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年生活在海上的民族,身體已進化,卻不能拯救他們的消失

2020-12-06 青年行

時代的車輪滾滾,卻不一定能碾壓到所有的地方,這次要說的就是被時代遺落的民族——巴瑤族。

巴瑤族生活在東南亞的一處海域中,是世界上唯一的海上遊牧民族,沒有國籍,所以他們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會在海上度過,也正是這個原因,導致了他們的身體都發生了一些變化。他們的生活方式與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不同,他們常年生活在海上,最後也會死在海上。

l生活在海上的巴瑤族

在印尼語中,巴瑤是海上民族的意思。巴瑤人生活的地方只有海洋,沒有陸地,歷代生活在海上,而且從小到大只有海水為伴與捕魚為生,並且不能上岸生活,其後代對海十分的熟悉,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被稱為海上的吉普賽人。

關於巴瑤族的由來,有兩個傳說。

一、是馬來西亞的一位公主在災難中被洪水衝走,國王為了找到自己的女兒就派遣一大批士兵下海尋找,找不到回去就會被判處死刑,這些士兵被逼無奈只好選擇在海邊停留下來並在此生活。

二、是巴瑤族的祖先曾生活在菲律賓的陸地上,只是突然有一天出現了一頭巨大的野獸,為了躲避野獸的捕殺,巴瑤族的先輩不得不逃到海上,在海上生活並開始繁衍後代。不過這些都是坊間的傳聞,因為缺少資料記載,其具體的起源目前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根據巴瑤族的語言以及體型特徵,也只能證實巴瑤族的起源或許與菲律賓有一些關係,沒有確切的結論。

巴瑤族的家是由一間細腳水上木屋和一艘木船組成的。水上木屋是由一根根又細又長的木桿支撐起來的,為了減輕木桿的承重,木屋所用的木材都非常輕薄,建築的面積也很小,即使是一個小孩走在上面,木板也會上下搖擺,一家老小就要生活在這樣一間狹小的木屋之中。並且木頭長時間浸泡在水中,使用壽命很短,所以他們經常要更換地點搭建木屋,漂無定所。

l巴瑤人的進化

我們有時會在電影中看到在海底生存的人類,但實際上人類潛入深海必須要有先進的航海設備與沉潛設備,而巴瑤族人民可以不藉助任何先進設備,只使用護目鏡和配重而進入海底,屏住呼吸可長達幾分鐘,來去自由。

據說是剛出生的小孩子沒學會走路,就已經學會遊泳,等到八九歲時就可以獨立出海捕魚。

為了生存,巴瑤族60%的時間都在水裡捕魚。他們從小接觸最多的便是海水,一生也都與水生活在一起,正是在這種潛移默化下,除了水性良好以外,他們的身體也逐漸發生了一些變化。

比起陸地人,他們的雙眼更適應水下的環境,即便是在光線較暗的水中,也可以迅速找到獵物。研究人員發現,為了適應海裡環境的變化,提供潛水需要的氧氣,巴瑤人的脾臟比一般人大50%左右,普通人在海水裡正常可以憋氣30秒左右,而巴瑤人可憋氣一分鐘以上。

為了減輕在海水裡面的痛苦,巴瑤人年幼時就會將耳鼓膜刺破。雖然聽起來非常可怕,但對於他們來說,這樣才是對自己的保護。同時這種方式,也會使得巴瑤人晚年時的聽力發生嚴重退化。

l巴瑤人面臨消失

隨著時代發展,科技進步,人們多用先進的設備進行大規模的捕魚,巴瑤人的生存空間正在逐漸縮小。一個民族的文化傳承,需要堅定不移的精神,大部分都會伴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的被淡忘,再加上巴瑤人的生活本就居無定所,傳承更加困難,屬於這個民族的文明以及文化正在逐漸消失中。

不過當下,巴瑤人已經開始嘗試進行陸地生活,雖然困難重重,但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巴瑤人也會像當初適應海上生活一下,逐漸適應陸地生活。

相關焦點

  • 世代漂泊於海上的「無國籍民族」,為了生活從小把耳鼓膜戳穿
    我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的公民都有屬於自己的國籍。對於公民來說,國籍是自己的「身份牌」,代表著我們在世界上擁有屬於自己的集體,也代表著我們在一個國家所擁有的權利和義務。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世界上的人們幾乎都有自己的國籍。不過,也有少部分人沒有國籍,他們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
  • 僅剩6千人,號稱「海上吉普賽人」,無國無籍,流浪在海上
    全世界有2000多個民族,分布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信仰和風俗隸屬於不同的國家,但世界上有這樣一個民族,生活在風景優美的「天堂裡」,但是生活質量卻如同「地獄」,而且連國籍都沒有,在三個國家裡搖擺流浪。
  • 僅剩6千人,號稱「海上吉普賽人」,無國無籍,終身流浪在海上
    全世界有2000多個民族,分布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信仰和風俗隸屬於不同的國家,但世界上有這樣一個民族,生活在風景優美的「天堂裡」,但是生活質量卻如同「地獄」,而且連國籍都沒有,在三個國家裡搖擺流浪。
  • 現實中的「人魚族」,在海中生活了一百多年,身體逐漸開始進化
    巴瑤族人,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民族,他們一生「以海為家」,數百年來世世代代都是如此,便有人把他們稱為一個沒有土地的「國家」,這群人常年活動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附近的海域,吃喝拉撒都在海上完成,甚至有些族人一輩子都沒有踏足土地。相信你一定很好奇他們的來歷,為什麼他們會世代生活在海上呢?
  • 以海為家、自幼戳破耳膜:海上最神秘的民族,為何一生不能上岸?
    然而,就在馬來西亞海岸水晶般蔚藍的珊瑚海上,住著這樣一群人,他們以船為足,以海為家,靠潛海捕魚為生,終其一生漂泊在海上。他們和以篷車為家在陸地上流浪的吉普賽人相似,所以常被稱為「海上的吉普賽人」,也是世界上最後一個海洋遊牧民族——巴瑤族。
  • 這個民族沒有國籍,一生都住在海上,很小的時候會把耳膜刺破!
    巴瑤是東南亞的一個民族,生活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之間的水域,他們都是靠下海潛水為生,所以常被稱為「海上吉普賽人」,被認為是最後的海洋遊牧民族。據說巴瑤的數量在這個海域生活了幾百年,很少踏上陸地,甚至有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上過陸地,而且這個民族的神奇不僅僅是生活在海上,更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無國籍的民族,一生都在海上漂泊,面對這種情況,無國籍人會在很多方面受到限制,但他們習慣了,因為他們一直以這種形式存在,在海上自由生活。
  • 巴瑤族一輩子在海水中,會不會進化出腳蹼或人魚形態?
    經常看旅遊雜誌的人,都知道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東南亞海域,生存著一個特殊的民族,他們被叫做海上的巴瑤族。我稱之為「民族」,而非種族,這是避免讓人誤以為巴瑤族和人類已經不一樣了。其實,巴瑤族和我們人類是一樣的,但確實在幾百年的進化過程中具有了一些特別的特點。
  • 探訪海上吉普賽人的生活樂趣
    可是我最近到了一個地方,一個遠離現代塵囂、恍若隔世的地方,近距離地接觸了一群人,他們讓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幸福,並且無比的幸福!  他們就是——海巴夭人,直譯的話,就是「海上吉普賽人」。  沒有人確切地知道海巴夭人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在海上生活的,現在的各種說法大多根據16世紀荷蘭人和英國人的考察結果。但是可以肯定,他們和大自然和平共處已有200多年歷史了。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雖然在馬來西亞出生,卻沒有馬來西亞公民身份。他們中有的是百年前因戰禍而避居船上的菲律賓難民的後裔,有的則由於歷史原因無法考證其身份來源,因而他們處於無國籍狀態。
  • 「活在海底」的民族,為了遊泳刺破耳膜,有人一生都沒上過陸地
    大部分人們都是生活在陸地上,哪怕是靠近海邊的人也只是會在出海捕魚的時候生活在船上,但是日常生活還是在陸地上。但是有一個民族卻不同,他們被稱為「活在海底」的民族,能夠在海底自由行走,但是到了陸地卻會暈倒。巴瑤族是生活在東南亞海域的民族,主要的活動區域在印尼、菲律賓和馬來西亞之間,不屬於他們之間的任何一個國家,算是無國籍的民族。
  • 最後的「海上牧民」,為了生存,走向了另外一條進化路線
    草原為放牧民族提供了賴以生存的生活環境,大部分放牧民族會通過放牧獲得巨大的經濟收入。既然陸地上存在數量眾多的放牧民族,那麼海洋上的放牧民族也能體現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海上放牧民族數量不多,現如今,世界上僅存的一隻海上放牧民族名叫巴喬族,很多人因為這個民族會去他們生活的地方旅行。該民族位於東南亞某個海域上,他們世世代代以大海為生,他們會親自下水捕撈魚類。
  • 幾部墨寶非寶的小說,最愛《至此終年》,有你,此生已無憾!
    至此終年小短評:平生一顧,至此終年。得顧平生,平生已無憾。本文主要講述女主 童言與男主 顧平生之間的愛情故事,算是師生文。文中淡淡文字,描述著生活中淡淡的日子,沒有什麼動人心魄的情節,可是卻看的人多次流淚。這也許是和作者所說「這並不是一個完全杜撰的故事有關」,這篇小說的故事比較貼近生活。作者文筆細膩,人物描寫那些淡淡的情懷,讓人讀著感同身受,真的是超級好看,強烈推薦!
  • 生活在北極地區因紐特人,一日三餐靠肉為主食,身體卻非常健康
    因紐特人,因為終身肉食,且有多數肉類是生吃的,被印第安人稱為「愛斯基摩人」,意思是吃生肉的人,他們自稱是因紐特人,意思是真正的人。說到吃肉,應該沒有哪個民族吃肉比得過愛斯基摩人,終年冰天雪地,寸草不生的北極,除了魚肉、海象、海豹等海洋類動物,他們實在是沒有其它食物可吃。
  • 文明入侵讓無國籍的海上吉普賽人...
    在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的海上,生活著這樣一群人。他們沒有國籍,終年生活在海上,以漁為生。他們是巴瑤族,被稱為「海上的吉普賽人」。關於巴瑤族的起源,相傳很久以前,馬來西亞柔佛州的公主,在一次洪災中被衝走。她的父王派遣部下出海尋找,並下令他們只能在找到公主後才能返回。
  • 「海上雅樂·花好月圓」經典民樂音樂會開票啦~快來九棵樹欣賞民族...
    「海上雅樂·花好月圓」經典民樂音樂會開票啦~快來九棵樹欣賞民族音樂吧~ 2020-12-02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進化的過程中,人類的大部分體毛消失,為什麼動物依然有?
    在進化的過程中,人類的大部分體毛消失,為什麼動物依然有?人類擁有屬於自己的思想和高等智慧,這也是和一些普通動物之間的區別,但是人類歸根結底也是屬於靈長類動物的一種,本質上和動物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其實這和不同生物的生活習性有著非常大的關係,曾經在猿人時代的人類,他們還過著茹毛飲血的日子,當時還沒有火的出現,它們和地球上的其他動物並沒有什麼區別,在惡劣的生存條件下,為了在野外,行動更加的方便,身體上厚重的皮毛並沒有褪去,不僅可以在打獵的過程中保護自己,還可以避免在太陽下的直接暴曬。所以對於當時的猿人來說,濃厚的毛髮是他們保護自己的一道屏障。
  • 巴瑤人無法進入陸地生活,未來能否進化出腳蹼,變成美人魚呢?
    生活在水中的巴瑤人,難以適宜陸地生活,未來會不會變成美人魚?巴瑤人自從生下來只能在水中度過,因為他們沒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據,所以只能在海洋中生存,為了適應海洋生活,他們必須從小開始鍛鍊,似乎並不知道自己的年齡,因為他們、不會根據時間的變化來計算自己年齡,即便他們離陸地僅僅只有幾公裡,他們不敢登陸,據說如果登上陸地後會產生一種眩暈感覺,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在水中生活。
  • 世界上有這樣一個民族:終生不能上岸與海同生,連耳朵都變化了!
    這個世界上住著許多少數民族和有特色的部族,每個部族或民族都有他們的文化風俗和傳統,今天我們是海洋風景極具魅力的民族,它還是世界上唯一的無國籍民族,一生受到海邊其他國家的排斥,涉及各種民族問題。這個民族是巴瑤族,東南亞的小規模民族,只有6000多人。 我主要在淺海漁業生活, 這個民族被稱為「海上吉普賽人」的情況也不少, 他們在這裡生活了幾個世紀,只有在和陸地人做魚貝類買賣交易時才能登陸。
  • 為什麼在進化的過程中,人類的尾巴消失了?看完漲知識了
    為什麼在進化的過程中,人類的尾巴消失了?看完漲知識了大家都知道人類是由靈長類動物進化而來的,也就是說剛開始的人類是帶有尾巴的,但是在經過了很長時間的進化之後,尾巴就慢慢消失了,那麼為什麼在進化的過程當中人類的尾巴會消失呢?
  • 古代的「匈奴」是如今的哪個民族?他們現在大都居住在什麼地方?
    同時歷朝歷代對匈奴之患都採取了一定的對策,但是,就在後世王朝的打壓下,曾經一度猖狂的匈奴也發生了變化,它們逐漸消失在中國歷史中,如今,只剩下有關匈奴的傳說。從上面可以看出,匈奴在歷史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你對匈奴傳說了解多少呢?現在,古匈奴是哪個民族?它們住在哪裡?
  • 海上生民樂,天涯共此時!上海民族樂團美國巡演首場亮相滿堂彩
    北京時間今天上午9時,上海民族樂團以近70人的最強陣容,由著名指揮家湯沐海執棒,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甘迺迪藝術中心音樂廳,以一臺品牌曲目《海上生民樂》的首場演出,拉開了此次赴美巡演的序幕並為美國觀眾送上中國新春祝福。每當一曲甫息,掌聲即刻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