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們在日間照料中心吃午飯。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新年伊始,記者走進化隆回族自治縣群科鎮的城西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向陽處的這座建築物,在冬日暖陽照耀下,顯得明亮而又溫暖。
養老設施配備齊全的三層大樓內,一些老人在康復訓練室鍛鍊身體,一些老人在棋牌室下象棋,大家拉著家常、有說有笑,一派其樂融融的場景。
在一樓乾淨整潔的食堂後廚,青海嘉特養老服務有限公司駐化隆辦公室主任趙文財,正與幾名工作人員忙著給老人們準備午餐。大鐵鍋中翻滾的羊肉,飄散出陣陣香味;案板上是已經切好的洋芋塊、蒜苗、紅辣椒等,看上去光鮮誘人;餐桌上擺放的香蕉、葡萄、橘子等水果,更是讓人垂涎欲滴。
「目前,在化隆縣有100多名工作人員,負責為塔加藏族鄉、金源藏族鄉、甘都鎮等10個鄉鎮的2100多名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每一個鄉鎮配備了一名站長,主要負責人員管理和日常數據的上報。」趙文財說。
韓它剛是沙連堡鄉服務站的站長,他所在的這個服務站主要負責加倉、陰坡、關巴灣等11個村的140名老人的養老服務。按照民政部門規定的服務標準,有9名工作人員上門為老人打掃衛生、做飯洗衣、照料生活等服務。還時常與老人寒暄陪聊,不定期測量血壓,並建立了詳細的健康檔案。
群科鎮黨委書記趙維榮告訴記者,年輕人都外出務工,留守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成了問題。化隆縣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發揮政府購買服務的撬動作用,將政府購買養老服務「走深一步」,向農村和失能老人延伸,建立貧困居家老人護理服務制度,既解決了農村留守老人的日常生活困難,也有效解決了外出打工子女的後顧之憂,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嘉特養老開展的居家養老服務,切實為群眾解決了難題,也為基層社會綜合治理髮揮了重要作用,營造了敬老愛老的良好社會氛圍。」趙維榮說。
居家養老服務的啟動,滿足了老年人足不出戶,就可以在家裡享受到專業化、標準化、便捷化養老服務的需求。
化隆縣民政局副局長李承珠說,去年2月份,化隆縣以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的方式引進了兩家養老服務公司,統一對17個鄉鎮人員做篩查,符合享受居家養老服務的5000餘名老人全部納入免費居家養老服務系統。
近年來,海東市一直把養老工作作為民政重點工作,努力探索具有海東特色的養老模式,建立起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全面提升養老服務水平。
來源:青海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