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保險市場迎新規:劃出規範底線設置準入門檻

2021-01-20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銀保監會近日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基本業務及監督管理作出規範。專家認為,網際網路保險新規的推出,有助於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規範經營,維護消費者利益,並將推動保險業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新規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強調「機構持牌、人員持證」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等技術在保險行業不斷深入運用,中國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迎來快速發展階段,其渠道及服務模式的創新為保險業注入了新活力。行業加速發展的同時,一些潛在的風險隱患也隨之暴露。

據悉,當前網際網路保險存在的風險主要有三:一是「吸睛」產品暗藏誤導。有的保險機構為片面追求關注度和銷售量,推出所謂的「吸睛」產品,存在宣傳內容不規範、網頁所載格式條款的內容不一致或顯示不全、未明確說明免責條款等問題,涉嫌誤導消費者;二是在線平臺暗藏「搭售」。某些在線平臺在其票務、酒店預訂頁面通過默認勾選的方式銷售一些保險產品,未明確列明承保主體或代理銷售主體,未完整披露保險產品條款等相關重要信息,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等權益。三是「高息」產品暗藏騙局。

模糊不清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邊界、魚龍混雜的保險銷售方、眼花繚亂的宣傳話術……這些曾經存在於網際網路保險行業中的問題與風險隱患,今後都有了明確規定。

在網際網路保險的界定上,此次出臺的《辦法》明確消費者通過網際網路可以獨立了解產品信息並自主完成投保行為,將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定義統一確定為「依託網際網路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保險經營活動」,為行業劃出規範底線,同時為業務經營設置了準入「門檻」,強化機構持牌經營和從業人員持證營銷,明確了保險機構主體責任,並且全流程規範網際網路保險售後服務,改善消費體驗。

業內人士認為,本次《辦法》強調「機構持牌、人員持證」,將銀行代理機構及網際網路企業納入監管範疇,明確非持牌機構限制或禁止的行為,監管更為嚴格。同時進一步細化了針對持牌機構和相關渠道類型的管理要求,使規定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

鼓勵保險與新技術融合

在規範經營、防範風險、劃清剛性底線的基礎上,《辦法》鼓勵保險與網際網路、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相融合,支持網際網路保險數位化轉型,在更高水平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

《辦法》鼓勵開發符合網際網路經濟特點、服務多元化保障需求的保險產品,讓保險與場景、技術合理融合;鼓勵拓展數據信息來源,運用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技術提高保險業務風險識別和處置的準確性。

同時,《辦法》支持保險機構提升銷售和服務的透明化水平,可在自營網絡平臺提供消費者在線評價功能,為消費者提供參考;支持保險中介機構開展基於數據創新應用的風險管理、健康管理、案件調查、防災減損等服務;推動監管部門在有效防範市場風險的基礎上,創新監管理念和方式,建立健全適應網際網路保險特點的新型監管機制。

近年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快速發展,網際網路企業希望參與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國務院辦公廳曾發布《關於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及「允許有實力有條件的網際網路平臺申請保險兼業代理資質」。業內人士表示,本次出臺的《辦法》正是順應了這一發展思路,通過調整「保險機構」定義,允許網際網路企業直接申請代理牌照。該規定為網際網路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進一步明確了監管邊界,避免網際網路企業無證經營、擦邊經營。

專家指出,廣大網際網路企業享有用戶及技術的先天基礎,而傳統保險公司及中介機構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及良好信譽。《辦法》在允許網際網路企業進入保險業務的同時,也在無形中督促了保險公司及保險中介的科技化轉型。通過這樣的相互促進、優勢互補,可以構建網際網路企業與傳統保險公司良性競爭的格局,助力網際網路保險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本報記者 袁子涵)

原標題:劃出規範底線 設置準入「門檻」

網際網路保險市場迎新規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1月06日 第 08 版)

相關焦點

  • 理清行業邊界、劃定剛性底線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起實施
    醞釀多時的網際網路保險新規「千呼萬喚始出來」。12月14日,中國銀保監會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在明確網際網路保險定義及新規適用範圍的基礎上,對於基本業務、特別業務及監督管理作出規範,且該《辦法》將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 穆迪: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新規將提高行業效率和透明度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針對日前銀保監會發布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穆迪表示,新規對網際網路保險以及可以開展此類業務的公司類型進行了更明確的定義,還明確了對保險公司通過網際網路銷售保險及服務平臺的相關要求,並加強了信息披露指引和消費者保護,新規將提高行業效率和透明度。
  • 網際網路保險駛入規範快車道
    原標題:網際網路保險駛入規範快車道   12月14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
  • 保險代理人新規出爐 行業亂象將得以整治
    那麼,相比於此前的徵求意見稿,此次新規內容有何變化?對於新規涉及到的數百萬保險代理人,未來又將有何變數?保險代理行業亟待規範保險代理人是指根據保險公司的委託,向保險公司收取佣金,在保險公司授權的範圍內代為辦理保險業務的機構或者個人,包括保險專業代理機構、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及個人保險代理人。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中小機構迎大考網際網路企業需持牌
    疫情對依賴於線下「面訪」等傳統營銷方式的保險公司而言,無疑是一次考驗,網際網路渠道營銷保險成為了保險行業新的「寵兒」。此次新規落地將對網際網路保險帶來哪些影響?「等了好久,靴子總算落地了」,一家中型保險經紀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疫情期間,我們加大了對線上的投入,的確見效很快,公司的直營平臺功能增加了。現在新規正式發布,我們將加快對平臺的進一步規範,滿足監管合規性要求。」
  • 網際網路保險將駛入規範快車道 加快規範市場可謂正當其時
    網際網路保險將駛入規範快車道隨著網際網路等技術在保險行業不斷深入運用,網際網路保險作為保險銷售與服務的一種新形態,深刻影響著保險業態和保險監管。儘管目前我國網際網路保險規模偏小,但發展勢頭卻相當強勁。此時加快規範市場,可謂正當其時。
  • 非保險機構網絡平臺不得設置保險銷售頁面!銀保監會規範網際網路保險...
    每經記者:袁園 每經編輯:易啟江網際網路保險的快速發展給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保險體驗,但是與網際網路保險相關的服務和投訴問題也時常受到市場關注。6月30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規範網際網路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立足網際網路新形式與消費新行為,結合保險銷售可回溯管理經驗,規範網際網路保險銷售行為,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 深度解讀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我們看到了中介聯盟、MGA的未來
    觀察網際網路保險的江湖,行進十載:  我們看到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風起雲湧,與中國保險市場的跌宕起伏,三天一個億的熱鬧、求關愛的走俏、退貨運費險的名噪、各色奇葩險種的出現、百萬醫療的橫空出世、網銷健康險的火熱、長期壽險的聚焦,O2O的爭鳴落寞與重啟......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非持牌機構的禁止性...
    原標題: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迎新規: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非持牌機構的禁止性行為,劃定了行業紅線,促使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在可監管的框架下有序開展。同時,對持牌機構和持證人員的關鍵行為也作出了明確規範,有利於進一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正式落地: 慎重主動向消費者推產品!持牌經營是硬...
    時隔一年,網際網路保險的最大靴子終於落地。  12月14日,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終於正式露面。  新規除了給出持牌經營的硬指標外,還指出保險機構、保險從業人員要慎重向消費者推網際網路保險產品。  這是一份關乎近3000億元網際網路保險市場的規範性文件,也是橫跨人身險、產險、保險中介、網際網路企業等多個領域的綱領,將於2021年2月1日正式施行。  網際網路保險的快速發展,為傳統保險行業帶來一股清流。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正式落地:慎重主動向消費者推產品!持牌經營是硬指標!
    來源:陳孝先同學時隔一年,網際網路保險的最大靴子終於落地。12月14日,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終於正式露面。新規除了給出持牌經營的硬指標外,還指出保險機構、保險從業人員要慎重向消費者推網際網路保險產品。這是一份關乎近3000億元網際網路保險市場的規範性文件,也是橫跨人身險、產險、保險中介、網際網路企業等多個領域的綱領,將於2021年2月1日正式施行。網際網路保險的快速發展,為傳統保險行業帶來一股清流。從「坐商」變為「行商」的保險,如何漂洋過海觸達更遠的地方?
  • 螞蟻騰訊能賣保險嗎?朋友圈可以賣保險嗎?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
    記者 | 鄒璐徽在經歷行業與社會公眾兩輪徵求意見之後,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於12月14日正式出爐,並自2021年2月1日起生效。眾安保險常務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王敏向界面新聞表示,該辦法一是明確了主體資格、銷售行為、服務能力等監管要求,促進行業規範發展;二是通過全流程規範網際網路保險售後服務等方式提升用戶體驗、回應多元保險消費需求,有效保護保險消費者權益;三是把握科技快速發展並積極賦能保險業這一時代紅利,要求行業從客戶真實需求為出發點豐富保險產品的層次與內涵,發展人民真正需要的商業保險,讓網際網路保險在全面普惠、服務民生
  •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迎變局 度小滿、騰訊等多個平臺均「下架」
    1  網際網路存款迎「下架潮」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好像『消失』了。 」 12月21日,打開某網際網路平臺查詢存款產品的成都市民陳女士發現,相關產品已然「下架」。  事實上,這一波網際網路存款的「下架潮」,早在12月18日已悄然開啟。
  • ...保險業務監管辦法》的出臺有利於管理規範的持牌機構長期健康發展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12月14日,中國銀保監會正式下發《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根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本質和發展規律,釐清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本質,規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經營要求,強化持牌經營原則,壓實保險機構主體責任,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升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水平。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強化持牌經營原則 抓住「投保」劃清業務邊界
    針對近年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在快速發展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昨日,銀保監會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強化持牌經營原則,明確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經營要求,規範營銷宣傳行為,圈定非持牌機構禁止行為。《辦法》將於明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 細化監管、從嚴落實 促進保險代理市場穩健發展
    其中,《規定》從加強市場準入管理、加強分支機構管控、理順後置審批流程、提升最低註冊資本四個方面,對保險專業代理機構做出了明確要求。同時,《規定》還調整了繳納職業責任保險、保證金相關要求,對違規銷售非保險金融產品、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行為設定了相應罰則,促進保險代理市場健康平穩發展。
  • 監管新規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保險不能隨便賣了!
    終於,歷時一年多,經過幾輪徵求意見後,涉及千億保費市場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正式發布了,並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該《管理辦法》施行之後,之前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也將同步廢止。
  • 網際網路保險監管辦法再次徵求意見 堅持「機構持牌、人員持證」底線...
    文/《清華金融評論》高級編輯秦婷、謝松燕導語為規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防範經營風險,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銀保監會日前就《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徵求意見稿)》再次公開徵求意見。監管辦法堅持了「機構持牌、人員持證」的底線,同時增加了網際網路企業代理保險業務的相關規定,兼顧防範風險與支持創新。隨著網際網路等技術在保險行業的不斷深入運用,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作為保險銷售與服務的一種新形態,深刻影響了保險業態和保險監管。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和風險隱患,給行業和監管帶來了挑戰。
  • 《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找誰買保險」不...
    比如,《規定》對違規銷售非保險金融產品、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行為設定了相應罰則;首次提出「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概念,明確市場發展趨勢和監管引領方向;規定了保險兼業代理機構業務準入的基本條件  迎新規:努力塑造優秀團隊  保險從業者又是如何看待《規定》的呢?  唐雪梅是人保財險湖南永州市寧遠支公司個人代理營銷員。自從1997年成為人保財險的代理人至今,她已是有著23年業務經驗的「老兵」。《規定》出臺後,唐雪梅第一時間進行了學習與研讀。「坦率地講,這是我第一次聽說『獨立代理人』的概念。
  • 銀保監會曝光四家機構網際網路保險違規!新規之下,「噱頭」營銷能否...
    為此,依據《保險法》中相關規定,無論是「虛假的優惠」,還是「首月多收保費」,均違反了「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准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欺騙投保人」等規定。為此,消保局決定給予四家機構公開通報,並嚴格依法依規處理。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揭開違規真相整頓即將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