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企看新區|這家醫療器械企業的塑料「吸管」一根賣到40多元

2020-12-15 樓市知多少

作為前灣新區核心區,由唐塗宋地發展而來的寧波杭州灣新區,甫一誕生就自帶「產業發展大平臺」的耀眼光環。

對一座產業新城來說,新區眾多終端產品和關鍵部件,是新區萬千創業者的夢想所系,也是新區邁向大灣區時代的生動註腳。

浙江新聞客戶端、寧波杭州灣新區發布等聯合推出「牛企看新區」,圍繞這些了不起的產品、部件以及它們背後的故事,零距離感受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蓬勃脈動!今天我們推出第四篇。

微創醫學的發達,讓類似人工瓣膜這樣的介入產品可以直達病灶,實現機體功能修復;為了讓殘缺的神經系統重新發揮效用,在人腦中植入智能晶片也成為了前沿醫學的研究課題。

不過,再尖端的產品也離不開基礎件的輔助,要實現高級診療目標,首先得有高品質的上遊配套,比如管材。

坐落於寧波杭州灣新區麟灃醫療科技產業園的琳盛高分子就是不折不扣的管材「專家」。瞄準微創醫療配件這個細分市場,多年來,琳盛高分子從一條產線做起,通過持續研發投入和對產品的悉心打磨,逐漸撬開了國內市場。目前,琳盛高分子國內客戶數穩定在300家以上,累計為市場供應各類高品質醫用管材1000餘種,其中不少屬於業內首創。

「我們就是奔著這個市場空白來的。」公司總經理、擁有材料工程和化學雙重碩士學位的宋曉波介紹,高端醫療器械這塊我們國家本來起步就晚,這些年,伴隨微創診療市場的不斷發展,國內在管材等關鍵基礎配合件方面的短板逐漸顯現出來。

「醫療器械大家都在布局,但由於管材這塊看似簡單、門檻低、利潤低,很多有實力的企業反而不會投入太多精力去涉足,導致這個市場長期被國外企業壟斷。」看準這個機遇,2014年,宋曉波從法國回國,與麟灃生物集團共同出資,合夥創立寧波琳盛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走進公司產品陳列室,色彩繽紛、形狀各異的各類多功能管材讓人大開眼界,其中不少產品外觀看上去就跟飲料吸管差不多,價值卻不可同日而語。

「以心血管支架輸送器手術為例,如何把支架送到血管裡,就必須先把醫用鞘管穿刺至血管。再通過鞘管把支架輸送至安放位置。」宋曉波笑著說,形象點說就是「要致富、先修路」,只有管材的條件滿足了,才能完成微創手術。

看似不起眼的塑料管子,做起來卻很不容易。精度控制、工藝設計、裝備適配……既然瞄準了中高端市場,在產品開發上就必須「全情投入」,盡一切可能搶佔技術「身位」。

「為了把一種球囊雙層導管的生產工藝固定下來,我們花了整整一年時間。」宋曉波舉例說,這類導管由內外兩層疊合而成,直徑不過0.7個毫米,裡面一種材料,外面另一個材料,難度在於2個材料在硬度、可拉伸性等物理性能上差異懸殊,粘合起來本就不易,兩層管子同時擠出的時候,界面還需完美貼合,不能輕易分離。這就對我們的工藝控制提出了挑戰。」

通過對擠出參數、冷卻水溫、牽引速率等多重條件的反覆調試,宋曉波和同事們最終找到了一個極窄的可加工區間,順利實現了這種堪稱業界「天花板」的高品質導管模組的量產。產品不但在耐受壓強上做到了客戶標定值的兩倍以上,管體尺寸公差也控制在了0.5%左右。更令人咋舌的是,這樣的一根雙層塑料導管在市面上可以賣到40塊錢以上,長度卻不過幾十釐米。

「這個項目我們跟了三年,一開始也是向國外一家很有名的擠出企業來購買基礎管材,但由於這家公司生產工藝不穩定,滿足不了我們下遊客戶需求,琳盛只能選擇自己做。事實證明,我們完全有能力在高品質醫用管材這個細分市場趕上甚至超越國外同行。」宋曉波說。

從簡單的加工製造到新產品開發設計,通過多年沉穩發展,琳盛高分子成功的在與國外知名企業的競爭中站穩了腳跟,國內市場佔有率不斷攀升,產品線越做越大。

「企業銷售額今年有望超過5000萬元,訂單早就排到了幾個月以後。」宋曉波說,依託相關領域的技術積澱,琳盛的未來不單單是做管材產品,還會幫助醫療器械企業做定向的方案設計,甚至是牽頭引導細分市場的新產品開發。

「利用佔據產業鏈上遊這個優勢,希望可以把企業累積的工藝大數據和客戶需求更好的結合起來,去引導和培育更大的市場。」宋曉波自信地說。

相關焦點

  • 這家醫療器械企業的塑料「吸管」一根賣到40多元
    浙江新聞客戶端、寧波杭州灣新區發布等聯合推出「牛企看新區」,圍繞這些了不起的產品、部件以及它們背後的故事,零距離感受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蓬勃脈動!今天我們推出第四篇。微創醫學的發達,讓類似人工瓣膜這樣的介入產品可以直達病灶,實現機體功能修復;為了讓殘缺的神經系統重新發揮效用,在人腦中植入智能晶片也成為了前沿醫學的研究課題。
  • 今年底禁用塑料吸管!每一根塑料吸管降解時間或長達500年
    今年底,塑料吸管將退出餐飲業。根據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在餐飲市場,塑料吸管是奶茶、可樂等多種飲品的固定搭配,方便好用。不過,頗受歡迎的塑料吸管,也是環境汙染的一道「死結」。數據顯示,我國去年塑料製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近3萬噸,約合460億根,人均使用量超過30根;每一根的降解時間可能長達500年,且回收利用難度較大。
  • 超3000家企業「跨界抗疫」!中石化加油站賣醫療器械、車企速產消毒...
    來源:e公司e公司聯合天眼查統計調查發現,以工商註冊變更信息為標準,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國超過3000家企業經營範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療器械」等業務,其中,經營範圍新增醫療器械的企業多達3647家,幾乎呈現行行
  • 濱湖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分局開展醫療器械排查行動
    醫療器械質量安全關係到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為切實加強醫療器械領域監管力度,衡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濱湖新區分局將日常監管與專項抽查相結合,積極開展醫療器械風險排查,嚴厲打擊醫療器械領域違法違規行為,淨化轄區市場環境,保障人民群眾用械安全。
  • 湖南省第七屆醫療器械院企對接會舉行
    人民網長沙12月6日電 12月5日,湖南省第七屆醫療器械院企對接會在長沙海憑麓谷醫療器械產業園開幕。本屆對接會的主題為「國產醫用設備的研發和推廣」,旨在推動湖南省醫療器械產業加速發展,積極倡導醫療衛生機構使用國產醫用設備,加強院企交流合作,搭建產學研醫深度協作的高起點平臺。張健表示,醫療器械產業是湖南省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將醫療器械產業打造成一個千億級規模的產業,從政府到社會都非常重視。
  • 牛企看杭州灣新區②|今年雙十一,這家企業的製冰機又「霸榜」了
    這是今年雙十一各大網購平臺上賣的很火的一款製冰機。快速製冰的「硬核」技術加上充滿樂趣的遠程交互模式,讓不少「喜新厭舊」的年輕人眼前一亮。這個產品,來自寧波杭州灣新區企業惠康集團。怎樣讓製冰機變得更好用、更好玩?
  • 張健出席湖南省第七屆醫療器械院企對接會
    以「國產醫用設備的研發和推廣」為主題的湖南省第七屆醫療器械院企對接會12月5日上午9時在長沙海憑麓谷醫療器械產業園隆重開幕。 張健指出,醫療器械產業是我省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將醫療器械產業打造成一個千億級規模的產業,從政府到社會都非常重視。
  • 持續「賣賣賣」 新華醫療又有資產要轉讓 老牌器械企業該如何發力?
    原標題:持續「賣賣賣」,新華醫療又有資產要轉讓,老牌器械企業該如何發力?   持續「賣賣賣」   近年來,新華醫療早就給市場留下了「瘋狂賣賣賣」的印象。新華醫療成立於1943年,2002年在上交所上市。由於其歷史悠久且體量有望與「器械一哥」邁瑞醫療相媲美,有投資者稱其為「器械二哥」。
  • 湖南省第七屆醫療器械院企對接會在海憑麓谷醫械園舉行
    省工信廳副廳長黃寶林、省市場監管局副巡視員歐陽黎明、省藥監局副局長彭旭明、長沙高新區管委會主任郭力夫等領導出席;來自省市主管部門、高等院校、行業協會及各市州醫療機構負責人、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共800餘名代表參會。
  • 全國醫療器械企業專利授權數量增長排行榜出爐!
    圖表2 2020H1全國各省醫療器械企業專利授權增幅排行數據來源:眾成醫械大數據平臺城市排行從全國各市醫療器械企業專利數量增長看,上半年深圳市新增1718件,全國排名第一;廣州市新增1131件,排名第二;蘇州市新增
  • 杭州茶飲店吸管陸續「換裝」 明天告別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你...
    都市快報訊 如果你在路邊的奶茶店,看到一個女生接過店員手裡的奶茶卻拒絕了吸管,然後像哆啦A夢的百寶袋一樣,從包裡拿出一根不鏽鋼吸管,「咕咚咕咚」喝起來,千萬不要詫異。距離「到2020年底,全國餐飲行業全面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還有今天一天時間。作為吸管消耗大戶,杭州大大小小的茶飲店,以及餐廳、酒吧等,大多已換上環保類吸管。
  • ...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上市公司股東|邁瑞醫療|胡潤|醫療器械
    導 讀:14家械企上榜,2020年胡潤中國500強名單出爐11月25日,胡潤研究院最新發布了《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公布了2020年中國排名靠前的500強民營企業。新上榜企業名單不僅如此,在本次500強的名單中,有14家醫療器械企業榜上有名,其中不乏邁瑞、樂普、威高、健帆生物、微創等多家知名械企。
  • 秸稈不要燒:禁用塑料吸管!明年麥稈可以賣大錢了
    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6月30日,麥當勞中國宣布,即日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近千家餐廳將率先停用塑料吸管,同時在直飲杯蓋的設計上進行了微調。
  • 麥當勞不給吸管了!塑料吸管在未來或將退出市場
    導火索:日益嚴重的海洋汙染環保組織 Eco-Cycle 稱我們使用的塑料吸管大部分會流入海洋,形成嚴重的塑料汙染。在這樣的形式之下,像麥當勞、星巴克等等這些大企業,他們就都站出來承擔社會責任了。宜家在2018年就發布消息稱,所屬商場和餐廳將在今年前逐步淘汰所有一次性塑料製品。星巴克在2018年宣布,今年之前全球所有分店禁用塑膠吸管,並同時公布不用吸管的新杯蓋設計。
  • 醫療器械領域企業,消毒滅菌設備被評為同行業唯一中國名牌
    近年來,在行業政策的大力支持之下,國內醫療器械市場呈現向好的高速增長趨勢,從概念上看,醫療器械是指直接或間接用於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體外診斷試劑及校準物、材料以及其他類似或包括所需軟體在內的相關物品,由此可見,醫療器械行業並非單獨的領域,而是橫跨醫藥、機械、電子、塑料、計算機等多個行業
  • 塑料吸管年底將禁用 塑料吸管危害生態環境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數據顯示,我國去年塑料製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近3萬噸,約合460億根,人均使用量超過30根;每一根的降解時間可能長達500年,且回收利用難度較大。眾所周知,「限塑減塑」是環境保護的必經之路,禁用小小塑料吸管,其實就是壓縮塑料使用的關鍵一環。不管吸管能給日常生活帶來多少便捷,都不能以毫無節制的破壞環境為代價。
  • 以後喝奶茶不能用一次性塑料吸管了~每一根塑料吸管降解...
    2020年1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 生態環境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其中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 替代品成本高 禁用塑料吸管背後的轉型「陣痛」
    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2021年1月1日,升級版「限塑令」、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禁令生效。此舉實施效果如何?對吸管市場有何影響?生產企業又該如何應對?對此,本報記者進行了探訪。
  • 紙吸管成本比塑料吸管高3至6倍 限塑令難壞餐飲企業
    記者走訪發現,麥當勞、星巴克、喜茶、金鼎軒等京城大型連鎖餐飲品牌已經停止提供塑料吸管,採用紙吸管或直飲杯蓋來代替。但在許多平價奶茶飲品店和餐館裡,主動提供塑料吸管的現象依然常見。根據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今年發布的「限塑令」,到今年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目前看,「限塑令」的落地還需要消費者和企業共同參與。
  • 與一次性塑料吸管說再見,真的做得到嗎?
    原創 新華日報 新華日報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2021年1月1日,升級版「限塑令」——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禁令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