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殺死了知更鳥?

2021-02-19 PeJoy遊戲說

大家好呀,這次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作品叫做《誰殺死了知更鳥》,本作是由日本遊戲公司「スマイル戦機」於2011年發售的戀愛冒險遊戲,也是Galgame十二神器之一,被稱為「百合獵殺」。




本作以「卯木小鳥」、「河野蘭」這對百合,與黃毛男主「雲雀丘翔」之間的愛恨情仇,使用3人不同的視角描述了一個極其扭曲、悲慘的故事。


卯木小鳥 CV:一色 ヒカル


本作的女主角,長相十分可愛動人,可是給人一種高冷並且難以接近的感覺,實際上是個和外表不同,外冷內熱的少女,非常喜歡老師「河野蘭」。

河野蘭 CV:飯田 空


「卯木小鳥」與「雲雀丘翔」所在高中的保健室老師,是個十分直爽的御姐型美女,對自己的欲望十分坦誠,是一個「雙性戀」。

雲雀丘翔


本作的黃毛男主,有著近乎變態般的佔有欲與控制欲,性格十分扭曲。

稍微介紹一下遊戲的3個視點好了。

小鳥


一開始的小鳥視點完全就僅是表面上的美好,雖然經歷波折,但最後停留在9月30日的美好與希望。

玩家可以從這線看到小鳥從隱藏自己,不透露一些自己的內心真正的想法,到最後坦然的希望能與蘭相依,而且化被動為主動突擊蘭。

這段帶來的是小鳥的改變而且改正因為自己父親所造成的價值觀,也就是愛與性都是骯髒的,這個想法。

但到最後小鳥看見父親那不曾出現的溫柔笑容,她或許明白了,自己的父親外遇的原因……


蘭線則是講述了部分背後的故事與9月30日後的故事,像是為何突然周末都沒空,以及確定自己的愛意等。

9月30日後的故事充滿了挑撥、誤會,首先由翔開始挑撥她對小鳥的感情,隨後是她已經陷入由欲望交織的生活,以及以為被下藥的情況被侵犯而坦露出的渴望。

還有後面小鳥逃跑卻不追,翔的思緒出現了一句「要是真心喜歡的話,不管怎樣都一定會追上去吧」,但真的是如此嗎?

或許是罪惡感讓她卻步的,但從翔的想法來思考,或許蘭對小鳥的喜歡以變成表面上的事物了,真正的自己以深陷欲望的生活了吧。


最後則是翔線,這線講述著整體背後的陰謀,雖然這是最讓人憤怒的一章,但從頭思考。

他是個變態是不用爭論的事實,因為血而愛上是怎麼回事,排除這個不談,翔只是錯了,因為自己那些朋友的錯誤價值觀,才讓他開始這樣。

在故事的最後,他不解為什麼自己做的這麼多,小鳥還是不愛上他,但後來被那些錯誤價值觀吞噬了。

或許翔只是渴求著被需要的感情而已,他本想用欲望讓小鳥想要他,被掐住脖子而夾住自己的小鳥,他向小鳥說著「說愛我」然後內心想著她說了就帶她去醫院、照顧她什麼的,難道這不是僅僅渴望被需要而已嗎?

雜談


遊戲過程中,有些橋段雖然看似很微小,但小編我認為非常的觸動人心。

途中有段小鳥父親買金平糖給小鳥的橋段,售賣這個金平糖的雜貨店要關了,父親又想到小鳥曾經喜歡著金平糖,感到有些可惜而買的吧。

但真的僅是這樣嗎?我認為父親靠近自己的女兒一點吧,因為受不了歇斯底裡的伴侶而外遇的他,讓自己和小鳥的距離越來越遠。

難道他不知道小鳥對自己的厭惡嗎?或許他想借著以前喜歡的東西,試圖聯繫,就像對於阿茲海默症的人會給他們跟古早的回憶有關的東西般,都是試圖去聯繫共同的回憶,希望能更了解一些吧。

最後


說了那麼多,最後來談談,到底是誰殺死了知更鳥吧。

小編認為知更鳥代表著是小鳥自己真切的情感。因為不想疼痛、恐懼、害怕,而把自己隱藏起來,抹殺了自己的情感,成為了一個看似無感情、孤高的自己。

9月30日時,小鳥解放了自己的情感,真真實實的與蘭相處,告訴了蘭自己的想法,並決定坦率的活下去。

但9月30日之後,雖然是被翔所引導,但小鳥對蘭的誤會或許也殺掉了小鳥的情感。周末都無法碰面的原因,難道小鳥不好奇嗎?正是如此,小鳥才會應翔10月2日的邀約,看見了翔與蘭走在一起的畫面,進而又封閉了自己。

正因為這一切的崩毀都是翔所引導的,加上囚禁她後的舉動,才是殺掉自己感情的兇手吧。

論小鳥自己描述、蘭種種的舉動、翔背後的陰謀,或許他們三個人都是殺死了知更鳥的兇手吧,也因而下這個標題—— 是誰殺死了知更鳥。

相關焦點

  • 誰殺死了知更鳥
    看完這些新聞,再去看《殺死一隻知更鳥》,難免會感到心寒。《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後100年,哈珀·李寫下了為黑人爭取正義和重視的《殺死一隻知更鳥》;而此書出版後的60年,依舊有黑人因膚色的「原罪」,死於非難。我們的社會,似乎依舊在走原來的老路,從未學習,從未改變。偏見依舊存在,歧視從未消失。
  • 《崩壞學園2》誰殺死了知更鳥怎麼樣 超高速自動步槍知更鳥簡評
    崩壞學園2誰殺死了知更鳥怎麼樣?誰殺死了知更鳥是崩壞學園2在7.2版本公主祈願中實裝的新自動步槍,武器名來自於一首外國童謠。那麼這把自動步槍的強度如何呢?又適合和什麼徽章、服裝、角色進行搭配呢?接下來就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 分享:殺死一隻知更鳥(英文版)
    《殺死一隻知更鳥》是一本讀了之後會想「為什麼現在才讀」的小說。不管歐巴馬將這本送給了自己的女兒是否真實,都改變不了它的成功,只能說是種對它輝煌的印證和肯定。很早之前從網絡上知道了這本書,苦於時間安排問題一直沒有細讀,現在想來實在後悔。我習慣讀書先揣度書名。而第一次讀到這個書名的感受是略帶殘酷和隱忍的,猜想主題大概是帶些後現代風格的懸疑。
  • 《殺死一隻知更鳥》淺析哈珀·李筆下的「知更鳥」意象:阿迪克斯
    比如美國著名黑人女小說家莫裡森的作品《秀拉》,喬安娜亨利的短篇小說作品《藍知更鳥的希望》,以及今天所要講到的哈珀·李《殺死一隻知更鳥》,都用「知更鳥」意象隱喻美好、善良和希望。《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美國女作家哈珀·李的長篇小說作品,1960年發表,1961年獲得當年度普立茲獎,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全球暢銷超過三千萬冊。
  • 讀《殺死一隻知更鳥》有感
    今天我要給大家解讀的書是《殺死一隻知更鳥》。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我閱讀後的感受。這本書是從一個小女兒斯庫特的視角出發,阿蒂克斯選擇為一個被指控強姦白人女性的黑人辯護,這在那個種族歧視依舊嚴重的小鎮裡,掀起了巨大的波瀾。而斯庫特也在這場案件中悄然成長,他們結識了善良的怪人拉德利。
  • 殺死一隻知更鳥!
    其實我不太愛看西方國家的文學名著,我更喜歡他們寫的詩,像高老頭,人間失格,大衛這種名著,翻譯過來有些機器,體會不到文字的美感,更不會把我拉進情緒中。殺死一隻知更鳥就處理得很好,所以在我看過那麼多本國外文學裡,這本一直是心中最佳。
  • 淺析《殺死一隻知更鳥》中「知更鳥」的象徵性意義指代
    父親說:「你射多少藍鳥都沒有關係,但是記住,殺死一隻知更鳥就是一樁罪惡。」因為它們只是哼唱美妙的音樂,供人們欣賞,什麼壞事也不做。《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美國著名的女性小說家哈伯 ·李的經典作品,該作品在1961年榮獲了普利茲文學獎,以該書為題材,在1963年拍攝的同名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也榮獲了奧斯卡三項大獎,最佳男演員,最佳編劇和最佳藝術指導獎。55年來,美國人說這本書在美國地位僅次於聖經。
  • 《殺死一隻知更鳥》:對種族與人性的探討
    《殺死一隻知更鳥》由美國作家哈珀·李所寫,是她一生中唯一的長篇小說。本書曾在1960年獲得普立茲獎,是英國青少年喜愛的小說之一。由該小說改編的電影獲得了第25屆奧斯卡三項大獎。《殺死一隻知更鳥》一書的書名是一個隱喻,來自於「知更鳥什麼壞事都不做,總是嘔心瀝血地唱歌給我們聽,所以打死一隻知更鳥是造孽的」。本書以九歲女孩斯庫特的視角出發敘述,通俗易懂,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講述了斯庫特和哥哥傑姆和朋友迪兒引誘怪人拉德利的故事。
  • 《殺死一隻知更鳥》電影解說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經典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1932年美國大蕭條已經持續了三年,無數人失業,無數人無家可歸, 人們看不到未來。在這個貧窮不安和恐懼的年代, 古老的南方小鎮梅克姆卻看起來一切那麼祥和安靜, 在這裡人們懶洋洋的耗著時間, 好像一天不只有24小時。
  • 《殺死一隻知更鳥》:美國中學生必讀,《聖經》屈居第二
    你射多少藍鳥都沒關係,但要記住,殺死一隻知更鳥就是一樁罪惡。《殺死一隻知更鳥》美國作家哈珀·李1960年發表的長篇小說,這是一部關於教養,偏見與正義的故事。在漢語中,《論語》教導我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然後當我們做什麼,我們就能夠抗爭到底。其實,這些概念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但《殺死一隻知更鳥》讓這種精神真實地展現在了我們面前,並激勵我們在生活中運用它們。
  • 《殺死一隻知更鳥》:透過知更鳥的隱喻,看教育對人生的影響意義
    作者借用「知更鳥」的獨特象徵意義,貫穿了整個故事的主線。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透過探析「知更鳥」的不同象徵意義,分別探索社會、家庭對人生的導向作用。一、透過「知更鳥」的典型象徵意義,看社會因素對人生的決定作用在書中,「知更鳥」的核心意義是善良、純潔。在書中,最典型的「知更鳥」形象就是黑人湯姆。1、他是善良的「知更鳥」,卻從未被社會接納
  • 《殺死一隻知更鳥》:從心理學「同理心」的角度,看他人的「異」
    你不可能真正了解誰,除非你進入他的鞋子,陪他走上一段。——摘自《殺死一隻知更鳥》從書名《殺死一隻知更鳥》來看此書,我會認為它是一部懸疑小說,然而,相反的是,它是一本以孩子的成長視角出發的,又對我們的現實生活頗具教育意義的小說。
  • 《殺死一隻知更鳥》讀後感:尊重平等
    知更鳥主要捕食害蟲,是農業上的益鳥,叫聲囀鳴似笛,在繁殖季節由早至傍晚鳴叫,甚至夜晚,受人民喜愛。故事背景: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二戰前,南方殘留著濃厚的種族歧視,小鎮上的黑人勞工湯姆被白人農民尤厄爾誣告,尤厄爾誣告湯姆強姦了他女兒馬耶拉。
  • 殺死一隻知更鳥:黑命賤的故事
    最初知道《殺死一隻知更鳥》,是因為主演《羅馬假日》的格利高裡·派克憑藉此片得到了奧斯卡金像獎。我之所以對這部電影名字有印象,純粹是因為生活當中從沒有聽過這樣怪怪的鳥類名稱。後來,經常在一些書單上看到這部同名小說的身影,在知名書評網站上讀者們對它的評價也是一片高贊。比如豆瓣上有7萬多人評價,評分高達9.2分。
  • 「去掉那些形容詞剩下的就是真實了」–《殺死一隻知更鳥》
    《殺死一隻知更鳥》……什麼是知更鳥?為什麼要殺死知更鳥呢?你知道嗎?題目,是小說的眼睛,是作者傳達內容的關鍵,往往從中能看出作者的意圖。但《殺死一隻知更鳥》無疑是個例外,單單看名字,根本不知道作者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想要表達什麼意思?但這不妨礙《殺死一隻知更鳥》成為一部偉大的作品。
  • 當獵槍在手,你會選擇《殺死一隻知更鳥》嗎?
    06 思考最後,我們再來討論這本書的題目,為什麼叫做「殺死一隻知更鳥」。知更鳥是一種小型鳴禽,有著動聽的歌喉,它除了給人們盡情歌唱外,「什麼壞事也不做,它們不吃人家院子裡種的花果蔬菜,也不在穀倉裡築巢做窩「。
  • 《殺死一隻知更鳥》: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最近讀完了美國阿拉巴馬州一位女作家哈珀·李一生中唯一的長篇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該作品在1961年獲得普立茲獎,由該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也獲得第25屆奧斯卡三項大獎。該作品也是美國中學推薦課外讀物,美國圖書館借閱率最高的書;歐巴馬給女兒公開推薦的書單中就包含這部作品。
  • 【殺死一隻知更鳥】你很少能贏,但有時也會
    02 哦,如果是那樣做,差不多就像殺死一隻知更鳥,不是嗎? 03 我想讓你見識一下什麼是真正的勇敢,而不要錯誤地認為一個人手握槍枝就是勇敢。
  • 《殺死一隻知更鳥》真實的10句話:你永遠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
    《殺死一隻知更鳥》是公認的美國文學經典,或許大家沒看過,但應該了解它的地位。《殺死一隻知更鳥》在西方影響力巨大,是美國中小學的必讀書目,圖書館借閱次數最高的圖書,以及英國青少年最喜愛的圖書,在最近一次民意投票中,它甚至壓倒《聖經》,成為「最具啟示意義的書」。很多人說,「這本書,你最好在涉世未深的小時候讀完,因為它關於做人。
  • 《殺死一隻知更鳥》最真實的十句話,人要有良心,不能隨波逐流
    有很多文學作品都時以童年的視角寫成的,《城南舊事》、《夏先生的故事》、還有哈珀·李享譽盛名的代表作——《殺死一隻知更鳥》,這些都是。那麼,在這個有童心的六月,來讀一本用兒童視角寫的書吧!那便是獲得過普利茲小說獎的美國文學經典《殺死一隻知更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