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內心都住著一個黑暗人格?| 溫柔的你,為何突然變兇

2020-12-21 澎湃新聞

原創: 時差大叔 心理0時差

01

有段時間,大叔突然變得特別暴躁,動不動就發脾氣,腦海中還不可抑制地出現一些邪惡的想法,著實嚇了自己一跳。

那時,我去出差,需要在其它地方的辦公室工作幾天。然而,辦公室剛裝修不久,有些刺鼻的氣味。順理成章地,我們就開著窗工作。南方的夏天真熱啊,開了窗後完全感受不到空調的涼爽,整個人都沸騰了……

就這樣,一個平日裡溫溫和和的大叔,居然表現得特別兇,特別有攻擊性,還口無遮攔地說一些以前根本不會說的話,現在想想都後怕。

是挺恐怖的,因為 「好人」 變壞了。

其實,是不是 「好人」 無需深究,但這種攻擊性的確會破壞人際關係,身體也會處於一種高度喚醒的狀態,十分勞累。長此以往,甚至會造成心血管疾病。

但到底為什麼,會突然變得特別有攻擊性呢?

作為普通人,很可能是因為環境因素變化,導致我們一時間性情大變。

例如,大量的心理學研究發現,當我們處於極端環境中 —— 比如炎熱,就會開始變得煩躁,表現出攻擊性,很容易和周圍的人起摩擦。

不僅僅是炎熱的天氣,像公交車內的擁擠、身邊的噪音等等,都可能會讓人心煩,進而變得憤怒,看什麼都不順眼。

重要的是,環境變好後又會和原來一樣,就像大叔回到了自己的公司,立馬又溫溫和和了。

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

會不會有人的攻擊性一直都很強呢?

會。

你或許也遇到過,有些人時時刻刻都會表現出攻擊性 —— 故意挑釁、侵犯他人,或者有意損毀、破壞一些事物,而且對此絲毫不在乎,不會感到內疚與抱歉,就好像和自己完全沒關係一樣。

這可能是因為他們身處的環境造成的,或者一直對周圍人與物不滿意。

但更可能的原因,他們不是普通人!

02

高度、持久的攻擊性:黑暗人格,精神病態?

在心理學中,曾經有學者提出了 「黑暗人格」(Dark Personality)這一概念,用以代表那些與普通人不太一樣的人群,Ingo Zettler 教授在去年採訪了 2500 個人對身邊 「黑暗人士」 的描述,總結出黑暗人格普遍存在的黑暗因子(D-factor):[5]

極端考慮自己的私利;

不考慮甚至輕易可以犧牲他人的利益;

能輕易為自己的行為找到他們自認為正當的理由。

其中,有一種黑暗人格,被稱作精神病態(Psychopathy,也被譯為心理變態)。

其實,無論是 「病態」 還是 「變態」,都說明擁有這樣人格的人群,與普通人不太一樣。

例如,精神病態的人具有高度衝動性和攻擊性,缺乏自控能力,且持續時間很長,即一種較為穩定的人格特質。同時,他們也更可能因為環境變化,而表現出攻擊性。

更為重要的是,這樣的人缺乏同理心、同情心,不會因為對你的攻擊,而感到歉意。

心理學家 Kevin Dutton 曾做過一項實驗,他找來了一些精神病態人群,以及一些普通人,然後讓他們解決 「電車難題」。[2,3]

題目是這樣的:

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了電車軌道上。此時,一輛失控的電車正朝著他們駛來,馬上就會碾壓而過。電車和他們之間存在一座天橋,你站在天橋上,而且旁邊有一位身體特別寬大的人。

要想救下那五個人,唯一的辦法是把你身邊的那位路人推下去,阻止電車繼續前行。

你會怎麼做呢?

簡簡單單的一道題目,讓很多人都陷入了沉思,因為這是死亡與人性的較量 —— 雖然希望救更多的人,但一想到要親手把身邊的人推下去,就難以忍受,這是赤裸裸的攻擊與謀殺啊……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想的。

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會不願意把身邊那個人推下去;但對於精神病態人群來說,他們則更加願意推下一個人,換取更多人的生命。

Kevin 在實驗過程中,用儀器掃描了所有參與者的腦區激活情況,發現電車難題會激活普通人的杏仁核等情感區域,進而令他們產生同理心,不會親手把一個人推下去。

相反,精神病態人群的這一部分腦區則沒有被激活,說明他們不會產生這類情緒,進而傾向於選擇把身邊的人推下去,以阻止電車繼續前行。

大量的研究也發現,精神病態人群在很多情況下,是因為大腦出現了問題,腦部區域存在損失,影響了正常的情緒調節。這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後天造成的。

所以,我們可以試圖進行區分,精神病態人群和普通人群最大的不同 —— 因腦損傷或基因等問題,導致缺乏同理心,所以才會持續性高度攻擊他人。例如,歷史上很多的連環殺人犯、冷血殺手,因為腦損傷的緣故,感受不到情緒波動,導致殘忍的犯罪行為。

然而,並非所有精神病態的人都會犯罪、不間斷地攻擊別人。

相反,一項包括 3388 位精神病態人群的調查顯示,部分人可以很好地融入生活,甚至更容易成為領導者,因為他們有著強烈的競爭欲望(即使在這個過程中會表現出強烈的攻擊性),以及表現自己的想法。[4]

也有人認為,攻擊性強的精神變態人群,會出現兩個極端:事業有成,家庭美滿 vs. 人人排斥,生活悲慘。

為什麼會出現兩個極端?

03

「美好的經歷,打敗了心中惡魔?」

毋庸置疑,一些環境因素會讓我們表現出過高的攻擊性,但同時,環境也會讓原本內心住著惡魔的人,變得更加和善,更能融入生活。

著名神經科學家 James Fallon,是研究精神病態人群的先驅。

他曾經通過對大量精神病態人群的腦部進行掃描,並與普通人群的大腦做對比,發現普通人大腦中的一些活躍、正常工作的區域,特別是眶額皮層(orbital cortex),在精神病態人群的大腦中卻是黑暗的,因此導致他們缺乏同理心、與普通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1]

這也被認為是判斷精神病態人群的重要特徵。

然而,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

James 在一次實驗中,掃描了自己的大腦,發現自己正是所謂的 「天生變態狂腦」。

這聽起來有些諷刺 —— 研究精神病態人群的教授,自己本人竟然也精神病態?是自己提出的理論出現了問題,還是自己真的屬於精神病態人群呢?

James 陷入了沉思:

自己是一名大學的教授,可謂事業有成;與妻子結婚這麼多年以來,生下兩女一男,可謂家庭美滿。而且,自己的性格也較為正常,從未有關犯罪和過激的行為。

圖片來源:Daily Mail

最右面的男性,為 James Fallon

然而,自己提出的理論卻也是經過大樣本調查而來,經得起檢驗,很多實證研究也發現,有上文提到那種大腦特徵的人,行為往往異於常人。

為了解決這一矛盾,James 決定仔細研究一下自己,探索其中的奧秘。

他首先給自己做了詳細的基因檢測,發現擁有所謂的 「戰士基因」 —— 這是一個位於 X染色體上的基因,代號 MAO-A。

「它也跟成長過程中分泌的血清素有關。這其實是挺有趣的現象, 因為血清素本該讓你平靜放鬆下來。但如果你擁有這個基因,在母體裡的時候,你的大腦就會完全沉浸在血清素之中。所以在出生後,你的大腦對血清素都麻木了。正因此,在你隨後的生命中,它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James 在 TED 演講中報告了這一發現。

James 知道,這種基因一般是遺傳而來的。他從母親那裡也得知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原來自己的祖先是 「康奈爾家族」!

這個家族的人,有人功成名就,也有人成為了臭名昭著的冷血殺人狂,實實在在的兩個極端,令人捉摸不透。

不過,James 並沒有成為冷血殺手,雖然在妻子和周圍人眼裡,他有的時候其實挺病態的,例如會情緒失控,好勝心也特別強,即使是和孫女玩遊戲,也要爭個輸贏,從來不會讓著小孩子,攻擊性滿滿,但總體來說,他事業有成、家庭美滿。

為什麼會這樣呢?

James 仔細回憶過往,直到那段童年時的美好時光。他認為,是童年的美好讓自己倖免於難。也就是說,家人給予了他很多的關愛,這種愛與善意,讓他即使做了些衝動的事情後,也能夠及時克制自己。

「我想起了母親,想起她經常坐在三角凳上修剪杜鵑花。當時我心裡就想,她是我人生的第三條凳腿。我有精神障礙患者的基因與大腦,但母親給予了我無限的關愛,她一直說我是一個好孩子。

這濃濃的愛意,是那條防止我傾覆的第三個支架。是她幫助我健康成長,成為了一個善良聰明的人。我被愛了,是這種愛保護了我。」

通過這種深刻的回想,James 提出了 「三角凳理論」,他認為一個人是否會發展為精神病態,有三個因素 —— 基因、大腦損失,以及周圍的環境。

即使他擁有暴力基因,大腦也與常人不同,但正是因為身邊的環境充滿了愛與善意,讓他可以避免人生出現崩塌。

04

你也可以,選擇一個美好的環境

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基因,無法有效治療受損的大腦,唯一可以變的,是環境。

但大叔首先想和你說,當發現身邊的人可能是黑暗人格,可能是精神變態人群,特別是可能或已經對你和他人造成了傷害,不要想著用愛感化對方,專業的治療才是最好的方式。我們不是心理諮詢師,也不是精神科醫生,要儘可能保護好自己。

Zettler 教授也說過:

這些人是絕對不可能靠我們苦口婆心、或是他們自己哪天意識到自己的言行不良,就能改正的。必須要接受正規的治療才能好轉,有的甚至無法治療。

不過,無論怎樣,我們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治癒自己。

環境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著很大的影響,或許換個環境,整個人也都會脫胎換骨,沒有那麼暴躁,不會隨便發脾氣。例如,在舒適的環境裡辦公,與積極善良的人一起生活。

大叔知道,你可能會覺得,現實生活中的環境真的太難改變了,很多因素也會讓你無法換個環境工作、學習。

不過還好,現在網絡異常發達。

還記得前段時間興起的 「誇誇群」 嗎?一群善良的人聚在一起,無論別人做了什麼,都會以支持、肯定的態度,誇讚他們一番。

這種和諧的環境,即使是在網絡中,即使是虛擬的人,也會讓人感受到被愛、被支持。

所以,你也可以主動選擇一個美好的環境,讓自己更開心幸福地生活。

祝福你,

我的朋友,

世界和我愛著你。

- The End -

References / 大叔參考的文獻資料:

[1] Daily Mail:Neuroscientist who discovered brain patterns in cold-blooded killers accidentally found out he is a psychopath too - but he insists he's a 'nice' one. 素材參考發布於公眾號 「英國那些事兒」 由事兒君所作的文章《他專門研究心理變態,最後發現他自己才是犯罪家族的天生變態!》。

[2] Dutton, K. (2012). The wisdom of psychopaths. Random House.

[3] Jonathan Fowler & Elizabeth Rodd. (2012). Are You a Psychopath? Take the Test.

[4] Lilienfeld, S. O., Latzman, R. D., Watts, A. L., Smith, S. F., & Dutton, K. (2014). Correlates of psychopathic personality traits in everyday life: Results from a large community surve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5, 740.

[5] Moshagen, M., Hilbig, B. E., & Zettler, I. (2018). The dark core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ical Review, 125(5), 656.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每個人的人格裡,都隱藏著黑暗面
    有一個女孩,她刁蠻任性,不學無術,喜歡捧高踩低,還經常「破壞」閨蜜的感情,這樣的人卻讓人恨不起來,反而收穫一大波粉絲?這個女孩就是《歡樂頌》的曲筱綃。一開始,她展露出一些黑暗特質,的確「招人恨」:她「傲慢自私」,明知趙醫生有女友還主動撩撥。
  • 心理學:內心越陰暗的人為何越容易成功?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前兩天我寫了一篇文章介紹內心陰暗人的「黑暗三人格」,之後就收到很多人私信「為何我周邊這類人都很成功」?其實不光粉絲朋友發現了,連老K周圍這類人都比較厲害,相反和他們相反的另一類人卻總是事業平平。
  • 每個人都有雙重人格,恰恰隱性人格決定了你們感情好壞!
    也有姑娘問,「我用心過交往過的歷任前男友,但最後往往都像歌裡唱的一樣:相愛總是簡單,相處太難。才發現,自己似乎很難跟人建立起長期穩定的親密關係。這讓我感到很困惑,是不是自己出現了什麼問題?」那麼愛情降臨的一瞬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戀人分手的時候到底又是為何?
  • 你明明很溫柔,卻總被人說看起來很兇,這些細節你要了解一下
    我們都能接受一個說法「面由心生」,所以大多是人往往會說,氣質比顏值重要。由此推斷,如果一個人看起來很兇,往往是他內心就很有攻擊性,很兇的。如果你內心很溫柔,往往看起來也一定是很溫柔的。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實際上,我們往往會發現,相處一段時間以後,我們以為長的很兇的人,內心卻是溫柔善良的。
  • 心理學:人格不健全的人,或有黑暗人格?你自己也有嗎,可以自測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在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些人在交往的過程中會有輕鬆、舒暢的感覺,但有些人卻給人一種壓抑、消極的感覺,這大多由於不同的人不同人格所致。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人格不健全的人,都有這些黑暗人格,遇到這樣的人,建議還不要過多交往,以免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影響。什麼是人格不健全的人?所謂人格不健全,其實就是經常說的人格缺陷,但是這也沒有標準的行為模式,簡單給大家總結了幾點人格不健全的人的黑暗人格。
  • 我們每個人都是每個人的過客。關曉彤
    我們每個人都是每個人的過客,彼此都是孤單一個人。2. 有時候,我們之所以哭泣,並不是因為我們軟弱,而是因為我們堅強了太久,忍受了太久。3. 所有的苦難與背負盡頭,都會成為行雲流水般的此世光陰,無須永世銘記。4. 一個人如果想要永恆,就請成為永遠瘋狂,永遠浪漫,永遠清澈的存在。
  • 人格障礙測試,如何克制反社會人格,做一個「高功能反社會人格」的好人呢?
    越來越多的反社會人格事件發生,讓我們突然有所驚慌:"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遠離身邊的垃圾人!」我無意為那些人渣吹捧,但在大多數人眼裡,已經將反社會人格等同於惡人最煩,事實上這就存在一個很大的常識誤解:反社會人格,並非都會做出反社會行為。他們除了缺乏共情能力以外,其他無異常人,甚至擁有更高的智商。
  • 心理學測試:根據個人情況選擇,測試你的第二人格內心有多黑暗!
    心理學測試:根據個人情況選擇,測試你的第二人格內心有多黑暗!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謝謝~ 第一張:選擇第1張圖片的小夥伴,說明你在平時是一個非常老實沉穩的人,總是給人十分安穩可靠的感覺,但事實上你的第二人格卻像狐狸一樣十分的狡猾
  • 一分鐘心理學:每個人都帶著一張人格面具
    在生活中常常聽到有人說,哎你看那小夥子性格叫一個暴躁,那小姑娘就挺不錯性格溫柔體貼,是個適合過日子的。什麼才是你真正的性格?你的解讀,對自己性格的定義又是什麼? 性格的拉丁文是PERSONALITA,而PERSONA在拉丁文中又有面具的意思。它通常是指演員們在舞臺上戴的面具,就像我們國粹的四川變臉一樣。經過長時間的演變,這個詞慢慢就融入了心理學的範疇,意指每個人在社會場景中所表現不同的人格角色。
  • 說出來你都不信,我是反社會人格,也是一個好人……
    例如,杭州殺妻案中的許某在殺人分屍後依然能對著鏡頭侃侃而談;白銀連環姦殺案的兇手在講述罪行時內心毫無波瀾;北大包麗案男主以PUA招數操控女友,實施精神虐待。越來越多的反社會人格事件發生,讓我們突然有所驚慌:"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遠離身邊的垃圾人!」
  • 為何每個直男心中都住著一個奧特曼?
    為何每個直男心中都住著一個奧特曼?和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一起來看看! 成年人對奧特曼似乎一直都有偏見。我們對奧特曼的印象也都定格在逛超市時,小孩望著櫃架上溢價蠻橫的奧特模型在地上撒潑打滾。一位直男對奧特曼鍾愛的原因,大概就如每個浪子在歷經感情磨難後回看《大話西遊》,才會深刻理解至尊寶走出城牆後的人生羈絆。 直男審美?導演為何選最醜的?
  • 讓人頹廢的,不是你不夠優秀,而是內心的黑暗
    和朋友聊天,說起人最害怕什麼時,朋友說是死亡。死亡是無法迴避的古老話題。但我覺得,人活著時最怕的卻是黑暗,那種包裹著你內心的黑暗。那是一種令人陷入頹廢、困頓、迷茫、痛苦、哀怨,看不見一絲希望的恐懼。年初的時候我離婚了。因為它離我對婚姻的理解和對未來的期許,越發地遙遠。
  • 你內心足夠邪惡嗎?暗黑系的人格,更容易成功呢!
    比如:(跟同事意見不合)我要不要跟他吵一架!靠!算了,沒準這個人以後用得上呢。(有競爭對手出現了)嗯?他這件事做得不妥啊,先存著,以後可以用來對抗他。(做計劃時)這個計劃好,可對我們部門的利益有損,還是要改。
  • 心理學家:「黑暗人格」的人越陰險就越危險
    不知道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天生就帶著一副冷酷無情的表情,感覺就像他人欠他幾百萬一樣,所謂「黑暗人格」的人就是毫無同理心,以操縱他人為樂,完全感受不到愛。有些人的這一行為是在後天的環境中所形成的,這種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們要認清這一類人,遠離這種人非常重要,心理學上,一個「黑暗人格」的人心裡越陰險,他們就會有這幾種表現。1喜歡控制他人你們身邊是否有那些控制欲很強的人?你有沒有感受到被他控制的恐懼感?
  • 女孩子任何年紀內心都住著一個小公主
    曾經你看我寫的小文章,裡面寫的都是情情愛愛的愛情故事,你問過我一句:「柯老師,你怎麼還相信愛情啊?」這句話裡的信息給我的感覺,你是一個務實的女孩子,你不相信愛情裡的甜言蜜語,你不相信愛情裡的你儂我儂,你也不相信自己會遇到一個帶給你春暖花開的人。或許你受過愛情的傷,或許你看慣了愛情裡的爾虞我詐。
  • 大衣哥家門被踹|為何每個人心中都同時住著「天使」和「魔鬼」?
    相信你碰到過這樣的現象:地鐵上,你在安安靜靜地玩著手機,突然上來幾個人,旁若無人的嬉笑打鬧。你會覺得他們沒有公德心,然而,生活中,我們自己也在某個小團體中做過跟他們同樣的事。當我們獨自一人時,總會尋個角落,安安靜靜的做個美男子/美女子,然而,一旦融入了一個集體,我們往往會變成另外一個人,你開始跟夥伴大聲說笑,完全注意不到周圍其他人。這種現象被稱為「去個體化」,是指個體在群體中會失去自我感。
  • 人格陰影測試題,測出你的心理陰影,心理陰影測試題,測測你的心理陰影面積,影子人格測試題!
    不是不想,而是每當和交往中的人有親密接觸,身體都會冰冷、麻木,難以忍受,很多本可以深入的關係就慢慢淡掉了。幾次諮詢後才發現,在她的回憶裡,自己很小就被送到託兒所,那裡很「冷」,老師脾氣暴躁、非常兇、小朋友常常被叫到門口罰站。怕老師責罰、怕媽媽不高興、怕一直待在這裡……   內心的恐懼,讓小小的她強迫自己變成不用大人操心的「乖小孩」。
  • 為什麼性格越黑暗的人,看起來更有人格魅力?
    內心暗黑的個體不喜歡穩定的戀愛關係?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看黑暗三人格的求偶行為,掠奪的、興趣分散式的求偶方式更有助於他們建立短期親密關係,增加基因傳承的概率。而在短期交往過程中,暗黑人格特質確實能讓人具有一定吸引力,但由於他們過度專注於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不能夠做到延遲滿足,也不擅於做長期的關係投資,因此在長期交往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
  • 每個人都有第二人格,這三種方法可喚醒
    第二人格大多數情況下只存在於潛意識之中,很少會透露出來,當然性格分裂的人除外。但是就算是性格分裂的人也不可能同時展現兩種人格。像《禁閉島》、《機械師》、《搏擊俱樂部》等作品都講述了第二人格翻盤的故事。傑克獨特的人格魅力是這個俱樂部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地下組織。泰勒以自己的個性魔力和行動哲學吸引著那些盲從的人,所有的成員都將傑克視為教父。他變得越來越偏激,他的行為越來越瘋狂。後來,他的主人格再次甦醒,拯救了所有人。喜歡這個故事的朋友可以找來電影看一下,很不錯的一部電影。
  • 內心最強大的星座VS內心最脆弱的星座,你屬於哪一種?
    不過讓人讚賞的是,摩羯童鞋更願意通過自身的勤懇和努力實現目標,為此,吃得了苦受得了委屈抵得住寂寞。這個勤懇工作的人兒,頭腦和人格並存,TA相信天道酬勤,並樂意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那種站在山的頂峰,服務自己所愛的人,摩羯覺得會覺得此生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