰珠寶開始出具的質押黃金就不合規?

融資的錢去哪了

據《每日財報》了解,「金凰系信託」產品的資金用途,除了流動性貸款,還包括幫助儲備黃金,和收購三環集團及其旗下上市公司襄陽軸承。

早在2018年,襄陽軸承控股股東三環集團改制時,金凰集團就耗資69.98億元,獲得三環集團99.97%股權,進而間接持有襄陽軸承27.93%股份。

而這筆近70億元的資金中,有六成的資金是金凰集團通過子公司金凰珠寶,以黃金抵押貸款為底層資產的信託計劃融資獲得的。

然而,被金凰集團押寶的襄陽軸承業績並不亮眼,在2019年扭虧為盈後,2020年第一季度再次陷入虧損。

持續虧損的子公司也壓得金凰集團喘不過氣來,雖說這並不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但也為金凰珠寶後期的爆雷埋下了伏筆。

據了解,近年來金凰珠寶的母公司金凰集團不停地布局除珠寶以外的其他業務,公司也與多家信託公司關係密切。

2018年9月,東莞信託加入金凰集團股東行列,持股比例為34.78%。東莞信託表示,該筆股權是為金凰集團提供信託融資的風控措施。除此之外,2019年4月,民生信託與湖北鐵投、三環集團、氫陽能源、金凰集團籤約了《氫能交通應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入股氫陽能源。

可是,手伸得太長容易閃到腰,不停地融資布局新業務,拆東牆補西牆,可能到後期就只能涼涼。

保險公司為何不予賠償?

截至目前為止,「金凰系信託」的違約事件仍未有結果,部分信託公司向保險公司索賠,卻遭到保險公司拒絕。

信託公司方面表示,金凰珠寶質押黃金投保籤訂的保險單特別約定清單中顯示:「如(標的黃金)質量和重量不符合保單約定,即視同發生保險事故,由保險人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而保險公司方面表示,按照合同約定,在保險期間內,保險人按照本保險合同的約定負責賠償的原因有:火災、爆炸、雷擊、飛行物體及其他空中運行物體墜落、盜竊和搶劫6種原因導致的黃金「質量和重量不符合保單約定」承擔保險責任。

除此之外,保險公司方面還表示,保險合同上約定的請求權主體為被保險人金凰珠寶,故而信託公司等機構提出的保險索賠並不符合合同約定。

金凰珠寶違約事件的持續發酵,也拋出了不少謎團。

首先,作為上海黃金交易所會員,金凰珠寶為何不採用標準化質押方式,而是選擇給黃金上保險?上了保險的黃金怎麼又變成了不值錢的合金?

目前已經有信託公司將保險公司告上了法庭,主張其應履行賠付義務,保險公司究竟該不該賠付?後續金凰珠寶又將給出一個怎麼樣的交代,《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紅星資本局|黃金變銅!金凰珠寶陷83噸「假黃金案」 多家信託踩雷提...
    隨後,另一信託公司——民生信託向法院提出強制執行申請,啟動了質押黃金處置程序,並從金凰珠寶質押的200多塊金條中抽取十幾塊,送到相關機構進行檢測。最終,檢測結果顯示:黃金是假的,主要成分為銅合金。圖據金凰珠寶6月29日,民生信託的相關負責人向紅星資本局證實了這件事情,並表示:黃金在存入銀行保險柜前,由湖北省金銀飾品質量監督檢驗站進行過抽檢,在確定黃金的質量和重量符合後,才存入銀行保險柜。
  • 存放銀行保險箱的黃金失效?多家信託公司深陷金凰珠寶巨額違約
    來源:四維金融文|四維君來源|四維金融智庫突然之間就有多起訴訟纏身,百億級別的執行標的,多起違約,這些貸款大多以黃金為抵押的信託貸款,風控措施表面看起來滴水不漏,但是最焦慮的卻是信託公司們。長安信託發行的長安寧金凰3號的集合信託計劃顯示,金凰珠寶提供了黃金質押,將其合法持有的不低於上金所AU9995標準的實物黃金質押(靜態質押),信託放款前的本金質押率控制在75%以內,金凰珠寶實際控制人賈志宏提供個人無限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延期說明提到,產品到期時,賈志宏疑未按保證合同約定承擔保證責任。
  • 真金變假銅,金凰珠寶80噸假黃金造假案曝光,背後真相是什麼?
    近日,國內知名黃金首飾製造商金凰珠寶爆出大醜聞,涉嫌百億黃金造假,該事件持續發酵引發各界熱議,而金凰珠寶近年來背後搞的一系列動作也相繼被扒開。而在這筆近70億的交易中,有42億是向外尋求的融資,其中金凰系旗下的金凰珠寶以黃金抵押貸款為底層資產的信託計劃,是融資的一大「主力」,涉及長安信託、民生信託、北方信託、安信信託等在內的多家信託公司。事情從這裡才剛剛開始。
  • 金凰珠寶致多家信託公司踩雷 當事方各執一詞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6月30日訊(記者 常實 鹿凱) 近日,有關武漢金凰假黃金質押,造成多家信託公司踩雷一事,又有新進展。面對信託公司索賠訴求,人保財險表示:「不符合保險合同約定。」公開資料顯示,總部位於武漢的金凰珠寶是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製造、批發於一體的大型黃金首飾生產企業,也是國內較大的黃金首飾製造商之一。2010年8月18日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KGJI。另據,中國網財經了解,此次假黃金質押事件,源頭要追溯到2018年。
  • 83噸假黃金騙了160億,涉多家銀行保險和信託機構!銀保監會表態
    新聞發言人表示:2020年1月起開始被逐步揭露的武漢金凰假黃金事件,牽涉多家銀行、保險和信託機構,除了企業本身的原因外,也暴露出一些金融機構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形同虛設,需引起高度重視。這是在金融市場存在的較為典型的違法違規行為。
  • 「假黃金丨」套出300億!信託、銀行、保險組團丨「炸雷丨」
    實際上,武漢金凰實業集團下面有一家子公司,叫做武漢金凰珠寶。聽名字我們就知道,它專門生產黃金首飾,還是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家裡如此多「金」,一定很有錢吧!實則不然,當時武漢金凰的負債率極高,高達82.27%。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說,假如武漢金凰的總資產有100塊錢,其中82.27元都是從外面借來的。
  • 比瑞幸造假更誇張,中概股金凰珠寶上演200億黃金大騙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BT財經一家企業用83噸假黃金做抵押,從十多家信託公司套取了近200億元的借款,把信託、銀行、保險這些大牌金融機構蒙得提溜轉!這起匪夷所思的百億黃金造假大案,成了這幾天最熱的新聞。
  • 金凰珠寶「黃金局」,推倒的不止一塊多米諾骨牌
    據報導,國內最大黃金首飾製造商之一的武漢金凰珠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凰珠寶),向多家金融機構質押了大量黃金融資,被捲入的機構包括民生信託、東莞信託、安信信託等。然而自去年下半年起,金凰珠寶的多個信託計劃出現逾期。
  • 天大笑話,百億黃金變「黃銅」
    來源:澎湃新聞,中國基金報等買賣黃金要「驗明正身」,這是個連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的常識,竟然被一批專業的「金融機構」打破了。日前,國內最大的黃金首飾製造商之一的公司——金凰珠寶暴了大雷。其向多家金融機構質押了大量黃金融資。
  • 金凰珠寶百億質押黃金風波續集:民生信託東莞信託發布告投資者書
    金凰珠寶違約事件持續發酵,深陷其中的金融機構也被置於風口浪尖。面對已經到來及即將到來的兌付壓力,東莞信託與民生信託先後公開發布情況說明,陳述對於此次糾紛的觀點及立場。保險公司作為保險人主持了質押黃金交付的全過程,包括但不限於質押黃金的出庫、檢測、運輸、清點、封存過程。目前保險公司承保的質押黃金封存於銀行保管箱。」
  • 83噸黃金騙局背後:金凰珠寶要圓A股夢
    作為國內最大的黃金首飾製造商之一,金凰珠寶何以至此?相關信息顯示,金凰珠寶與15家金融機構開展了以實物黃金做抵押的信託計劃,目前仍有未到期融資約160億元,對應黃金83.03噸。然而,經檢測,在信託公司處抵押的黃金竟是表面鍍金,內部成分為銅合金的假黃金。83噸黃金是什麼概念?
  • 揭秘中國百億黃金有假騙局的真相是什麼
    ),在國內已經超過了數千家之多。接下來,詳細講解,有關媒體報導,百億黃金造假案,武漢金凰珠寶股份有限公司「涉案「暴雷,幕後真相,其實,武漢金皇珠寶一聽名字可不簡單,武漢金皇下稱「金凰珠寶」,是湖北省最大黃金珠寶加工企業。
  • 中融、萬向等信託公司踩雷白銀第一股
    日前,金凰假黃金事件剛剛「平息」,*ST金貴(股票代碼:002716.SZ)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加速其股價向1元墜落,從而增加觸發麵值退市風險同時,作為該公司股東愛建信託、萬向信託、中融信託等多家金融機構被捲入其中。
  • 83噸黃金大騙局背後:金凰珠寶賈志宏要圓A股夢
    作為國內最大的黃金首飾製造商之一,金凰珠寶何以至此?相關信息顯示,金凰珠寶與15家金融機構開展了以實物黃金做抵押的信託計劃,目前仍有未到期融資約160億元,對應黃金83.03噸。然而,經檢測,在信託公司處抵押的黃金竟是表面鍍金,內部成分為銅合金的假黃金。 83噸黃金是什麼概念?2019年中國的全部黃金產量為380噸,不到金凰珠寶抵押對應黃金的5倍。
  • 金凰珠寶80噸質押黃金變銅條,為何現在才暴雷?
    金凰珠寶以80噸黃金為質押,向各信託公司做的質押產品採取的是銀行保險箱質押方式,而非標準質押方式:上海黃金交易所流程的黃金質押貸款方式。作為金交所成員,金凰珠寶以自有黃金做質押進行融資合規還簡單,不需要重走一遍出庫、入庫、檢測、保險等程序。
  • 武漢金凰珠寶百億抵押物被強制執行 人保:「不符合保險合同約定」
    近日,武漢金凰珠寶百億抵押物被強制執行,公司實控人股權被凍結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人保回應針對有媒體報導武漢金凰信託融資計劃違約,相關信託公司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付等,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聯繫了人保有關方面。
  • 從金凰珠寶假黃金質押騙取融資案看各方責任承擔
    早在2016年,陝西潼關縣聯社發生一起以假黃金質押騙取銀行貸款的案件,無獨有偶,近日又爆出金凰珠寶假黃金質押融資案,涉案金額多達百億餘元,對應的質押「黃金」多達80多噸。類似案件屢屢發生,具體發生原因,或者信託等金融機構在風控、內控等措施上的問題我們暫且不論,單就本案背後,信託公司如何維權?
  • 200億黃金變黃銅,人保這次該如何解決
    前不久,武漢160億假黃金案又有重大進展。此案的起因是武漢金凰向中國好幾家金融企業,主要包含金融機構和信託公司,質押貸款了很多的黃金,卻發覺這種黃金全是黃銅。
  • 「維權」160億黃金變銅塊,美股金凰珠寶的投資者該如何維權?
    (簡稱「金凰珠寶」, KGJI)近日因債務違約、牽涉多家信託公司踩雷,被推上風口浪尖。隨後,金凰珠寶更是被曝出因融資而質押的黃金質量造假,160億黃金其實是鍍金的銅塊,輿論譁然。6月24日,上海黃金交易所宣布取消金凰珠寶會員資格。金凰珠寶究竟是一家怎樣的公司?投資者該如何維權?
  • 從200億「黃金」變黃銅,看實物黃金的風險,黃金還值得投資嗎
    具體的過程各大媒體都有報導,我們比較注意的就是如下幾個細節:1、金凰珠寶作為上金所會員,完全可以直接把自己的黃金託管,在上金所平臺上交易、質押,既保留實物金,又獲得融資,沒有必要找信託公司,用「實物質押+保單增信」的手段融資。關於這一點,專業的金融機構不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