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國打跑的匈奴人,最後都去了哪裡?歐洲有個民族跟他們很相似

2020-12-26 騰訊網

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匈奴歌》

說起匈奴,相信大家對它並不陌生。

這是一個隨牧而居的民族,一共經歷了十八任單于,直到公元前36年,才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每當季節更替、水源地發生改變時,匈奴人便遷徙到適宜居住的地方以維持生活。因為,匈奴人從小生活在草原上,所以,他們每個人都非常擅長騎馬和箭術,也因此,匈奴軍隊的戰鬥力十分強悍。

公元前215年,匈奴進犯中原。於是,秦始皇派蒙恬等將領出戰,並將其趕出了河套平原。經歷了這一戰之後,匈奴元氣大傷,短時間內難以恢復。東漢之際,匈奴內部產生了矛盾,分裂為南、北匈奴。其中,南匈奴進入中原投靠了秦王朝融入了漢族,北匈奴從大漠以北地區遷徙到了西邊。

到了西漢前期,匈奴漸漸恢復了實力,再次強大起來。為了獲得資源和生存空間,匈奴數次入侵漢朝邊境,給西漢王朝造成了極大的政治、軍事威脅。起初,漢高祖與匈奴訂下和親之約,在約定中雙方規定:只要漢朝遠嫁公主到匈奴,並按時上交貢禮,匈奴便不再進犯漢朝。

然而,匈奴卻三番四次地無視約定,騷擾漢朝邊境,這給漢朝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後來,漢朝經歷了文景之治,不僅綜合國力得到了增強,軍事力量也逐漸強大了起來。到了漢武帝時期,為了鞏固統治,解除威脅,加強邊境防禦,漢武帝下定決心徹底徵服匈奴。

為此,他精心培養了一批騎兵力量,施行全面化、系統化的軍事管理,並且,加強中央集權,掌控鹽鐵等物品的經營權,為反擊匈奴做準備。

所以,漸漸的國家實力強大了起來,真正具備了對抗匈奴的實力。後來,漢武帝先後任命李廣、衛青、霍去病等名將率兵出擊匈奴。經歷了多次戰爭以後,漢武帝最終瓦解了匈奴主力軍,根除了漢朝的邊境問題。之後,由於戰敗,匈奴被迫北遷,也因此,激化了匈奴的內部矛盾。

公元前60年,虛閭權渠單于去世。一時之間,匈奴失去了首領,各方勢力均想扶持自己的人當單于。公元前58年,呼韓邪大敗單于握衍朐鞮繼位為匈奴單于。不久後,薄胥堂叛變,自立為王,稱為屠耆單于。隨後,呼揭單于、烏籍單于、車犁單于等人先後出現。

由此,匈奴被分裂成了五部。

後來,為了統治匈奴,五位單于明爭暗鬥,史稱「五單于爭立」。最終,呼韓邪單于上位,他發現匈奴內部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政權不完整、沒有統一的疆域等。對此,呼韓邪單于認為:若是匈奴不歸順漢朝廷,很可能會遭遇大禍。所以,為了保全匈奴,他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決定:歸順漢朝。

公元前51年,呼韓邪單于進入中原面見漢宣帝,表示願意歸順漢朝,接受漢朝的統治。就這樣,匈奴成為了漢朝的藩屬。但是,當呼韓邪單于去世以後,匈奴內部的一些有野心之人,由於,不甘心歸順於漢朝,便設法脫離漢朝,此後,匈奴又幾番進犯漢朝邊境。

公元前36年,備受匈奴騷擾的漢朝實在忍無可忍,為了徹底解決邊境問題,以加強中央集權,漢元帝先後任命甘延壽、陳湯等人為大將,派他們率兵對戰匈奴。在這次戰爭中,漢朝大獲全勝,不僅殺死了匈奴單于,還徹底消滅了匈奴有生實力。從此以後,匈奴實力大為銳減,不再對中原王朝構成威脅了。

之後,為了生存,匈奴餘黨逃亡到了漠北地區,並最終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後來,匈奴從漠北遷移到了其它地區,無人知道它最後去了哪裡。所以,在史學界中,學者們對匈奴的去向是眾說紛紜。有的史學家認為,匈奴政權被顛覆以後,殘存的匈奴人可能被漢族同化了,或者融入到了其它民族。

但是,有的史學家卻認為,匈奴從漠北地區逃到了歐洲,變成了西方史中的「匈人」。因為,西方史中記載的匈人與中國史書中的匈奴十分相似,二者皆性情狂野,善於騎射。除此之外,匈人所學習的箭術也與歐洲人的箭術不同,其箭上往往帶著一柄鐵頭。據此,一些學者認為:歐洲匈人就是中國匈奴。

然而,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我們目前仍然無從可知,因為,匈奴北逃以後,就再也沒有出現在中國的史書中了。其實,不管匈奴人最後去了哪裡,他們都是歷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歷史的發展都有一定的影響。所以,不管曾經的匈奴人現在變成了什麼民族,他們都是歷史中曾強大過的民族,都是值得世人尊敬的民族。

參考資料:

【《史記·匈奴列傳》、《北方文化與匈奴文明》、《漢書·卷九十四上·匈奴傳》】

相關焦點

  • 「匈奴未破,何以家為」:「匈奴」究竟是什麼民族,如今在哪裡?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漢朝霍去病將軍的豪言:「匈奴未破,何以家為?」 作為一個在中國歷史上如雷貫耳的傳奇民族的匈奴,一度統治著現在中國的大規模疆域。
  • 困擾兩漢的匈奴是個怎樣的民族?今天匈奴人在哪?還有這個民族嗎
    匈奴作為一個民族,早已消亡在歷史的長河中了,但是匈奴人其實並未消失,你或者你身邊的人,都有可能是匈奴人的後裔。 不過,匈奴人的主體政權雖然滅亡了,但是匈奴民族還在,他們的後人甚至還一度重現祖上的榮光,只不過曇花一現。那麼,匈奴政權滅亡後,匈奴人哪兒去了?
  • 被東漢打殘了的北匈奴,一路西逃,最後到底去了哪裡?做了什麼?
    公元91年,大將軍竇憲打得北匈奴作鳥獸散,從那之後,漢朝就再也不知道北單于帶著殘兵跑到哪裡去了。而到了公元347年,在東歐東哥特邊境上突然出現一票匈奴人,成為東哥特人、西哥特人,甚至羅馬人的噩夢。大多數匈奴史研究者已經確認,這兩部分匈奴人的活動是同一歷史運動過程的首尾部分。但是,首、尾之間的部分,則是大片空白,尚未有效銜接。
  • 匈奴人到底去了哪裡,蒙古是匈奴的後裔嗎?
    匈奴,這個曾經強大的中國北方霸主已經不復存在了,在歷史的長河中,他不斷的分裂,通婚,遷移,雜居,已經融合到世界的各個民族當中。目前在中國,真沒有哪個民族算是匈奴的後代。有人說蒙古,有人說滿族,其實都不是,蒙古的祖先是東胡,居住在大興安嶺附近,是和匈奴同時代的一支部落,滿族的祖先是肅慎,生活在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一代。
  • 力壓大漢幾十年,讓古代王朝頭疼的匈奴,如今是什麼民族?
    雖然後來漢武帝歷時44年對匈奴展開反擊,以漠北決戰奠定勝局,從根本上解決了匈奴南下騷擾的問題。可匈奴是遊牧民族,打不過就跑,能隨時轉移,發展起來後又跑過來騷擾,簡直就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直到東漢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那麼,匈奴人被擊潰後到底去了哪裡呢?
  • 古代的「匈奴」是如今的哪個民族?他們現在大都居住在什麼地方?
    對匈奴,我們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兇猛,野蠻,感覺不太友好的樣子!實際上,匈奴與華夏民族原同根,同源。根據《史記·匈奴列傳》的記載:「匈奴,其祖先夏后氏的苗裔也,名為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青銅器、青銅器等,居北蠻之首,並遷牧。這就是說,匈奴也是炎黃子孫,他們在夏代末期到中國北部定居,由於當時北方有蠻荒,又以牧草為生,所以稱他們為「匈奴」。
  • 令古人頭疼的匈奴人,到今天是哪個民族?哪個國家有匈奴後裔?
    匈奴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在今天已經不復存在了。匈奴人大約出現在公元前三世紀,屬於蒙古種族的一支。匈奴在發展過程中,與其他民族混雜生活。匈奴這個國家滅亡後,同化於其他民族,歷時久遠,其民族特徵也逐漸消失,現在已經很難再找出一個典型的匈奴人。
  • 古代的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等民族哪裡去了?
    目前,我國56個民族,可為什麼沒有匈奴族、鮮卑族、突厥族、契丹族、女真族等歷史上著名民族呢? 匈奴族是我國歷史上與中原民族在「和」「戰」關係方面呈現較早的少數民族之一,他們曾遊牧與蒙古高原一帶,戰國時趨於強大。秦始皇時曾派蒙恬北擊過匈奴,築長城。
  • 古代讓人頭痛的「匈奴」,是如今的哪個民族?你可能想不到
    現在55個少數民族當中並沒有匈奴族的存在,這個曾經叱吒中國幾百年,一度讓中原王朝很頭痛的「匈奴」民族,是屬於現在55個少數民族中的哪一個?我不說你可能想不到。
  • 曾經讓秦始皇都頭疼不已的匈奴,如今是哪個民族,後代在何方?
    匈奴最早期是來自於蒙古地區的遊牧民族,曾經一度因為他們的擅長騎射而讓歷朝歷代的皇帝感到害怕,最早期和匈奴之間有壓倒性勝利的人就是秦始皇。  正是他們的這種選擇,最後部分匈奴人開始改頭換面融入到了漢人的生活中,並且也開始學習漢人的文化,同時也和當地的漢人結合有了同化的傾向。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匈奴人都會和漢人結合,有一部分的匈奴人他們選擇向著西邊出發,最後來到了歐洲大陸,形成了一股新興的力量,後來他們在歐洲安定下來。
  • 威壓中原數百年,攪亂歐洲政局的的匈奴是何來歷?現在是什麼民族
    「匈奴」,是中國古代歷史繞不過去的話題,它伴隨著中國原始文明而生,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可深遠的影響,關於它的典故遺蹟隨處都是,如長城就是為防禦匈奴而建,再如蒙恬、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還有著名的的「昭君出塞」都與匈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奇怪的是,匈奴自南北朝之後,就再無聲息,這個民族真的從歷史上消失了嗎?
  • 歷史上的匈奴是現在什麼地方的人?過得如何?你可能永遠猜不到
    那麼當年中國歷史上的那批匈奴人到底去了哪個地方呢?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呢?今天就來詳細解讀下匈奴人的前世今生。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歷史上匈奴人這個群體。根據《史記》記載:「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獯鬻、燻育)。唐虞以上有山戎、獫允、薰粥,居於北邊,隨草畜牧而轉移」。
  • 有上帝之鞭之稱的匈人橫掃歐洲,匈人是匈奴人嗎?後裔在哪裡?
    從字面意思上看,匈人和匈奴人二者確實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甚至會給人一種:匈人就是匈奴人的後裔的感覺。事實上,匈人和匈奴人二者是否是同一人種?是否有民族傳承和文化沿襲的共性,目前並沒有確切的答案。雄踞蒙古高原的匈奴與橫行亞歐大陸的匈人公元前3世紀,在蒙古高原一帶興起了一個強大的民族——匈奴,他們以射獵為生、驍勇好戰,一度威脅到了中原王朝的統治。公元前176年,匈奴政權達到了統治頂峰,建立起橫跨北方草原的大帝國。
  • 為何說歐洲的義大利,就是東方的中國?原來義大利和中國如此相似
    若說到世界上和中國發展,中國文化魅力比較相似的國家,可能率先提到的應該都是越南,緬甸,甚至是日本,韓國等幾個和我國相鄰的國家。但接下來咱們要說到的這個國家,距離我國有著9619km。卻號稱是處在歐洲的中國。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經猜到了,這個和我國最為相似的歐洲國家名字呢?
  • 五胡亂華後,他們的後代去哪裡了|羯族|中原|五胡亂華|匈奴|鮮卑族
    匈奴、鮮卑、羯、羌、氐等五大胡族攪動中原,自立為王。這一時期是大動蕩的標誌,又是大融合的象徵。「五胡」來時中原陸沉,烽煙四起,去時更要釐清事實,尋蹤覓跡。匈奴匈奴是遊牧文明的代表,與農耕文明的中原政權屢有爭鋒。在西漢,漢軍迫使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東漢時,北匈奴遠遁西亞,南匈奴呼韓邪單于向漢稱臣。東漢末年,數十萬匈奴遷居山西汾河流域以及秦嶺以北。
  • 令古人頭疼的「匈奴」,到了今天是哪個民族?
    匈奴並不是指一個單一的民族,而是對整個中原以北由多民族融合而成的遊牧民族的統稱。匈奴後人的去向,大概分為四個方向:第一個朝西方遷移,並在歐洲開枝散葉,融入到歐洲各民族中;第二個遷徙進入中原,融入漢族當中;第三個在河西走廊,與羌族和羯族之類的少數民族融合;第四個融入鮮卑族,在鮮卑族漢化過程中,併入漢族。簡而言之,今天的很多漢人,都有匈奴人的血統。
  • 匈奴、突厥、契丹、蒙古有何關係?他們是同一民族,不同稱呼嗎?
    匈奴、突厥、契丹、蒙古有何關係?他們是同一民族,不同稱呼嗎?大家都知道,在古代歷朝歷代當中,北方的遊牧民族一直都是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脅,如秦漢時期的匈奴,唐朝的突厥,宋朝的契丹等等,那麼這些遊牧民族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 匈牙利人和匈奴人什麼關係?被漢武帝摁在地上摩擦,南北朝時散亂
    很多人認為,現在的匈牙利人,就是西漢時期,被漢武帝吊打的匈奴人。除了名字有點相似外,其實這是沒什麼根據的。之所以他們這麼認為,那是因為現在的匈牙利人,也喜歡吹嗩吶,也喜歡剪窗花,這跟我國陝北地區的習俗十分相似。
  • 中國人的手下敗將,歐洲人卻聞之喪膽,匈奴給西羅馬好好上了一課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天無二日」,這老哥可好,直接給整出個「二日」。西方人不講究風水,所以咱們也不能拿中國老祖宗的智慧去套,但有一點上,西羅馬帝國卻真得了中國歷代王朝的通病,那就是遊牧蠻族的騷擾。 如果拿一個中國王朝來對比的話,西羅馬似乎與中國的西晉有點相像,都是亡於北方的蠻族。不過稍有不同的是,西晉的命運比西羅馬好多了,好歹還有東晉給它續命,而西羅馬則是被一擼到底,東邊的東羅馬帝國,是它兄弟輩而非子孫輩。
  • 作為華夏民族的後裔,匈奴一族究竟是如何遷徙和變化的
    不過,這些少數民族都比較落後,甚至還停留在原始的部落或者部落聯盟階段。為了生存,他們選擇與中原政權交好,甚至還主動同周穆王一起祭祀華夏民族的共祖黃帝,相當於承認了自己的身份。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中原政權的影響,匈奴也開始迅速進化。在中原政權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同時,匈奴也開始由原始制向奴隸制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