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保險新規出爐,明年2月1日起不能隨意在朋友圈發保險廣告

2020-12-21 紅星新聞

各位,你們在微信朋友圈、QQ空間、直播平臺,是否經常看到各種保險從業人員發布的保險廣告?不過,這些泛濫的廣告從明年2月1日起,就不能隨意發布了。

12月14日,中國銀保監會在其官網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辦法》共5章83條,具體包括總則、基本業務規則、特別業務規則、監督管理和附則。

紅星資本局了解到,《辦法》從多方面對保險業務進行了規範。其中,「保險機構應加強網際網路保險營銷宣傳管理」等成為該《辦法》亮點。

為啥出臺

業務及投訴增加,規範野蠻式生長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和風險隱患,給行業和監管帶來了挑戰。」中國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辦法》答記者問時,在談到《辦法》修訂的背景時說,為規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有效防範風險,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升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的水平,銀保監會修訂頒布《辦法》。

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教師楊澤雲今天在接受紅星資本局採訪時表示, 如果從1997年中國信息保險網開通算起,我國網際網路保險發展已經歷了20多年。「20多年來,我國網際網路保險規模也經歷了快速發展的過程:從1997年新華保險第一單網絡保險單,到2019年全年實現網際網路保險保費收入近2700億元。」

不過,網際網路保險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保險業務本身是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市場,網際網路人與人之間的不見面環境進一步加劇了這一狀況。」據楊澤雲介紹,根據銀保監會網站的信息,今年三季度,網際網路保險在業務快速增長的同時,投訴量也快速增長。「以財險業務為例,三季度泰康在線投訴量環比上升了87%。」

為此,銀保監會2011年頒布了《保險代理、經紀公司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試行)》、2015年頒布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不過,這兩個《辦法》已於2015年、2018年到期。」在楊澤雲看來,此次《辦法》,既保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更是促進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其實,從2018年10月開始,銀保監會當時就發布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草稿)》徵求意見函。」新時代保險研究院負責人崔啟斌告訴紅星資本局,此次《辦法》是一份關乎近3000億元網際網路保險市場的規範性文件,也是橫跨人身險、產險、保險中介、網際網路企業等多個領域的綱領。「該《辦法》會進一步規範網際網路保險野蠻式生長,有利於行業有序競爭和發展。」

有啥亮點

保險機構須持牌經營,不能隨意發布廣告

那麼,此次《辦法》與以往相比有哪些亮點呢?

在崔啟斌看來,《辦法》最大亮點就是要求其必須持牌經營。「沒有保險機構牌照是絕對不能從事保險營銷和保險交易。沒有牌照的,只可以做保險宣傳。」崔啟斌指出,這就避免了銷售亂象,防止保費截流風險。

在楊澤雲看來,此次體現了「抓到放小」的原則。楊澤雲向紅星資本局分析認為,一方面,對於保險機構的監管主要是針對保險機構總公司,禁止各分支機構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確保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落地。另一方面,此次監管主要集中於保險機構,而不是針對從業個人。「這利於提高其監管的效率和針對性。」

同時,楊澤雲認為,此次《辦法》的又一大亮點還明確了商業銀行作為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可以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商業銀行代理銷售保險業務既是銀行的重要收入來源,也是保險公司保費收入的重要來源。」楊澤雲以招商銀行為例,2019年年報顯示,招行2019年代理保險業務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收入57.88億元,佔其全年營業收入的2.14%。同時,也為保險行業實現保費收入943.19億元。

另外,在高級經濟師周正國看來,此次對網際網路保險營銷宣傳管理方面更嚴格了。「從目前來看,監管部門也不希望看到很多『非官方』的保險廣告宣傳。」周正國說,目前,一些包括自媒體、個人等在宣傳保險時,很多都有誤導和傾向性,這阻礙了行業發展。「《辦法》規定,從業人員發布的網際網路保險營銷宣傳內容,應由所屬保險機構統一製作,並在顯著位置標明所屬保險機構全稱及個人姓名、執業證編號等信息。「同時,《辦法》還提出了幾個『不得』,這就要求其發布廣告時一定要慎之又慎。」

同時,在周正國看來,一些網際網路保險營銷平臺、自媒體大V等,可能會成為重點監管對象。「建議一定要更加慎言慎行。同時,保險營銷文案儘量低調、收斂,儘可能減少與同行之間的相互詆毀等,否則容易被同行投訴。」

紅星新聞記者 李偉銘 李晨

編輯 白兆鵬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螞蟻騰訊能賣保險嗎?朋友圈可以賣保險嗎?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
    記者 | 鄒璐徽在經歷行業與社會公眾兩輪徵求意見之後,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於12月14日正式出爐,並自2021年2月1日起生效。銀保監會發布實施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規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需要遵循持牌經營、人員持證原則。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辦法》還對於代理保險業務的網際網路第三方平臺、以及朋友圈賣保險的個體保險代理人作出了一系列規定,前者將不可隨意搭售保險產品,後者也將持證上崗。
  • 理清行業邊界、劃定剛性底線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起實施
    醞釀多時的網際網路保險新規「千呼萬喚始出來」。12月14日,中國銀保監會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在明確網際網路保險定義及新規適用範圍的基礎上,對於基本業務、特別業務及監督管理作出規範,且該《辦法》將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出爐明確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加速行業線上化轉型
    在經歷了兩輪徵求意見後,涉及千億保費規模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出爐。近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辦法》,並明確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目前我國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主體主要包括四類,即保險公司、網際網路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以及代理保險業務的網際網路企業等。對於保險公司和網際網路保險公司來說,《辦法》要求其只能通過自營網絡平臺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所謂自營網絡平臺,是指保險機構為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依法設立的獨立運營、享有完整數據權限的網絡平臺。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1日起施行 強化持牌經營原則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和風險隱患,給行業和監管帶來了挑戰。為規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有效防範風險,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升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的水平,12月14 日,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明年2月1日起施行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記者譚謨曉)銀保監會官網14日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辦法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等技術在保險行業不斷深入運用,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快速發展,但也出現一些問題和風險隱患,給行業和監管帶來挑戰。辦法規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應由依法設立的保險機構開展,其他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保險機構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不得超出機構許可證(備案表)上載明的業務範圍。
  • 監管新規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保險不能隨便賣了!
    終於,歷時一年多,經過幾輪徵求意見後,涉及千億保費市場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正式發布了,並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該《管理辦法》施行之後,之前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也將同步廢止。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正式施行機構稱準備就緒
    經過前兩輪徵求意見,12月14日,涉及千億保費市場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發布實施。《辦法》共5章83條,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辦法》實施後,將直接利好於保險公司、中介、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以及依法獲得保險代理業務許可的網際網路企業。對不具備資質的機構負面影響最大。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中小機構迎大考網際網路企業需持牌
    兩度徵求意見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正式公布了。14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辦法》共包括5章83條,具體包括總則、基本業務規則、特別業務規則、監督管理和附則,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 保險代理人新規出爐 行業亂象將得以整治
    醞釀歷時兩年多,兩度徵求意見……近日,《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終於正式亮相。11月23日,來自中國銀保監會官網的消息顯示,新規已正式印發,並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據悉,這也成為繼保險公估人、經紀人的監管制度相繼出爐後,保險中介「三部曲」最終篇章——代理人制度正式登場。在業內人士看來,新規出爐後,保險代理行業存在多年的亂象將得到根治。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發布 明年2月1日施行
    本報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屈信明、歐陽潔)為規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有效防範風險,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銀保監會14日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非持牌機構的禁止性...
    原標題: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迎新規: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非持牌機構的禁止性行為,劃定了行業紅線,促使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在可監管的框架下有序開展。同時,對持牌機構和持證人員的關鍵行為也作出了明確規範,有利於進一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 網際網路保險市場迎新規:劃出規範底線設置準入門檻
    來源:海外網銀保監會近日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基本業務及監督管理作出規範。專家認為,網際網路保險新規的推出,有助於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規範經營,維護消費者利益,並將推動保險業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新規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明年2月1日起施行;阿里巴巴、閱文...
    》落地 明年2月1日起施行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辦法》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12月12日下午,記者向上述企業求證,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回復稱:「謠言」;拼多多回復稱:「這消息沒頭沒尾的」;美團回復稱「謠言」。社區團購是一種以生鮮品類為切入點,依託社區和團長個人資源進行商品流通的一種新型零售模式。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一度令出門買菜變得不方便,線上下單、附近提貨的社區團購模式正好滿足了疫情期間的特殊需求,社區團購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 穆迪: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新規將提高行業效率和透明度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針對日前銀保監會發布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穆迪表示,新規對網際網路保險以及可以開展此類業務的公司類型進行了更明確的定義,還明確了對保險公司通過網際網路銷售保險及服務平臺的相關要求,並加強了信息披露指引和消費者保護,新規將提高行業效率和透明度。
  • 新規明年2月實施!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
    《辦法》修訂工作全程貫徹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理念:一是規定不能有效管控風險、不能保障售後服務質量的,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銷售或保險經紀活動;二是強化信息披露的要求,增加信息披露內容,保障消費者知情權;三是要求投保頁面必須屬於保險機構的自營網絡平臺,保障交易安全;四是要求保險機構建立售前售中售後的全流程服務體系,提升消費者滿意度;五是要求保險機構建立客戶信息保護制度,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客戶信息保護體系,防範信息洩露
  • 網際網路保險駛入規範快車道
    原標題:網際網路保險駛入規範快車道   12月14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
  • 深度解讀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我們看到了中介聯盟、MGA的未來
    12月13日,諸方期待的三度徵求意見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新規」)終落地。  新規用意,無疑再次釐清了網際網路保險的經營主體,對網際網路工具在不同場景下應用導致流程融合的業務,有了明確的適用性規範,業務行為的雙重監管加強了管理力度。  同時,新規將經營主體從專業中介擴展到兼業代理,且不僅僅是銀行類兼業代理。
  • 這一監管辦法2月1日實施!網際網路保險空間被打開 將加快全行業數字...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 潘玉蓉 修訂5年之久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將於明年2月1日正式實施。監管辦法出臺後,持續多年的網際網路保險定義之爭,線上線下業務之爭、跨區域保險經營之爭等等,終於被一錘定音。
  • 網際網路平臺不能隨便賣保險了!持牌經營有這些(附名單)
    網際網路平臺不能隨便賣保險了!持牌經營有這些(附名單) 摘要 【重磅!網際網路平臺不能隨便賣保險了!持牌經營有這些(附名單)】今日,中國銀保監會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
  • 網際網路平臺不能隨便賣保險了!
    12月14日,涉及千億保費市場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發布,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什麼是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辦法》明確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即:保險機構依託網際網路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保險經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