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新冠疫苗動物試驗失敗後,連日發論文稱疫苗研發迎來突破

2020-12-09 小志小無奈

https://elements.envato.com/curated截至5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的官網上已經備案了110個正在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其中已經進入臨床試驗的共有8個。其中4個來自中國研發團隊,3個來自美國,一個來自英國。截至20日,世衛組織召開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目前已有超過120個候選疫苗正在研發,實際數量肯定還要更多,其中一些正在進行臨床評估。

來源:WHO疫苗研發一直是大家比較關注的話題,5月13日,預印版網站BioRxiv上發表了一項名為ChAdOx1 nCoV-19 vaccination prevents SARS-CoV-2 pneumonia in rhesus macaques(ChAdOx1新冠疫苗接種可預防恆河猴感染新冠肺炎)的文章,也就是備受大家期待的牛津大學疫苗的研究成果。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披露了相關重組黑猩猩病毒(ChAdOx1)新冠疫苗猴子試驗數據,稱他們用低劑量的疫苗就能對受到新冠感染風險的猴子起到保護作用,並希望推進大規模人體安全試驗。

ChAdOx1 nCoV-19 vaccination prevents SARS-CoV-2 pneumonia in rhesus macaques.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05.13.093195論文稱,研究人員在廣泛接觸病毒的所有恆河猴的鼻分泌物樣本中都檢測到了新冠病毒的核酸,且接種牛津疫苗的實驗組病毒載量與未接種疫苗的對照組沒有區別。另外,在進行臨床體徵跟蹤時,研究人員發現,在感染病毒後的七天裡,屬於實驗組的6隻恆河猴當中,有3隻在臨床上表現出呼吸急促的症狀,另外3隻在臨床上與對照組沒有區別。通過對猴子肺部病毒載量的檢測,研究人員還在2隻實驗組、3隻對照組的恆河猴肺部灌洗液中檢測到了病毒核酸。不過,對照組中有2隻恆河猴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間質性肺炎,實驗組則全部沒有。動物試驗的詳細結果表明,ChAdOx1 nCoV-19疫苗不能阻止獼猴感染病毒,也不能阻止動物將感染傳播給其他人。

圖1.ChAdOx1 nCoV-19疫苗接種後再感染SARS-CoV-2的恆河猴的臨床症狀和病毒載量。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05.13.093195但由論文數據得出的結論遭到了許多專家的質疑,在哈佛醫學院前教授、基因組學領域頂級專家William Haseltine看來,上述試驗結果表明,牛津疫苗無法對新冠病毒提供作為疫苗黃金標準的「消除性免疫」保護,但可以提供部分免疫。「試驗的鼻分泌物樣本數據表明,在遭受新冠病毒攻擊時,所有接種疫苗的恆河猴都受到了感染,實驗數據無法支持論文標題。」諾丁漢大學分子病毒學教授Jonathan Ball則進一步表示,牛津疫苗數據表明,該疫苗可能無法阻止病毒在感染者之間傳播。「實驗組和對照組鼻分泌物病毒載量相同,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同樣的情況發生在人類身上,那麼接種牛津疫苗也無法阻止病毒傳播。」除了鼻分泌物樣本數據之外,Haseltine還在文章中提到,牛津大學論文另一個令人不安的結果在於,研究中通過連續血清稀釋對病毒複製的抑制作用顯示,該疫苗的中和抗體滴度極低。」通常來看,有效疫苗的中和抗體可以稀釋1000倍以上仍然保持活性,但在牛津疫苗試驗中,在中和抗體喪失活性前,血清只能稀釋到4-40倍。」不過,在Haseltine看來,從已發表的數據來看,腺病毒載體疫苗似乎不如滅活疫苗。但他也提出,儘管牛津疫苗並未保護動物免受感染,但確實能夠緩解疾病。

Pixabay.com然而,5月20日,Science上連發兩篇論文稱:哈佛醫學院旗下的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開發了一種DNA疫苗,發現接種後的恆河猴體內產生了抗體,且可以有效防止新冠病毒的感染。此外,他們還發現,從新冠病毒感染中康復的恆河猴,同樣可以產生免疫力,防止病毒的再次感染。

DNA vaccine protection against SARS-CoV-2 in rhesus macaques. Doi: 10.1126/science.abc6284

SARS-CoV-2 infection protects against rechallenge in rhesus macaques. Doi: 10.1126/science.abc4776

在第一個研究中,研究者構建了一套表達不同形式SARS-CoV-2 Spike (S)蛋白的DNA疫苗原型,並評估了它們對恆河猴SARS-CoV-2病毒的免疫原性和保護效力。研究者用DNA疫苗對35隻成年獼猴(6-12歲)進行免疫,分為以下幾組: S (N = 4), S.dCT (N = 4), S.dTM (N = 4), S1 (N = 4), RBD (N = 4), S.dTM.PP (N = 5)和sham對照組(N = 10)。

動物於第0周和第3周分別以肌注方式接種5 mg DNA疫苗,不加佐劑。第5周加強免疫後,採用ELISA法觀察S特異性結合抗體和中和抗體。結果顯示,接種了疫苗的猴子體內,很快出現了中和性抗體,且抗體的滴度與已康復患者的體內抗體滴度相當。

圖2. 接種疫苗的恆河猴體液免疫反應。DNA vaccine protection against SARS-CoV-2 in rhesus macaques. Doi: 10.1126/science.abc6284接種的3周後,研究人員們將這35隻猴子暴露於新冠病毒之下。後續分析發現,接受接種的25隻恆河猴,其體內病毒載量都比對照組顯著更低。

在這25隻猴子裡,有8隻體內檢測不出新冠病毒的存在,剩下的17隻猴子病毒載量也不高。且可以看出,猴子的抗體水平越高,體內的病毒水平就越低。這表明中和抗體有可能起到了保護的作用。

圖3. 感染SARS-CoV-2病毒的恆河猴的病毒載量。可以看出,相比對照組(圖A),接種疫苗的猴子,其病毒載量有明顯降低(圖B和圖C)。DNA vaccine protection against SARS-CoV-2 in rhesus macaques. Doi: 10.1126/science.abc6284第二項研究指出,從某些病毒感染中恢復過來的個體通常會產生病毒特異性抗體反應,為再次暴露提供強有力的保護性免疫,但有些病毒不會產生保護性的自然免疫,如HIV-1。有些可能存在部分自然免疫,如普通感冒冠狀病毒229E。

然而,目前還沒有數據表明,從SARS-CoV-2感染中恢復的人是否可以避免再次接觸這是一個關鍵問題,對疫苗開發、公共衛生戰略、以抗體為基礎的療法以及群體免疫的流行病學建模都具有深遠影響。本研究結果表明,SARS-CoV-2在恆河猴中的感染誘發體液和細胞免疫反應,並產生了對再感染的保護和記憶免疫反應。

圖4. SARS-CoV-2再激發後恆河猴的回憶性免疫反應。SARS-CoV-2 infection protects against rechallenge in rhesus macaques. Doi: 10.1126/science.abc4776

然而,需要強調的是,恆河猴和人類SARS-CoV-2感染之間存在著重要的差異,在這兩個物種中仍有許多參數尚未確定,因此我們的數據應該謹慎解釋。需要進行嚴格的臨床研究,以確定SARS-CoV-2感染是否能有效防止人類再次感染SARS-CoV-2。

綜上,新冠疫苗研發正如火如荼在臨床上展開,疫苗的種類也分為多種,目前正在研發中的新冠疫苗包括非複製性病毒載體、RNA、滅活疫苗和DNA等,雖然一部分疫苗的研發效果不盡理想,但同時也在不斷發現新的突破,Science上兩篇論文也告訴我們,開發新冠疫苗是可行的,也期待後續在研發中的疫苗有更大突破。

相關焦點

  • 新冠疫苗研發國際合作衝刺 康泰生物接棒「牛津疫苗」 復星醫藥或...
    華夏時報記者 孫源 於玉金 北京報導近期,關於國內外企業合作推進新冠疫苗研發與生產的消息密集放出。日前,中國企業康泰生物(300601.SZ)被製藥巨頭阿斯利康(AZN.US)授權,推進後者與牛津大學研發的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AZD1222在中國內地的臨床開發、生產和商業化。
  • 動物實驗顯示「只能緩解而非免疫」 英國牛津大學載體疫苗有效性存疑
    疫情趨緩之際,全世界翹首以盼的有效疫苗終於要來了?5月13日上周三,牛津大學在預印版網站BioRxiv上發表題為《ChAdOx1新冠疫苗可預防恆河猴感染新冠肺炎》的文章,披露疫苗相關動物試驗數據。論文稱,研究人員在廣泛接觸病毒的所有恆河猴的鼻分泌物樣本中都檢測到了新冠病毒的核酸,且接種牛津疫苗的實驗組病毒載量與未接種疫苗的對照組沒有區別。另外,在進行臨床體徵跟蹤時,研究人員發現,在感染病毒後的七天裡,屬於實驗組的6隻恆河猴當中,有3隻在臨床上表現出呼吸急促的症狀,另外3隻在臨床上與對照組沒有區別。
  • 牛津大學研發的新冠疫苗有效率高達90%!
    據阿斯利康與牛津大學在《柳葉刀》雜誌發布新冠疫苗實驗數據結果顯示疫苗安全,可引發人體產生強大的免疫反應,而且老年人群的對病毒的耐受性似乎更好。 英國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製藥(AstraZeneca)合作研發新冠肺炎疫苗,根據最新試驗結果,其有效程度平均大約70.4%。
  • ...發陳薇團隊新冠疫苗II期試驗結果論文:安全,可誘發免疫反應|鈦...
    圖片來源網絡,圖文無關鈦媒體7月21日消息: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於20日晚在線發表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院士領銜團隊研發的重組腺病毒5型載體新冠疫苗(「Ad5-nCoV」)II期臨床試驗結果的論文
  • 俄羅斯研發「酸奶新冠疫苗」 鼻滴式疫苗也將人體試驗
    俄羅斯在研製新冠疫苗的道路上不走尋常路!令吃貨期待的酸奶疫苗俄羅斯科學家正在研發一種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這種疫苗可以以發酵乳製品(即酸奶)的形式服用。塔斯社6月2日援引俄科學院副院長切霍寧的話報導,位於聖彼得堡的實驗醫學研究所正研製一種通過酸奶製品口服的新冠疫苗。切霍寧說,新冠病毒通過其表面的刺突蛋白與人體細胞表面受體結合後感染人體細胞。俄專家複製了編碼合成刺突蛋白的病毒基因,並將該基因導入某益生菌負責編碼合成表面菌毛的一個基因區域,進而得到一種表面帶有抗原蛋白的細菌。
  • 新冠疫苗研發最新進度:有的進入臨床二期 有的卻被質疑炒作
    3.腺病毒載體疫苗、滅活疫苗、mRNA疫苗以及DNA疫苗都已經或者即將進入臨床一期,其中陳薇院士團隊的腺病毒載體疫二期臨床試驗已在武漢啟動。4.疫苗研發之路仍然漫長,牛津大學的項目已經宣告失敗,中國的兩個賽道的項目雖然進入不同臨床階段,但正式應用時間依舊待定。
  • 全球新冠疫苗競賽最新進展:多款疫苗Ⅲ期臨床試驗啟動
    當天,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Ⅲ期)啟動。目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已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新冠肺炎滅活疫苗生產車間,投入使用後新冠疫苗產能將達到年產1.2億劑。一旦中國生物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完成三期臨床試驗獲準上市之後,可以很快滿足國內龐大的接種需求。
  • 京領日報|牛津大學等研發新冠疫苗,伊頓公學1億鎊資助貧困生
    -2新冠病毒抗體檢測技術頒發了緊急使用授權(EUA)。據華爾街日報當天報導,羅氏公司的檢測技術,可以識別出人體產生的新冠病毒抗體,從而判斷測試者是否感染過新冠肺炎。對於許多疾病,抗體在人們感染後的數周、數月甚至數年內都會留在血液中。抗體檢測是在血液樣本上進行的,這與當前用於診斷新冠病毒的拭子檢測不同。羅氏表示,該檢測可以幫助評估患者對病毒的免疫反應。
  • 5月底疫苗進入動物試驗,為什麼疫苗研發一定要進行動物試驗?
    近日,清華大學表示,清華大學抗疫攻關團隊研發疫苗和抗體藥物5月底均可進入動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試驗階段。在陳薇團隊研發重組新型冠狀病毒(2019-COV)疫苗(腺病毒載體)Ⅰ期臨床試驗之後,中國疫苗研發的又一項新突破。
  • 中國團隊發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科技抗疫
    科技抗疫輝瑞在美啟動新冠疫苗人體試驗←入榜理由據5月5日紐約時報報導,輝瑞和德國製藥公司BioNTech宣布,他們的新冠病毒疫苗5月4日起在美國開始人體測試如果試驗成功,該疫苗最早將能於9月做好在美國緊急使用的準備。
  • 《細胞》重磅論文:新冠病毒變異後傳染性更強 尚未影響疫苗研發
    全球正在密切關注新冠病毒的變異情況。一項最新發表的研究發現了新冠病毒關鍵變異的強烈證據。研究人員稱,正在流行的一種從歐洲傳播到美國的新冠病毒株更容易感染人類,但還沒有證據表明,變異後的病毒會導致更加嚴重的疾病。
  • 今年底和明年初將迎來新冠疫苗上市高潮,全球至少10家疫苗正在三期...
    11月28日,在上海科普大講壇2020年度特別活動開始前,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全球將迎來(新冠)疫苗上市高潮。各個國家的疫苗包括中國,都有可能會上市。」
  • 美藥企跳過疫苗研發關鍵實驗環節 負責人稱動物試驗沒必要
    美藥企跳過疫苗研發關鍵實驗環節。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報導,總部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的生物公司Moderna Therapeutics正在進行一項新冠病毒疫苗研發計劃。該公司於今年3月在西雅圖招募參與者,開展一種實驗性新冠病毒疫苗的臨床試驗,不過,選擇了「走捷徑」,跳過了動物試驗。當然,不少生物醫學倫理學家對這條捷徑提出了質疑。
  • 泰國宣布新冠疫苗人體試驗推遲:國外疫苗廠家太忙顧不上我們
    日前,泰國負責新冠疫苗人體試驗項目的小組,召開發布會宣布人體試驗被迫推遲了,原因就是他們位於加州和溫哥華的疫苗供應商,產能有限,目前都在國內緊鑼密鼓地開展試驗,所以生產出來的疫苗
  • 為何新冠疫苗低劑量組比高劑量組更有效?牛津與阿斯利康稱「需要...
    《柳葉刀》上公布其在英國和巴西開展的3期臨床試驗經同行評議的中期結果,顯示其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AZD1222安全有效,兩個臨床試驗組的有效性分別為62.1%和90%。但由於其90%的有效性來自於一個失誤的實驗設計,如何增加臨床試驗來證實該結果仍是一個關鍵問題。 「低劑量的使用確實是未經計劃的,」在北京時間12月8日晚的線上新聞發布會中,參與疫苗研發的牛津大學教授安德魯·波拉德(Andrew Pollard)說,「我們把這一信息反饋給監管者後,他們同意加一個使用兩劑全劑量的新對照組,同時保持這個非常有意思的半劑量組。
  • ...論文:不排除「超級傳播者」 中國開發新冠病毒疫苗開始動物試驗...
    周一(2月10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傳出最新消息,鍾南山領銜新論文稱,新冠肺炎病毒不排除「超級傳播者」,個別潛伏期超三周。與此同時,據媒體報導,中國開發新冠病毒疫苗開始動物試驗,最快4月進入臨床。此外,據央視新聞報導,海南10家實驗室可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2天內可實現全省疑似病例動態「清零」。
  • 英媒:以色列用齧齒動物試驗新冠疫苗
    來源:參考消息英媒:以色列用齧齒動物試驗新冠疫苗參考消息網4月3日報導 英媒稱,一名消息人士3月31日說,以色列國防生化實驗室已開始在齧齒動物身上試驗一種抗新冠病毒的原型疫苗。內塔尼亞胡辦公室在一份聲明中說,IIBR所長什穆埃爾·沙皮拉向總理報告,該研究所在原型疫苗的研製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並且「正在準備進行動物試驗的模型」。一名熟悉IIBR活動的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以齧齒動物為對象的試驗已經開始。這名消息人士拒絕透露是哪種齧齒動物。
  • ...疫苗!阿斯利康疫苗有效性受質疑,或重啟試驗!瑞典王室被「攻陷」
    但拜登就職後面臨的挑戰不小,美國累計確診病例直逼1300萬,感恩節機場又迎來客流高峰。存儲、運輸成本相對較低的阿斯利康疫苗也被質疑有效性,剛剛宣布或將重啟新一輪實驗。川普稱新冠疫苗將在下周開始交付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26日,美國總統川普稱,新冠疫苗將最早在下周開始交付。報導稱,川普通過視頻與海外美軍一起慶祝感恩節,並稱新冠疫苗最初將發給一線工人、醫務工作者和老年人。
  • 美國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在西雅圖開始首次臨床試驗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美國開始疫苗人體試驗,中國重組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獲批 美國研製的新冠疫苗「mRNA-1273」進行人體試驗前,尚未獲得動物試驗模型數據。在今年1月中國公布病毒基因組序列後,他們便開始了疫苗研發,得到了非營利組織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的資金支持。據《紐約時報》報導,莫德納公司稱,他們不需要新冠病毒本身來生產疫苗,研究人員合成了疫苗所需的RNA片段,並將其嵌入脂質納米顆粒中。從病毒基因組測序到發布疫苗僅用了42天。
  • 我國首個新冠mRNA疫苗獲批啟動臨床試驗,招募168例健康志願者,需...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緊前部署應急科研攻關,同時推進多條技術路線的新冠疫苗研發。國產新冠mRNA疫苗是該院繼重組新冠疫苗(腺病毒載體)後,研製成功獲批臨床試驗的又一高技術疫苗品種。研究表明,這一新冠mRNA疫苗不僅可在小鼠和食蟹猴體內誘導產生高水平中和抗體,還可誘導保護性的T細胞免疫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