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英國校服了解西方的文化傳承!

2020-12-10 騰訊網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很多家長或許心中都有疑問,現在送孩子出國性價比還像以前一樣高嗎?英國真的有些東西是國內學不到的嗎?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做詳細介紹。

現在出國留學意義還大嗎?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出國留學分為兩種不同的目的: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

大多數選擇在本科、研究生出國讀書的同學基本上都屬於錦上添花,為了能讓自己的學歷背景更加出眾、更具說服力,從而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脫穎而出。

但絕大多數低齡留學的孩子都屬於雪中送炭類型的,家長看到孩子在國內的體制內學校學習非常痛苦,所以都會想讓孩子換一種學習環境 ,並且體驗一下不同的生活環境。

所以對於小學、中學的同學來說,選擇留學能更主要的是為了教育的過程,去到英國在一個比較寬容自由的環境中去享受學習、享受生活。

其次,雖然我們現行的教育體制已經在發生改革,大力提倡給孩子們減負,但高考制度仍然還是一個最大的阻礙,晉升好大學的主要路徑就只有高考,所以考制導致不可能完全做到減負。

相比之下,英國的「全人教育」更適合孩子成長,可以讓孩子自由發揮自己的長處去給到高校審核,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的選擇也比較多樣化。

留學真的意味著成績差嗎?

其實這在國內是一個很嚴重的刻板印象。很多人認為出國讀書的孩子都是在國內「混不下去」了,但其實事實並非如此。

導致許多孩子在國內成績平平但出國之後卻可以考到一所非常好的學校的原因在於,歐美國家對於一個孩子優秀與否並不單純只看紙面成績,更多的是看一個孩子的綜合能力,例如演講能力、動手能力或者想像力等等。

許多孩子在國內只學習學校規定的課程,例如語數外史地政等等,所以他們可能會覺得非常枯燥,所以導致沒有興趣努力學習,又或者有些孩子天生就不適合學習某些學習,但卻又對另外的學習有著天賦。

但到了國外,孩子發現原來世界上的學科並不只局限在國內那幾門主科,例如在GCSE階段還有會有體育、藝術或者天文學等等,所以孩子可以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科學習,並避開自己不擅長的領域,這就會讓孩子的學習興趣濃厚,從而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成績自然而然也會變好。

英國的校服文化是什麼?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校服的國家,他的校服文化非常博大。相比於美國允許學生日常穿著自己喜歡的便服,比較自由的傳統而言,英國學校則更加注重規距,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這一點上,英國的校服文化和中國的規矩文化有很大程度的契合,這也與英國和中國都是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文化的國家有關係。

例如,在電影《哈利波特》裡,細心的同學可以發現在不同的場景裡,Potter和他的同學們都穿著不同的uniform,這就是一個英國校服文化的縮影。

英國學校要求學生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年齡段要穿著相對應的校服,意義在於培養和規定學生要懂得在不同的場景下,按照相應的規則去進行活動。

在英國的學校,從三歲入學開始便要求每個學生都要穿統一的校服,但當逐漸步入成年之後,學校便不會再強制要求學生穿學校統一的校服,但仍然會對學生的穿著有要求,什麼時間什麼場合要穿Blazer或者Jackets又或者是Suits,都是有一定的說法的。

另外,除了在學校裡面,英國人在整個社會中都是非常注重禮儀的,而穿著就是禮儀文化中最重要、最關鍵的點,穿著代表和展示了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和外在氣質,是給人們第一印象的鑰匙。

相比於國內的校服,英國的校服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認同,出國留學的性價比不僅要看孩子升學的好壞,更要看孩子在海外生活學習的狀態。

相關焦點

  • 從英國校服看西方契約文化-牛劍兒低齡留學101問
    3、英國的校服文化是什麼?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校服的國家,他的校服文化非常博大。相比於美國允許學生日常穿著自己喜歡的便服,比較自由的傳統而言,英國學校則更加注重規距,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這一點上,英國的校服文化和中國的規矩文化有很大程度的契合,這也與英國和中國都是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文化的國家有關係。
  • 英國人的時尚感是從小學就開始培養的,淺析英國的校服文化
    那精緻的校服外套、剪裁合身的白色襯衫、舒適的V領套衫、紳士的領帶...分分鐘都讓我們這些穿著「土肥圓」校服長大的中國孩子們羨慕嫉妒恨。英國校服,早在50多年前就甩開了其他國家校服N條街,成為了一種文化,甚至是一種英倫時尚標誌,也影響著全球校服文化的發展。
  • 民國時期的校服有多美,什麼日本英國的校服都弱爆了
    校服有多醜,從學校出來的人都知道,年少時小編每每穿上校服都會有一個深深的疑問,我為什麼會這麼醜,人靠衣裝佛靠金裝,反正小編我的學生年代就沒有裝過。(雖然小編我很想裝)那些說校服便宜的,實用的小編只想說你是在自欺欺人,我就不覺得我的校服有多耐穿,在我看來他唯一的作用就是在畢業的時候留給同學籤名,雖然這些在我校服上留下姓名的同學如今也很少聯繫,但這些籤名是我唯一沒有將這些校服丟掉,或者寄給貧苦區的理由。
  • School Uniform校服集錦 華師附外校服Fashion Show
    校服,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不僅彰顯學生的青春風採,更傳承著學校的精神理念。酒紅色V領毛背心,青春活潑;卡其色短裙,呈現雅致的淑女氣質;制式學院風,成熟穩重,端莊大方;英倫風搭配,側重專屬性與識別性設計。
  • 通過「非遺」太極拳了解中國文化
    現在,太極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中國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這對於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文化,意義重大。」鄭長鈴稱,太極拳此次申遺成功,會促使我們更認真地思考探究——太極拳為什麼會在中國文化裡孕育而生?它跟中國歷史、傳統、文化源流的關係是什麼?中國人如何看待宇宙自然和自身小宇宙之間的關係?近代以來,西方文化極大改變了中國人的行為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判斷,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使得不少年輕人思維固化、單線化,容易鑽牛角尖。
  • 校服:行走的校園文化符號
    一直以來,校服作為文化、教育、歷史的縮影而出現,成為社會的一道風景線。  1.最古老的校服款式沿用至今  世界上公認的校服概念來源於16世紀的英國,距今已有500多年。  不過,校服並不是公立學校的傳統。
  • 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美國的校服文化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美國的校服文化! 據立思辰留學了解,多數公立高中沒有統一的校服,部分私立高中要求學生穿著校服,其中宗教背景的學校對於學生校服穿著要求最為嚴格。 美高的學生校服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School Dress(校服):多出現在正式場合,例如晚宴、校內大型集體活動、教堂祈禱等。
  • 有文化特色的校服
    >民國風長衫(旗袍)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校服,也是很多傳統教會中學的校服。以前為了體現男女平等,校服採用寬鬆的長衫樣式,因此有的說這種校服為長衫,有的人稱它為旗袍。(圖片來源:聖保祿學校官網) 眾所周知,香港在鴉片戰爭後淪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倫格仔校服最能體現這一歷史
  • 西方那些神奇的傳統文化,了解一下
    在閱讀世界史類作品時,我們常常會遇到上述這樣奇特的傳統或者節日,會看到:西方君主因為某種傳統或迷信而做出奇怪的決定;會發現:某些特定的動物被賦予神性從而成為常用的圖騰,這些現象背後其實都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
  • 民國的校服VS日本的校服,哪個更漂亮
    不扯遠了,我們應該多了解和欣賞本國的優秀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別總是崇洋媚外,一股銅臭味,就不應該了。 其實我們泱泱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有很多的文化和物產,很優秀,讓世界嘆為觀止。 比如說我們民國時期的校服,並不比現在的日本學生裝難看。
  • 黔西南州小學生校服價錢
    黔西南州小學生校服價錢同時,也希望通過我們微弱的力量,讓更多學校參與進來,共同保護與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發展民族校服,傳承民族文化讓孩子們找到自己的記憶,屬於自己民族的古老的印象關注我們,傳承民族文化7月16日,馬山縣融媒體中心在公眾平臺上推送了關工委為馬山電白小學貧困生募捐的,呼籲社會愛心人士、愛心企業慷慨解囊為學校捐,統一購買「愛心校服」發給在校貧困生。
  • 從十年前的《Gossip Girl》到現在風靡街頭的運動風 - 這些校服...
    從校服到工作服,意味著從小孩變成了大人。這種統一的制服文化,有人評價說是抹煞個性,而F認為,則是戴著鐐銬跳舞,誰知道呢,改造校服往往成為了學生時代最大的樂趣之一,我們在規矩範圍內創造出屬於我們自己的個性與時尚。今天挑選了四個國家來聊聊背後的制服時尚與文化。
  • 「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全球五大洲同拜祖,讓中華文化唱響世界
    法國國會議員、法中友好小組主席陳文雄說,法國華裔不能忘記中國文化的根。保留中國文化的根,講中文,說漢語,對青年華裔的發展,包括對西方國家的發展都很重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合作部主任愛麗絲·德·詹利斯在參加法國當天拜祖活動時說,我認為整個中華文明是非常和睦的。
  • 傳承千年歷史「汾享新春」溫暖倫敦
    本次活動正值中國農曆新年,因此,誠國際貿易公司和中園主廚李志良共同創作出八道充滿了中國文化特色的菜餚,佐以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汾酒,為西方嘉賓展示了中國悠久的春節傳統,表達了傳承千年,香遠益清的中式價值。 許多出席本次晚宴的嘉賓是第一次品嘗中國白酒,也是第一次參加中國春節主題的晚宴。剛剛落座,他們就對桌上擺放的汾酒青花酒瓶和竹節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2021ISUE上海國際校服展】衣儷特來啦!帶你探索高端時尚的校服文化
    但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受其他國家校服文化的影響,中國校服的款式和版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目前,不僅配置運動服款式的校服,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學校採用國際化風格強烈的正裝作為校服。為進一步拓展中國校服市場的發展,2016年6月,報喜鳥將國際知名校服品牌衣儷特引進中國,共同打造國內高端時尚的校服文化。
  • 日本校服的裙子,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性格
    描述日本民族性格的經典著作《菊與刀》中曾評價,日本的民族性格總是充滿矛盾的,但當我們深入了解這個民族,會發現很多事情又是那麼的理所當然,就如同裙子和下雪天的搭配一樣。水手服的由來19世紀60年代,日本在明治天皇的帶領下開始改革,積極向西方靠攏。
  • 日本:我們的校服叫JK,英國:我們是燕尾服,中國:讓你們開開眼
    日本:看我們的校服,英國:我們的很高級,中國:讓你們開開眼!校服在學生得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當然,每個國家的文化不一樣,因此校服也是大不相同。對於日本校服,有這樣一個稱呼就是「JK」,看起來還是非常可愛的,這種JK衣服在我們也是非常流行的。英國的校服,相對來說給人感覺就是比較高大上一點。
  • 東瓷西漸:十八世紀英國工業之火,會燒制出怎樣的本土瓷器文化?
    引言瓷器是中國傳統物質文化,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發明之一,它可以是供人觀賞的裝飾品,也可以是裝盛插花的日用品,具有極大的藝術欣賞和日常實用價值。在了解本國瓷器文化淵源的同時,我們也需研究國外的文化,特別是國外在借鑑中國文化之後,如何將其吸收轉化,並創新出屬於他們的新型文化。
  • 中國文化典籍在西方的影響
    西方對中國最初的了解,源於西人早期來華遊記中或是荒誕誇張或是語焉不詳的記載。真正可視為信實記載的源頭,始於明清來華天主教傳教士的書信報導和著述,他們亦是16-18世紀中國文化典籍西譯的主要承擔者。
  • ...好文化故事 踐行文化傳承 ——第二屆延安文化傳承博覽會開幕速寫
    聚焦文傳會 | 講好文化故事 踐行文化傳承 ——第二屆延安文化傳承博覽會開幕速寫 2020-10-16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