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中產圈層白皮書》調查顯示,中產的生活重點裡「子女教育事業」排在榜首。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孩子上了一年級之後,媽媽基本上要面臨一個實際問題:別人都開始報興趣班了,我家孩子要不要報一個?
面對著鋪天蓋地的宣傳單,多數媽媽都難以保持「淡定」。對於如何選擇興趣班,李玫瑾教授曾在節目中詳細論述過這一話題,有需求的媽媽不妨借鑑一下。
補課成為流行趨勢:才上一年級就開始「十全大補」
小李的女兒今年「幼升小」,成為了一名小學生,這才開學沒幾天,小李發現女兒的班級裡已經開始有接送孩子去課後班的了。
小李一打聽,大家參加的興趣班五花八門,甚至有位小朋友,這才上一年級就開始了「十全大補」,那位媽媽耐心給小李解釋:「早晚都要學,這叫超前教育。」
小朋友要上遊泳、畫畫、奧數、口才,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小李非常想知道這位「超前教育」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喜歡這些課程。
家長為孩子報興趣班,多數忽略了「興趣」
在一項針對上海市家庭教育的問卷調查中顯示,40%的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的原因是出於學業競爭焦慮,25%的家長選擇了因為大家都在報。
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許多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之前,並沒有一個詳細的計劃,多數是出於追求學業,而忽略了「興趣」二字。
什麼樣的興趣班不用報,聽聽李玫瑾怎麼說
1. 孩子沒有「興趣」的興趣班
記者在街頭隨機採訪,當問及一位11歲的小學生是否有什麼特長,孩子回答鋼琴。記者隨口一問,喜歡彈鋼琴呀。孩子的回答是:「媽媽說學鋼琴以後能考個好高中。」
從孩子的眼神中,我們看不到她對彈鋼琴的一點熱愛,如果只是為了擁有這一特長,那麼在這上面所花費的所有時光都是一種煎熬。
李玫瑾老師說:孩子一定有她自己想做的事,中國式家長的問題是意識不到自己的孩子是孩子。
2. 英語科目興趣班
李玫瑾老師認為,如果只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語感和啟蒙,那麼學英語完全沒必要特意報個興趣班。
你只要每天在家放個錄音機,關鍵是創造早上一睜眼睛就是英語的那種環境。
如果真的想培養孩子的英語能力,不妨鼓勵他去看英文原版電影,聽英文歌曲、音頻、甚至英文動畫,李玫瑾老師一直在強調的無非是「氛圍」二字。
3. 提前預習的補習班
一位媽媽這樣評價補課:「從中產到破產只需要一個暑假。」
寒暑假通常是補習班最火熱的時候。許多媽媽都會選擇讓孩子提前預習下一學期的新知識。但是這樣的學習效果真的會好嗎?
一方面孩子好不容易放了假,心中是嚮往玩耍的,坐在補習班裡學習效率也不高。
一方面在補習班提前學習後,對知識掌握的並不牢固,卻可能因此在回到學校後變得三心二意起來。
給孩子報興趣班不是沒有必要,最好是一靜一動
李玫瑾老師認為,一周裡最合適的興趣班數量是兩個,有一個動,有一個靜,其餘時間留給孩子自己玩。
1. 運動類補習班
80後、90後成為父母后,已經開始意識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他們更願意把當年那些體育課被替換掉的遺憾,補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兒童經常參加體育鍛鍊對身體的好處是毋庸置疑的,不僅可以加強身體素質,促進身高增長,同時有助於孩子養成開朗堅韌的性格。
2. 興趣類補習班
很多人認為興趣班應該是正常課堂的延續,但在李玫瑾老師看來,上興趣班的目的是學習那些課堂上不教的東西。
用黏土做動物,用衍紙做花朵,孩子不一定要領到什麼國際大獎,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了快樂,擁有了欣賞美的能力。
糖果媽媽叮囑:給孩子報補習班最忌諱頻繁更換,在報補習班之前,一定要參考孩子自己的意願。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