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如何分餅:利益相關人地圖

2020-12-2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我們將產品比作一個餅,餅有多大,決定著產品能走多遠。如何把餅做大,與如何分餅息息相關。本文以一個思考工具——利益相關人地圖,來分析產品經理應該如何分餅,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篇要討論的話題叫做產品經理如何分餅,其實分餅之外還有一個相關話題叫做如何把餅做大,但這兩個問題其實是互相交織和影響的。如何分餅,反過來也能決定餅能做多大,即產品能夠走多遠。

所以本篇要介紹一個好用的思考工具,利益相關人地圖,讓我們從更全局的視角去思考不同角色的風險和收益,從而更公平的制定遊戲規則。

一、利益相關人地圖

Notion的創始人在一次分享中提到過,任何讓世界變得更好的都是集體協作的結果。

世界是一個緊密聯結的整體,我們需要在其中與各種角色各種人進行協作,而利益相關人地圖能幫助我們從影響力和收益的角度去分析這些關鍵角色,從而獲得更穩固的外部關係。

如下圖,利益相關人地圖是一張象限圖,橫軸和縱軸分別是收益和影響力。

橫軸上越往右收益越大,越往左收益越小或者可能甚至為負值,即不產生收益反而產生損失。縱軸為影響力,越往上影響力越大,越往小影響力越小,甚至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根據圖中的二維象限,我們可以把所有關鍵角色分為四大類:影響力大收益大、影響力大收益小、影響力小收益大、影響力小收益小。

那麼,如何為你的產品繪製利益相關人地圖?

首先還是產品經理三板斧,「用戶-場景-需求」,要從你的產品定位中確認你的產品是在什麼場景下,解決了哪一類用戶的什麼需求。根據這個定位,遍歷所有相關角色,從中發現一些在產品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關鍵角色。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說的是利益相關人,但是指代的其實是利益相關的角色,同一個人可能會有多個角色,當他在你的產品裡扮演不同角色時,同一個自然人可能處於利益相關人地圖的不同位置。

比如說,同一個人既可能是打車平臺的司機,又可能是乘客,既可能是內容平臺的內容生產者,也可能是內容消費者。這裡的影響力,指的是你預期這類角色在你的遊戲裡發生什麼樣的行為。

比如你希望創作者多多的進行更新和優質創作,如果該角色沒有發生預期行為,或者產生了一些非預期行為。比如不更新了,通過劣質視頻騙粉絲錢了等等,這樣的行為是否會對你的產品造成惡劣影響,最大能造成多大的影響。

而收益指的是用戶視角的收益,這些角色能夠通過發生你的預期行為獲得什麼收益,精神層面還是物質層面的,是否能穩定的獲得收益。

收益不一定是錢,也許是其他的東西,取決於不同角色對你這個產品的預期,既然你希望這個角色長期穩定的在你的產品裡存在,那麼也需要給到充足的理由說服他人與你合作協同。

舉個例子。

如果你要拉一個社群,面向21屆的學弟學妹,通過邀請幾位20屆上岸的朋友加入,向學弟學妹提供群面和秋招求職的一些指導。那麼在這個小產品中,可能會有如下幾個角色:具有豐富經驗的20屆朋友、還在求職期間的21屆朋友、處於觀望中還在求職較早期階段的22屆學弟學妹。

其中20屆的幾位朋友作為主要提供群面指導和經驗分享的內容貢獻者,在利益相關人地圖裡佔據重要位置,毫無疑問在橫軸上方,但具體是否能夠獲得收益取決於社群的運作模式,社群能夠提供的利益包括以付費社群的形式提供金錢激勵,或者以社群的形式提高其個人影響力等。

21屆的同學屬於目標群體用戶,屬於影響力大收益大的角色,毋庸置疑。不過,與20屆的同學相比,這部分用戶影響力稍小,用戶量級偏大。

不出意外的話,群內也會有一部分比較積極的22屆學弟學妹,關注信息比較積極,這部分用戶不是核心用戶因此影響力不大,雖然也關注求職信息,但不同階段對於不同類別信息的需求程度還是和21屆存在差異,因此獲得收益可能也不大,位於地圖的左下角。

二、如何分餅:安排你的利益相關人地圖

了解利益相關人地圖最重要的目的是通過這個視角去更好的定義產品規則,如何分餅就會反過來決定餅能做多大。

本質上你的利益相關人因為你或者你的產品這個中心節點的存在,被編織在同一張利益相關人地圖裡面。

為了讓餅越做越大,生態良性發展,你需要對不同的利益相關者按照在地圖中的位置投入不同的精力去維護,並有意識的平衡不同角色的收益分成。

通過利益相關人地圖,我們可以發現一些潛在問題:我們需要特別關注兩類人群,一類是影響力大和收益小的人群,一類是影響力小但收益大的人群。

第一類影響力較大的這個角色如果不能在你的產品中獲得足夠大的收益,那麼利益相關人地圖就極其不穩定。

因為本質上這是你和他的單向連結,你的利益和他強相關,它的舉動對你有重大影響,但他卻不能從你的遊戲中獲利,也就是在他的視角裡,你和他利益不相關,這就會導致潛在的巨大風險。

本質上人都是利益導向型的,如果有其他的選擇,這個利益相關人很可能從你的相關人地圖上流失,給產品帶來重大損失。

所以,首先,我們需要把重要角色納入我們的利益相關人地圖,讓利益真正相關,找到我們的共同大目標。其次,需要了解到這部分人的核心訴求,他們希望得到什麼利益,產品是否有機會滿足其需求,使其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

第二類是影響力小但收益大的角色,雖然這類角色在平臺上不是至關重要的存在,但威脅著平臺的公平與秩序。

試想,同樣在一張地圖裡,提供較大價值和一般價值的人如果獲得的利益幾乎無差,那麼就無法鼓勵更多的價值生產和創造,也會影響到最核心角色的積極性。

不過,利益相關人地圖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產品的不斷發展,可能會衍生新的角色,新的利益相關人的進入會佔據地圖的一席之地,有可能會打破現有的利益平衡。

比如知乎的答者裡面有專業型選手和故事型選手,本質上專業型選手利用工作之餘回答專業問題滿足普通大眾的知識消費訴求,因此奠定了知乎高質量問答的基本盤。但隨著故事型選手的入局,以精彩的故事加觀點的方式佔據了一系列高贊回答,而相對長篇大論且專業名詞過多的回答就慢慢的不再受歡迎。

這個時候,新玩家的加入就改變了原有的結構,且相比查詢各種文獻和資料的專業回答,故事型回答有相對固定的套路和模板,生產成本低但更受歡迎,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專業博主的創作積極性。

隨著新角色的入場,產品也需要關注到利益相關人地圖的變化,適當的調整規則去規避潛在的風險,比如核心創作者的流失。

最後,還需要關注的是圖中潛在的利益相關人,比如政府和政策。梁寧老師在《增長思維30講》裡面舉了一個很有趣的淘寶的例子,講的是淘寶小二幫助一個不會用電腦的老爹開淘寶店,並基於這個發現決定構建體系扶持成千上萬個此類用戶和中小商家。

在這個案例中,雖然這個老爹代表的小商家看似影響力不大,但通過扶持這些淘寶村,使得淘寶這家網際網路公司更加紮根於中國的廣袤大地,由此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價值,基於這個社會價值,淘寶和更多有影響力的單位產生了利益相關,政府和政策也被拉入了利益相關人地圖。

同樣,拼多多也關注到了這類人群。通過投入大量研發費用,研究分布式AI技術,幫助農民種植並售賣農產品,其自2月以來的相關助農活動已經累計賣出了12.68億斤農產品,幫扶了45萬戶農戶。

通過這些措施,完成了一家企業的社會使命,精準扶貧。總的來說,每當我們設計了一個產品,本質上我們都是在構建一個小世界,在這個小世界裡,我們會定義一套遊戲規則,把各方玩家納入到遊戲中來,保證各類玩家能夠在遊戲中自得其樂。作為遊戲的上帝,我們要公平的分餅,保證遊戲能夠持續的進行下去。

利益人相關地圖在這個過程中是一個很棒的思考工具,幫助我們去識別關鍵人,關鍵事,評估項目潛在的風險。

#專欄作家#

新人產品經理,專注於產品求職分享和社交/社區賽道產品思考。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作為產品經理,如何打造產品的作戰地圖?
    編輯導語:我們在做一個項目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計劃,有了計劃才能有條不紊完成任務;作為一名產品經理,在進行項目時如何制定自己的計劃?本文作者利用幾個步驟幫你分析如何打造一款產品的作戰計劃。什麼是作戰地圖?
  • 產品經理與程式設計師之間如何破局?
    筆者曾經歷過軟體工程師、項目經理、產品經理等多個角色,因此也與以上多個角色的對立面進行過激烈PK,比如做軟體工程師時,與產品經理的互黑;做項目經理時,又經常猛烈驅趕團隊加速交付進度;做產品經理時,會通過各種畫餅單向洗腦研發交付團隊。起初僅從該角色為出發點,以自己的觀點來理解並試圖說服其他角色與自己達成一致。但此時問題就凸顯出來了:1.需求各自理解的不一致。
  • 產品經理不需要知識地圖,而是知識宇宙
    憑藉多年的職場直覺,產品老鳥感覺這不是簡單的寒暄,而是蓄謀已久的鄙視在內心複雜三秒後,還是拿起了手機憑藉多年的職場直覺,產品菜鳥感覺大事不妙,莫非剛剛的鄙視被他發現了>在內心複雜三秒後,還是拿起了手機有過迷茫,才知道產品經理的苦有過執著,才能放下執念有過牽掛,了無牽掛下面的資料和課程,獻給正在成長的大家這個知識地圖比較適合各階段產品經理作為個人對照表,看看自己還欠缺什麼
  • 產品經理進階必看課程!百度地圖「實戰經驗課」為你的產品注入靈魂
    產品經理眼中「別人家的產品」是什麼樣的?大概就是擁有上億用戶、生態夥伴眾多、媒體廣泛好評……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小假期裡,大家出行必備的百度地圖不僅多次登上央視,其大數據、導航、旅遊等功能更成為諸多用戶出遊時會選擇的重要信息參考。
  • 網際網路+時代,銀行業產品經理的能力地圖
    對於銀行業來說,也是如此,於是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銀行業產品經理。本文作者通過總結自己的兩年工作經驗,為我們繪製了一份銀行業產品經理的能力地圖。 本文記錄我2年銀行產品經理的工作感悟,聊聊我在銀行做產品。 隨著網際網路浪潮的席捲,傳統行業紛紛被網際網路改造,銀行業自然也不能「倖免」。大潮之下,銀行傳統的產品經理也受到了網際網路的影響。 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在網際網路時代,銀行的產品經理發生了什麼變化?跟網際網路行業產品經理又有什麼不同。
  • 產品經理如何管理項目進度
    產品經理不僅關注產出,而更加關注結果。我們不僅僅關注時間表和日期,更加關注想要實現的目標或要完成的工作。產品經理需要定義產品的問題,找到一個好的解決方案,用當前場景最優的產品設計來解決用戶的問題。而項目經理不關注的是問題是什麼,如何解決問題,而是如何去做組織團隊,按時間按照質量去交付,這是項目管理的工作職責和目標。
  • 產品經理入門概念通識
    了解產品經理這一崗位已經很久了,但一直缺乏系統化的學習。很多時候對產品及產品經理的相關概念一知半解,邊界意識也很模糊。所以本文以初學者的角度從 0 開始梳理產品經理的知識脈絡以下為本文的主題結構:產品及產品經理的概念如何勝任產品經理勝任後產品經理如何工作如何評價產品經理的工作質量
  • 產品經理如何制定自己的求職計劃
    編輯導語:產品經理是一個舶來品,因此目前並沒有具體的專業能夠對口產品經理崗位。於是,產品經理可以是來自各行各業的、各種專業的人。雖然看似大門為大家敞開,但是實際上成為一名產品經理並沒有這麼簡單,這條路需要好好去規劃。那麼,產品經理應該如何制定自己的求職計劃呢?
  • 如何合理的設計B端產品經理的考核目標?
    此時,絕大多數的情況,產品經理往往疲於奔命的支撐業務需求,就已經忙得焦頭爛額了,這個時候,產品對業務的支持,更多的體現在業務流程標準化、線上化,能把這些點做到位就已經很不容易,所以此時對產品經理的管理,往往是分模塊安排團隊成員,開組馬力滿足業務需求即可。
  • 在線教育產品經理怎麼做轉介紹?
    一方面,產品功能可以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告知家長學習閉環及成果收穫,例如每上幾節課,孩子可以獲得什麼實際的成果;另一方面,告知家長可邀請好友拼團或幫砍價,也可獲得多少力度的價格減免。報名正式課後,等待分班也是一個可以利用的」好時機「。一方面,可以讓孩子先上幾節課程,以趣味、寓教於樂的AI或動畫課為主。
  • 產品經理如何做好需求評審
    產品經理如何開好需求評審會? 需求評審可以極大的提升產品經理的思考能力,表達能力,說服能力,執行能力;面對不同部分同學的瘋狂diss,在評審之前一定要考慮周全細緻。完成一場完美的需求評審,慢慢積累起來小夥伴對你的工作能力的認可和信任,才會在日後的工作中獲得更多的支持!
  • 不同階段的產品經理面試時,如何做自我介紹?
    為了讓產品經理們少走些彎路,今天來聊一聊產品經理面試時應該如何做自我介紹。那產品經理如何做自我介紹?作為產品經理要把面試過程當做一款產品來設計,面試官就是你的用戶,了解他的需求,滿足他、徵服他。任何一家用人單位,都希望招聘過來的產品經理都是一位可塑之才,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不僅會對產品能力有所提升同時也會培養公司整體的學習氛圍。
  • 一個產品新人如何通過產品經理大會破解迷茫
    如果有一天你的產品被所有人反對的時候,而你覺得它就是你想要的產品,但是你已經做的挺不錯了,放棄這個產品你仍然可以過的很好,你還有勇氣再往前走一步嗎?」 熱愛是賀曉麟老師給我的答案,而我理解的再往前走一步的勇氣意味著一個產品經理的靈魂上限在哪裡。我們都可以成為產品經理,但是一個最優秀的產品經理一定是最熱愛他的產品的。
  • 產品經理新人指南帖:為何說PM是一個有質感的就業選擇?
    眾多崗位中,產品經理崗堪稱是一顆璀璨星辰。之所以如此,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網際網路造神模式塑造了賈伯斯、張小龍等產品大神形象;另一方面,產品經理看似沒有專業要求,更容易受到應屆生的青睞。 那麼,對應屆生或者想轉行的人來說,產品經理到底是不是一個值得選擇的職業呢?
  • 初級產品經理知識體系如何搭建?
    產品經理的起源產品經理的起源其實很多入行業的人已經了解甚深,我把產品經理的起源分為三個人:麥古利、吳霄光、蘇傑。麥古利可能有些人已經很清楚了,是寶潔的一位職員,他之所以能被成為第一位產品經理,我覺得他是個非常幸運的人。
  • 產品經理面試問題及答案大全
    2、計劃當中儘量涵蓋產品經理的軟實力跟硬實力,從側面多體現自身的價值。3、需求分析、數據分析、產品規劃、項目溝通等方面基本是產品經理每天都會遇到的,往這幾個方面多多深入。如果你來的話,你準備如何開展工作?
  • 產品經理如何理解SAAS產品的「客戶成功」
    所以,公司需要有這麼一個人能夠給這樣的客戶提供的產品、服務以及解決方案,需要能夠把他所謂的個性化的東西解決掉、響應好。而且他在跟客戶互動的過程中,需要幫助客戶搞定他內部的決策流程。如果有專業售前團隊或者客戶成功團隊最好,但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有這麼一個人,產品經理是最懂業務的人,成為了客戶成功經理的首先。
  • 產品經理應該如何描述需求?
    編輯導語:產品經理的日常,往往與需求離不開,其中很關鍵的一步就是描述需求。需求的描述需要一定的技巧,優秀的產品經理不僅可以清晰地描述自己的需求,還能讓他人聽懂並且知道接下來該如何進行。在本篇文章中,作者為我們分享的是規範產品體系中與需求描述技巧相關的內容。
  • 從職位定義入手,認識「產品經理」的本質
    搜尋一下維基百科,產品經理的條目中是這樣寫的:「產品經理是很難定義的一個角色,如果非要一句話定義,那麼產品經理是為終端用戶服務,負責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人。 」每個字都看得懂,合在一起我怎麼就看不懂了。由於範圍包含整個產品開發流程,因此可以推敲出兩個重點:「一是因為流程很長,所以產品經理需要和多領域的人溝通協作;二還是因為流程很長,所以流程裡大部分的人,都跟產品經理沒有上下級關係。」
  • 產品經理如何做用戶行為分析
    在這個每個網際網路人都在談論數據,每個產品經理都在談論數據分析的時代,用戶行為分析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凸顯出來,那麼產品經理如何做用戶行為分析呢?接下來將為大家進行分享。觀點三:只需要做充分的調研分析就可以了,比如需求調研,產品使用調研,多找找目標用戶,多讓他們提一些反饋意見,根據反饋來做修改即可。觀點四:不要總是順著用戶的意思去做產品。產品設計的核心是產品經理的想法,而不是用戶的看法。以上觀點其實都是錯誤的,如果產品經理有這樣的想法,會對自己極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