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聯邦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

2021-01-14 中國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聯邦
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

(2009年—2018年)

 

    為協調實施中俄地區發展戰略和中國《東北地區振興規劃》與俄羅斯《遠東及外貝加爾地區2013年前經濟社會發展聯邦專項規劃》,並根據2007年3月26日在莫斯科籤署的《中俄聯合聲明》第一章第八部分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實施綱要(2009—2012年),制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2009—2018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將在兩國現行法律框架內,協助實施納入《規劃綱要》的項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改革與發展委員會和俄羅斯聯邦地區發展部是協調落實本規劃綱要的負責部門,將根據合作執行情況對本《規劃綱要》進行必要的修改與補充。

 

    一、中俄口岸及邊境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改造

    進一步發展和改造中俄口岸,完善旅檢、貨檢系統,加快口岸電子化,提高通關效率,完善與口岸相關的基礎設施。

    1、改造滿洲裡—外貝加爾斯克國際公路口岸。中方在中國境內建設新國際貨場。改造滿洲裡—呼倫貝爾301國道,建設滿洲裡—大慶高速公路。俄方建設和改造赤塔—外貝加爾斯克A—166聯邦公路。完善鐵路口岸。中方建設滿洲裡—新巴爾虎右旗—伊爾施鐵路,改造滿洲裡—呼倫貝爾鐵路。俄方擴大伊爾庫茨克—外貝加爾斯克鐵路運載量,綜合改造外貝加爾斯克鐵路卡雷姆斯卡婭—外貝加爾斯克(「南部通道」)路段。

    2、改造黑山頭—舊粗魯海圖雙邊公路口岸。完善口岸基礎設施。中方改造黑山頭—拉布大林公路,建設黑山頭—海拉爾鐵路。俄方改造地方公路路段(外貝加爾斯克—普裡阿爾貢斯克—舊粗魯海圖)。

    3、改造室韋—奧洛契雙邊公路口岸。中方建設室韋口岸—室韋—莫爾道嘎公路,建設室韋口岸—莫爾道嘎鐵路。俄方改造涅爾琴斯克工廠—奧洛契口岸公路(毛蓋圖—斯利堅斯克—奧洛契路段)。修建納倫—1—盧戈坎鐵路線(425公裡),以開發第六部分「地區合作重點項目」「外貝加爾邊疆區」中列舉的礦區。

    4、建設或改造綏芬河—波格拉尼奇內多邊公路口岸。

    5、改造同江—下列寧斯闊耶、蘿北—阿穆爾澤特、嘉蔭—巴思科沃、饒河—波克羅夫卡水運口岸。俄方建設下列寧斯闊耶口岸碼頭設施綜合體和貨運平臺,實施口岸碼頭設施三期工程,包括口岸沿線的最終建設和客運碼頭的改造,改造下列寧斯闊耶客運站;建設阿穆爾澤特口岸碼頭綜合體。

    中方建設和改造嘉蔭碼頭、貨場和聯檢等基礎設施。俄方建設巴思科沃口岸客運碼頭。

    中方改擴建由嘉蔭、蘿北、同江口岸至同三公路的公路,同三公路改造升級並延至撫遠。俄方改造通往下列寧斯闊耶、阿穆爾澤特、巴斯科沃口岸俄羅斯聯邦邊境地區的公路,包括比羅比詹—下列寧斯闊耶口岸公路、比羅比詹—阿穆爾澤特口岸公路,通往巴思科沃公路口岸公路,以及通往下列寧斯闊耶國際水運碼頭公路。

    6、設立和建設同江—下列寧斯闊耶鐵路口岸。中方建設同江鐵路口岸—同江鐵路,改造同江—向陽川—佳木斯鐵路,接入同富鐵路,建設前進—撫遠鐵路。

    7、設立和改造洛古河—波克羅夫卡雙邊公路口岸。中方建設洛古河口岸—洛古河—漠河公路,建設洛古河—古蓮鐵路,接入富西鐵路。俄方建設從阿瑪扎爾鎮到洛古河口岸的聯邦公路「阿穆爾」支線,包括跨阿穆爾河大橋。

    8、在擬建的阿穆爾大橋上建設口岸(在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地區)。在黑河和布拉戈維申斯克所在區域建設公路橋梁。雙方建設連接口岸的公路,裝卸碼頭,貨場。在黑河和布拉戈維申斯克市成立和組織交通物流綜合體的聯合活動。

    9、建設琿春—克拉斯基諾多邊公路口岸。中方改擴建貨/客運站,建設長嶺子公路口岸—琿春公路,與琿春—圖們高速公路連接。

    10.完善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等口岸的基礎設施。

    11、改造現有東寧—波爾塔夫卡公路口岸的橋梁。中方建設綏芬河—滿洲裡高速公路東寧支線,東寧—牡丹江高速公路;建設東寧—琿春鐵路。 

    12、在同江市和下列寧斯闊耶居民點建設跨阿穆爾河的鐵路橋梁。中方建設同江口岸—同江鐵路,並與富同鐵路連接,改造同江—向陽川—佳木斯鐵路。俄方改造比羅比詹—下列寧斯闊耶鐵路支線並與阿穆爾河鐵路橋連接。

    13、每年冬季在同江—下列寧斯闊耶鋪設臨時浮箱固冰通道。

    14、加強饒河—波克羅夫卡口岸間跨烏蘇里江浮箱固冰通道。

    15、建設長春—符拉迪沃斯託克跨境公路。中方建設長嶺子口岸—琿春公路,與長春—琿春高速公路連接。

    16、建設琿春—扎魯比諾港口跨境公路。中方建設長嶺子口岸—琿春公路,建設琿春—圖們高速公路,與長春—琿春高速公路連接。

    17、確定部分口岸作為兩國使用本國貨幣結算試點,並從邊貿擴大到商品貨物貿易。

 

    二、中俄地區運輸合作

    1、開闢中俄國際鐵路聯運通道,南起遼寧省丹東市,北到黑龍江省佳木斯、牡丹江等市,經烏蘇里斯克與跨西伯利亞鐵路相連;俄羅斯鐵路經滿洲裡—海拉爾至兩伊鐵路,接入中國東北鐵路網。

    2、考慮研究互用中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港口出海。

    3、研究和討論中俄過境貨物經俄羅斯聯邦濱海邊疆區及其他地區運輸合作互助問題。

    4、恢復琿春—馬哈林諾—扎魯比諾鐵路運行。完善內部鐵路管理制度;中方增加貨運量。

    5、擴大經繞河—波克羅夫卡邊境口岸的客流量。繼續研究開通「哈爾濱—繞河—比津—哈巴羅夫斯克」、「饒河—比津」公路常設客運線路問題。

    6、研究和討論開設跨境公路線路和擴大中俄鐵路客貨運量可能性問題。

    7、在對等條件下加快邊境區域航空運輸網絡建設,協調發展地方航空運輸合作,增加現有航線航班,完善航班網絡結構。

    8、發展赤塔機場(卡達拉機場),建設外貝加爾斯克機場和改造克拉斯諾卡緬斯克機場。

    9、研究和討論開通自呼和浩特、海拉爾、滿洲裡、哈爾濱、長春、瀋陽、大連、牡丹江、佳木斯、齊齊哈爾、黑河、大慶至符拉迪沃斯託克、馬加丹、赤塔、烏蘭烏德、伊爾庫茨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新西伯利亞、南薩哈林斯克、雅庫茨克、阿納德爾、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託木斯克等國際航班問題。

    10、組織大連—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直達客運航線。

    11、確定哈爾濱、長春、瀋陽、呼和浩特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優先機場,哈巴羅夫斯克、符拉迪沃斯託克、伊爾庫茨克和雅庫茨克作為俄羅斯聯邦遠東和東西伯利亞優先機場。

    12、協調發展和恢復北京—南薩哈林斯克、哈爾濱—南薩哈林斯克、符拉迪沃斯託克—長春和符拉迪沃斯託克—延吉航班。

    13、改建布拉戈維申斯克航站樓、修建第二條起降跑道,以開通至哈爾濱、大連、三亞的幹線和支線航班。

    14、提升呼和浩特、哈爾濱、長春、瀋陽、大連等樞紐幹線機場功能。加快白山、通化、白城、漠河、大慶、雞西、伊春等支線機場建設。開展長海、撫遠、五大連池、亞布力、加格達奇等支線機場的前期工作。

    15、為中俄航空企業在雙邊航運領域合作創造良好條件。

 

    三、發展中俄合作園區

    1、建設和發展科技合作園區

    建立以下科技合作園區:

    — 哈爾濱、牡丹江中俄信息產業園(「一園三區」)

    — 長春中俄科技合作園

    — 遼寧中俄科技園

    — 大連中俄高新技術轉化基地

    — 符拉迪沃斯託克中俄信息園區(「一園三區」)

    — 帕爾吉然斯克中俄技術創新實驗平臺

    — 阿穆爾州中俄農業技術轉化中心

    繼續討論建設莫斯科中俄友誼科技園問題。

    2、黑瞎子島(大烏蘇里島,下同)保護與開發合作

    就黑瞎子島的保護與開發問題加強相互協作。發展黑瞎子島將在考慮環保法律要求的基礎上實施。中方經撫遠水道建設通島橋梁及島上公路網絡。俄方經阿穆爾水道建設通島橋梁通道。在形成必要的交通基礎設施後,研究設立口岸的可能性。

 

    四、加強中俄勞務合作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聯邦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短期勞務協定》框架內開展合作;通過農業及養殖業、工程總包和分包領域的項目發展勞務合作。

 

    五、促進中俄旅遊合作

    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互免團體旅遊籤證的協定》的框架內發展旅遊合作。

    2、中俄旅遊管理部門和旅遊行業聯合會就俄羅斯旅客在華和中國旅客在俄的安全推行現代化的安全保障機制相互協作。完善遊客人身、財產安全保護措施。地方旅遊主管部門建立保障遊客安全和協助接待方在突發事件情況下採取緊急措施的機制。

    開展邊境地區旅遊:

    —推動旅遊基礎設施發展;

    —推動建立和發展新旅遊機構;

    —提供旅遊便利化措施;

    —實施中俄東部有直航或轉運交通線的中心城市的中俄友誼旅遊線路;

    —開展中俄邊境口岸所在城市居民家庭遊(利用節假日)。

    3、協助並組織參與在雙方國家舉行的國際旅遊展,在雙方毗鄰地區城市舉行的國際旅遊論壇。支持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和企業相互協作,推動會展旅遊業發展。

    4、組織中俄沿江界河旅遊線路,以及其他聯合跨境旅遊線路。

    5、實施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家庭交換遊。

    中方組織以下旅遊線路:

    — 中俄友誼之旅旅遊線路(以哈爾濱、長春、瀋陽以及其他中國東北城市為對俄連接點,沿「國家年」中俄友好之旅環線)

    —海濱休閒四季旅遊線路(以哈爾濱為起點,按不同季節開闢至大連—北戴河、至海南—北海、至深圳—香港等海濱休閒四季旅遊線路及其他跨境旅遊線路。)

    俄方組織以下旅遊線路:

    —「東方之環」(外貝加爾邊疆區、阿穆爾州、猶太自治州、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濱海邊疆區、勘察加邊疆區、薩哈共和國(雅庫特)、薩哈林州、伊爾庫茨克州、布裡亞特共和國)

    — 「大茶道」(布裡亞特共和國、彼爾姆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外貝加爾邊疆區)

    中俄雙方共同組織沿阿穆爾河道至烏蘇里江、松花江、結雅河的休閒旅遊線路(俄中「阿穆爾—黑龍江」旅遊項目)

    6、組織毗鄰地區旅遊線路的協調互動,相互銜接並延伸旅遊線路。

 

    六、中俄地區合作重點項目

    雙方提出一批在本《規劃綱要》有效期內實施的地區間合作的重點項目。

    中國東北地區各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和俄羅斯遠東地區聯邦主體執行權力機關對項目實施情況予以特別關注,並向兩國政府通報項目落實的進程。

    在經濟技術、金融及其它合作方面協商一致的情況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這些項目由中俄對外經濟活動參與者具體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間合作重點項目目錄,詳見附件。

 

    七、中俄地區人文合作

    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聯邦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舉行國際文化節、藝術比賽、電影周,以及由中俄地區參加的其它形式的文化活動。

    2、共同組織以衛生為主題的國際研討會,就保護人口健康問題進行共同研究。

    3、通過所有邊境地區定期會晤機制,交換有關發展邊境地區居民環境教育體系的信息和工作經驗。

    4、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聯邦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教育管理部門籌備並籤署有關教育領域合作的協定。

    5、加強高等教育領域交流與合作,鼓勵聯合辦學,支持知名大學聯合培養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建立聯合實驗室、互派訪問學者、加強跨學科交流的優勢,提高地區科技人員水平;加強語言教學推廣工作,開闢青少年學生交流渠道,互辦夏令營等活動。

    6、在伊爾庫茨克國立大學貝加爾國際商學院基礎上,與中國東北地區高校組織合辦國際商務教學。

    在阿穆爾國立大學和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阿穆爾國立師範大學孔子學院基礎上聯合組織國際文化—歷史和人文教育活動。

    7、2010年在伊爾庫茨克市舉行國際兒童論壇。

    8、中國東北各省、自治區政府與俄羅斯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各州、邊疆區政府建立人文合作機制,協調推進地區人文合作和民間交往活動。

    9、在中俄藝術院團、博物館、圖書館之間建立直接的合作關係,互派導演、演員、舞美、音樂指揮、演奏員、專家以及文藝團體等,進行合作演出和創作活動。

    10、組織開展學生文藝團體互訪、交流、演出活動。在「六一」國際兒童節期間舉辦青少年文化藝術節。

    11、進一步擴大和深化毗鄰地區在高等教育、語言教學、文化交流、體育聯誼、科技合作,以及青少年學生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12、開展毗鄰地區地方政府、社會團體、中小企業代表團互訪活動。

 

    八、中俄地區環保合作

    1、黑龍江省政府和阿穆爾州政府的合作:

    根據黑河市環保局和阿穆爾州自然資源部關於建立友好工作聯繫的談判紀要進行以下合作:

    保護跨境水體合作;

    在雙方法律框架內交換環保領域技術;

    環境監控技術方法領域的交換;

    交換有關發展邊境地區居民環境教育體系的信息;

    每年舉行環保問題的聯合研討會;

    開展聯合行動,保護跨境地區生態多樣性,就建立跨境特別自然保護區交換意見。

    2、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和外貝加爾邊疆區政府的合作:

    在中俄額爾古納河水體生態保護地區間常設工作組框架內,推進額爾古納河水體、景觀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技術工作組的工作。

    建立並確保跨境特別自然保護區的運作。

    交換環保領域的信息和工作經驗,其中包括綠色產品技術。

    3、黑龍江省政府和外貝加爾邊疆區政府的合作:

    共同參加《黑龍江/阿穆爾河流域綜合治理》環保方案的落實。

    4、黑龍江省政府和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政府的合作:

    籤署關於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和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政府環保領域合作的議定書。

    組織和進行空氣品質的聯合監控。組織和進行水體表面和水體生態資源的聯合監控。

    為保護跨境水系生態系統,保護和研究區域特有動植物物種,建立並維護共同自然保護區的運作。

    交換生產綠色環保產品、利用和加工生產與生活垃圾方面的技術,擴大垃圾處理廠家的聯繫,成立合資企業。

    交換環保專家,在交換中研究生產和組織過程,生態政策以及涉及環保問題的法律保障,建立業務聯繫。

   5、黑龍江省政府和薩哈林州政府的合作:

    發展生態監控領域的合作。

    開展生產與生活垃圾的加工和利用領域的合作,交流經驗。

    在環保領域(水資源、大氣)交換信息和交流工作經驗。

 

    附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間合作重點項目目錄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觀察」中國企業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投資與風險
    俄羅斯的遠東戰略俄羅斯遠東聯邦區西起勒拿河,北至北冰洋,東至太平洋,南部與中國、蒙古國和朝鮮比鄰,包括阿穆爾州、布裡亞特共和國、外貝加爾邊疆區、濱海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及楚科奇自治區等11個聯邦主體(符拉迪沃斯託克為濱海邊疆區的首府),其中布裡亞特共和國與外貝加爾邊疆區在2018年從西伯利亞聯邦區劃歸遠東聯邦區
  • 華人為何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幾起幾落?
    1860至今的150年間,從沙俄到蘇俄,再到如今的俄羅斯聯邦,在每個不同的歷史背景下,都有過華人到遠東地區工作和生活的移民潮,也有過好幾次歸國潮。遠東華人佔當地人口比重也出現了三起三落的漲落,他們在遠東從事著哪些工作,這些年他們過的好嗎?
  • 居住在遠東地區的俄羅斯人,他們是歐洲人,還是亞洲人?
    俄羅斯總統普京而在幅員遼闊、地廣人稀的亞洲部分,人口密度僅有每平方公裡2.5人。特別是與中國接壤的遠東地區,人口就更加稀少了,只有每平方公裡1.2人。2000年5月,俄羅斯在這一地區成立了遠東聯邦管區,下轄11個聯邦主體,包括3個州、1個自治州、4個邊疆區、1個自治區,以及2個自治共和國。如今,遠東地區主要生活著19個本土民族,按語言劃分,可以分為突厥語系、愛斯基摩語系、楚科奇語系、通古斯語系等4個語系,以及朝鮮族、尤卡吉爾族、尼夫赫族、阿伊努族等4個單一民族。
  • 從西伯利亞艦隊到太平洋艦隊,俄羅斯的遠東海洋夢
    因此俄羅斯從沙俄時代開始,就建設了世界上第一支「太平洋艦隊」。風風雨雨三百年,從西伯利亞艦隊到太平洋艦隊的變化,反映的是俄羅斯海軍,乃至整個俄羅斯國家的興衰變遷。在黑海地區勢力的退卻,使得沙俄加快了在遠東地區的擴張。1856年,沙俄將鄂霍次克區艦隊改名為西伯利亞艦隊,進一步彰顯其往遠東地區擴張的野心。1860年,剛揍完沙俄的英法聯軍轉道東方,攻破了清朝的北京城。
  • 嶽西寬、王寶林:對接「一帶一路」,俄羅斯開發遠東的投資環境分析...
    與俄羅斯歐洲部分相比,俄遠東地區的自然條件較差。所以,依靠遠東地區東南部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解決本地區農產品問題是最佳選擇。目前,遠東地區農產品自給量與實際消費量差距很大。一方面農業資源閒置,另一方面農產品供應缺口很大。可見阿州的農業發展很有潛力。
  • 西伯利亞-遠東俄羅斯藝術家作品展200多幅油畫等你來賞
    今天上午,由俄羅斯聯邦西伯利亞、遠東行政區和寧波等三地多個藝術機構共同主辦的「西伯利亞—遠東俄羅斯藝術家作品展」在寧波美術館開展。作為近年來寧波與俄羅斯各行政區的一次最大型交流展,此次共呈現200多件油畫作品和數十件手工藝品。  西伯利亞和遠東,是俄羅斯最大的兩個行政區,橫跨亞洲和歐洲,面積1600萬平方公裡,下轄9個州2個共和國,三千多萬人口。
  • 如果中國農民去遠東地區種地,俄羅斯歡迎嗎?
    俄羅斯遠東地區有大片的可耕種的土地,但是俄羅斯人本身的耕種技術還比較落伍,所以總會有很多土地荒廢掉,著實讓人覺得可惜。近幾年,俄羅斯也確實在大力的發現農業,據我所知,俄羅斯近期還與中糧集團合作在遠東地區建立了幾個糧食烘乾存儲轉運站,可以把遠東地區生產的小麥和大豆源源不斷的輸送給中國。這個項目已經上升為國家層面的戰略戰策合作計劃,受到中俄兩國政府與民間的一致好評。但是開放土地給中國人中,俄羅斯人也不是沒有顧慮。
  • 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遭遇極寒天氣 局部地區氣溫達零下55攝氏度
    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當地時間23日,受強冷空氣的影響,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北部的諾裡爾斯克市遭遇極端嚴寒天氣襲擊,郊外局部地區最低溫度達到了零下55攝氏度。當天,諾裡爾斯克市記錄到了零下48攝氏度的極端低溫,當地中小學因此被迫停課3天。
  • 蘇聯解體:遠東地區沒有分裂?唯一殖民地變成領土的地方!
    如果沒有發生太大變化,遠東地區可能永遠是俄羅斯的領土,而不僅僅只是一個勢力範圍,或者是殖民地,而這一點1991年,蘇聯解體前七個月,以及21世紀到來以後顯得更加確定不可變更不論你是喜歡蘇聯,還是反感蘇聯也好,蘇聯都已經解體了,但是客觀來講,蘇聯的解體並不意味著遠東地區會分裂
  • 日本曾佔據蘇聯遠東地區七年,為何又把到嘴的肥肉吐出來了?
    而日本奪取旅順、大連地區成立關東都督府,與沙俄以長春寬城子為界劃分東北勢力範圍,隨後又吞併了朝鮮。在一戰中,日俄雙方同屬協約國陣營,日本還趁機奪取德國佔領的青島和膠濟鐵路。 十月革命後,蘇俄遭到了協約國的敵視,尤其是蘇俄同德國籤訂了《布列斯特合約》退出大戰,更被協約國視為同德國的勾結。
  • 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泰加森林發生林火,森林向北直至北極
    5月13日,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泰加森林,一架直升機參與滅火行動。近日,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泰加森林發生林火。 新華社/衛星社「泰加」(taiga)原文為俄文,起初用來表示西伯利亞的處女林。也因為環繞北極地區,覆蓋了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蘇格蘭和冰島,俄羅斯、加拿大內陸和阿拉斯加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哈薩克斯坦北部、蒙古北部等地。一年中的大多數時間裡,大部分泰加森林都披著白雪,也被稱為北方森林或雪森林。其中,著名的西伯利亞泰加森林,森林縱向延伸達1650公裡,向北直至北極圈以內。
  • 俄羅斯遠東五大城市,有四座曾經是我國領土,看看它們發展怎麼樣
    俄羅斯遠東地區,中國人習慣的叫法就是西伯利亞,這個地區面積真大,面積621多萬平方公裡,人口卻只有630多萬,很多地方是地廣人稀,荒涼無比。在16世紀末以前西伯利亞還不是俄國的領土,17世紀至19世紀時,沙俄東擴強佔了我國1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正是有了這些中國領土,俄羅斯在亞洲才有了立足之地。伯力,改名哈巴羅夫斯克,俄羅斯遠東第一大城市,曾為中國領土,城區面積156平方公裡,人口約120萬。
  • 二戰期間蘇聯在遠東地區也實行綏靖政策
    二戰時期,蘇聯在遠東地區基本採取綏靖政策,一再對日本法西斯侵略行為姑息養奸,日軍實力不斷增長,日軍侵略氣焰越來越囂張。日本法西斯擴張面臨蘇聯攔路虎。歷史上,沙俄及蘇聯長期覬覦中國東北,只是因為日俄戰爭被打敗,才不得不讓出了大部分東北特權,但保留了蘇聯在東北的主要鐵路中東鐵路特權。日軍小心翼翼地試探蘇聯底線。由於東北是俄國人的勢力範圍,日本擔心蘇聯可能無法容忍日本獨霸中國東北,害怕蘇聯像當年幹涉割讓遼東半島那樣,幹涉阻礙日軍侵佔東北全境。
  • 俄羅斯開發「遠東地區」只是個「偽命題」,難怪要死磕歐洲啊
    俄國是橫跨歐亞的超級大國,但是1.45億人口中的大部分卻生活在只佔國土面積1/4的歐洲地區,其餘地區尤其是遠東可以用荒無人煙來形容。據了解,俄國遠東地區佔地為621.59萬平方公裡,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與礦產資源,石油天然氣佔了俄國總儲量的20%,煤礦佔了30%,鉬礦佔了90%,這些資源粗略統計價值已超過25萬億美元。讓人產生疑惑的是,俄國人寧願留在危機四伏的歐洲地區與美國、北約死磕,卻白白放著這個堪稱"聚寶盆"的大片土地荒廢著,難道是什麼難言之隱?
  • 18世紀俄羅斯文學中的西伯利亞形象
    18世紀俄羅斯文學中的西伯利亞形象 敬如歌 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俄語系 吉晶玉 新疆師範大學(溫泉校區) 摘要:自沙俄16世紀完成對西伯利亞的徵服,並將西伯利亞主要用作流放犯人之地後,廣袤的西伯利亞地區以苦寒之地的形象進入俄羅斯作家創作的視野。
  • 俄羅斯是怎樣向遠東擴張的?
    大致與今天俄羅斯西部地區的版圖重合。 拔都以伏爾加河流域為政治中心,在裏海西北岸建立首都薩萊城(今俄羅斯阿斯特拉罕附近)。 二、東進、東進 公元1581年,一個叫葉爾馬克的俄羅斯人,在一個富裕商人的贊助下,率領840人的私人軍隊,向東越過烏拉爾山脈,憑藉火槍與火炮的優勢,擊敗了西伯利亞汗國,將俄國的疆界推進到了額爾齊斯河流域。沙皇大為興奮,他幾乎是無意間得到了金帳汗國的這片發跡之地。
  • 最低氣溫零下70度,西伯利亞人如何過的?美女:就怕生理問題
    西伯利亞,是北亞地區的一片廣闊地帶,面積大約為1322萬平方千米。這個地方,在古時就是一片泥濘之地,早期的時候是蒙古族人在這裡居住,取名「寧靜之地」,俄羅斯人到來後,才稱之為「西伯利亞」。早在春秋時期,西伯利亞的遠東地區即與中原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繫,根據文獻《尸子》記載:「北極左右有不釋之冰。」
  • Aviacon航空公司——聯合國長期合作夥伴
    【1999】 Aviacon Zitotrans航空公司加入了AVS投資集團,並與其他的運輸物流企業形成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公司開始在烏拉爾-西伯利亞地區開展運輸業務。【2001】 公司開始與聯合國各機構進行長期合作,並在歐洲、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中東地區提供人道主義、商業和軍事貨物運輸服務。Aviacon Zitotrans被列入俄羅斯交通運輸部軍工產品國際運輸指定公司名單。
  • 俄羅斯石油公司遠東地區煉油廠火勢得到控制
    生意社12月23日訊   外電12月22日消息,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位於遠東地區共青城(Komsomolsk-on-Amur)煉油廠的發言人周二表示,該廠二級設備的火勢得到控制。    這位發言人稱,火災未造成人員傷亡,事故不會對生產計劃造成影響。
  • 沙俄佔領遠東地區後,該地區原住民數量銳減,他們到哪裡去了
    在歷史上,今天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在歷史上,曾屬於元朝、清朝等朝代的領土。由於這裡地理偏遠,氣候惡劣,並不適宜人類居住。所以一直以來,存在的人群並不多,基本上是滿蒙語族和古亞細亞種族的遊牧民族在這片地區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