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古人頭疼的「匈奴」,到了今天是哪個民族?

2020-12-14 雜談胡侃

我是雜談胡侃,不繞圈子,直接說答案。匈奴並不是指一個單一的民族,而是對整個中原以北由多民族融合而成的遊牧民族的統稱。匈奴後人的去向,大概分為四個方向:第一個朝西方遷移,並在歐洲開枝散葉,融入到歐洲各民族中;第二個遷徙進入中原,融入漢族當中;第三個在河西走廊,與羌族和羯族之類的少數民族融合;第四個融入鮮卑族,在鮮卑族漢化過程中,併入漢族。簡而言之,今天的很多漢人,都有匈奴人的血統。

匈奴人的起源

對於匈奴人的起源,就連紀傳體大佬司馬遷都是引用匈奴人的說法: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也就是說他們是夏桀兒子淳維的後裔。匈奴人在我國歷史上比較活躍的時期是周朝到東漢。只不過在各個朝代叫法不一,商朝時的鬼方、混夷、獯鬻(xūn yù),周朝時的獫狁(xiǎn yǔn),春秋時的戎、狄,戰國時的胡,都是後世所稱的匈奴。

戰國時期天下大亂,各路諸侯連年徵伐,只剩下稍微強大一點的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其中秦、趙、燕三國與胡人相鄰。當時的北方匈奴部落逐漸壯大,兵力以騎兵為主,妥妥的精銳之師,每次匈奴騎兵南下,趙國總是首當其衝,趙國軍隊基本不是匈奴人對手,趙國名將李牧權衡時事利弊,對匈奴採取預防為主的策略,慢慢讓匈奴人覺得趙國軍隊好欺負,每次匈奴大軍到來,李牧總是率部下堅壁清野,匈奴人每次都是無功而返,趙國人畜幾乎沒有傷亡,後來李牧膽怯的行為傳到趙王耳朵裡,趙王一怒之下,撤了他的職。

李牧劇照

結果後來接替李牧位置的趙國將領每次都與匈奴硬剛,次次大敗而歸,損失慘重,此時趙王又才想起原來李牧手段高明,再次請他出山,李牧佯裝生病進行推脫,趙王心急之際多次懇請,李牧無奈,趙國是趙王的,也是天下百姓的,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他的推辭只不過是為了讓趙王依他一件事——要我上任可以,必須得按我的法子。趙王應允,李牧故伎重施。

李牧劇照

他暗中訓練軍隊,但匈奴大軍到來之時卻深藏堅堡,慢慢的,匈奴對這隻趙軍毫無戒心,士兵天天操練,但不得殺敵,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了。見時機成熟,李牧讓百姓出城放羊,看見漫山遍野的牛羊,匈奴人大呼,這次大發了,隨後小股騎兵襲來,不費吹灰之力就抓了趙國許多牲畜,匈奴單于聞訊,調遣大軍南下,企圖直入趙國。見敵人上當,李牧指揮大軍從兩側包抄,趙軍把多日積累的怒火,全都撒在匈奴人身上,敵軍頓時大亂,這一戰,進犯的十萬匈奴騎兵全軍覆沒,導致匈奴十多年不敢犯邊。

在歷史上,對於中原王朝而言,匈奴一直是一股比較強大威脅勢力,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還派過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徵討匈奴,最終匈奴被逐出河西走廊。作為皇帝,劉邦也曾討伐過匈奴,在漢朝境內勝績滿滿,只是當時大漢剛建立,國力和軍力疲憊多時,出於國家戰略層面才採取和親政策。

匈奴的遷移史

到了漢武帝時期,匈奴則被打成了兩半,南匈奴向劉秀投降,到漢和帝時期,北匈奴向西遷移到達康居(今天的中亞地區)。建安7年,曹操分南匈奴為五部,設置都尉官,以漢人出任,至此,匈奴政權完全退出中原歷史舞臺。

被迫遷移到中亞(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塔等地)的北匈奴又在這些地方恢復元氣,從戰爭中磨礪出來的匈奴軍隊在中亞兩百多年後出現了一位軍事天才——阿拉提。

他帶著騎兵,以中亞為起點,一路向西,徵服巴爾幹半島,進入君士坦丁堡,攻佔西羅馬帝國首都拉文納,致使其滅國。從此匈奴人的後裔散布在土耳其、斯拉夫、匈牙利、希臘、義大利、法國的土地上。

進入中原的一支,則是劉邦與匈奴和親時期漢朝公主的後代劉淵在長安登基建立漢趙政權這一脈,那時候中國進入到五胡十六國的戰亂時期。

與羌聯姻的一支則是光武帝劉秀的一個兒子六世孫劉進伯攻打匈奴時兵敗被俘,後在匈奴娶妻生子,被尊為正皇帝的劉去卑就是劉進伯的孫子,赫連勃勃的五世祖。公元407年,赫連勃勃聯合羌人在涼州建立大夏政權,後被北魏所滅。

第四支則是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的匈奴人,慢慢融入到強盛的鮮卑部落,這兩個部落中姓氏以宇文和慕容為主。

現如今的大部分匈奴後人在後來的民族大融合中成了新的民族,像賀蘭、賀、賀、赫、金、伏、韓、公孫、姚、蓋、宇文、呼延、慕容,甚至李、陳、趙、王、徐這些大姓,都有匈奴人的後裔。

相關焦點

  • 令古人頭疼的匈奴人,到今天是哪個民族?哪個國家有匈奴後裔?
    匈奴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在今天已經不復存在了。匈奴人大約出現在公元前三世紀,屬於蒙古種族的一支。匈奴在發展過程中,與其他民族混雜生活。匈奴這個國家滅亡後,同化於其他民族,歷時久遠,其民族特徵也逐漸消失,現在已經很難再找出一個典型的匈奴人。
  • 曾經讓秦始皇都頭疼不已的匈奴,如今是哪個民族,後代在何方?
    然而如此強大的秦始皇也會遇到頭疼的問題,一個國家的發展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和疆域問題,安邦定國是一個皇帝願望,但是國與國之間的矛盾摩擦也是少不了的。    曾經最讓秦始皇頭疼的就是「匈奴」,但如今我們卻很少聽到或者看到這個民族的存在,如今他們到底是什麼民族?後代又在哪兒呢?
  • 封建時期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如今成了哪個民族?你一定想不到
    古代封建王朝時期,北方的遊牧民族一直以來就是各朝各代最為頭疼的一個問題。從最早的周朝開始,就有犬戎破了西周的首都鎬京,周王朝被迫遷都。到了戰國時期,北方遊牧民族正式形成,這也是最早的匈奴。秦國時候,為了抵禦匈奴。
  • 古代的「匈奴」是如今的哪個民族?他們現在大都居住在什麼地方?
    從上面可以看出,匈奴在歷史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你對匈奴傳說了解多少呢?現在,古匈奴是哪個民族?它們住在哪裡?事實上,要真正理解古代匈奴,還得從他們的起源和歸宿說起。提到匈奴,大家都會這麼想,匈奴是北方強大的遊牧民族,他們的戰鬥力很強,曾經一度威脅著中原政權。
  • 困擾兩漢的匈奴是個怎樣的民族?今天匈奴人在哪?還有這個民族嗎
    匈奴人建立的政權,存在了四百多年,其疆域最鼎盛的時候,北到伏爾加河,西至中亞各國,南到漢朝的河朔地區,東邊包括遼東和俄羅斯西伯利亞一帶,面積遠大於現在的中國版圖。 關於匈奴的起源已經不可考,按司馬遷的說法,他們是「夏后氏之苗裔」,由商朝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時的獫狁,春秋時的戎、狄,戰國時的東胡、樓煩等部落融合而成。
  • 力壓大漢幾十年,讓古代王朝頭疼的匈奴,如今是什麼民族?
    匈奴這個民族,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們能徵善戰,在漢朝發展至巔峰後,力壓大漢幾十年。比如,在漢文帝的時候,為了來個下馬威,冒頓單于派軍破關直逼長安,燒殺搶掠一個多月後揚長而去。事後還給漢文帝寫了封信,把漢文帝給氣得不輕,差點就想出兵北伐。可想了想,覺得可能打不過,就認了下來。
  • 古代讓人頭痛的「匈奴」,是如今的哪個民族?你可能想不到
    現在55個少數民族當中並沒有匈奴族的存在,這個曾經叱吒中國幾百年,一度讓中原王朝很頭痛的「匈奴」民族,是屬於現在55個少數民族中的哪一個?我不說你可能想不到。
  • 威壓中原數百年,攪亂歐洲政局的的匈奴是何來歷?現在是什麼民族
    從上古到漢朝,匈奴人的演變古老的匈奴民族伴隨中國原始文明而生,早就遠古時期就曾與黃帝部落交戰,被驅趕至荒漠草原上,那個時候它叫「葷粥(xun yu)」;之後商代婦好徵伐滅掉的小國「鬼方」,也屬於匈奴族;武王伐紂時,關中之地一度被「
  • 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古代民族今何在?
    其中有些民族,形成以後,活動的地域範圍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化,如藏族、彝族、黎族、壯族、侗族等。有的民族則變化較大,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這些古代民族,有些地域範圍變了,有的乾脆消失了。我們具體了解一下。匈奴前3世紀,興起於今內蒙古陰山山麓。
  • 「匈奴未破,何以家為」:「匈奴」究竟是什麼民族,如今在哪裡?
    其實,不管司馬遷講得對不對,匈奴其實是一個歷史悠久,分支眾多的古老遊牧民族。匈奴與中國人的接觸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比較頻繁了。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西周末年,匈奴中的犬戎襲擊了周王室,西周從此過渡到東周。而犬戎還佔據著西周王朝原來的地盤,也就是鎬京,位於如今的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
  • 匈奴最早是出現在哪個朝代?後面又是如何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以今天的行政省份來說,包括了寧夏、陝西和內蒙古邊境的位置。拿下河套之後,置了九原郡。秦朝的進攻,削弱了匈奴勢力一段時間。02匈奴的崛起但是,到了秦末漢初,由於匈奴皇帝頭曼單于的兒子冒頓單于,弒父自立,之後成功統領了匈奴幾個不同的部落,在北方形成了一個非常大的奴隸制政權。
  • 讓皇帝頭疼的「瓦剌」,現在變成了哪個民族?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
    在中國幾千年文明發展中,遊牧民族始終都威脅著古代王朝,從商、西周起,古人一直都在討伐外患,商王武丁平定鬼方,《易·既濟》:高宗伐鬼方 ,三年克之。 鬼方戰敗後,大多數人都加入了其餘的遊牧民族,西周時期,又出現了蠻夷狄戎,春秋戰國時期,趙國邊境有胡人、秦國有匈奴,漢代依舊以匈奴為主,隋唐有鮮卑、契丹族、女真族也慢慢崛起。
  • 古代的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等民族哪裡去了?
    目前,我國56個民族,可為什麼沒有匈奴族、鮮卑族、突厥族、契丹族、女真族等歷史上著名民族呢? 兩漢時期的昭君出塞,飛將軍李廣的故事就反映的是與匈奴關係的史實。秦漢時一部分西遷至歐洲,後與當地土著居民融合成為現代匈牙利的先民;一部分內遷,南北朝時建立過前趙、夏、北涼等政權,逐步與漢族及少數民族融合。所以,南北朝以後史冊不再有匈奴之名。
  • 匈奴是否還有後裔?專家:只要是這五姓之一,或許就是匈奴後代
    在古代歷史上,中原王朝一直受到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侵擾,其中最令中原王朝頭疼的就是匈奴。關於匈奴一族的起源,司馬遷在《史記》中認為「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而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則認為匈奴其實就是商朝時的鬼方、混夷、獯鬻等部族,到周朝時改稱獫狁,春秋時稱戎、狄,戰國時稱胡,後世則統稱為匈奴。從商朝時期開始,每當匈奴一族強大到一定程度時,都會南下侵擾中原地區。比如與匈奴接壤的趙國,為了抵禦匈奴的侵擾,就修建了一條長達數千裡的長城,這也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
  • 匈奴人到底去了哪裡,蒙古是匈奴的後裔嗎?
    匈奴,這個曾經強大的中國北方霸主已經不復存在了,在歷史的長河中,他不斷的分裂,通婚,遷移,雜居,已經融合到世界的各個民族當中。目前在中國,真沒有哪個民族算是匈奴的後代。有人說蒙古,有人說滿族,其實都不是,蒙古的祖先是東胡,居住在大興安嶺附近,是和匈奴同時代的一支部落,滿族的祖先是肅慎,生活在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一代。
  • 作為華夏民族的後裔,匈奴一族究竟是如何遷徙和變化的
    今天,我們暫且不聊中南部的中原政權,重點關注北部的遊牧政權,關注曾經在北中國影響力巨大的匈奴。關於匈奴的起源存在不同的觀點和主張,筆者個人傾向於認同《史記》中的記載: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伴隨著夏朝的滅亡,夏後履癸(桀)的一部分直系後裔逃往北方避難,在與當地的其他部族融合後,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匈奴。所以說,匈奴最早是由夏王族的後裔所建立,歸屬於華夏一脈絲毫沒有異議。到了東周時期,匈奴內部發生了分裂,一部分向北繼續進行遊牧;而另一部分則向南擴張,在與秦國、晉國等中原諸侯國交戰後被吞併。
  • 匈奴人的面貌如何,是否真的醜陋,為什麼漢代和親只嫁不娶
    匈奴,一個已經消失了的民族。這個民族雖然消失了,但是這個民族對世界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而這個民族到底是什麼樣的,到現在仍然有很多的爭議,比如這個民族到底是什麼人種,是黃種人還是白種人,最後她們是怎麼消失的,到底融入了那些民族,他們的相貌到底是什麼樣的?
  • 匈奴、突厥、契丹、蒙古有何關係?他們是同一民族,不同稱呼嗎?
    匈奴、突厥、契丹、蒙古有何關係?他們是同一民族,不同稱呼嗎?大家都知道,在古代歷朝歷代當中,北方的遊牧民族一直都是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脅,如秦漢時期的匈奴,唐朝的突厥,宋朝的契丹等等,那麼這些遊牧民族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 匈奴的後裔今天在哪裡?陝北的匈奴人去哪了?
    稽胡正是黃帝的後裔,商周時被稱作鬼方、獫狁、獯鬻、薰育、葷粥等,這些名稱是中原民族在不同時期對稽胡的稱呼,或是稽胡的一支。 狄,又叫北狄,分很多種,主要有白狄、赤狄、長狄,生活在陝北的是白狄。神木發現的石峁遺址、清澗發現的李家崖遺址、佳縣發現的石摞摞山遺址,都是龍山晚期、商周時期陝北先民留下來的生活遺址。
  • 大漢朝消滅匈奴的戰爭,細細品來令毛骨悚然,深感絕望!
    今天我們來講令人細思極恐的漢匈大戰。一說到北方的牧民族匈奴,那可是中原大地千百年來揮之不去的噩夢呀!戰國時期後期最早記在了匈奴對中原諸國進行騷擾,秦一統天下之後更是不惜耗費巨大國力將北方諸國的長城修建成一體,其根本原因就是抵禦匈奴。匈奴當然幹不過強大秦朝了,於是選擇了暫時性的蟄伏,等到秦末天下大亂又蹦出來,一直為禍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