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鍋,從幾百到上萬,猜猜誰把平價米煮出了完美口感?

2021-02-17 艾格吃飽了

「吃是一件重要的事,值得好好研究。」

在這一大旗之下,沒事幹研究院正式成立。

艾格吃飽了幫你精挑細選的餐廳和美味,省去許多彎路。而我們,則陪你一起體驗研究學習的過程,讓生活裡十萬個沒事幹的好奇因子,統統復活。

我們是艾格吃飽了指導下的一個小小編輯部,研究怎麼樣讓日子變得更加美好,以及美味。時刻歡迎在後臺留言調戲,咳咳,以及探討正事兒。

001號議題,煮米飯。

煮好一鍋飯,才有資格談及做好一桌菜。

煮飯沒有門檻,任何人都能嘗試,用對了方法和器具,能把一把平平無奇的大米,煮得熠熠生輝。教一桌粗茶淡飯,陡增顏色。

煮飯看似簡單,無非「米、鍋、水、火」

此間組合,卻是千萬變化。

實驗用的東北米,經鑑定為陳米,多碎粒。

這一次,我們不比內功,用一樣的米,超市隨機買來,平平無奇。

單挑選四種武器,學習各派心法,研究一鍋好飯,如何出爐。

我們尋訪了:

研究日系廚具的美食愛好者。

一身西廚技藝的創意料理人。

執掌廚房四十多年的資深主婦。

以及為吃花過很多錢和時間的艾格。

各自推薦一種煮飯器具和方法。


選定四種煮飯器具,開始一場關於米飯的實驗。

他們分別推薦如下四款:

此次試驗使用統一米種,米量均為300g,約3-4人份。


最後得到這四碗成品,各位看官不妨先猜猜,分別出自於哪一種器具,其中口味排名,又如何。

下面正式進入實驗部分。

艾格說在日本旅行,吃到80%的米飯都不如家裡婆婆煮的。

婆婆執掌廚房四十多年,推薦用高壓鍋煮飯。這臺看起來有些笨重的器具,已然基本絕跡於年輕家庭。

高壓鍋,你家還用嗎?

四件兵器之中,唯它最講究米、水、火的配合,勤加練習,才能入畫境。

第一步,洗米。米可以直接在高壓鍋內淘,過水四到五次,清澄即可。

第二步,加水。米水比例沒有標準答案,新米、陳米、東北米、日本米,各自所需的水量都有不同。

我們的建議是每種米以水在米上方1釐米為基準,上下0.2釐米,實驗三次,基本就能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口感。


這次的米經過三次實驗,最後水量為米上方0.8釐米。

第三步,加熱。蓋上鍋蓋,就可以上煤氣加熱。

仔細感受這個閥門的聲響,是判斷火候的關鍵。

煤氣用中火和大火的中間檔,加熱至高壓鍋上氣(就是上圖這個小氣伐開始噗噗跳躍,並發出「777~~~~」的聲響)。


外圈小火,防止中心燒焦。

第四步,轉小火繼續加熱。轉小火保持輕微「77~」聲即可。

注意此時的小火要選用如圖中的外圈小火,如採用中心小火會導致受熱不均,米飯中心部分焦掉。

全過程20分鐘,你可以一邊在旁邊侍弄晚飯食材,一邊留心火候。


一層「包漿」,是成功的標誌。

小火加熱時間的控制是高壓煮飯成敗的關鍵點,轉小火6分鐘之後關火,並自然冷卻,等氣閥內的氣洩完之後,即可開鍋。

此時你能夠得到一鍋恰到好處的米飯,米粒分明,並且裹上一層晶晶亮的「包漿」,平平一把米,被激發出米飯的香氣。

實驗二:「 鑄 鐵 鍋」

近年流行起來的顏值黨,美,且重。拿來燉肉煲湯名聲在外,煮飯的能耐,需要試過才知道。

一般水面高出米麵1釐米左右。

首先同樣是洗米、加水。

和高壓鍋一樣,根據米的不同,水量需要摸索。同樣的米,鑄鐵鍋煮飯所需的水,比高壓鍋要多上一些。

水基本收幹是這個狀態。

然後上煤氣開中火,煮的過程中保持鍋蓋打開,看到鍋內水基本快要煮幹時蓋上鍋蓋。

調最小火煮10分鐘。用外圈小火,人不要離開廚房。

最後關火。讓米飯在鍋內燜10分鐘。


米粒非常分明。

開蓋之後,米飯自帶一股鐵器煮飯的風味,顆粒感更加分明,有嚼勁。非常適合冷卻下來炒蛋炒飯。

但說實話,吃的時候還是會有,「嗯,這把米貌似不是特別好」的感覺在。

時間延長1分鐘,可以煮出鍋巴。

試驗中,有一次,火和時間過了頭,米飯煮出鍋巴。但卻也偏偏有人喜歡這種焦香口感,用來做煲仔飯,風味恰到好處。

實驗三:「 電高壓鍋」

快捷、方便、不用操心,質量可以接受。

電高壓鍋是艾格帶來的,她家裡煮飯的方法,大概是最快的煮飯法。

煮飯的水用廚房秤計量。

電高壓鍋只有一招,對待各種米都是這一招。

1:1.25。

為了這一招,艾格反覆試驗過,最後固定在每300g米加入375g水,是的,不看釐米數,而是用廚房秤直接計量,更加精確。這一點上沒事幹小分隊自嘆弗如。

電高壓鍋用起來基本和電飯煲一樣方便。

淘米加水後直接進入煮飯模式,接下去就不用再管。整個過程在20分鐘內搞定。

出鍋之後的米飯香氣不足,但口感軟糯有嚼勁。

這一招,不致命,不華麗,但夠用。

實驗四:「 球釜電飯煲」

最後,我們用一臺售價上萬的電飯煲,花費兩個小時,把一鍋米飯煮到極致。


從淘米開始,就完全遵照說明書來。

從淘米開始就非常講究。

首先溼淘兩遍,然後幹淘兩遍。(就是把水倒掉後淘米,讓米粒和米粒充分摩擦)淘至水基本清澈。

加水的量不用試,直接遵照刻度來。

按照鍋內刻度表,洗好的米加上水,在電飯煲內先靜置30分鐘。

控制面板需要對照漢化說明書。

操作不複雜,但卻非常精準,根據米的種類、米飯的用途以及烹飪的時間,分成十數個不同的煮飯檔位。

我們選擇了「極致美味」這一檔,需要煮上一個半小時。算上洗米和靜置的時間,兩個多小時才能吃上一鍋飯。


開鍋,米飯的口感和香氣都非常到位。

最終開鍋的香氣,好聞到叫人流淚。米飯鬆軟,飯香味十足,空口吃掉一小碗,口中甜味不散,不能自已。

「好吃到忘記了這把米的出身!」

四種武器一一實驗。

而這四碗飯,也到了揭曉的時候:


雙喜牌高壓鍋


Le Creuset鑄鐵類圓形燒鍋


美的電壓力鍋


現階段,我們覺得買上一臺高壓鍋,自己動手調教會非常有趣,關鍵是可以享受到那層包漿的愉悅感。

當然,默默存點錢,置辦一個貴价球釜電飯煲,感覺也很不錯。

艾格覺得,「雖然本文的年輕同學們紛紛表示無法抗拒貴電飯煲,只是我覺得……最近忙,還是用電高壓鍋好了。即使要換鍋,我也會換個雙喜壓力鍋。我不那麼在意儀式感,性價比更重要。」

嗯,結論在此,各位看官自取。

我們覺得,米飯是每天都要吃的,一個人若學會了煮飯,日子也能活的更美些。

那最後,這四種武器,你會選哪一種?

·

本文為沒事幹研究院親身體驗,與品牌無任何利益關聯。

「沒事幹研究院」是艾格吃飽了指導下的小小編輯部,探索關於美好生活的議題。

吃是一件重要的事,值得仔細研究。除了認真吃和好好生活,我們別無所求。

相關焦點

  • 好吃的米飯,米重要還是鍋重要?
    但也有人疑惑,在家想煮出一碗噴香的米飯,究竟是米重要還是鍋重要?米飯黨vs電飯鍋黨這個問題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是個讓人爭論不休的世界難題,不同的吃瓜群眾也持有不同的觀點:米飯黨:當然是米重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 要煮出一鍋香噴噴的米飯,到底是米更重要還是鍋更重要?
    米的做法看似簡單,但要做出一鍋美味的米,也並不容易,加水和選擇米都很重要,尤其是初學者在廚房裡,做得不好就是乾飯,再加上夾生飯。燒出一鍋香米飯,究竟是米飯更重要還是鍋更重要?我覺得米很重要,其次是鍋,其次是水。
  • 哪種米,才能煮出一鍋完美的飯?
  • 【開箱實煮】最新款《象印壓力IH電飯煲NP-NWC10/18》智能烹煮+多段壓力沸騰,煮出最愛口感!挑嘴娃也頻扒飯
    壓力IH電飯煲是時下最新的廚房高科技新主流,其加熱方式與IH電飯煲相同,採用電磁感應加熱方式去產生熱量,但壓力IH電飯煲更結合了壓力調節功能讓鍋內壓力上升,讓熱傳導及加熱效率更升級,煮出更完美的米飯。1 三段炊煮壓力(1~1.15氣壓):激發深層米飯甘甜!
  • 如何煮出好吃的米飯?
    朋友,你是不是也聽說過「煮米飯時加水超過米一手指」或者「沒過一個手背」這就種無視米量之類的說法?朋友,你是不是還在為沒有電飯鍋不知如何煮飯而發愁?朋友,你是否也在為煮出過夾生飯、糊鍋巴而煩惱?話不多說,直接開始。1、量好需要的米,放到篩子裡,篩子下面放盆。
  • 家常菜【紅燒牛腩】如何煮出軟嫩口感?
    自己在家煮出美味的紅燒牛腩!
  • 【福利到】如何煮出最完美的水波蛋?
    如何煮出最完美的水波蛋
  • 教你煮出完美又爆漿的水波蛋!
    如果在麵包上加一個半熟蛋,香滑的蛋黃流過食物,多令人食指大動啊~怎麼煮出形狀完美又爆漿的水波蛋呢?跟著生活妙招網小編動手做起來!    挑選適合煮水波蛋的雞蛋    選擇外觀無裂痕的完整雞蛋,細菌不易入侵感染。拿起來沉甸甸、蛋殼較厚實的雞蛋都表示雞蛋很新鮮。新鮮的雞蛋打開後蛋白較濃稠不容易散開,可以煮出形狀渾圓立體的水波蛋。
  • 如何煮出完美牛排?
    如何煮出完本沒的牛排呢?跟隨我們的指南來實現完美的牛排,根據自己的喜好烹飪,尊重優質肉類。罕見的牛排配薯條無論您喜歡的是黃油軟牛排,美味的牛腩還是像bavette,臀部或裙子那樣的節儉切割,在烹飪牛肉時都要小心謹慎。在稀有和完美之間只有幾分鐘的餘地,時間是關鍵。我們總結了一些提示,從頭到尾幫助您。
  • 鍋具界「勞斯萊斯」丨唯米樂多功能電子鑄鐵鍋煮出一流米飯
    此次中國市場正式發布會上,VERMICULAR唯米樂中國區總經理矢作剛先生與媒體及餐飲界人士分享了品牌的研發故事,更攜手專業廚師與素人,藉由現場獻演,將電子鑄鐵鍋獨到的烹飪體驗呈現。傳承老牌技藝,添加多功能人性化細節創建於1936年的日本名古屋老牌鑄造廠愛知德美株式會社,於2010年推出第一代琺瑯鑄鐵鍋後,相繼推出的電子鑄鐵鍋和煎鍋都引發市場轟動。
  • 不用顧爐火,用這 2 招輕鬆煮出一碗好粥!
    無論天氣冷熱,早晨來一碗口味清爽、口感滑順的白粥,搭配簡單的小菜,就能讓人覺得相當幸福!不少人認為用生米直接煮成的粥最美味,但要煮到軟爛卻得花費不少時間!現在就教你一個不用顧爐火、耗瓦斯的煮粥妙招,讓你輕輕鬆鬆煮出一碗綿密好粥。熱騰騰的稀飯,清爽又好消化。
  • 從幾百到上萬,為什麼英短貓價格差別大?原來是這6個因素決定的
    英國短毛貓是目前最流行、最多人養的品種之一,然而英短貓的價格從幾百到上萬都有,為什麼英短貓的價格差別那麼大?原來是以下6個因素決定的。
  • 價格從幾百到上萬,有啥區別?比較一下就知道
    如今市面上的熱水器主要集中在幾種: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以及空氣能熱水器。其中,電熱水器和燃氣熱水器最受人們喜歡,兩者幾乎各佔據了熱水器的半壁江山。人們在熱水器的選擇上,永遠有著說不完的話題,站長有個朋友,最近打算買燃氣熱水器,但他逛遍了網上商城,發現燃氣熱水器的價格差別非常大,便宜的八九百,有的兩三千,貴的甚至上萬,實在搞不懂它們的區別。究竟燃氣熱水器是不是越貴越好呢?它們有什麼區別呢?應該怎麼選呢?有什麼品牌值得推薦呢?
  • 熬小米粥怎麼做才出米油?不要直接下鍋,多做一步,米粥又香又稠
    煮小米粥步驟:第一步——選購合適小米以前不管用什麼方法煮小米粥,都不黏稠,口感差,後來才發現家裡的小米不對,因為不太會煮,又做得不好吃,每次買了小米都隔好久才煮一次,所以小米放置的時間很長,導致小米的營養大量流失,成了陳小米。用這樣的小米煮小米粥,很難煮出米油。
  • 熬小米粥時,小米不要直接下鍋,做好3點,米粥米油多,香濃好喝
    好多人熬小米粥時,都是這麼做的,將小米洗淨後直接倒進鍋裡煮,而這個做法是錯的,熬出的小米粥沒有米油不香濃,因此熬小米粥時,小米不要直接下鍋,做好3點,米粥米油多,香濃好喝。快看看詳細做法。熬小米粥第一步要選對小米,如果小米的質量不好,很難煮出香濃的口感,記住買小米時,要挑選最新鮮的,遇到陳米再便宜都不要買。質量好的新鮮小米,應該粒粒飽滿,顏色金黃,不容易被碾碎。
  • 煮小米粥時,別等到水開了才下鍋!教你正確做法,米油多,米粥香
    天氣一天比一天冷了,進入冬季後,我們要常吃一些暖和的食物,例如小米粥,每天早上喝一碗,暖和又舒服,出門都不怕冷了,而且小米中富含很多種營養物質,經常喝小米粥,對身體好處多多,所以大家別忘記吃了。小米最簡單的做法就是煮小米粥,不過想煮出又香又濃稠的小米粥,還需要掌握一些竅門,不然很容易煮出清湯寡水的感覺,一旦煮成這樣了,口感非常差勁,還營養低。那麼到底怎麼做才能熬出米油多的小米粥呢?只要掌握了正確方法,煮小米粥其實很輕鬆,並沒有多大難度。
  • 怎麼才能煮出完美好剝殼的水煮蛋?
    怎麼才能煮出完美好剝殼的水煮蛋呢?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個方法。煮鵪鶉蛋第一步、選蛋無論是鵪鶉蛋還是雞蛋,都要保證蛋殼完整,沒有任何裂縫,飽滿無凹陷。第三步、下鍋不管煮什麼蛋,下鍋時間非常重要,很多人煮雞蛋都是冷水下鍋煮的,所以煮熟後非常難剝殼。其實應該溫水或開水下鍋,更高的溫度可以讓蛋白快速凝固,並減少煮製的時間。大火燒至冒很多小泡時放入鵪鶉蛋,加入一勺白醋,蓋好蓋子煮5分鐘。
  • 煮麵條,到底是冷水還是熱水下鍋?教你小技巧,3步煮出爽滑又筋道!
    導語:煮麵條,到底是冷水還是熱水下鍋?教你小技巧,3步煮出爽滑又筋道! 「碗中天地寬,面裡扭乾坤」,一碗小小的面看似簡單,但是它卻是一座城市的底蘊所在,更是中華美食文化的精髓所在。
  • 只需7步,教你煮出完美水煮蛋!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一個小方法,能讓你煮出超完美、熟度剛好的美味水煮蛋唷!step 3▼小心將圖釘慢慢在雞蛋的圓端部分戳一個小洞step 4如果想吃軟一點的水煮蛋,就煮個6至7分鐘如果喜歡稍微硬一點的口感,就煮個8到10分鐘。step 8▼煮好後,將蛋丟入一碗冰水裡,讓水煮蛋冷卻。
  • 好吃到咬舌頭的米布丁(詳細做法)
    大米布丁只能改為二米布丁了。誰會想到家裡會沒米呢!想起甥女小時候最愛說的這句話:小姨,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言歸正傳:1 :熟大米(或二米:大米小米混合米)200克左右,或者您要做的量,放入深碗。訣竅1:如果希望布丁Q彈,進食時有種吃跳跳糖的口感,煮米時水少放,煮出粒粒硬直的熟米。訣竅2:如果希望布丁綿軟,追求進食時入口可化,煮米時適量多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