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是王澤原創漫畫?其實並不是,他借鑑抄襲了朋弟的漫畫

2020-12-26 ACG土豆君

相信很多人童年都看過這樣一部作品,搞笑風趣卻又不失低俗,給我們帶來歡樂的同時又能反映時弊,時至今日看這部作品都充滿了教育意味,它就是《老夫子》。

在上個世紀,電視和網絡不發達的年代,平面書刊成為重要的傳播物,老夫子因為通俗易懂的搞笑劇情成為了書刊中最受歡迎的讀物之一。這部作品的風靡離不開作者王澤(原名王家禧、筆名王澤)的辛苦付出,從1962年創作至今老夫子漫畫出版已達到400套,在中國早期漫畫史上絕對是裡程碑式的典範。

作者王澤1944年考入北京輔仁大學美術系西洋畫專業,在當時來說絕對是一個高端人才,1962年起開始創作漫畫《老夫子》,在香港的報章雜誌上刊載。刊載之後馬上成為了那個時代最熱銷的讀物之一。70-80年代在香港談起這個作品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也正是因為《老夫子》這部作品,王澤成為了那個時代香港最具影響力的漫畫家之一。如今我們談起《老夫子》這部作品作者的印象,就是王澤這個人名,這是小時候連載的讀物留給我們的印象,上面都會標註作者是王澤。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2001年作家馮驥才曾出版了一本名為《文化發掘老夫子出土——為朋弟抱打不平》的書,上面貼圖展示了朋弟原作的漫畫,直接指責王澤所創作的《老夫子》是抄襲中國已故漫畫家朋弟的《老夫子》。

王澤是中國近現代史上著名的漫畫家,在1937年至1943年所創作的經典漫畫人物「老夫子」、「老白薯」等經典形象在京津一帶廣為流傳,1957年朋弟發表了最後的漫畫作品《老白薯出土》,因為當時的環境影響,這部作品徹底停止了更新。馮驥才先生的公布讓老夫子這部作品再次飽受爭議,至此《老夫子》的作者就要打上一個問號了?這部作品究竟算不算是王澤的原創作品呢?

這裡我們就需要做一個簡單的對比,主角老夫子,左邊為朋弟原名(馮棣)最初所創造的老夫子形象,右邊是王澤創造的老夫子形象,是不是非常相似呢?唯一的區別就是王澤所創作的老夫子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個長腿歐巴。

其次是老夫子的好朋友大番薯,朋弟版稱之為「老白薯」,王澤版的也非常相似,一樣的髮型三根頭髮,甚至都是相同的諸如身材。唯一的不同之處就是不一樣的服飾,換了個和老夫子相同的服飾,如此雷同的不僅僅是人物設定,劇情上面也有類似的情節,難道這僅僅是巧合嗎?那也真的太巧了。

朋弟最初創作的老夫子流行於上個世紀1937-1943年間,並且只在京津一帶發行,在五十年代後逐漸銷聲匿跡。而王澤的老夫子創作於1962年,70-80年在香港地區流行。在那個不發達的年代,信息很難流通,所以很少有人關注這些相似之處,原作者朋弟也早在1983年過世,直到2001年通過作家馮驥才的公開指責,才將此事挖掘。

人物形象以及劇情的相似程度無疑後者就是抄襲,在讀者眼中王澤絕對是剽竊了原作者朋弟的形象設定和部分故事情節。雖然本人公開聲明自己是原創作者,但在這樣明顯的事實面前狡辯也顯得無力。

在《吳雲新文集》第652頁中描寫到:「1980年,朋弟73歲,漫畫家黃冠廉將王澤在香港出版的《老夫子》拿給朋弟看,馮(朋弟本名馮棣)木然,微笑而已,其時腦已萎縮,已無當年風採。」

現如今版權意識越來越好,法律對於原作者的保護也越來越嚴格,但當時並不是這樣,沒有很好的法律保護原創作者的合法權益。更何況朋弟看到王澤版的老夫子時已經處於意識模糊的狀態,更別說站出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了。

時至今日在很多漫迷的心中都認為王澤是老夫子的原作者,其實並不是這樣,如果不是當時內地「思想」控制嚴格,老夫子被迫停止更新,後期必定會繼續連載,哪怕不是家喻戶曉的名作至少也是中國漫畫史上值得記載的一部作品。

當然王澤的二次創作也讓老夫子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作品,但並不能否定他抄襲的嫌疑。現如今雖然兩人都已經離去,但如果真的對簿公堂勝利的一定會是朋弟老師,根據法律來說這點無可厚非,因為兩個版本真的太相似了。

抄襲就是抄襲,哪怕你是流芳百世的作家,這就是一種可恥的行為!

土豆君寫這篇文章也是突然想到了這部作品,希望更多喜歡老夫子這部作品的人不僅僅要記住王澤,更要記住最初的原創作者朋弟老師。因為沒有他就沒有老夫子這部優秀漫畫的誕生。

以上就是本期土豆君分享的內容,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個讚和收藏哦。

相關焦點

  • 《老夫子》作者王澤去世,But陪住我哋大嘅老夫子同大番薯其實喺抄襲?!
    後來佢個仔放棄設計師工作接管《老夫子》漫畫事業真正成為《老夫子》第二代創作人大家一般叫佢個仔做小王澤而且其實老夫子出過好多部電影好多部甚至仲老過可樂君原來系之前有一篇關於老夫子抄襲嘅文章流傳好多人大叫毀童年!
  • 《老夫子》作者王家禧新年離世!「老夫子/大番薯/秦先生」多少70、80、90後的童年回憶殺!
    最初創作《老夫子》漫畫,王家禧定期為報刊畫四格漫畫,賺取稿費以維持家用。據說,在「老夫子」形象誕生的那天,王家禧正尋思著給自己取個筆名,這時,他的大兒子王澤正好跑到他跟前。於是,他索性就將「王澤」作為自己的筆名。漫畫《老夫子》一經面世,便受到了讀者熱烈的追捧,「王澤」這個名字也由此紅了起來。
  • 《老夫子》已經逐漸失去了市場,你認為它的原創作者是誰?
    想必有很多朋友都看過《老夫子》這部漫畫作品,該作品曾經在香港造成過很大的社會轟動,有政界高官甚至還稱讚這本漫畫為「香港的一代傳奇」,其「創作者」王家禧老先生憑藉該作品,在華人漫畫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前幾年這位老先生去世,外界都在對他進行緬懷時,一些「突兀的」聲音引起了公眾們的注意。
  • 王家禧:「老夫子」漫畫與背後的那樁公案
    這並不表示老夫子已遠離了他的生活,恰恰相反,那種茶餘飯後的熟悉,很難讓人將其與新聞有所關聯:「老夫子一直在進行中,有時我在香港餐廳吃飯還會看到它,一直沒變,還保持著你小時候的狀態。」對於已成為中央美院設計學院講師的陳慰平來說,小時候閱讀老夫子漫畫的情景歷歷在目,幾十年過去,不是漫畫本身,反而是那些情景讓人印象深刻。「在餐廳吃飯時,桌邊往往放著很厚一本《老夫子》,供大家免費閱讀。
  • 《老夫子》作者王澤駕鶴西去 抄襲一事成千古謎案
    王家禧,筆名王澤,於1928年生於天津,亦在天津度過小中學的豐富成長時代,於1944年考入北京輔仁大學美術系的西洋畫專業,畢業後曾在天津文化宮從事美術家工作,1960年在香港法屬天主教會擔任兒童《樂鋒報》雜誌美術指導與編輯,在60年代初開始漫畫創作,62年起開始創作漫畫《老夫子》。
  • 《老夫子》作者王家禧一路走好!感謝有你陪伴度過童年!
    同在天津工作生活過,處在同一個時代,甚至同在一個業界,《老夫子》是否抄襲了朋弟的作品,這爭議之聲,其實是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了。當時香港的亞文化發起人彭志銘收到一批內地朋友給他寄來的原稿,發現早在1940年代已經有人畫過老夫子,「它不但造型一樣,名字一樣叫老夫子,我們甚至找到連笑料也一樣的作品!」
  • "老夫子"作者王澤逝世!但老夫子真正作者究竟是誰,至今未有定論!
    2016年,《老夫子》涉嫌抄襲的消息被廣泛流傳。其實,「老夫子」這一漫畫形象卻涉嫌抄襲公案多年。這是朋弟1938年初在天津出版的中英文對照漫畫《老白薯》第一集朋弟的漫畫充滿了市井色彩,一推出就受到大眾的歡迎,就算到了1950年代他徹底棄筆後,在北京、天津的舊書攤上,花上一兩角錢,還可以買上一本舊日的《老夫子》,可見當時這本漫畫發行量巨大,廣受歡迎。朋弟的《老夫子》在1937-1943年流行,1950年代消寂。
  • 《老夫子》作者王家禧去世 從大番薯和秦先生看人生百態
    1956年王家禧舉家移居香港,1962年開始用其長子王澤的名字作為筆名,在香港的報章雜誌上發表《老夫子》,該作後成為其傳播最廣的作品。1964年香港吳興記書報社發行單行本後,在中國臺灣、香港、大陸以及東南亞等地相繼出版單行本和套裝,曾有馬來文、印尼文、印度文與泰文版本的漫畫。1980年代,他帶著家人移民到美國加州,後期《老夫子》主要由王家禧的長子王澤繼承其創作。
  • 《老夫子》作者王澤離世!再見了,我的童年回憶
    其中以長子「王澤」為筆名創作的《老夫子》漫畫,由「秦先生」首先登場,因人物個性顯明、幽默逗趣、文字簡潔,一推出深受讀者喜愛,大受歡迎至今。學建築的兒子王澤本尊,因見父親年紀漸老,於1995年毅然接下父親的棒子,繼續老夫子漫畫的創作。為了分辨兩時期的作者,讀者遂以老王澤、小王澤區分或漫畫家王澤、建築藝術家王澤。
  • 老夫子開了家主題餐廳,咱們都還欠他一張飯票!
    最近香港開了一家以《老夫子》漫畫做主題的餐廳,餐廳分為6大主題區,設計玩到盡,將老夫子融入布置,感覺仿佛進入了老夫子的漫畫世界中,非常好玩有趣,也有一種與童年老友再相逢的感覺,那就跟著共和君來一場回憶殺吧!
  • 葉羅麗:繼魔卡少女櫻之後,第八季漫畫又出事,是抄襲還是借鑑?
    導語:初次入坑《精靈夢葉羅麗》時滿心歡喜,但過不久就能發現經常有別的動畫小夥伴跑過來吐槽《精靈夢葉羅麗》官方抄襲,並且指責《精靈夢葉羅麗》是個縫合怪,起初也沒有人在意,但是慢慢深入了解……比如《精靈夢葉羅麗》第八季漫畫就又背扒了,是抄襲還是借鑑?
  • 香港出版界巨人離世 享年98歲 曾捧紅漫畫《老夫子》
    可以說沒有吳中興就沒有《老夫子》這部膾炙人口漫畫的發行。吳中興老先生從事出版和發行工作超過半個世紀,同時他也是「吳興記書報社」的負責人。由他管理的吳興記書報社從1954年創辦,60年代起開始成為香港發行業的龍頭出版社之一。
  • 漫威和DC互相抄襲?其實那叫借鑑!
    DC和漫威是美漫界唯二的巨頭,它倆都有著80多年的歷史,旗下角色成千上萬,而在這些角色中相似的確實不在少數,熟悉美漫的朋友肯定也都聽說過漫威、DC有互相抄襲的習慣。但其實漫威、DC互相抄襲的情況很多時候並不是單純的抄襲!
  • 老夫子的漫畫作家出家了:一切隨喜
    看到他出家的照片,留言的、評論的絡絡不絕,很多人都「隨喜隨喜」。我心中卻有一種欲悲的感覺…… 皈依佛門,六根清淨,從此修行在嵩山。 曾經喜歡老夫子的漫畫,每次坐火車都會在火車站買一些放在包中。有時間的時候翻一翻,樂一樂。文化的韻味就在這樂一樂中自己得到了薰陶。但從來沒有關注過他是誰畫的,沒有主動去了解過他的人生經歷。原來是他,蔡志忠,一個修行路上的人……
  • 易小星否認沐浴之王抄襲韓國漫畫,人物劇情都不同,韓方是碰瓷嗎
    引子今天叫獸易小星的電影《沐浴之王》上映了,可是韓國方面卻斥責這部電影侵權。這下麻煩了,如今的觀眾都非常看重一部電影的清白,如果電影染上抄襲侵權這些東西,票房可怎麼辦?首先,所謂抄襲,是指《沐浴之王》和《沐浴之神》片名的一字之差,可是這兩部影片都是搓澡題材,名字相似也正常。再一個中國電影《沐浴之王》和韓國漫畫《沐浴之神》在內容橋段上,故事情節上,人物設置上,沒有任何相同。既然如此,何來抄襲?很多人看到這裡,有點一頭霧水,搞不明白為什麼叫獸易小星也回應這件事。
  • 那是《老夫子》和《13點》共存時代,香港漫畫始祖的隱秘雙城記
    此前,香港本地漫畫流行的派別如中國故事(如抗戰或傳統故事改編),外太空科幻超能力(受日本超人文化和世界的太空開發新聞影響)以及較地道寫實的《老夫子》為主。有個共同的特性就是找不到有以女性創作及用女性為主角去主導劇情的女性漫畫。
  • 日本漫畫抄襲國產手遊,中日網友怎麼說
    也有的對這種揚眉吐氣的想法略感消極,認為我國的優秀畫師其實不少,「仿佛我國優秀作品很少的樣子,稍稍有點心酸」。 《少女前線》項目組@洗熊公社-將軍 關於本次事件的微博 1月9日,當《少女前線》項目組的@洗熊公社-將軍 剛剛發現了這一疑似抄襲事件的時候,他也有些不知所措:「混了那麼多年,
  • 真假「李子柒」,模仿與抄襲究竟有何區別?
    而用通俗的語言來表達以上意思,大概可以分成以下5點來判斷是否抄襲:(1)看被告對原作品的更改程度;(2)看原作品與被告作品的特點;(3)看作品的性質;(4)看作品中所體現的創作技巧和作品的價值;(5)看被告的意圖。而在所有涉嫌抄襲的事件中,較為經典且無爭議的,便是《老夫子》漫畫抄襲事件。
  • 《老夫子》作家已經帶著我們的童年離開我們!原來現在的《老夫子》系甘噶
    作為世家子弟,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西畫系高材生的他,恐怕也想不到自己最後是憑藉漫畫《老夫子》揚名立萬。不少人說,《老夫子》漫畫其實也反映了作者王家禧的一生:年輕時的王家禧,不僅才智雙全,還是運動的一把好手——遊泳、跳水、溜冰、打獵樣樣精通,所以在《老夫子》中刻畫運動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