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地理環境會產生不一樣的文化,這也是不同種族的來源。大部分人們都是生活在陸地上,哪怕是靠近海邊的人也只是會在出海捕魚的時候生活在船上,但是日常生活還是在陸地上。但是有一個民族卻不同,他們被稱為「活在海底」的民族,能夠在海底自由行走,但是到了陸地卻會暈倒。
巴瑤族是生活在東南亞海域的民族,主要的活動區域在印尼、菲律賓和馬來西亞之間,不屬於他們之間的任何一個國家,算是無國籍的民族。靠近海邊的民族都與大海結下不解之緣,而巴瑤族人更是離不開大海,日常出行依靠名為萊帕-萊帕的船隻,住的也是海上的房屋,甚至有不少人從出生到死亡都沒有上過陸地。
關於巴瑤族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認為他們是蘇丹皇家衛隊的後人,也有人認為他們是亞特蘭蒂斯的移民。這些起源說法都沒有得到認證,但是巴瑤族的各種神奇行為確實令人感到他們的不凡。
巴瑤族人在很小的時候就要學習遊泳,畢竟生活在大海之上,遊泳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除了遊泳之外,巴瑤族人還擅長潛水,就算不藉助任何工具,他們也能在海面下待上很長的時間,所以巴瑤族人都是潛水達人,在近海處,他們都能夠直接在海底自由行走。不過長期生活在海上,也讓他們「暈陸地」,在陸地上行走就會頭暈眼花,所以他們一般不下船。
在巴瑤族的生活習俗之中,船隻就是他們的第二生命,在孩子稍微大一點之後,他們就會得到一艘船 ,這艘船將會伴隨他們度過很長的時間。而由於當地海域的水產豐富,所以巴瑤族人可以不用為食物發愁,能夠一直生活在船屋中,至於一些其它物品,也可以通過與其他人的船隻進行貨物交換。
不過巴瑤族人在擁有超高水性的同時,也失去了很多。巴瑤族人雖然在長時間的進化之中,已經開始逐漸適應大海,能夠在海底存活很長時間,但是他們畢竟與魚不同,海洋的巨大壓力也在傷害他們的身體。因此,大部分巴瑤族人都患有減壓病,而且有一部分人為了減少海水帶來的壓力,還會主動刺破耳膜,導致在晚年的時候都會變得聽力不好。
雖然現代社會已經發展很先進,但是巴瑤族人依舊還是保留著原始的生活習俗,但是由於他們就生活在三國交界之處,所以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比如印尼就要求境內的巴瑤族人加入國籍,並且強制要求他們在陸地上生活,因此,現在生活在海上的巴瑤族人越來越少,或許用不了多少年,生活在海上的巴瑤族人就會徹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