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農民去遠東地區種地,俄羅斯歡迎嗎?

2020-12-16 用風小築

俄羅斯遠東地區有大片的可耕種的土地,但是俄羅斯人本身的耕種技術還比較落伍,所以總會有很多土地荒廢掉,著實讓人覺得可惜。

隨著中國糧食進口的需求進一步加大,同時中國與幾個傳統的糧食供應大國比如說美國,加拿大,巴西等的國際關係並不穩定,俄羅斯似乎也嗅到了一線商機,那麼多土地,荒廢了多可惜?於是把土地租賃給中國人種便成了一種聲音。近幾年,俄羅斯也確實在大力的發現農業,據我所知,俄羅斯近期還與中糧集團合作在遠東地區建立了幾個糧食烘乾存儲轉運站,可以把遠東地區生產的小麥和大豆源源不斷的輸送給中國。這個項目已經上升為國家層面的戰略戰策合作計劃,受到中俄兩國政府與民間的一致好評。

但是開放土地給中國人中,俄羅斯人也不是沒有顧慮。中國人吃苦耐勞的特性和四海為家的魄力既讓俄羅斯人佩服,也讓俄羅斯人害怕。第一中國人太勤勞了,大量的中國人湧入俄羅斯市場,必然讓俄羅斯人本來就不高的就業率更加雪上加霜,和中國人搶飯碗,恐怕還沒有哪個別的國家的人是對手。其次,俄羅斯人害怕中國人大量的定居在遠東地區,要知道遠東地區在幾百年前還是中國的領土,這件事中國人民總是念念不忘,俄羅斯人同樣如此,俄羅斯人非常害怕中國人在遠東地區的擴張,如果大量的中國人在遠東地區定居,購買土地,由於俄羅斯土地是私有制的,那這些土地就有可能永遠的屬於中國人的了。由於中國人的購買力實在是太嚇人了,俄羅斯人非常害怕終有一天俄羅斯遠東的土地會被中國人買光,到時候這些土地就變相的成為了中國的領土。所以,每當有大量的中國人在遠東地區投資和購買土地,搭建房屋的時候,當地人就會組織遊行,萬人情願之類的,呼籲政府關注中國人購買俄羅斯土地的事情,更有甚者打起要把中國人趕出俄羅斯的旗號。

再者,大家都知道,中國人的適應能力強,同化能力也強。歷史上那麼多民族都入侵過中國,但最終本身都成為了中國人,原因就在於中國文化的同化能力太強了,俄羅斯人對此也有很深的顧忌。

然而,萬事都有利弊,俄羅斯的中國專家會有不同的聲音,他們認為俄羅斯不應該害怕自己的鄰居,畢竟讓中國人去種地是利大於弊的。俄羅斯的中國專家認為,中國人雖然可以四海為家,但是中國人並不願意在俄羅斯定居,因為事實上,阿穆爾河對岸的生活條件比俄羅斯遠東地區要好,中國人為什麼會放棄更舒適的生活條件去不舒服的地方定居呢?所以俄羅斯的中國專家是中國農民去俄羅斯種地的支持者。

關於中國農民去俄羅斯種地的事,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華人為何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幾起幾落?
    1860至今的150年間,從沙俄到蘇俄,再到如今的俄羅斯聯邦,在每個不同的歷史背景下,都有過華人到遠東地區工作和生活的移民潮,也有過好幾次歸國潮。遠東華人佔當地人口比重也出現了三起三落的漲落,他們在遠東從事著哪些工作,這些年他們過的好嗎?
  • 「一帶一路觀察」中國企業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投資與風險
    本期的「一帶一路觀察」,我們將探討中國企業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投資現狀與可能面對的風險。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由於該區域與中國東北地區毗鄰,有不少的中國投資者到遠東進行投資。尤其是在俄羅斯提出遠東發展戰略、中俄聯合制定《中國與俄羅斯聯邦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2009-2018年)》及「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之後,中國對俄羅斯遠東的投資不斷增加。
  • 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曾經是中國領土,現在一點中國元素都沒有
    布拉戈維申斯克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第三大城市,與中國黑龍江省的邊境城市黑河隔江相望,由於布拉戈維申斯克與黑河一衣帶水,雙方交往頻繁,很多中國遊客到黑河旅遊時也會到布拉戈維申斯克一日遊,曾經是中國領土,現在一點中國元素都沒有。
  • 居住在遠東地區的俄羅斯人,他們是歐洲人,還是亞洲人?
    俄羅斯總統普京而在幅員遼闊、地廣人稀的亞洲部分,人口密度僅有每平方公裡2.5人。特別是與中國接壤的遠東地區,人口就更加稀少了,只有每平方公裡1.2人。民族大雜燴在歷史上,遠東地區是屬於中國的領土,曾經被唐、遼、金、元、明、清六朝統治,生活著一定數量的漢族、滿族、朝鮮族、大和族。沙俄接管遠東後,對這些民族進行了驅趕,甚至是屠殺。
  • 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聯邦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聯邦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2009年—2018年)     為協調實施中俄地區發展戰略和中國《東北地區振興規劃》與俄羅斯《遠東及外貝加爾地區2013年前經濟社會發展聯邦專項規劃
  • 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曾經是中國領土,如今卻幾乎沒有中國元素
    與我國黑龍江省邊境城市黑河「一江之隔」的布拉戈維申斯克,是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又被大家簡稱為「布市」。由於布拉戈維申斯克與黑河「一衣帶水」,距離非常近,雙方往來也特別頻繁,因此很多去黑河旅遊的中國遊客也會順便過江到布拉戈維申斯克去一日遊。
  • 沙俄佔領遠東地區後,該地區原住民數量銳減,他們到哪裡去了
    在歷史上,今天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在歷史上,曾屬於元朝、清朝等朝代的領土。由於這裡地理偏遠,氣候惡劣,並不適宜人類居住。所以一直以來,存在的人群並不多,基本上是滿蒙語族和古亞細亞種族的遊牧民族在這片地區放牧。
  • 一大波美食襲來-俄羅斯遠東饕餮之旅(圖集)
    位於太平洋北部的遠東地區是俄羅斯的主要捕魚區,太平洋北部和遠東海域也屬於世界海洋中心漁業的高產區,佔世界海產品總量的40%。遠東海域捕魚量佔全國捕魚總量的65%左右。俄羅斯四大溫水海區中的三個(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均位於該海域。俄羅斯有一百多個自然保護區,但遠東地區只有其中之一是海洋,該保護區創建於1978年,旨在保護海洋和沿海社區的基因庫,其98%的領土是水域。
  • 嶽西寬、王寶林:對接「一帶一路」,俄羅斯開發遠東的投資環境分析...
    與俄羅斯歐洲部分相比,俄遠東地區的自然條件較差。所以,依靠遠東地區東南部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解決本地區農產品問題是最佳選擇。目前,遠東地區農產品自給量與實際消費量差距很大。一方面農業資源閒置,另一方面農產品供應缺口很大。可見阿州的農業發展很有潛力。
  • 俄羅斯最大船塢在遠東建成,採用中國龍門吊,可造10萬噸級航母
    今天就來和大家說一說俄國最大的船塢,他在遠東建成,使用了中國龍門吊,可建造10萬噸超級航母。俄羅斯人在很多方面都繼承了蘇聯的衣缽,但是在海軍上卻是個例外,他們一直都想去做新的嘗試,但是資金不允許再加上他們一直都沒有可以承擔大型艦艇建造的船塢,這些年他們的艦艇上發展的並不是很好。
  • 俄羅斯石油公司遠東地區煉油廠火勢得到控制
    生意社12月23日訊   外電12月22日消息,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位於遠東地區共青城(Komsomolsk-on-Amur)煉油廠的發言人周二表示,該廠二級設備的火勢得到控制。    這位發言人稱,火災未造成人員傷亡,事故不會對生產計劃造成影響。
  • 一部分農民不想種地的原因是什麼?
    一部分農民不想種地的原因是什麼?種地的意願低取決於收益的高低。一般情況下種地的收益增高農民朋友們種地的熱情高漲;而種地的收益偏低不利於農民朋友繼續從事農業活動。換句話說,假如農民種地一年的收入上十萬,可想而知年收入十年處於金字塔上遊,農民朋友當然樂易於繼續種地;假如農民朋友有十畝地一年開墾播種僅能獲得一萬、二萬元的收益,相必很少有農民繼續選擇種地。一部分農民確實有不想種地的想法,這是什麼情況呢?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越來越多的農民朋友告別鄉村進入城市開啟務工生活,在進城務工的環境下鄉村繼續種地的概率大大降低。
  • 俄羅斯是怎樣向遠東擴張的?
    俄國不希望出現一個統一而強大的蒙古,但戈洛文知道中國更不希望,所以他決定利用一下噶爾丹的野心,牽制中國在遠東的行動。 中方不同意這個方案,但在對尼布楚領土的要求方面,也後退了一步,提出以尼布楚城為界,以北歸俄國,以南歸中國。 戈洛文認為尼布楚地區已經為俄國實際控制,且又有噶爾丹蒙古人的幫助(該地區傳統上為喀爾喀蒙古部落的領地),俄國沒必要輕易後退,所以他認為中國的讓步沒有意義;況且,尼布楚的那部分利益,與黑龍江北岸的巨大利益相比,怎可相提並論?
  • 中國農場主在俄羅斯種菜:中國大棚技術很受歡迎
    中新網4月15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由於俄羅斯政府近年來大力吸引外資農業發展,中俄兩國的地理距離又近,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者來到這裡經營農業。中國農民將自己的種植經驗帶到了俄羅斯,也滿足了當地對農產品的需求。老冬從2003年就開始了在俄羅斯遠東聯邦區的赤塔州的種植之路。主要種植西紅柿、黃瓜、辣椒、茄子等蔬菜。他將中國先進的大棚技術帶到了俄羅斯。
  • 俄羅斯遠東五大城市,有四座曾經是我國領土,看看它們發展怎麼樣
    俄羅斯遠東地區,中國人習慣的叫法就是西伯利亞,這個地區面積真大,面積621多萬平方公裡,人口卻只有630多萬,很多地方是地廣人稀,荒涼無比。伯力是工業城市,以機械製造、造船、石油加工、木材加工為主,城內高樓大廈不多,大部分日常消費品和食品來自中國,經濟上比其他遠東城市要發達一些。海參崴,清朝時為中國領土,俄名叫做符拉迪沃斯託克,是俄羅斯遠東最大港口城市,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就駐在這裡。城市面積為700平方公裡,人口100萬左右,海灣四周為低山,城市依山而建,已經成為俄羅斯三大旅遊療養勝地之一。
  • 百萬噸俄大豆抵達中國,1078個美國農場破產後,美國農民或依依東望
    目前俄羅斯正在由高度依賴石油向綜合產業轉型過程,由於擁有廣袤土地和較少人口,農業已成為一大優勢產業,而俄農民也收益豐厚,以每年春節前消費旺季的1月為例,83個國家和地區的海產品出口到中國市場,俄羅斯則高居榜首,俄羅斯漁業也因此蓬勃發展,據俄經濟與生活網站近日報導,主要出口產品是魚類、肉類,海產品、蜂蜜、植物油、小麥、大豆、冰激淋和巧克力為主。
  • 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它曾屬於中國,今發展無法比擬黑龍江黑河
    布拉戈維申斯克作為俄羅斯遠東阿穆爾州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這裡有列寧船舶修造廠、十月革命船舶製造廠、電子儀器儀表廠等等,是一座典型的大型工業城市。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俄羅斯在亞洲大陸的門戶。
  • 農業心聲:農民不願種地?扯蛋!不是不願種,是種地「活不起」!
    今天的農村,誰在種地?以後的農村,誰來種地?這不僅是懸在農民心頭的一個問題,更是擺在中國農業發展面前的一個嚴峻問題。農民不願種地?扯蛋!不是不願種,是只靠種地根本「活不起」!1.種植成本高現在種地成本太高了,必須用的農資種藥肥等價格都快漲上天了,除了這些比原來投入多了,還增加了播種、收割等機械服務費。
  • 中國遊客在俄羅斯瘋搶蜜蠟,不看價錢隨便買,只因導遊說「保真」
    蜜蠟是琥珀的一種,呈不透明的或半不透明的琥珀被稱為蜂蠟,蜜蠟是一種珍貴的天然寶石,也是人們喜愛的裝飾品,由於蜜蠟價格較高,加上一般人難以辨別真假,因此大家平時購買蜜蠟,通常都很謹慎,但是有很多中國遊客在俄羅斯瘋搶蜜蠟,不看價錢隨便買,只因導遊說「保真」。
  • 是什麼因素導致一些農民喪失種地積極性?
    農民種地還是掎之以恆,始終沒有怠慢。也沒有荒廢的土地,農民不論哪個年齡段的人,只要是在家種地的都是精耕細作,吃苦耐勞,從不浪費一點地。一,我們這裡自然災害少。河西走廊一帶,氣候條件,土壤條件符合農作物生長,種啥成啥而且長勢非常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