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殺死了知更鳥

2021-02-08 Lyanna想要Talk


私以為,《殺死一隻知更鳥》是一本將天真與殘忍雜糅在一起的迷人混合體:它以一個孩子無邪的口吻,道盡了世界的無情。以至於一口氣讀完書後,心中雖有感受到無奈和憤怒,卻依舊存有期望和希冀。我想,這便是作者哈珀的目的:讓讀者隨一個孩子將無條件的信任交付給世界,憑純真和熱情在殘酷的社會裡撞一個頭破血流,卻仍然能對明天滿懷希望。


 

總覺得,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去讀《殺死一隻知更鳥》,是一件極為諷刺的事情。1862年,林肯發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南美戰爭的勝利,更是宣告了黑人身上的枷鎖被解去,讓他們重新擁有了自由。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不為人知的隱秘角落,黑人依舊背著世世代代被強加在他們身上的鎖鏈。2020年5月25日,喬治·弗洛伊德因暴力執法而死。在他的背後,是布朗娜·泰勒(在家中遭警察射殺而死的黑人女性),艾哈邁德·阿爾貝裡(慢跑時遭白人槍殺的黑人青年),拉馬利·格拉漢姆(被警察無故射殺的18歲黑人青年)和千千萬萬不被世界所知的人。他們的身影,和湯姆·魯濱遜的身影神奇地重疊在一起,讓人深思。


殺死他們的,是系統性歧視,是人們的偏見,是根深蒂固的傲慢與輕視。


看完這些新聞,再去看《殺死一隻知更鳥》,難免會感到心寒。《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後100年,哈珀·李寫下了為黑人爭取正義和重視的《殺死一隻知更鳥》;而此書出版後的60年,依舊有黑人因膚色的「原罪」,死於非難。我們的社會,似乎依舊在走原來的老路,從未學習,從未改變。偏見依舊存在,歧視從未消失。


但正如書中所說:「不能因為我們在此之前已經失敗了一百年,就認為我們沒有理由去爭取勝利。」 同樣的,我們不能因為我們在此之前近兩百年都沒有取得平等,就認為這世上根本沒有平等。


總聽人說:「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 總會為此感到不解和不平,為什麼就不能做到人人平等。長大以後,才發現,絕對的公平或許是不存在,我們出生在這個世界上,便會有人出生貧寒,有人出生富貴;有人一輩子也無法走出那座山,有人卻年紀輕輕便能享受世界各地的美景。我們真正在追逐的,是公正,是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不帶任何偏見地去了解每個人的優缺點。這或許聽見來過於理想主義,但我想:我們就應心中懷揣理想,若是連希望都沒有,何談真正的改變。正如《殺死一隻知更鳥》裡說:「有一種東西不能遵循從眾原則,那就是人的良心。」 


所幸,世界上最不缺的便是心懷理想的好人。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阿蒂克斯,會有林肯,會有馬丁·路瑟·金,會有成千上萬的人自發地走上街頭,為消除偏見而戰。


人,終究還是嚮往光明。



罪惡只能被仁慈打敗,而仁慈需要勇氣。


《殺死一隻知更鳥》中,最為強調的一點,便是勇氣。這種勇氣,不是莽撞的勇氣,亦不是無知者無畏的勇氣。而是一種充滿了智慧的,即便陷於黑暗也依舊嚮往著光明的勇氣。


書中的阿蒂克斯是勇敢的:他在一個黑人飽受歧視的時代背景下,即便知道可能的後果,依舊敢於為一個黑人辯護。雖然極少有人理解他,真正的加害人充作是受害者去威脅他,他已經能堅守自己的底線,頑強守護著自己的信念,將這一種正義和勇氣灌輸給自己的孩子。他對於當時的社會,是一個逆行者;對於時代,卻是一個推動者,是一個英雄。


不僅是阿蒂克斯,書中還有其他許多勇敢的人:杜博斯太太,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憑藉自己頑強的意志強忍住了痛苦,戒斷了嗎啡。他們似乎都在做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畢竟,當你可以妥協的時候,何必去鬥爭——但恰是這種不願與現實妥協的精神,催生了勇氣,催生了鬥士,催生了改變。


《殺死一隻知更鳥》中,阿蒂克斯稱勇敢為「當你還未開始就已知道自己會輸,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無論如何都要把它堅持到底」的精神。《權力的遊戲》裡,同為父親的奈德在面對兒子「何為勇敢」的問題下,答道:「人只有在害怕的時候才會變勇敢。」 我想:勇敢是一種對自己內心恐懼的挑戰,是一次次面對不可能之事時依舊不改的希冀,是在孤身一人時不願退縮的倔強。我們稱英雄為勇敢的人,說他們有著常人無可媲美的勇氣。但真正的勇氣,不分什麼高低貴賤,只要你願意邁出那一步,你便是勇敢的。


在如今這個凡人的時代,每一個有勇氣的人,皆可為英雄。


願我們,都能做一個勇敢的人。



是誰殺死了知更鳥?是我們。


全書「知更鳥」只出現了兩次。一次在阿蒂克斯告誡「我們」不能殺知更鳥,因為它「從不做壞事,只唱歌給人類聽」;一次是在怪人雷德利為了保護「我」,刺死了尤厄爾的時候。知更鳥在書中,象徵的是如湯姆和雷德利這樣無辜卻飽受他人誤解乃至迫害的人,他們為人類「唱歌」,不求回報,而人類報以他們的卻是殘忍的死亡。


而我認為,這隻知更鳥,更象徵著斯庫特等人的純真。書中結尾,傑姆因為湯姆的死亡,對自己的信念產生了動搖。這何不像一隻在枝頭歌唱,卻因人們的傷害而搖搖欲墜的小鳥?《殺死一隻知更鳥》教會我們以一個孩子般未被則始終用一雙未被偏見、誤解、恐懼與偽善遮擋的眼睛,去期待人們做出符合事實邏輯的決定,去理解世界應有的樣子,卻也同樣讓我們看見了世界的殘酷無情,讓我們心中那隻本肆意歌唱的知更鳥,受到了來自成人社會的威脅。


殺死一隻知更鳥,正如殺死孩子的天真和信任。在這個人人為了資源和機會拼個你死我活的世界,孩子們的純真,也在被扼殺。恰如《小王子》中那個愛幻想的飛行員,孩子們的純樸往往不被成人社會所接受,過早地教會他們去用一個過於清醒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但天真,不應該是一個被否認的精神:若是沒有了天真,就沒有了幻想,沒有了創意,沒有了浪漫,沒有了理想,只有冰冷的事實和殘酷的真相。


阿蒂克斯卻沒有殺死這隻知更鳥,當斯庫特和傑姆都被湯姆被殺這件事情動搖了理念的時候,他站出來,告訴「我們」這世界更多的是好人。他作為一個追尋真相的律師,卻依舊有著孩童般最原始不加雕琢的天真。而恰是這種天真,讓他得以不與現實妥協,而邁出為黑人辯護的那一步。


只可惜,現實中,太多知更鳥被殺死。留下的只有現實主義和精緻利己主義。


但將我們區別於其他生物的東西,恰是我們仰望星空的能力。



《殺死一隻知更鳥》最讓我欣賞的一點便是:即使它展露了世界的殘酷,它依舊保護著我們心中的那隻知更鳥;它讓我們看見了偏見和不公,卻也給予了我們愛和勇氣;它讓我們了解了黑暗,卻也給我們指明了通往光明的路。哈珀和阿蒂克斯護住了那隻知更鳥,叫它還有放聲歌唱的能力和勇氣。


「我的噩夢隨著天光大亮一去不復返,一切都會好起來啦。」


🔚


相關焦點

  • 到底是誰殺死了知更鳥?
    大家好呀,這次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作品叫做《誰殺死了知更鳥》,本作是由日本遊戲公司「スマイル戦機」於2011年發售的戀愛冒險遊戲,也是Galgame十二神器之一,被稱為「百合獵殺」。或許他想借著以前喜歡的東西,試圖聯繫,就像對於阿茲海默症的人會給他們跟古早的回憶有關的東西般,都是試圖去聯繫共同的回憶,希望能更了解一些吧。最後說了那麼多,最後來談談,到底是誰殺死了知更鳥吧。小編認為知更鳥代表著是小鳥自己真切的情感。
  • 《崩壞學園2》誰殺死了知更鳥怎麼樣 超高速自動步槍知更鳥簡評
    崩壞學園2誰殺死了知更鳥怎麼樣?誰殺死了知更鳥是崩壞學園2在7.2版本公主祈願中實裝的新自動步槍,武器名來自於一首外國童謠。那麼這把自動步槍的強度如何呢?又適合和什麼徽章、服裝、角色進行搭配呢?接下來就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 殺死一隻知更鳥!
    其實我不太愛看西方國家的文學名著,我更喜歡他們寫的詩,像高老頭,人間失格,大衛這種名著,翻譯過來有些機器,體會不到文字的美感,更不會把我拉進情緒中。殺死一隻知更鳥就處理得很好,所以在我看過那麼多本國外文學裡,這本一直是心中最佳。
  • 分享:殺死一隻知更鳥(英文版)
    請輸入關鍵詞:「知更鳥」,獲得小說pdf, epub, mobi
  • 《殺死一隻知更鳥》淺析哈珀·李筆下的「知更鳥」意象:阿迪克斯
    比如美國著名黑人女小說家莫裡森的作品《秀拉》,喬安娜亨利的短篇小說作品《藍知更鳥的希望》,以及今天所要講到的哈珀·李《殺死一隻知更鳥》,都用「知更鳥」意象隱喻美好、善良和希望。《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美國女作家哈珀·李的長篇小說作品,1960年發表,1961年獲得當年度普立茲獎,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全球暢銷超過三千萬冊。
  • 淺析《殺死一隻知更鳥》中「知更鳥」的象徵性意義指代
    父親說:「你射多少藍鳥都沒有關係,但是記住,殺死一隻知更鳥就是一樁罪惡。」因為它們只是哼唱美妙的音樂,供人們欣賞,什麼壞事也不做。《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美國著名的女性小說家哈伯 ·李的經典作品,該作品在1961年榮獲了普利茲文學獎,以該書為題材,在1963年拍攝的同名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也榮獲了奧斯卡三項大獎,最佳男演員,最佳編劇和最佳藝術指導獎。55年來,美國人說這本書在美國地位僅次於聖經。
  • 《殺死一隻知更鳥》電影解說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經典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1932年美國大蕭條已經持續了三年,無數人失業,無數人無家可歸, 人們看不到未來。在這個貧窮不安和恐懼的年代, 古老的南方小鎮梅克姆卻看起來一切那麼祥和安靜, 在這裡人們懶洋洋的耗著時間, 好像一天不只有24小時。
  • 讀《殺死一隻知更鳥》有感
    今天我要給大家解讀的書是《殺死一隻知更鳥》。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我閱讀後的感受。這本書是從一個小女兒斯庫特的視角出發,阿蒂克斯選擇為一個被指控強姦白人女性的黑人辯護,這在那個種族歧視依舊嚴重的小鎮裡,掀起了巨大的波瀾。而斯庫特也在這場案件中悄然成長,他們結識了善良的怪人拉德利。
  • 《殺死一隻知更鳥》:透過知更鳥的隱喻,看教育對人生的影響意義
    作者借用「知更鳥」的獨特象徵意義,貫穿了整個故事的主線。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透過探析「知更鳥」的不同象徵意義,分別探索社會、家庭對人生的導向作用。一、透過「知更鳥」的典型象徵意義,看社會因素對人生的決定作用在書中,「知更鳥」的核心意義是善良、純潔。在書中,最典型的「知更鳥」形象就是黑人湯姆。
  • 《殺死一隻知更鳥》讀後感:尊重平等
    知更鳥主要捕食害蟲,是農業上的益鳥,叫聲囀鳴似笛,在繁殖季節由早至傍晚鳴叫,甚至夜晚,受人民喜愛。故事背景: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二戰前,南方殘留著濃厚的種族歧視,小鎮上的黑人勞工湯姆被白人農民尤厄爾誣告,尤厄爾誣告湯姆強姦了他女兒馬耶拉。
  • 「去掉那些形容詞剩下的就是真實了」–《殺死一隻知更鳥》
    《殺死一隻知更鳥》……什麼是知更鳥?為什麼要殺死知更鳥呢?你知道嗎?題目,是小說的眼睛,是作者傳達內容的關鍵,往往從中能看出作者的意圖。但《殺死一隻知更鳥》無疑是個例外,單單看名字,根本不知道作者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想要表達什麼意思?但這不妨礙《殺死一隻知更鳥》成為一部偉大的作品。
  • 《殺死一隻知更鳥》:對種族與人性的探討
    《殺死一隻知更鳥》由美國作家哈珀·李所寫,是她一生中唯一的長篇小說。本書曾在1960年獲得普立茲獎,是英國青少年喜愛的小說之一。由該小說改編的電影獲得了第25屆奧斯卡三項大獎。《殺死一隻知更鳥》一書的書名是一個隱喻,來自於「知更鳥什麼壞事都不做,總是嘔心瀝血地唱歌給我們聽,所以打死一隻知更鳥是造孽的」。本書以九歲女孩斯庫特的視角出發敘述,通俗易懂,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講述了斯庫特和哥哥傑姆和朋友迪兒引誘怪人拉德利的故事。
  • 《殺死一隻知更鳥》:美國中學生必讀,《聖經》屈居第二
    你射多少藍鳥都沒關係,但要記住,殺死一隻知更鳥就是一樁罪惡。《殺死一隻知更鳥》美國作家哈珀·李1960年發表的長篇小說,這是一部關於教養,偏見與正義的故事。不要殺死一隻知更鳥知更鳥在美國很常見。它與捕食性鳥類不同,知更鳥代表著和平。斯庫特的鄰居莫迪小姐解釋說:「知更鳥除了給我們帶來音樂的享受,其他什麼也不做。它們不會吃掉人們花園的植物,不會玉米倉裡建窩,它們只是為我們歌唱它們的內心。
  • 《殺死一隻知更鳥》:從心理學「同理心」的角度,看他人的「異」
    你不可能真正了解誰,除非你進入他的鞋子,陪他走上一段。——摘自《殺死一隻知更鳥》從書名《殺死一隻知更鳥》來看此書,我會認為它是一部懸疑小說,然而,相反的是,它是一本以孩子的成長視角出發的,又對我們的現實生活頗具教育意義的小說。
  • 當獵槍在手,你會選擇《殺死一隻知更鳥》嗎?
    06 思考最後,我們再來討論這本書的題目,為什麼叫做「殺死一隻知更鳥」。知更鳥是一種小型鳴禽,有著動聽的歌喉,它除了給人們盡情歌唱外,「什麼壞事也不做,它們不吃人家院子裡種的花果蔬菜,也不在穀倉裡築巢做窩「。
  • 殺死一隻知更鳥:黑命賤的故事
    最初知道《殺死一隻知更鳥》,是因為主演《羅馬假日》的格利高裡·派克憑藉此片得到了奧斯卡金像獎。我之所以對這部電影名字有印象,純粹是因為生活當中從沒有聽過這樣怪怪的鳥類名稱。後來,經常在一些書單上看到這部同名小說的身影,在知名書評網站上讀者們對它的評價也是一片高贊。比如豆瓣上有7萬多人評價,評分高達9.2分。
  • 《殺死一隻知更鳥》緣何成為一部永恆經典的成長小說
    這本書就是《殺死一隻知更鳥》,被媒體盛讚為「世界上最知名的成長小說之一」。而這本書的作者哈珀·李更是憑藉此書獲得了普利茲小說獎,被授予總統自由勳章。《殺死一隻知更鳥》為哈珀·李帶來了巨大聲譽,但是也招惹了許多不必要的是非。
  • 圖像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勇敢與善良,是一個人最好的教養
    「你們打下多少只冠藍鴉都沒問題,但記住,殺死一隻知更鳥就是犯罪。知更鳥只會唱歌給人們聽,它們不會糟蹋花園,不會在玉米穗倉庫築巢,什麼壞事也不會幹,只會盡情地唱歌給我們聽。所以殺死一隻知更鳥就是犯罪。」一個人最美麗的樣子是有教養我們說《殺死一隻知更鳥》是最有名的成長小說之一,可是為什麼要稱它為「成長小說」呢?
  • 鵝媽媽童謠 誰殺了知更鳥
    大家好我是小編吃土少女一個集美貌與才華與一身的女子今天給大家帶來系列故事《鵝媽媽童謠》——《誰殺死了知更鳥
  • 怎麼評價《殺死一隻知更鳥》
    "後來奴隸制被廢除,白人對於非裔黑人的情感變得更加複雜,一方面他們在經濟上需要非裔勞動力,一些白人對非裔的某些技能存在欣賞之情,這種情緒在芬奇一家人和卡波尼之間的相處中表現得非常明顯,在這樣的情況下,南方白人文化和非裔文化是相互融合的;但是,另一方面,部分白人主人和非裔傭人較好的私人感情也無法改變非裔備受歧視的主流價值觀地位,比如《殺死一隻知更鳥》中的黑人湯姆魯濱遜被尤爾誣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