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桑根:送到最後

2021-02-22 在場主義散文

去三娘那塊花生地的路已經荒蕪,苞茅與蓬蓬刺伸展蓬勃,像搭架子一樣在兩邊往中間交織,完全遮蔽視線,只有地底下多年踩踏夯實的路基還依稀可辨。得貴奮力揮動砍刀,似有使不完的力氣,又似有洩不完的仇恨,連高出雜草間的山茶、楠竹也毫不猶豫砍掉。手起刀落,植株應聲而倒,他並沒有栽種時的期待,也沒有被毀壞的憐惜,他只考慮必須要橫向拓寬四米開外,不然八抬上不來。

  到地頭了,七八十個平方的地面只有零星的狗尾草站在那裡,三娘這兩年已經種不動地了,坡沿上一大蓬紅豔豔的刺玫迎風搖曳,倒像個正在走向舞臺的主角華貴妖嬈。得貴揮動砍刀的手抖了一下,停下來打量它一小會,又堅決地把它們齊根砍斷,攏成一團,滾到另一頭的地角。放下刀,他把帶來的生石灰沿對面「鐵印腦」峰頂對正的地方,灑下一個約十多個平方的長方形圖案,算是定好井位,開鋤後電話約挖井的人上來,自己就回家忙去了。

家裡,遠房的親友也陸陸續續來得差不多了。來者先在門口鳴響自帶的鞭炮,放好祈禱的紙錢,再前往靈堂三叩九拜。堂弟堂弟媳一直分左右跪在那裡,也跟著陪跪陪拜,哭喊母親起來,某某人到了,該斟茶煮飯……他們聲音嘶啞,眼睛紅腫,來客也不免哽咽,問起彌留之際的情形、心願,他們又是一番哭訴。待幫忙接待的族人給來客倒上茶水,請入另室落座,堂弟堂弟媳才重新在靈堂跪好。

這是極為勞神傷心的時候,母親沒了,所有事務皆交由族裡兄弟打理,他們悲痛萬分,儘可能多地陪在靈柩旁邊。但這陪伴的時間也是很短的,不一會,八抬的人就來了,都是族裡的叔伯兄弟,他們手搬腕託,合力把靈柩抬出堂屋,抬到村中心的打穀場上。那裡幾張長條板凳已經提前擺好,仙人槓按比例尺寸放在上面,八抬的師傅們把靈柩穩穩地放上去,所有來送別的晚輩與年齡小於三娘的平輩,都自發地在靈柩後方的空地齊齊跪好,不論骯髒,不顧風雨。穿白袍戴長白孝頭巾的堂弟堂弟媳跟隨靈柩而來,哭聲愈悲,聲嘶力竭,扶住棺木不停拍打,呼喊娘親。無奈娘親不聞不應,只有銅鑼急促,嗩吶悠長。旁邊的堂妯娌姐妹們趕緊過來,聲音顫抖著勸慰他們,並拉到到最前面跪好。八抬的師傅用捆仙繩按祖輩所傳之法,結結實實地把靈柩捆在仙人槓上,他們迅速而沉穩,不敢稍有怠慢,否則,下邊跪在前排的孝子賢孫手中的哭喪棒是隨時都可以落在他們身上的。

綑紮停當,執事的司儀示意所有的樂器、人員安靜,開始宣讀女兒寫的犒靈文。文裡主要寫母親的生平,從她九歲進門做童養媳,經歷戰亂被長輩支使去封鎖線外買食物,到成家後生兒育女,七個孩子養大了三;從她夜裡操持家務,日出走街串戶賣花生,到她節衣縮食為不曾婚娶的二伯養老送終;從她四十歲守寡,再到她應允跌落山崖的大嫂,養大一對侄兒並給他們建房成家……

司儀表情悲哀,聲音低緩,半吟半唱,每一句的尾部都拖老長的哭腔,聽者無不落淚,剛剛因宣讀低下去的呼喚哭喊,此時又陡然響起。他(她)們本來都彎著腰身跪著,雙手撐在地上,仰著臉認認真真在聽,這一哭,臉上滿是淚水,一滴還不曾滑落,另一滴已經趕來聚合,下巴處,如雨天的屋簷,顆顆不斷,碩大、渾圓。

像這樣的痛哭在昨天晚上最為悲切,前天的陰陽突然相隔,雖是痛不欲生,但屋裡擺設依舊,三娘的身體還在,恍若她只是累了睡去,一覺醒來還會一切如前。但到昨晚,三娘被裡三層外三層地換上新衣,接受子孫拜別時,大家才不得不接受現實,一下子抓心撓肝,與三娘之間的一些雞毛蒜皮的利益口角,一些似是而非的誤會,還有某些當做未做的承諾,此刻都是後悔的理由,恨自己入骨,再無彌補的機會。

當八抬的師傅把三娘抬出她的房間時,大女兒桂花撲倒在娘的身上,死活不肯起來,仿佛是八抬的師傅要搶走她的母親,旁邊的堂姐妹們慌忙把她按倒拉開,並告誡她亡人的衣服上再不能粘上塵世的任何物質,她這才癱軟著不再以頭搶地,要隨母親而去。倚在堂姐的懷裡,仿佛堂姐成了她的母親。但還是哭,聲音從鼻子裡擠出來,如風過狹巷,嗚嗚作響;一忽兒又像趕了幾十裡山路般氣喘籲籲,雙肩聳動,胸脯起伏,聲音在喉間含混不清,只發出「呃、呃」的聲音,聽著出氣多,進氣少,直教人擔心她一時換不過來,氣絕而亡。

抬出房間的三娘被請到肅穆的祖宗堂中,桐油油好的黑漆棺木裡,潔白細膩的石灰鋪灑平整,上面擱的皮影紙按兩釐米的間隔一張張遞進鋪好,三娘按仰躺的姿勢平放著,師傅們從腳下開始,向上依次按提花的樣子,把三娘身下多出來的皮影紙一層一層折好,到脖子處停下。親戚們依次過來作最後告別,棺木裡的三娘就像結好繭子的蠶寶寶,休眠了。

棺蓋緩緩蓋上,沉悶的響聲在莊重的堂屋發出迴響,如一塊巨石跌下山崖。釘子的釘入,也是一聲聲直擊心房。不知是誰發出的第一聲哭泣,整個堂屋霎時哭聲四起,呼天搶地,喊娘的;喊姑媽的;喊嬸嬸的……

念完犒靈文,眾人退開,鑼鼓鞭炮齊響,八抬的師傅們紮好腰帶,手腕與肩上都系好毛巾,分兩邊倆倆立好,齊齊喊一聲「起」,棺木便穩穩地平升起來。他們一手扶著仙人槓,一手攬住並排人的腰,步履沉重,表情嚴肅地上路了。

山上的墓井已經打好,大家憑記憶快速解開綁住的棺木,艱難地用雙手搬至墓室,四平八穩地放好,再一鍬一鍬地填入還潮溼著的黃土。這個過程是沒有語言的,心隨著黃土埋進去一樣。不許女眷跟來或者就是怕她們不能承受這種傷心欲絕吧。反正得貴是這樣想的。這最後的填埋就像一粒微塵回歸大地,三娘種了一輩子花生,最後把自己也種進地裡了。

墳包鼓起來,得貴的回憶也湧出來,自己十歲失母,十七歲喪父,是三娘跑前跑後幫他開基建房,又三茶六禮說媒,娶得嬌妻。在他眼裡,三娘是神明一樣的巨人。如今這巨人倒在他的面前,讓他到邊倒角地吩咐著埋進了土裡。他恨,為什麼要是他來忙裡忙外,為此都沒有好好拜別三娘。挨著墳包躺下,像躺在三娘的身邊,他想起在廣東打工時,讀到的一首小詩《母親在我的腹中》,得貴對母親的記憶已經模糊不清了,按詩裡的意思,那被他一口口吃掉並存在腹中的,就是三娘了。他又想起一句話「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按這個邏輯,他就應該是三娘的情人,情人間是要送花的,早上砍下的刺玫就是城裡情侶間相互送出的玫瑰花,都送給三娘吧。這時候,他又慶幸是自己親自安排了這一切。於是又把先前滾到地角的花兒一股腦兒滾過來,堆放在墳上,復又躺好。對著這堆花,得貴喊一聲「三娘」,已經蔫頭耷腦的花兒竟搖擺幾下,仿佛是應答。得貴再學著長輩們的稱呼,喊聲「慧蘭」,花朵兒又搖擺幾下,仿佛還是應答。眼淚從兩邊眼角流出,進了兩邊的耳洞,像兩個孩子從身體出發,逛一遍,又從另一條路回家了。得貴的臉上並沒有淚痕,沒有人知道他哭過。

回家的路上,得貴偶爾回頭,沒有看到墳包,只看到了一堆花。

(責任編輯:錢昀  製作:譚麗挪  圖由譚麗挪提供)

桑根:女,  七零後  ,湖北鹹寧人。 愛文字,尚簡單。

在場管理團隊

總    編:周聞道

副總編:曉來輕酌

贊助人:李玉祥、龔益成、北京了了、藍鵬飛

在場編校:寧靜(組長)、袁志英、錢昀、劉月新、劉小四、偏說、楊培錚、六六、劉愛國、李慕雲、李世瓊、吳微

在場朗誦:海之魂(組長)、郭萬梅、趙文、花語、龍丹、吳海燕、章濤、萬軍、唐克、萬一

在場閱評:郭連瑩(組長)、潤雨、王茵芬、高影新、鳴謙、楚歌、林中蔓青、齊海豔、趙琳、鄧文靜、張玖玲

在場製作:四季芳(組長)、劉珍、宋小銘、譚麗挪、慶潔、董麗、胡君濤

在場宣傳雷永鳴(組長)、東方壞壞、張倩男、楊惠澤

在場終校:袁志英、楊培錚

特約評論員:郭連瑩、喬民英

請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公眾號發過的,請勿投。來稿請附上120字以內的簡介和照片。徵文投稿第三天可查看郵箱或群裡每日預告;長篇稿件一月之內未發表的,可自行處理。

一篇文章只修改一次,請投稿前仔細斟酌。投修改稿時請一定註明「修改稿」。

1800字以下的散文,請同時投兩篇。

此為《在場》雜誌選稿平臺,在場團隊有權對文章進行修改和推廣,如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註明。

普通作者返一半,貧困作者扣除騰訊運營費後全返。


在場微信平臺投稿郵箱:zczy0838@126.com

《在場》雜誌投稿郵箱:zczy0838@163.com

在場網站:http://www.zczysw.com/ 

相關焦點

  • 【在場微散文】敏熙:母愛如山
    在場微散文同主題徵文競賽第25期(2018年6月)主題:看山看,是注視,是關注;  山,是一個意象,是窗外的風景。看山,就是看世界。請用你在場的姿態,本真的語言,從具象和個性細節入手,與我們分享你的發現。在場微散文第25期徵文一人一稿,上限為550字,必須是原創首發(如其他平臺、網站、論壇及報刊已發的,請勿投)。
  • 把家鄉的關懷送到你身邊
    「沒想到快到年關,四川老鄉把關懷送到了眼前。」32歲的陳宇看到記者,高興地擺起了龍門陣。1月13日晚,「川音川情·走進廣州」慰問川籍農民工文藝演出在廣州市白雲區上演,1000餘名在粵川籍農民工代表匯聚一堂,感受來自家鄉的溫暖關懷。
  • 【在場微散文】韓英民《蒜泥黃瓜》萬軍朗誦
    在場微散文同主題徵文競賽,2017年5月主題:月已破五。以你獨特的慧眼,發現五月的秘密與價值。在場微散文第12期徵文一人一稿,上限為550字,必須是原創首發(如其他平臺、網站、論壇及報刊已發的,請勿投)。
  • 推理推薦—《羅傑疑案》、《絕對不在場證明》、《詭計博物館》
    隨著案件的剝繭抽絲,嫌疑人的逐漸排除,最後結局出人意料。小編薦語: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內容質量不用多說。書名:《絕對不在場證明》作者:(日) 大山誠一郎豆瓣評分:7.5本書簡介:有一間古怪的鐘表店,不僅售賣鐘錶,還兼營著一項「代客推翻不在場證明」的業務,一次收費五千日元。
  • 第57集,藝術中的「在場」與「缺席」
    在場(presence)從字面上理解為:主體在特定的空間中存在,而與之相反的就是缺席 ( absence)。在藝術領域中,什麼是「在場」和「缺席」?不同的語境下,用法都不一樣。我通過幾個案例來說明: 一、藝術家的在場與缺席 1.
  • 阿蘇:不在場的共情
    包括表情的共情、語言的共情、情緒的共情、身體的共情以及內在深層情緒的神入等。如果我們理解到能量層面,我們能夠超越空間和時間,體驗到能量場中各個個體的情緒和感受。你傷害了對方,對方傷害了你,這種能量在兩個人內心都會起作用,不管你是受害者還是施害者,兩者所受的傷害都是同等的,當然表現的形式會不一樣,有些人會大哭,有些人會迴避,有些人會壓抑,有些人會否認,有些人會反向形成。簡單的說,你傷人,你的心會痛,人傷你,你的心也會痛。對方亦復如是。基於此,我們對於不在場的人的共情就能形成。
  • 伯格曼︱神不在場的呼喊、細語與沉默
    神不在場的呼喊、細語與沉默——英格瑪·伯格曼《呼喊與細語》影評
  • 播客《不在場》重輕:談談音樂與對無用之事的迷戀
    採訪那天上午,蘋果Podcast年度編輯推薦發布,重輕的播客節目《不在場》在年度播客梁文道的《八分》下面,排在年度推薦榜單首位。在所有榜單中或榜單外的播客中,《不在場》顯得格格不入。從今年1月到10月,《不在場》只更新了11期,平均約每月更新一期。但無疑它是成功的:除了小宇宙上的13400+訂閱外,還有一期節目後百多條留言互動與滿屏好幾百字的長留言。
  • 高以翔猝死前最後畫面曝光:體力明顯不支,扶著樓梯走進屋裡
    後續更是傳出了令人心碎的消息,院方表達高以翔被送到醫院的時候瞳孔已經在放大邊緣,最終搶救無效去世。當時節目是在寧波錄製的,據在場的觀眾爆料,當時正在錄製過程中的時候,高以翔正在跑步,突然高喊了一聲「我不行了」,然後就倒地昏迷不醒。黃景瑜和陳偉霆等工作人員忙著做心肺復甦,之後,高以翔在被送往醫院後,沒是沒能搶救成功。
  • 名偵探柯南:有柯南在場,喝飲料的兩大注意事項!
    總結一句話,有柯南在場,喝飲料一定要知道以下兩大注意事項。喝飲料的小習慣切忌讓人知道《名偵探可能》中,犯人很多都是利用對方的小習慣。比如說,翻書的時候,會習慣性用手指沾一下口水,犯人在書的頁腳就可以置對方於死地。再說,喝飲料的時候,很多人都喜歡嚼冰。我也特別喜歡,每次喝完飲料,就慢慢地嚼冰,就算是大冬天也會有這個習慣。有柯南在場的地方,犯人就會在冰裡做手腳,要注意了。
  • 專家組打開後,在場的人都驚呆了
    然而這封信卻是石沉大海再也沒有了音訊,對於方姥的遺物中小坐獅的考證也就無法再進行下去,不過就在2008年11月考證組又在小獅子身上發現了線索,特別是在小獅子底下以拿起來能看到紅漆,應該是有一個洞,裡面有個空隙就在專家看看裡面有什麼東西時,然而所有人都對裡面的填充物拭目以待時張鈺卻猶豫了,因為她姥爺交代這個小獅子要送給小方八郎,所以沒有小方八郎的家人肯定說這個東西不可以隨意打開,就在張鈺猶豫該不該打開這個坐獅的時候在場的日本學者野崎晃市已經拔通了日本的電話
  • 《絕對不在場證明》:是的,那個時間,我不在現場
    《絕對不在場證明》:是的,那個時間,我不在現場一推開店門,撲面而來的,是擺滿整個小店琳琅滿目的鐘表,並且所有的指針都指向了同一時刻。而在這片時間之海中央,坐著一位身材嬌小,膚色白皙,氣場神似小白兔的少女,她便是這家美谷鐘錶店的店主美谷時乃,除了維修各種鐘錶,她還有一個副業,幫助顧客,推翻不在場證明、或者搜尋不在場證明。《絕對不在場證明》一書正是以這樣一個奇妙的場景,拉開了這場推翻不在場證明「系列遊戲」的序幕。
  • 有一個人,他不在場
    我靜靜站在這橫七豎八一屋子人中,看了好幾遍:確實有一個人,他不在場。他在哪裡?他在門外,給我們騰出一片清涼界。他是心疼我們吧?覺得我們追求事業追求愛情,都是正經事,都值得一夜安眠。他自己呢?他說:「很涼快。」還有,我們都是大姑娘了,雖然還糊塗得不知女大避父。他是老派人,實在不好意思混在一屋女人中間吧。即使,這些人都是他的妻和女。
  • 脈脈父親節營銷:父愛也許不在場,但他從未缺席
    脈脈父親節營銷:父愛也許不在場,但他從未缺席 2020-06-22 11:01:00來源:北國網
  • 虛擬技術的在場效應認知:基於隱喻抽取法(ZMET)的研究
    最後,對於「共識地圖」進行解讀,這些解讀的描述被應用於研究主題。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所有ZEMT構念都是具有雙重意義的。例如名詞「意義」,既包含「有意義」(形容詞),也包含「無意義」(形容詞)的概念(林生棟,王樞亞,2005)。
  • 季鐵談設計扶貧:要堅持「在地、在場、在線」(視頻)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6日訊(記者 魏金金 李冬陽) 「從精準扶貧到鄉村振興,我們最大的感悟是需要堅持『在地、在場、在線』。」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季鐵採訪視頻季鐵表示,所謂的「在地」是指因地制宜,發現每一塊土地的「風景」,從「人文、物語、社區」等不同的角度理解地方自然、生態與文化資源,搭建鄉村振興知識平臺;「在場
  • 不在場證明
    出了小區門口,見四下無人,他掏出手機撥了個號碼,壓低聲音吩咐道:「我三點上飛機,你最早今天晚上就可以動手,最晚不能超過大後天,我要的就是這個不在場證明,你別給我搞砸了……最好偽裝成搶劫殺人,臥室抽屜裡有幾千塊錢,還有她的戒指項鍊你都拿走,儘量像一點。那30萬我已經放在一個地方了,事成後你把屍體照張相,發我手機上,我確認後就告訴你去哪拿錢。」
  • 《燃燒女子的肖像》:超越「在場」的女性凝視
    他們不在場,他們的目光又時刻在場。 在《燃燒女子的肖像》中,小姐的肖像畫就是讓她成為了被凝視的「客體」,失去自己作為主體的價值,成為一件婚姻商品;同時也是對她的綁架和控制,剝奪她的自由,要求她成為符合當時社會期待的、賢淑貞良的女性形象。 也可以說,他們「看」了,卻沒有「看到」。
  • 2020新日劇,由推理小說改編的(粉碎不在場證明)
    2020-05-20 09:53:48 來源: 零零美食生活 舉報   粉碎不在場證明
  • 快遞送到村 群眾好高興
    自商務中心進駐各村以來,越來越多的便民服務隨之進入鄉村「最後一公裡」,快遞服務就是其一。據了解,近日中魚口鎮各村張貼宣傳海報,利用微信群等網絡平臺,大力宣傳快遞到村。南縣千輝驛站物流有限公司對各村快遞收貨地址進行最後核實,以保證群眾的快遞能夠及時、準確地送到各村商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