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心急如焚,因為24歲的女兒沒有收入,在家啃老。女兒卻表示萬般無奈,事出有因。為什麼一個年輕人會如此害怕工作?而當女兒終於外出找工作時,為何父親卻反而叫他回家?
從父女的訴求來看,這對父女之所以關係糟糕,關鍵就在於女兒的工作。據父親李先生說,三年前,女兒大學畢業,他好不容易託熟人給女兒在深圳找了一份工作。豈料不到一年,女兒就自作主張辭職了。
小李解釋那個工作就不適合自己,自己的能力達不到,後面換了一個領導,自己就辭職了。小李表示,她不工作的原因有很多,能力不足、記性差、不感興趣、沒有自信等等。但是這些理由在父親眼中通通都是藉口,李先生認為女兒就是不肯吃苦,是態度問題。對於女兒不工作的原因,小李的母親表示有話要說。
母親直接指出女兒眼高手低,能做的事情她又不感興趣,好一點的工作她又做不來。兩年期間,小李頻繁地換工作,但都幹不長久,最後索性就不上班了,天天宅在家。看到女兒如此不上進,父母非常焦急,經常勸女兒走出家門去找工作。
今年春節後,受不了父母嘮叨的小李終於跑去上海找工作了,可是令人意外的是才一個月,李先生就要求女兒必須回老家來。李先生說女兒去到上海就是在那裡睡覺,後面女兒的一個網友打來電話,說小李心情不好想要自殺,這可把父親李先生急壞了,直接來到了上海。
李先生就讓女兒回家,小李就是等房子到期就回來,李先生剛開始就同意了,後面一想不對勁,女兒是不會回來的,於是又來到上海,女兒這次的態度很堅決,就是不回去,還要斷絕父女關係。
在李先生看來,女兒看起來是去上海找工作,可實際上只是換了個地方,繼續做宅女繼續啃老,依然沒有上班。但是他拗不過倔強的女兒,兩次都沒能把女兒接回去,只好拜託女兒在上海認識的那個網友,多加照應女兒,自己隻身回了老家。可是沒過多久,李先生就再次接到了女兒網友的電話,這一通電話令他意識到女兒可能會惹上大麻煩。
李先生說女兒沒有工作,家裡給的錢也達不到女兒的生活要求,於是女兒就借了網貸,前天已經幫女兒還了一萬多塊錢。女兒想要過好生活,但是自己卻不努力,但是小李認為,從小到大,父母除了給予她生活上的照顧,學習上的嚴格管教外,幾乎很少和她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對於她內心的想法和感受也很少過問。對此,父母則表示他們實屬無奈,他們都只有這樣的能力,只知道去賺錢給孩子們一個好的平臺。
這時觀察員官雯拿起了話筒,她認為年輕人要有責任心,拼搏心。觀察員張丹丹認為,父母已經竭盡全力了,女兒要理解父母的愛。觀察員琚萍認為,女兒應該體諒父母的不容易,靠自己去打拼未來。
經過調解員們的努力,小李表示自己還是想待在上海,然後找一份工作走進社會,後面工作不順利,自己還是會回來的。現在有一部分年輕人時常感到迷茫,不願奮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面對社會的快速發展和變化,他們無法掌控自己的生活,常常充滿挫敗感。
小李亦是如此,一方面她急於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另一方面她又不願意付出任何努力。不過讓人欣慰的是經過了數小時的調解和心理疏導,小李終於下定決心去找工作,從負面情緒裡走了出來。希望小李今後要加油了,向上吧!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