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以為,《殺死一隻知更鳥》是一本將天真與殘忍雜糅在一起的迷人混合體:它以一個孩子無邪的口吻,道盡了世界的無情。以至於一口氣讀完書後,心中雖有感受到無奈和憤怒,卻依舊存有期望和希冀。我想,這便是作者哈珀的目的:讓讀者隨一個孩子將無條件的信任交付給世界,憑純真和熱情在殘酷的社會裡撞一個頭破血流,卻仍然能對明天滿懷希望。
總覺得,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去讀《殺死一隻知更鳥》,是一件極為諷刺的事情。1862年,林肯發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南美戰爭的勝利,更是宣告了黑人身上的枷鎖被解去,讓他們重新擁有了自由。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不為人知的隱秘角落,黑人依舊背著世世代代被強加在他們身上的鎖鏈。2020年5月25日,喬治·弗洛伊德因暴力執法而死。在他的背後,是布朗娜·泰勒(在家中遭警察射殺而死的黑人女性),艾哈邁德·阿爾貝裡(慢跑時遭白人槍殺的黑人青年),拉馬利·格拉漢姆(被警察無故射殺的18歲黑人青年)和千千萬萬不被世界所知的人。他們的身影,和湯姆·魯濱遜的身影神奇地重疊在一起,讓人深思。
殺死他們的,是系統性歧視,是人們的偏見,是根深蒂固的傲慢與輕視。
看完這些新聞,再去看《殺死一隻知更鳥》,難免會感到心寒。《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後100年,哈珀·李寫下了為黑人爭取正義和重視的《殺死一隻知更鳥》;而此書出版後的60年,依舊有黑人因膚色的「原罪」,死於非難。我們的社會,似乎依舊在走原來的老路,從未學習,從未改變。偏見依舊存在,歧視從未消失。
但正如書中所說:「不能因為我們在此之前已經失敗了一百年,就認為我們沒有理由去爭取勝利。」 同樣的,我們不能因為我們在此之前近兩百年都沒有取得平等,就認為這世上根本沒有平等。
總聽人說:「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 總會為此感到不解和不平,為什麼就不能做到人人平等。長大以後,才發現,絕對的公平或許是不存在,我們出生在這個世界上,便會有人出生貧寒,有人出生富貴;有人一輩子也無法走出那座山,有人卻年紀輕輕便能享受世界各地的美景。我們真正在追逐的,是公正,是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不帶任何偏見地去了解每個人的優缺點。這或許聽見來過於理想主義,但我想:我們就應心中懷揣理想,若是連希望都沒有,何談真正的改變。正如《殺死一隻知更鳥》裡說:「有一種東西不能遵循從眾原則,那就是人的良心。」
所幸,世界上最不缺的便是心懷理想的好人。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阿蒂克斯,會有林肯,會有馬丁·路瑟·金,會有成千上萬的人自發地走上街頭,為消除偏見而戰。
人,終究還是嚮往光明。
罪惡只能被仁慈打敗,而仁慈需要勇氣。
《殺死一隻知更鳥》中,最為強調的一點,便是勇氣。這種勇氣,不是莽撞的勇氣,亦不是無知者無畏的勇氣。而是一種充滿了智慧的,即便陷於黑暗也依舊嚮往著光明的勇氣。
書中的阿蒂克斯是勇敢的:他在一個黑人飽受歧視的時代背景下,即便知道可能的後果,依舊敢於為一個黑人辯護。雖然極少有人理解他,真正的加害人充作是受害者去威脅他,他已經能堅守自己的底線,頑強守護著自己的信念,將這一種正義和勇氣灌輸給自己的孩子。他對於當時的社會,是一個逆行者;對於時代,卻是一個推動者,是一個英雄。
不僅是阿蒂克斯,書中還有其他許多勇敢的人:杜博斯太太,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憑藉自己頑強的意志強忍住了痛苦,戒斷了嗎啡。他們似乎都在做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畢竟,當你可以妥協的時候,何必去鬥爭——但恰是這種不願與現實妥協的精神,催生了勇氣,催生了鬥士,催生了改變。
《殺死一隻知更鳥》中,阿蒂克斯稱勇敢為「當你還未開始就已知道自己會輸,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無論如何都要把它堅持到底」的精神。《權力的遊戲》裡,同為父親的奈德在面對兒子「何為勇敢」的問題下,答道:「人只有在害怕的時候才會變勇敢。」 我想:勇敢是一種對自己內心恐懼的挑戰,是一次次面對不可能之事時依舊不改的希冀,是在孤身一人時不願退縮的倔強。我們稱英雄為勇敢的人,說他們有著常人無可媲美的勇氣。但真正的勇氣,不分什麼高低貴賤,只要你願意邁出那一步,你便是勇敢的。
在如今這個凡人的時代,每一個有勇氣的人,皆可為英雄。
願我們,都能做一個勇敢的人。
是誰殺死了知更鳥?是我們。
全書「知更鳥」只出現了兩次。一次在阿蒂克斯告誡「我們」不能殺知更鳥,因為它「從不做壞事,只唱歌給人類聽」;一次是在怪人雷德利為了保護「我」,刺死了尤厄爾的時候。知更鳥在書中,象徵的是如湯姆和雷德利這樣無辜卻飽受他人誤解乃至迫害的人,他們為人類「唱歌」,不求回報,而人類報以他們的卻是殘忍的死亡。
而我認為,這隻知更鳥,更象徵著斯庫特等人的純真。書中結尾,傑姆因為湯姆的死亡,對自己的信念產生了動搖。這何不像一隻在枝頭歌唱,卻因人們的傷害而搖搖欲墜的小鳥?《殺死一隻知更鳥》教會我們以一個孩子般未被則始終用一雙未被偏見、誤解、恐懼與偽善遮擋的眼睛,去期待人們做出符合事實邏輯的決定,去理解世界應有的樣子,卻也同樣讓我們看見了世界的殘酷無情,讓我們心中那隻本肆意歌唱的知更鳥,受到了來自成人社會的威脅。
殺死一隻知更鳥,正如殺死孩子的天真和信任。在這個人人為了資源和機會拼個你死我活的世界,孩子們的純真,也在被扼殺。恰如《小王子》中那個愛幻想的飛行員,孩子們的純樸往往不被成人社會所接受,過早地教會他們去用一個過於清醒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但天真,不應該是一個被否認的精神:若是沒有了天真,就沒有了幻想,沒有了創意,沒有了浪漫,沒有了理想,只有冰冷的事實和殘酷的真相。
阿蒂克斯卻沒有殺死這隻知更鳥,當斯庫特和傑姆都被湯姆被殺這件事情動搖了理念的時候,他站出來,告訴「我們」這世界更多的是好人。他作為一個追尋真相的律師,卻依舊有著孩童般最原始不加雕琢的天真。而恰是這種天真,讓他得以不與現實妥協,而邁出為黑人辯護的那一步。
只可惜,現實中,太多知更鳥被殺死。留下的只有現實主義和精緻利己主義。
但將我們區別於其他生物的東西,恰是我們仰望星空的能力。
《殺死一隻知更鳥》最讓我欣賞的一點便是:即使它展露了世界的殘酷,它依舊保護著我們心中的那隻知更鳥;它讓我們看見了偏見和不公,卻也給予了我們愛和勇氣;它讓我們了解了黑暗,卻也給我們指明了通往光明的路。哈珀和阿蒂克斯護住了那隻知更鳥,叫它還有放聲歌唱的能力和勇氣。
「我的噩夢隨著天光大亮一去不復返,一切都會好起來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