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我們的肩膀包含骨與關節、肌肉、肌腱、韌帶、滑囊及間隙等結構組織,任何一個零件出現損傷都會導致肩痛和功能障礙。除了肩關節周圍炎之外,滑囊炎、腱鞘炎、關節不穩、肌腱撕裂、盂唇損傷等都有可能是肩痛的始作俑者。
前陣子,有位孫阿姨來就診,她肩痛了大半年,現在肩膀基本不敢動了,一動就痛,我問她為什麼不早點來,她的回答哭笑不得,原來,剛開始肩膀痛的時候,她聽周圍人說這是肩周炎,周圍人還說肩周炎自己能夠慢慢好,於是也就沒在意了,直到越來越嚴重,現在已經行動明顯受限了,才來醫院治療。
其實周圍的人也對,肩周炎有很多都有自愈的傾向,所以很多肩周炎患者自己慢慢就好了,甚至不用看醫生,但是仔細詢問病史就知道,孫阿姨發病前剛剛自己家建了房子,肩膀不經意間受了傷,可能造成了肌腱撕裂、盂唇損傷等症狀,這種情況不及時處理預後較差。
讓我們看看哪些疾病能夠引起肩膀疼痛呢?
1.盂肱關節炎
盂肱關節炎就是最常見的肩周炎,肩周炎又叫「五十肩」,它是發生於肩關節囊及其周圍韌帶、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炎症。多見於中老年人群,特徵是逐漸出現的肩疼和活動度下降。
2.肩鎖關節炎
肩鎖關節炎多見於長期託舉重物的勞動者或者肩頂部受過劇烈衝撞的運動員身上。這時我們用手沿著鎖骨向肩膀的方向摸索,在肩鎖關節處能發現明顯的壓痛點。
3.滑囊炎
肩膀的周圍有大大小小十幾個滑囊,他們起著緩衝和潤滑的重要作用。此外,在肌肉之間還有一些小小的間隙,當然,這些滑囊和間隙都很小,所以一旦因過勞損傷或寒冷刺激,裡面產生大量炎性滲出液,堆積在滑囊和關節裡,就會引起滑囊炎,造成肩部疼痛。
為什麼晚上會更痛?
這是因為夜裡人們長時間不改變體位,產生的炎性液體更容易沉積在滑囊和關節裡,造成了肩痛患者往往在夜間格外嚴重。
4.SLAP損傷
SLAP損傷是指肩胛盂緣上唇自前向後的撕脫,我們知道所有的關節至少都有2個面,包括凹面的帽子和凸面的腦袋,兩者嵌合才能進行不同方向的活動。盂肱關節的「大腦袋」是肱骨頭,「小帽子」是肩胛骨上的關節盂。
為了滿足肩關節靈活的運動,所以肩關節的關節盂很淺,又為了保證關節的穩定,所以在關節盂骨面上又長了一圈外厚內淺的纖維軟骨層,也就是盂唇來加深關節窩,控制「大腦袋」肱骨頭別跑偏。如果長期過度使用,比如手臂總是做投擲等動作,或者遭遇汽車安全帶突然暴力牽拉等外傷時,會出現盂唇從前向後的撕裂並導致肩痛。
5.肌肉和肌腱損傷
前面說了,肩關節是小帽子和大腦袋組合,所以肩關節周圍的肌肉既要負責運動又要保證穩定,勞苦功高、傷痕累累,特別是長期過度使用盂肱關節的勞動者或者發生過外傷撞擊關節的人,往往更是留下了勞損和傷病。其中最容易光榮負傷的就是岡上肌和肱二頭肌長頭肌肌腱。
岡上肌損傷
岡上肌和岡下肌、肩胛下肌、小圓肌一起組成了肩袖,負責肩部的各方向運動,保證盂肱關節的活動度和穩定性。其中岡上肌主要負責肩膀的外展,而且在它頭頂上恰好有一塊凸起的肩胛骨—喙突,倆鄰居在工作中總是碰來撞去時有摩擦,日復一日,相對柔嫩的岡上肌便吃了虧,要麼會發生鈣化性炎症,要麼乾脆發生半層甚至全層岡上肌撕裂。
肱二頭肌長頭肌肌腱損傷
肱二頭肌是位於肩膀和上臂前側的一塊長短雙頭肌,當胳膊向不同方向運動時,肱二頭肌長頭肌肌腱需要在一個骨性小溝裡不停地上下滑動,所以比較容易發生肌腱炎、腱鞘炎和肌腱撕裂,這些是引起肩前側疼痛及功能障礙的常見原因。
所以說,「肩痛就是肩周炎」雖未見得是錯誤診斷,但一定是沒有診療意義的落伍說法。如果發生難以緩解的劇烈肩痛,特別是出現肩膀的活動受限,應該到醫院及時就診,進行超聲、X線或者磁共振檢查,明確病因。
孫阿姨經過我們的處理後,一個星期就可以自己穿衣了,半個月就能自由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