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些父母觀念傳統,重男輕女,覺得兒子才能傳宗接代,女兒嫁了人就是潑出去的水。今年65歲的梁阿姨有一雙兒女,不過她滿心滿眼只有自己的兒子,甚至都不給女兒嫁妝,家產也全部留給兒子。那她老了之後,女兒會如何待她呢?來看看梁阿姨的經歷。
梁阿姨的經歷
梁阿姨年輕時重男輕女的思想並不是很嚴重,但為了討好婆婆,她就和婆婆一樣寵愛兒子,對女兒卻是百般嫌棄。從小到大,姐弟倆凡是爭同一樣東西,最後得到手的都是弟弟,還說姐姐就應該讓著弟弟。
兒子結婚時,為了兒子婚後能過上好的生活,梁阿姨拿出了所有的錢,不但幫他置辦了婚房還買了新車,給兒媳的彩禮錢也是出手闊綽。梁阿姨對兒子那麼大方,沒想到在女兒嫁人時卻那麼吝嗇。
女婿家買房買車,給的彩禮也有十萬塊,按照習俗,男方給多少彩禮,女方就回多少嫁妝。沒想到,梁阿姨卻把彩禮截留下來給兒子換了套學區房。
她理所應當地認為,自己辛苦將女兒養大,這就算她孝敬自己的錢了,自己怎麼處理都行。女兒找她理論,說她這樣做不合適,這讓夫家人怎麼看她,她以後要怎麼做人。
梁阿姨卻很硬氣地說,自己把女兒養大就嫁到他們家去了,這點錢當孝敬我不是應該的嗎?他們要是計較,就是沒有誠意。女兒講不過不講理的母親,最後就是帶著自己出錢買的一些家電、被子、日用品嫁過去了,沒有一分錢嫁妝。
女兒婚後很少回娘家,時日久了,梁阿姨想見女兒就只能打電話過去叫她回來,不過也是一年才回來一兩次。後來,兒子要求父母把家產都過給自己,他們認為財產自然是兒子繼承,沒跟女兒商量就把財產都給了兒子了。女兒知道之後,所有事情都已經塵埃落定,不過這次她沒有抱怨。
後來,梁阿姨生病住院需要人照料,兒子推脫工作忙來不了,兒媳又說要照顧孩子走不開。老伴身體也太好,不能在醫院照料,無奈只能打電話叫來自己的女兒。女兒來是來了,該照顧照顧,可是該交醫藥費的時候,女兒就不吭聲了。
兒子兒媳一個勁一哭窮,說沒錢了。可明明他們的錢,之前就全部給了他們了。梁阿姨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女兒身上,讓她先來把醫藥費給付了。誰料,女兒堅決不肯掏這筆錢,還跟梁阿姨算起了舊帳。
「我的嫁妝,你們全拿去補貼給我弟弟了,讓我在夫家差點抬不起頭來做人,根本沒考慮過我的幸福。還有,家產我也有份,可你們不跟我商量,就全給了我弟弟。我不圖你們的財產,可你們起碼要知會我一聲吧。既然在你們眼裡,我就是潑出去的水,跟你們無關了,那你們要錢就找你們的寶貝兒子要去。」
這次之後,女兒再也沒有接過梁阿姨的電話,也再也沒有回來看過她。在梁阿姨出院時,女兒讓女婿送來了五千塊錢作為營養費,自己則不出現,往後更是斷了和娘家的來往。梁阿姨覺得自己並沒有做錯什麼,為什么女兒要這麼冷漠和絕情?
結語
父母重男輕女,重視偏愛兒子,對女兒不公平對待,卻仍然覺得自己沒有做錯。女兒其實心裡都是矛盾的,一邊被父母深深地傷害,一邊想遠離又無法割捨,像梁阿姨的女兒就比較果斷決絕。其實,做父母的,對子女要一視同仁,將來老時子女才會孝順,不然女兒會很難跨過心裡那道痕,做不到心無芥蒂地對待自己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