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與國軍有何不同?志願軍王牌師長戰後總結三點

2020-12-23 歷史八卦社

大家都知道,1950年10月,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開啟保家衛國的徵程。而出國與美軍作戰,這對志願軍來說是頭一遭。以往我軍都是與日軍和國軍作戰,並沒有跟世界第一強國——美國交過手,各級指戰員都在思考:在朝鮮的山地,和擁有最現代化軍事優勢的敵人作戰,敵人的戰術特點如何?戰鬥力如何?在敵人強大的空軍、炮兵和坦克聯合打擊下,在防禦作戰中我們如何才能守住陣地?在進攻中我們如何才能以小的代價,取得大的勝利?

很快,雙方就有了交戰的機會。

面對敵軍冒進的勢頭,彭總調兵遣將,部署40軍在兩水洞、溫井、龍頭洞等地積極設伏,基本殲滅了韓軍第六師團三個聯隊和第八師團一個聯隊。遭此打擊,美韓聯軍紛紛分散向後收縮,戰機就此出現。

當時,駐紮在39軍正面雲山地區的是韓軍第一師,左右兩翼均無敵軍。而雲山是一個約 2000戶居民的小城鎮,處於小盆地內,四面環山,叢林茂密,河流縱橫,正是打殲滅戰的好地方。

在完成對雲山三面包圍後,39軍軍長吳信泉、政委徐斌洲決心集中8個步兵團在2個炮兵團、1個高射炮兵團支援下攻佔雲山。具體部署是:第116師從正面實施主攻,117師兩個團從左翼、115師兩個團從右翼協助116師圍攻雲山,117師1個團插至上九洞斷敵退路;115師一個團負責阻擊美軍第24師北援。攻擊時間確定為11月1日19時30分。

之所以選116師擔任主攻任務,是因為116師是39軍乃至四野頭號王牌師。早在東野時期,116師的前身2縱5師就以善於攻堅、善於運動而出名。靠山屯戰鬥,2縱5師改變野司戰役部署,不僅殲滅71軍守敵一個團,而且還為大部隊重創71軍創造了條件。遼瀋戰役主攻錦州,11小時挖壕溝7公裡,在總攻時率先突破城垣,以傷亡4000人(犧牲300多人)的代價殲滅國軍八千多人。

正巧,當天下午,騎一師八團進入雲山,開始接替韓軍第一師防務,在交接過程後,車輛、人員向後收縮,正在前線觀察情況的116師師長汪洋在請示軍長吳信泉後,果斷下令提前於16:40分提前發起進攻,霎時間,小小的雲山盆地立即被炮火所籠罩。

主攻的116師以兩個團作為第一梯隊、一個團作為第二梯隊,採取寬正面、多點突破的戰術,於23時30分突破要隘龍浦洞,突入雲山城。第117師於17時30分向三巨裡南朝鮮軍第15團發起進攻,21時攻佔三巨裡,而後向雲山進攻,將美軍騎兵第1師第8團直屬隊及第3營740餘人包圍壓縮在諸仁橋。

到第二天凌晨3時30分,第116師佔領雲山城,美軍、韓軍分散逃竄,戰至2日早晨,雲山及其附近地區的戰鬥基本結束。3日晚,115師第345團發起總攻,全殲被圍於諸仁橋的美軍,雲山戰鬥勝利結束。

此戰,我軍殲滅騎八團大部和韓軍第1師第15團大部,共計2894人,擊落飛機3架、繳獲4架,擊毀和繳獲坦克28輛、汽車176輛、各種炮119門,取得了首次與美軍作戰的勝利。

戰後,116師不愧為王牌部隊,師長汪洋認真分析經驗教訓:這一戰雖然戰果不小,估算本師正面殲敵1400人左右(其中美軍900人),但自身卻傷亡1241人,敵我傷亡比差不多1:1。

原東野二縱五師攻堅義縣、昌圖、錦州、天津,依靠步炮協同和出色的近戰突破戰術,往往能以較小的傷亡實現較大的戰果,像攻守雙方傷亡如此接近的戰鬥,對116師來說還是頭一次。

根據汪洋戰後總結,美軍和國軍作戰有三點不同。

1.在防禦時,國軍喜歡依託既有工事設置若干據點進行重點防禦,每個據點集中有大量的兵力兵器,且工事密集堅固。而美軍則更傾向於寬正面的要點式防禦,每個點兵力不多、工事簡單、隨到隨守,但隨意構築的野戰陣地不僅有異常強大的火力支援,而且還有非常迅速的兵力支援。

因此在對付國軍時,我軍一般採取集中兵力兵器,縮小正面,加大縱深的打法,才能克敵制勝。對付美軍則不同,必須在寬大正面上加大第一梯隊的力量,多點突破,對多個分散守點之敵形成局部優勢,讓美軍無法相互支援,進而將其逐點包圍殲滅。

2.進攻時,國軍一般在炮火準備完成後一次動用所有坦克,掩護步兵全線進攻或重點進攻我軍防禦陣地。而美軍進攻就狡猾得多,在陸地和天空火力支援下,以小分隊跟隨坦克實行輪番攻擊,但不做強攻,專門探尋我方陣地弱點。沒多久,美軍空軍和炮兵集中轟炸我方火力兵力稍弱的陣地,再出動數個小分隊進行重點突破,步炮坦和空軍協同程度十分強。

3.撤退時,國軍往往人馬混亂,很多時候就演變為潰敗,1947年東北夏季攻勢,我軍就是趁增援懷德的71軍撤退時將其兩個師大部殲滅。遼瀋戰役,我軍也是多路攔腰斬斷撤退的廖耀湘兵團,三天就將其全殲。

而美軍則強得多,以坦克分隊在撤退的公路上展開,以火力和裝甲組成防禦,後面以摩託化步兵和炮兵阻擊。我追擊部隊接近後,以坦炮阻擊壓制,以空軍掩護。等到黃昏時敵人早已撤遠,而我軍要追擊,又得一夜的時間才能趕上。

相關焦點

  • 王牌對王牌,破了美騎第一師的志願軍,將美軍飲馬鴨綠江之夢打醒
    在美國的軍隊之中,曾經有過這麼一個部隊,其幾乎承載了美軍所有的驕傲,號稱為王牌中的王牌,精英中的精英,美利堅開國元勳師。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都曾屢立戰功,更是被美軍譽為建軍後一百六十餘年中,從未一敗。
  • 抗美援朝志願軍作戰實力到底有多強?差點全殲美國王牌陸軍師
    1950年11月26日,美軍王牌陸戰一師的師長史密斯頓覺心中煩躁不已,雖然美軍在朝鮮戰場上勢如破竹,毫不費勁的收拾掉了北朝鮮的雜牌軍,但是隨著美國的戰果漸碩,史密斯心中的煩躁感反而越來越強烈
  • 美軍王牌遭遇自建軍以來最大失敗
    要論美軍精銳和王牌部隊,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肯定能排前三,這支部隊成立於1921年,但下屬的第二騎兵團資歷更老,前身是1833年成立的美國龍騎兵團。1944年10月,該師和美軍步兵24師一起被編入第10軍,參加了萊特島登陸作戰,奪取萊特島首府塔克洛班,以133人陣亡、490人受傷、7人失蹤的代價殲滅日軍2000餘人。
  • 《金剛川》裡面的美軍希爾被稱作「瘋子」 戰後活到80歲的美軍王牌...
    03中國軍人簡直是一群「瘋子」「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這是抗美援朝英雄楊根思曾經許下的誓言。在奔赴抗美援朝的戰場前,他許下了這樣的誓言。激勵著自己的同時,也激勵著同樣與他一樣身為志願軍的同伴們。他英勇殺敵,熱血奮戰。
  • 損失慘重的志願軍180師,師長和政委分別是誰?後來結局怎麼樣?
    在這近三年的戰鬥中,志願軍給予敵人巨大傷亡,同時自身也損失慘重,尤其是今天我們要講的志願軍180師,更是差點全軍覆沒。180師前身是晉冀魯豫軍區24旅,曾在徐向前元帥的指揮下參加了太原戰役、運城戰役和臨汾戰役,解放戰爭後期又奉命進軍大西南,開展剿匪工作。
  • 韓戰:志願軍嘹亮的軍號聲,是對美軍的一種「死亡的召喚」!
    馬修·邦克·李奇微,韓戰時期,原本為美國陸軍副參謀長,1950年12月,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沃爾頓·沃克陣亡,李奇微接替沃克,擔任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兼"聯合國軍"地面部隊司令,1951年4月,接替被解職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任"聯合國軍"總司令、駐日盟軍最高司令和遠東美軍總司令。
  • 志願軍新手掉隊擊落美軍王牌,獲特等功臣,晚年在大學當掃地大叔
    熟悉抗美援朝歷史的讀者,都知道當時志願軍沒有制空權,當時的聯合國軍最多時出動了2400架戰鬥機,美軍投入了最先進的噴氣式戰鬥機,很多飛行員都是二戰中的王牌,他們甚至囂張地在志願軍頭頂上超低空挑釁飛行。但很多讀者並不知道,剛成立一年的中國空軍不但參與了抗美援朝作戰,而且有力地打擊了美國空軍,對志願軍改善後方運輸狀況,取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起了巨大作用。
  • 殺雞用牛刀,志願軍一口咬崩了「門牙」,軍長遭到嚴厲批評
    並迫使美軍改道,由於打的精彩,38軍在戰後榮膺「萬歲軍」的榮譽稱號。五次戰役結束以後,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的進攻作戰基本上已經停止,隨即展開的是以陣地戰為主的積極防禦的作戰模式,針對李奇微的「磁性戰術」,我軍也採用了零敲牛皮糖的戰術,瓦解敵人的進攻,1952年3月梁興初調任志願軍20兵團代司令員,並於8月出任西海岸指揮部副司令員,38軍軍長由副軍長江擁輝繼任。
  • 經歷二戰洗禮,美軍已達巔峰,為何在朝鮮半島一敗再敗?
    剛開始,美軍敗在了人民軍的手下,到了後來,美軍又連續被中國志願軍擊敗,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美軍在二戰後經歷了大規模裁軍,在二戰的高峰時期,美軍總兵力達到了1100萬人。可恰恰隨著二戰的結束,美國國內和其他國家一樣開始了大規模裁軍,很多擁有作戰經驗的軍官和老兵都被裁撤。到了1950年韓戰爆發前,美軍總兵力僅有150萬人。
  • 48年遼瀋戰役,國軍為什麼不能像長津湖戰役的美軍一樣海上撤退?
    1950年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東線戰場組成部分,由原第三野戰軍3個軍改編而來的志願軍第9兵團,圍殲美軍第10軍。此戰造成了美軍歷史上的最長敗退路線,並成建制被殲滅了第7師的「北極熊團」,毫無疑問志願軍取得了大捷。
  • 志願軍第27軍,血戰長津湖,美軍王牌師團「北極熊團」被團滅
    抗美援朝戰場上,中國志願軍憑藉超乎常人的戰鬥意識,給予了裝備精良的美軍多次沉重打擊,讓其徹底意識到中國志願軍不好惹。入朝3年,中國志願軍中不僅有聞名遐邇的「萬歲軍」第38軍,也有一支在第二次戰役的長津湖戰鬥中,創下唯一一個全殲美軍師團的王牌勁旅,志願軍第9兵團第27軍。
  • 在長津湖戰役中,被志願軍殲滅的美軍「北極熊團」是怎樣的部隊
    儘管如此,還是無法達到編制人數,於是就出現了「KATUSA」(美國陸軍韓國兵補充計劃),將韓國兵補入美軍,最多的時候第7師有8652名韓國兵,幾乎佔全師總兵力的三分之一。這些韓國兵都是臨時抓夫來的,語言不通,也沒有經過任何訓練,實際上反而成為作戰中的負擔。1950年10月後隨著美國本土來的後備兵員大幅增加,所以KATUSA開始減少,但仍有約7000人,佔全師的27%。
  • 國軍五大主力,每一個軍都擁有一個王牌師,你知道是哪幾個師嗎?
    世人皆知國軍五大王牌軍,但是,每一個王牌軍都有一個王牌師,你知道是那幾個師嗎? 這三師都是國軍裝備最好的王牌師,尤其是58師首任師長是蔣介石的外甥俞濟時,所以,好裝備任其選擇,全師共有重機槍54挺,輕機槍274挺,擲彈筒243個,山炮、野炮、榴彈炮16門,迫擊炮、平射炮30門,算是頂級裝備。
  • 西方軍界難解之謎:世界戰史上罕見一役,為何落敗的是聯合國軍?
    然而事與願違,在這次大戰中,「奇蹟」確實被創造出來了,但贏得「奇蹟」的不是範佛裡特,而是中國人民志願軍! 這次原計劃為美軍創造奇蹟的「攤牌作戰」,逐漸成為「一場殘酷的、保全面子的狠命攻擊」,到頭來不得不在世人的嘲笑和自己的無奈中草草收場。
  • 志願軍陣地被炸成火海,無奈搬出「沒良心炮」,半個小時削平美軍
    一九五零年十月二十日,二十四萬志願軍戰士進入朝鮮,與人民軍並肩戰鬥。從這時起,直到一九五一年一月八日,三次戰役結束後,志願軍取得全勝。當然,這要拜麥克阿瑟所賜,所以李奇微接替他後,立即改變戰術。一九五一年一月中旬,李奇微命令麾下二十五萬聯合國軍進攻漢江一線,直逼漢城。
  • 志願軍在朝鮮留下的,不只是「火力不足恐懼症」
    1中國志願軍開進朝鮮半島還不到半年,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就從中朝國境線被推回了37線以南。(志願軍前四次戰役效果卓著)中國無法製造像樣的飛機和軍艦,就連坦克和火炮也不行。就這麼一個破綻,就被志願軍迅速察覺,馬上集中優勢兵力高速穿插,以鉗形攻勢迅速包圍了韓國師。並且用中國部隊慣用的「圍點打援」戰術,重創了被困韓軍,同時截擊了馳援的美軍。這就好比志願軍集結三個人去抓對面落單打野。美軍只要來救就是一個一個送。其他兩人趁機在推兵線建立優勢。
  • 曾澤生:國軍雜牌軍長到志願軍王牌軍長,毛主席為何勸他先別入黨
    從此他也由一個國軍中將軍長,成為了人民的軍長。為了協助改造50軍,黨派出大量革命幹部,協助曾澤生工作。 按照共產黨改造國民黨起義軍隊的方針,出身舊軍隊的50軍逐漸產生了質的改變。原本,50軍的軍紀並不好,擾民害民之事屢有發生。但是在共產黨的改造下,50軍官兵終於明白,什麼叫人民與軍隊的魚水之情。曾經粗聲粗氣的軍漢們,對老百姓說話和氣了。
  • 雲山戰役,抗美援朝中國軍隊與美國軍隊的第一次交鋒,王牌對王牌
    入朝時,該軍45000餘人,武器裝備精良,輕武器與美軍相差不大,但重武器實力懸殊,更無飛機和坦克支援。不過,39軍廣大指戰員卻有著高昂的士氣和勇猛的突擊精神,決心在朝鮮戰場上大顯身手,創造新的光榮。這次主攻雲山的116師,就是著名的東野二縱五師,更是王牌軍中的主力師,戰鬥經驗豐富,攻防兼備,以「猛打、猛衝、猛追」三猛著稱。
  • 飛機盤旋升空,志願軍戰士飛躍三八線,擊落美軍P-51野馬戰鬥機
    為此經過了一番細緻的協商,蘇聯方面終於同意提供米格-15以及米格-15比斯系列戰鬥機,這才讓志願軍空軍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有了能一較長短的實力。而駕駛過米格-15戰機的老空軍戰士施光禮記憶深刻。由於蘇聯方面提供米格-15戰機稍晚,當時施光禮駕駛這款戰機的時間,不超過100個小時,而對面美軍飛行員,卻全部都是經歷過二戰,擁有上千小時的飛行經驗,甚至還有與德軍、日軍交手的輝煌戰績,志願軍毫無畏懼,多次駕駛飛機出戰,甚至擊落了美王牌飛行員。
  • 抗美援朝時,第一批參戰的18位師長,最終被授予什麼軍銜
    那麼,戰爭結束後,這十八個師長都是誰?都被授予了什麼軍銜?接下來,按照順序來了解一下。38軍38軍是由東北野戰軍改編而成,主要有112師、113師、114師三個師。作為第一批入朝的志願軍6個軍之一,其他部隊早進入戰區3天,為後續戰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50軍50軍下分別有148、149、150三個師。這三個師分別有148師白肇學,149師隴耀,150師王家善。這三位師長都沒有參加授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