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匈奴」是如今的哪個民族?他們現在大都居住在什麼地方?

2020-12-14 希望的燈不熄滅

霍去病與匈奴作戰時說的一句話:「匈奴未滅,何如家?何謂霍去病?漢武帝時期與匈奴作戰的英雄。透過霍去病的話,可以感覺到匈奴曾經是大漢王朝的隱患,令人十分頭痛。但是,在我國歷史上,匈奴除了令人頭痛之外,還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早在先秦時期,就有關於匈奴的傳說,他們是北方遊牧民族,一直困擾著中原王朝。

在秦始皇時期,蒙恬北築長城抵禦匈奴,在漢朝,通過與親,使匈奴的困境得到了一定的緩解。匈奴一直到漢武帝時期才被擊敗。然而,後世王朝仍然不時地受到匈奴的侵擾。

同時歷朝歷代對匈奴之患都採取了一定的對策,但是,就在後世王朝的打壓下,曾經一度猖狂的匈奴也發生了變化,它們逐漸消失在中國歷史中,如今,只剩下有關匈奴的傳說。

從上面可以看出,匈奴在歷史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你對匈奴傳說了解多少呢?現在,古匈奴是哪個民族?它們住在哪裡?事實上,要真正理解古代匈奴,還得從他們的起源和歸宿說起。

提到匈奴,大家都會這麼想,匈奴是北方強大的遊牧民族,他們的戰鬥力很強,曾經一度威脅著中原政權。對匈奴,我們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兇猛,野蠻,感覺不太友好的樣子!

實際上,匈奴與華夏民族原同根,同源。根據《史記·匈奴列傳》的記載:「匈奴,其祖先夏后氏的苗裔也,名為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青銅器、青銅器等,居北蠻之首,並遷牧。這就是說,匈奴也是炎黃子孫,他們在夏代末期到中國北部定居,由於當時北方有蠻荒,又以牧草為生,所以稱他們為「匈奴」。

實際上,在秦朝之前,匈奴只是北方蠻荒地區的遊牧民族,在當時,他們還無法介入中原地區的諸侯爭霸局面。北匈奴一直發展到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其北面的匈奴才逐漸壯大。不過,對於匈奴的發展,秦皇是有目共睹的,秦朝建立後,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秦朝精銳守衛,蒙恬修建長城,成功地將匈奴拒之門外。

到了漢初,也是匈奴最嚴重的時期,當時匈奴首領口口聲聲要奪走劉邦的妻子呂雉,而漢朝開國將軍們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表示,只有樊噲一人聲稱要提十萬兵來攻打匈奴,雖然樊噲也只是說,沒有和匈奴發生任何衝突。

後來漢朝派來了一些貴族女子嫁給了匈奴單于,和他們建立了一種很不穩固的契約關係。漢朝與匈奴的關係在這一時期一直處於下風,直到漢武帝那一時期,匈奴與中原王朝的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化,匈奴不再是到處壓榨中原王朝的遊牧民族。

由於漢武帝時期的名將輩出,中原王朝也讓匈奴懂得了什麼叫「犯我大漢,雖遠必誅」。這說明,漢朝之後,匈奴這個令人頭痛的問題慢慢得到解決,那麼,到了漢武帝時期,他又怎樣治理匈奴呢?其實我們可以從衛青、霍去病北上與匈奴作戰的事件中看出一點端倪!看看匈奴是怎樣一步一步失敗的!漢朝對匈奴的致命打擊。

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北伐匈奴,大敗匈奴,使匈奴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據報導,漢武帝元狩四年時,匈奴已完全退出漠南。這就是說,到了漢武帝時期,匈奴已逐漸淡出中原,回到自己的故鄉。

這樣,漢朝與匈奴的關係就發生了天大的變化,原來漢朝積極地與匈奴和親,渴望匈奴不會騷擾中原王朝。此時,反而成了匈奴求與漢朝和親,並希望通過和親來拉入兩個家族之間的關係。

後來,匈奴內部發生了變化,分為南北兩派。當匈奴分裂時,昔日橫行霸道的遊牧民族成了其他民族欺凌的對象,烏桓人搶了匈奴的地盤,迫使匈奴退縮,大漢王朝更將匈奴分裂開來,讓北匈奴留在漠北,南匈奴留在河套。必須說,此時的匈奴早已是風光一時。

由於天災戰亂,匈奴已不能生存,特別是北匈奴,在北方一片蠻荒之地,天災給他們帶來了致命的打擊,被逼無奈之下,他們只好投靠漢朝,接受漢朝的一些物資援助。此外,北匈奴的一部分還向西探索,進入哈薩克斯坦境內。與北匈奴相比,南匈奴的生活還算比較好,但是在中原王朝面前,他們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東漢末天下大亂時,南匈奴更是直接歸順曹操,被曹操徹底分裂為兩派,此後,南匈奴完全漢化,並逐漸融入其他民族。講起這裡,人們不免感到奇怪,曾經如此強大的匈奴,在漢武帝的強力壓制下,已幾乎完全走向了漢化之路。

實際上,通過不斷的研究和探索,我們已經找到了它們的蛛絲馬跡!

匈奴到哪兒去了?漢朝時,匈奴迎來了自己的末日,經過漢朝皇帝的軟禁,匈奴分裂成南北兩派,從那時起,匈奴就不再是強盛無敵的遊牧民族。那麼,漸漸地分化瓦解的匈奴最後都去了哪裡?

大家都知道,北匈奴被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以和親為理由,歸順大漢王朝,成為五十六個民族之一。另外一部份匈奴,逐漸西去,經過歐洲,接近哈薩克斯坦,也就是說,這一部份匈奴,很可能是歐洲的祖先。

不過,居住在河套地區的南匈奴,命運比北匈奴好得多,他們沒有長途跋涉,而是逐漸被中華民族同化,逐漸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此後,中原王朝經歷了五胡亂華,此時的南匈奴稱得上最後的輝煌,在經歷了短暫的輝煌之後,南匈奴也完全融入了我國各族人民之中,同時,與匈奴相關的歷史也宣告結束。

說到匈奴人,經過幾千年的演變發展成今天的哪個民族?她們去哪兒了?事實上,關於匈奴人究竟發展為今天的哪個民族,一直沒有明確的結論。至於現在的匈奴是什麼民族?對於匈奴的發展,我們也只是根據當時情況來猜測。

據了解,以前的匈奴很可能是現在的滿族、蒙古族,換句話說,如今的滿族、蒙古族就是昔日匈奴的血脈。伴隨著民族融合的進程,匈奴人也逐漸轉變為漢姓,直至今日,他們已完全融入中華民族。據了解,南匈奴的後裔現在多分布在中國陝西、山西、山東、福建等地,他們現在的生活方式與其他民族完全相同,任誰都不會想到,他們是可惡的匈奴後裔。

相關焦點

  • 古代讓人頭痛的「匈奴」,是如今的哪個民族?你可能想不到
    現在55個少數民族當中並沒有匈奴族的存在,這個曾經叱吒中國幾百年,一度讓中原王朝很頭痛的「匈奴」民族,是屬於現在55個少數民族中的哪一個?我不說你可能想不到。
  • 封建時期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如今成了哪個民族?你一定想不到
    古代封建王朝時期,北方的遊牧民族一直以來就是各朝各代最為頭疼的一個問題。從最早的周朝開始,就有犬戎破了西周的首都鎬京,周王朝被迫遷都。到了戰國時期,北方遊牧民族正式形成,這也是最早的匈奴。秦國時候,為了抵禦匈奴。
  • 曾經讓秦始皇都頭疼不已的匈奴,如今是哪個民族,後代在何方?
    曾經最讓秦始皇頭疼的就是「匈奴」,但如今我們卻很少聽到或者看到這個民族的存在,如今他們到底是什麼民族?後代又在哪兒呢?  匈奴最早期是來自於蒙古地區的遊牧民族,曾經一度因為他們的擅長騎射而讓歷朝歷代的皇帝感到害怕,最早期和匈奴之間有壓倒性勝利的人就是秦始皇。
  • 力壓大漢幾十年,讓古代王朝頭疼的匈奴,如今是什麼民族?
    匈奴這個民族,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們能徵善戰,在漢朝發展至巔峰後,力壓大漢幾十年。比如,在漢文帝的時候,為了來個下馬威,冒頓單于派軍破關直逼長安,燒殺搶掠一個多月後揚長而去。事後還給漢文帝寫了封信,把漢文帝給氣得不輕,差點就想出兵北伐。可想了想,覺得可能打不過,就認了下來。
  • 「匈奴未破,何以家為」:「匈奴」究竟是什麼民族,如今在哪裡?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漢朝霍去病將軍的豪言:「匈奴未破,何以家為?」 作為一個在中國歷史上如雷貫耳的傳奇民族的匈奴,一度統治著現在中國的大規模疆域。
  • 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古代民族今何在?
    其中有些民族,形成以後,活動的地域範圍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化,如藏族、彝族、黎族、壯族、侗族等。有的民族則變化較大,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這些古代民族,有些地域範圍變了,有的乾脆消失了。我們具體了解一下。匈奴前3世紀,興起於今內蒙古陰山山麓。
  • 古代匈奴為何會消失?其後裔分布於什麼地方,是現在哪些民族?
    匈奴是夏后氏的苗裔,在三皇五帝時期就已存在,在戰國末期,它與山戎、赤狄、白狄等混居於北方蠻荒地區。此後,在漢朝的軍事打擊下,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分,逐漸漢化,南匈奴融入中原;北匈奴西遷,自稱天命之鞭,橫掃歐洲。古代匈奴人沒有文字和書本,通常使用語言來約束族人的行為。
  • 令古人頭疼的匈奴人,到今天是哪個民族?哪個國家有匈奴後裔?
    匈奴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在今天已經不復存在了。匈奴人大約出現在公元前三世紀,屬於蒙古種族的一支。匈奴在發展過程中,與其他民族混雜生活。匈奴這個國家滅亡後,同化於其他民族,歷時久遠,其民族特徵也逐漸消失,現在已經很難再找出一個典型的匈奴人。
  • 威壓中原數百年,攪亂歐洲政局的的匈奴是何來歷?現在是什麼民族
    「匈奴」,是中國古代歷史繞不過去的話題,它伴隨著中國原始文明而生,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可深遠的影響,關於它的典故遺蹟隨處都是,如長城就是為防禦匈奴而建,再如蒙恬、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還有著名的的「昭君出塞」都與匈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奇怪的是,匈奴自南北朝之後,就再無聲息,這個民族真的從歷史上消失了嗎?
  • 匈奴、突厥、契丹、蒙古有何關係?他們是同一民族,不同稱呼嗎?
    匈奴、突厥、契丹、蒙古有何關係?他們是同一民族,不同稱呼嗎?大家都知道,在古代歷朝歷代當中,北方的遊牧民族一直都是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脅,如秦漢時期的匈奴,唐朝的突厥,宋朝的契丹等等,那麼這些遊牧民族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 古時候的匈奴是現在的什麼地方人呢?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句詩中的「陰山」,就是我國古代為患北方的匈奴的發源地。大致位置就是現在的內蒙古包頭地區,其活動區域大概就是現在的鄂爾多斯草原一帶。關於匈奴的起源,可謂是眾說紛紜,司馬遷的《史記》中說「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
  • 匈奴與突厥的西遷,為何能看出中國古代的強大?
    在漢唐之時,中國北方興起了兩個強大的遊牧民族,他們是匈奴和突厥,不過在漢唐名將的連續打擊之下,匈奴和突厥都西遷到中亞一帶甚至更遠的歐洲地區,因此如今就有很多人認為,從這兩隻遊牧民族的西遷就可以看出古代中國的強大,筆者深有同感,下面試著分析一二。
  • 歷史上的匈奴是現在什麼地方的人?過得如何?你可能永遠猜不到
    那麼當年中國歷史上的那批匈奴人到底去了哪個地方呢?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呢?今天就來詳細解讀下匈奴人的前世今生。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歷史上匈奴人這個群體。根據《史記》記載:「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獯鬻、燻育)。唐虞以上有山戎、獫允、薰粥,居於北邊,隨草畜牧而轉移」。
  • 令古人頭疼的「匈奴」,到了今天是哪個民族?
    匈奴並不是指一個單一的民族,而是對整個中原以北由多民族融合而成的遊牧民族的統稱。匈奴後人的去向,大概分為四個方向:第一個朝西方遷移,並在歐洲開枝散葉,融入到歐洲各民族中;第二個遷徙進入中原,融入漢族當中;第三個在河西走廊,與羌族和羯族之類的少數民族融合;第四個融入鮮卑族,在鮮卑族漢化過程中,併入漢族。簡而言之,今天的很多漢人,都有匈奴人的血統。
  • 古 之匈奴為何會消失,其後裔分布於什麼地方,現在是那些民族?
    因此,從漢高祖時期到漢文帝、漢景帝時期,都被匈奴邊患折騰得苦不堪言。 到了漢武帝時期,年輕氣盛的劉徹再也不願被匈奴所擾,派衛青、霍去病深入匈奴腹地,發動了馬邑之戰、河南之戰、漠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等,驅逐匈奴於漠北。公元前60年,匈奴發生了「五單于爭立」內亂,匈奴走向分裂。
  • 被中國打跑的匈奴人,最後都去了哪裡?歐洲有個民族跟他們很相似
    ——《匈奴歌》 說起匈奴,相信大家對它並不陌生。 這是一個隨牧而居的民族,一共經歷了十八任單于,直到公元前36年,才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每當季節更替、水源地發生改變時,匈奴人便遷徙到適宜居住的地方以維持生活。
  • 古代的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等民族哪裡去了?
    目前,我國56個民族,可為什麼沒有匈奴族、鮮卑族、突厥族、契丹族、女真族等歷史上著名民族呢? 匈奴族是我國歷史上與中原民族在「和」「戰」關係方面呈現較早的少數民族之一,他們曾遊牧與蒙古高原一帶,戰國時趨於強大。秦始皇時曾派蒙恬北擊過匈奴,築長城。
  • 苦寒大漠上的遊牧者:古代匈奴部落,為何會形成「收繼婚」習俗?
    白族姑娘成婚的習俗與我們如今漢人的習俗大有不同,她們仍然遵守著古老的習俗,大有「男耕女織」的思想,也秉承著「抓住男人的心,先抓住男人的胃」為宗旨。我國許多的少數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習俗,即便在久遠的古代時期也是如此,最典型的便要屬匈奴的「收繼婚」習俗。在《史記.匈奴列傳》中有這樣的明確記載,「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
  • 匈奴人到底去了哪裡,蒙古是匈奴的後裔嗎?
    匈奴,這個曾經強大的中國北方霸主已經不復存在了,在歷史的長河中,他不斷的分裂,通婚,遷移,雜居,已經融合到世界的各個民族當中。目前在中國,真沒有哪個民族算是匈奴的後代。有人說蒙古,有人說滿族,其實都不是,蒙古的祖先是東胡,居住在大興安嶺附近,是和匈奴同時代的一支部落,滿族的祖先是肅慎,生活在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一代。
  • 困擾兩漢的匈奴是個怎樣的民族?今天匈奴人在哪?還有這個民族嗎
    匈奴人建立的政權,存在了四百多年,其疆域最鼎盛的時候,北到伏爾加河,西至中亞各國,南到漢朝的河朔地區,東邊包括遼東和俄羅斯西伯利亞一帶,面積遠大於現在的中國版圖。 關於匈奴的起源已經不可考,按司馬遷的說法,他們是「夏后氏之苗裔」,由商朝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時的獫狁,春秋時的戎、狄,戰國時的東胡、樓煩等部落融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