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騰訊能賣保險嗎?朋友圈可以賣保險嗎?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

2020-12-18 界面新聞

記者 | 鄒璐徽

在經歷行業與社會公眾兩輪徵求意見之後,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於12月14日正式出爐,並自2021年2月1日起生效。

銀保監會發布實施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規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需要遵循持牌經營、人員持證原則。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辦法》還對於代理保險業務的網際網路第三方平臺、以及朋友圈賣保險的個體保險代理人作出了一系列規定,前者將不可隨意搭售保險產品,後者也將持證上崗。

眾安保險常務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王敏向界面新聞表示,該辦法一是明確了主體資格、銷售行為、服務能力等監管要求,促進行業規範發展;二是通過全流程規範網際網路保險售後服務等方式提升用戶體驗、回應多元保險消費需求,有效保護保險消費者權益;三是把握科技快速發展並積極賦能保險業這一時代紅利,要求行業從客戶真實需求為出發點豐富保險產品的層次與內涵,發展人民真正需要的商業保險,讓網際網路保險在全面普惠、服務民生、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貢獻。

界面新聞採訪多位保險業內資深人士,整理出網際網路保險新規的七大重點:

重點一: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究竟為何?

《辦法》首先明確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定義,即「保險機構依託網際網路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保險經營活動」,並規定,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的保險業務,即為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一是保險機構通過網際網路和自助終端設備銷售保險產品或提供保險經紀服務;

二是消費者能夠通過保險機構自營網絡平臺的銷售頁面獨立了解產品信息;

三是消費者能夠自主完成投保行為。

重點二:哪些機構能夠開展業務?

《辦法》強調,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應由依法設立的保險機構開展,其他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那麼哪些機構能夠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呢?

《辦法》將其歸納為兩大類:包括保險公司(含相互保險組織和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對於保險機構而言,只要滿足《辦法》規定的條件,即可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不需要申請業務許可或進行業務備案。

對於保險中介機構而言,《辦法》則對其做了更為詳細的劃分:保險中介機構則包括保險代理人(不含個人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保險公估人。其中,保險代理人(不含個人保險代理人)包括保險專業代理機構、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和依法獲得保險代理業務許可的網際網路企業。

需要的注意的是,保險中介機構需要全國性牌照方可獲批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此外,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是《辦法》相比於首次徵求意見稿的新增內容,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員朱俊生對界面新聞表示:「《辦法》根據實踐中的新變化,將經營主體從專業中介拓展至兼業代理,這意味著銀(郵)兼業代理機構通過自身網際網路平臺銷售保險產品將納入網際網路保險範圍,有實力和有條件的網際網路平臺申請兼業代理資質後可以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有助於多元化主體參與網際網路保險市場。」

重點三:第三方網絡平臺能否開展業務?

當前,類似螞蟻金服、騰訊和今日頭條第三方網絡平臺湧現,不少平臺開闢保險專區以代理銷售網際網路保險產品、並提供保險服務的經營活動,那麼第三方網絡平臺能否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辦法》同樣對於第三方網絡平臺同樣提出持牌要求:網際網路企業代理保險業務應獲得經營保險代理業務許可。

並提出了更多要求:一是要求持牌經營;二是應有較強的合規管理能力、場景和流量優勢、信息技術實力等;三是應實現業務獨立運營;四是不得將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轉委託給其他機構或個人;五是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建立售後服務快速反應機制。

重點四:何為自營網絡平臺?

在網際網路第三方平臺上看到保險廣告,在判斷其平臺是否持牌後,如何保障交易安全?

為了維護消費者權益,《辦法》提出了自營平臺的概念,並要求客戶投保頁面必須屬於持牌機構自營網絡平臺。

何為自營平臺?《辦法》規定,自營網絡平臺是指保險機構為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依法設立的獨立運營、享有完整數據權限的網絡平臺;只有保險機構總公司設立的網絡平臺才是自營網絡平臺。

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自營網絡平臺是保險機構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唯一載體,更是加強監管的主要抓手。《辦法》嚴格定義自營網絡平臺,主要是為了全面強化持牌經營理念,壓實保險機構主體責任。另外,也有助於解決保險機構獲取客戶信息的難題,有助於杜絕截留保費、平衡市場力量、控制渠道費用,有助於減少銷售誤導、促進消費者教育、保障行業長期穩健發展。

此次《辦法》中的起草小組成員,慧澤奇點研究院的首席分析師馬瀟向界面新聞指出,如果在網際網路媒介上看到保險廣告,其銷售連結如果未跳轉到持牌的具有網銷資質的保險機構頁面,屬於銷售方式的不合規,新辦法要壓實持牌機構的責任,出現這種不合規,首先就是要追究持牌機構的責任。

重點五:沒有牌照的第三方機構何去何從?

對於實踐中存在非保險機構打擦邊球、涉嫌非法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情況,《辦法》對此有哪些規定?

《辦法》規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應由依法設立的保險機構開展,其他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辦法》對非保險機構的行為邊界作了明確規定,劃定了紅線:一是不得提供保險產品諮詢服務;二是不得比較保險產品、保費試算、報價比價;三是不得為投保人設計投保方案;四是不得代辦投保手續;五是不得代收保費等行為。

重點六:朋友圈賣保險合法嗎?

當前,除了保險公司以及中介機構以外,保險機構從業人員普遍通過微信朋友圈、公眾號、微信群、微博、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參與網際網路保險營銷宣傳,《辦法》同樣對於個人代理人也做了規定。

《辦法》規定,保險機構從業人員經所屬機構授權後,可以開展網際網路保險營銷宣傳,但需在保險機構授權範圍內、營銷宣傳內容應由所屬保險機構統一製作,並應在營銷宣傳頁面顯著位置標明所屬保險機構全稱及個人姓名、執業證編號等信息。

關於營銷宣傳內容,《辦法》也做了針對性規定:一是開展營銷宣傳活動應遵循清晰準確、通俗易懂、符合社會公序良俗的原則;二是營銷宣傳內容應與保險合同條款保持一致;三是營銷宣傳頁面應準確描述保險產品的主要功能和特點。

重點七:消費者怎麼投訴?

對於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投訴或舉報,《辦法》也明確了投訴渠道。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特點之一是經營突破了地域限制,消費者經常居住地和保險機構所在地不一致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指出。

由此,《辦法》明確由投訴人或舉報人經常居住地的銀保監局負責,便於投訴舉報第一時間得到處理,便於消費者與監管機構的溝通聯繫,有利於保護消費者權益。

此外,為保證現有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連續性,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辦法》規定了過渡安排。

《辦法》要求,保險機構應根據《辦法》規定對照整改,在《辦法》施行之日起3個月內完成制度建設、營銷宣傳、銷售管理、信息披露等問題整改,6個月內完成業務和經營等其他問題整改,12個月內完成自營網絡平臺網絡安全等級保護認證。

專家觀點:未來要儘快出臺配套規則

當前,《辦法》對於保險產品的更多細則仍然有待出爐。

朱俊生教授指出,未來要儘快出臺配套規則。比如,要儘快擴大網際網路保險險種範圍。要根據保險產品的複雜程度以及市場主體的經營能力,進一步放開網際網路保險的險種,如疾病保險、醫療保險、以及普通型、萬能型和投資連接型養老年金保險等。

「這可以進一步增強市場主體保障型產品的滲透力度,促進健康保險和養老保險的發展,既提高公眾的保險保障水平,也為行業的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契機。未來,隨著保險市場主體自我約束能力的增強,要進一步擴寬網際網路保險險種範圍,並最終由市場主體自主決定銷售險種。」他指出。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出爐,明年2月1日起不能隨意在朋友圈發保險廣告
    各位,你們在微信朋友圈、QQ空間、直播平臺,是否經常看到各種保險從業人員發布的保險廣告?不過,這些泛濫的廣告從明年2月1日起,就不能隨意發布了。12月14日,中國銀保監會在其官網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辦法》共5章83條,具體包括總則、基本業務規則、特別業務規則、監督管理和附則。紅星資本局了解到,《辦法》從多方面對保險業務進行了規範。其中,「保險機構應加強網際網路保險營銷宣傳管理」等成為該《辦法》亮點。
  • 監管新規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保險不能隨便賣了!
    終於,歷時一年多,經過幾輪徵求意見後,涉及千億保費市場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正式發布了,並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該《管理辦法》施行之後,之前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也將同步廢止。
  • 理清行業邊界、劃定剛性底線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起實施
    醞釀多時的網際網路保險新規「千呼萬喚始出來」。12月14日,中國銀保監會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在明確網際網路保險定義及新規適用範圍的基礎上,對於基本業務、特別業務及監督管理作出規範,且該《辦法》將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中小機構迎大考網際網路企業需持牌
    兩度徵求意見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正式公布了。14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辦法》共包括5章83條,具體包括總則、基本業務規則、特別業務規則、監督管理和附則,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 深度解讀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我們看到了中介聯盟、MGA的未來
    12月13日,諸方期待的三度徵求意見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新規」)終落地。  也看到了四大網際網路財險公司、聲勢鼎沸的網絡互助平臺、遍地開花的網上賣保險,投身網際網路保險的漫天將星,及網際網路巨擘的保險抱負、傳統保險巨頭的絕地反擊……  中國網際網路保險的發展路徑,一定程度上亦是中國保險行業成長的縮影。  站在網際網路與保險的雙重視角:我們該如何理解中國保險業融入網際網路化進程中的期待與獨特性?
  • 我猜,你朋友圈的保險從業員大概都是這樣賣保險的!
    自從希臘🇬🇷回來,就一直很想寫一篇文章——「你的朋友圈還是你的嗎?」——我的朋友圈是我自己的,每一個字,每一個思考。但是,很多人的朋友圈,並不是他們自己的!!!不扯遠,圍繞主題!!!比如,今天主賣重疾,於是各種重疾理賠案例、重疾產品、重疾眾籌悲慘故事……總之,核心就是用故事用案例先把你嚇得半死,然後,推一個產品,告訴你,就買這個了,可以解決問題。比如,明天主打儲蓄,於是各種經濟不穩定、銀行理財私募網上理財產品負面信息、國內金融監管不力、哪個銀行哪家金融公司又被整頓了……總之,是要讓你覺得,恩!太不靠譜了,還是保險好。
  • 網際網路平臺不能隨便賣保險了!持牌經營有這些(附名單)
    網際網路平臺不能隨便賣保險了!持牌經營有這些(附名單) 摘要 【重磅!網際網路平臺不能隨便賣保險了!持牌經營有這些(附名單)】今日,中國銀保監會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
  • 朋友圈賣保險有了「緊箍咒」
    如今打開微信朋友圉,總能看到賣保險產品的內容,還有保險公司代理人組建的微信群,每天的活躍度也很高,加上直播平臺、短視頻,這些都成為保險銷售的新型渠道。那麼,這些銷售渠道都合法嗎?出了問題有解決通道嗎?近日,歷時兩年、三度徵集修訂意見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向社會發布,並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市民們心存的疑問可以從這裡找到答案。島城保險業內人士表示,《辦法》的實施,給朋友圈等網際網路渠道賣保險戴上了「緊箍咒」,打擦邊球、涉嫌非法經營的平臺行不通了,保險機構從業人員虛假宣傳、誇大宣傳今後也很難矇混過關了。
  • 撬平安大將狙擊螞蟻,騰訊再續三馬故事丨網際網路保險頭號玩家②
    他對微保更是寄予厚望:「微保是騰訊搭建『網際網路+金融』生態的重要一環,期待它能成為一個保險業緊密合作的平臺。」   隨著傳統保險業大將過檔至騰訊,微保組織架構也不斷調整。   截至目前,周克俊已過檔微保出任總經理兼CEO,管理微保日常的運營工作,並向微保董事長劉家明匯報,而後者將不再兼任公司CEO。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正式施行機構稱準備就緒
    經過前兩輪徵求意見,12月14日,涉及千億保費市場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發布實施。《辦法》共5章83條,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辦法》實施後,將直接利好於保險公司、中介、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以及依法獲得保險代理業務許可的網際網路企業。對不具備資質的機構負面影響最大。
  • 網際網路平臺不能隨便賣保險了 持牌經營公司有這些(附名單)
    網際網路平臺不能隨便賣保險了!持牌經營有這些(附名單)今日,中國銀保監會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辦法規定,自2021年2月1日起,通過微信朋友圈、公眾號、微信群、微博、短視頻、直播等方式賣保險,需要取得所屬保險機構授權。此外,網際網路企業也不能隨意搭售保險產品。
  • 網際網路平臺不能隨便賣保險了!
    12月14日,涉及千億保費市場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發布,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什麼是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辦法》明確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即:保險機構依託網際網路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保險經營活動。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1日起施行 強化持牌經營原則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和風險隱患,給行業和監管帶來了挑戰。為規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有效防範風險,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升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的水平,12月14 日,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 疫情下800萬保險經紀人:賣不過網際網路平臺,為保底薪自掏腰包
    疫情同樣讓更多人有了主動購買保險的意識,想諮詢購買的客戶接連不斷,網際網路保險平臺呈現出另一番模樣:滴滴近日拿下網際網路保險牌照,慧擇保險在疫情期間赴美上市,眾安保險、水滴保險均創下銷售新高,BATJ、蘇寧、小米等流量公司,也早已入場布局。疫情下賣保險,在燙手山芋和香餑餑間來回切換。
  • 新規明年2月實施!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
    四、銀行能否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有哪些要求?根據《辦法》,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可以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保險中介機構應對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實行統一、垂直管理,具體要求參照本辦法第五十一條、第五十三條規定。第五十七條 保險中介機構應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需要,選擇經營穩健、能保障服務質量的保險公司進行合作,並建立網際網路保險產品篩選機制,選擇符合消費者需求和網際網路特點的保險產品進行銷售或提供保險經紀服務。
  • 穆迪: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新規將提高行業效率和透明度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針對日前銀保監會發布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穆迪表示,新規對網際網路保險以及可以開展此類業務的公司類型進行了更明確的定義,還明確了對保險公司通過網際網路銷售保險及服務平臺的相關要求,並加強了信息披露指引和消費者保護,新規將提高行業效率和透明度。
  • 網際網路保險市場迎新規:劃出規範底線設置準入門檻
    來源:海外網銀保監會近日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基本業務及監督管理作出規範。專家認為,網際網路保險新規的推出,有助於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規範經營,維護消費者利益,並將推動保險業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新規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 還能在朋友圈賣保險嗎?聽聽官方怎麼說
    到底能不能在朋友圈等網際網路渠道賣保險?  《辦法》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要點一:什麼是網際網路保險?  對於這個問題業內一直眾說紛紜,爭議不斷。此次監管敲黑板,劃重點,首先釐清了網際網路保險的界限。
  • 那些年 我媽在家長會上賣保險
    我有一個難以啟齒的半命題作文「那些年」系列一直沒有寫,《那些年 我媽在家長會上賣保險》。我媽,你以為是利用家長「愛子」心切在家長會上推薦補習班、學習桌以及兒童保險的班主任老師嗎?不是,我媽是個純粹的、天然的保險代理人。
  • 網際網路保險駛入規範快車道
    原標題:網際網路保險駛入規範快車道   12月14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