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將至,我們一起吃雞吧
請打開聲音,配合gif欣賞
做人如做雞,方式有很多種,除了悶聲發財,也要stay young,stay simple。
這樣做人談何容易,但做雞就容易多了——裹粉一炸就好,表面雲淡風輕,一口咬下,汁水在口腔中四濺,肉香與調料的香氣一併噴湧,麻痺左腦,抑制思考,激活右腦,開始創造,多巴胺佔領智慧的高地,人,就這樣被雞徵服了。
在寒風之中想要挺過經濟的凜冬,平價食物——炸雞不僅可以通過天然無副作用的增脂彌補買不了貂的吃土群眾滿足禦寒的基本需求,還能夠為彌補長期吃土造成的多巴胺分泌不足。一舉兩得,完美地體現《爾雅》歌頌的「雞德」,《韓詩外傳》對此做了解釋:「雞有五德,好吃,好吃,好吃,好吃,好吃。」(漢人韓嬰大概也要被氣(饞)得活過來了。)
作為炸雞中的戰鬥機,韓式炸雞乘著兩年前傲嬌女神與禁慾系外星人展開的隱形翅膀,在全亞洲範圍內徵服了大部分女性,以至於一度超市裡都是把啤酒和炸雞放在一起賣的。
圖:gigacircle.com
然而,韓式炸雞並不能完美體現做雞的至高境界,炸雞外皮裹的粉口味偏重,下鍋炸到發紅甚至黑色,賣相也不是太宜人,外殼有些僵,裡面的雞肉咬起來過於緊實,勉強算是simple,但是不young。沒有肉汁噴出不幸福,所以不如唐揚(日式炸雞)。
一個國人,很難直視著上校和藍藍路的眼睛說自己的胃從未被美式炸雞愛撫過。況且是在滿街都是「美式炸雞」的情況下。
罷特,說到最具美國特色的炸雞,當屬水牛城辣炸雞。
水牛城辣炸雞誕生於1977年7月29日,這個時間精確得不像是無心插柳創造出的傑作。這種炸雞充滿了著誕生地的氣質,tight and tough,紅彤彤的一個炸雞,非常耐撕,但並不nice,亦不如唐揚。
他們都不如唐揚,那我們就說說唐揚。
唐揚的名字裡雖然帶了一個「唐」字,但跟中國的唐朝並沒有直接關係,日本關於炸雞最早的記述發生在三百年前左右,那時候炸雞還不是唐揚。
唐揚(karaage)最初寫作「空揚」,江湖時代開始在普茶料理中出現,最初至的是把豆腐切成小塊放到油鍋裡烹炸,現代社會之後才開始指代炸魚、炸蔬菜,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指炸雞。咦?聽起來跟天婦羅有點像,那麼唐揚跟天婦羅的區別在哪?最大的區別是,天婦羅不炸肉。
炸肉多美好!
1932年,東京銀座地區才出現了外賣的炸雞。戰後,養雞場在日本逐漸增多,便宜、好吃、方便的炸雞逐漸在全國推廣開,許多店鋪開始專業做雞。唐揚的意義逐漸與雞發生緊密聯繫,以至於日本唐揚協會直白地把唐揚與雞等同起來。充分體現了奧威爾所說的,油鍋面前,所有動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動物會更加平等。(比如炸雞
看那肉汁!
唐揚要講究一點做雞的自我修養,對雞的要求除了和網紅標準一樣:體貌佳,年輕。出生三個月後方可做雞,此時的嫩雞已經進入雞界的青春期,性成熟但還沒有過第一次的雞才是合格的做唐揚的雞。
與講究的食材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唐揚的做法相對隨性,雞腿或翅根脫骨,切成一口大小左右的塊狀,放入鹽、清酒、黑胡椒、蒜泥拌勻,醃製20分鐘左右,加入日式醬料、打散的蛋液、裹粉,熱鍋5分鐘,將油溫燒至170度,下鍋炸兩次,撈出靜置四五分鐘,保住肉汁不被榨乾。之後,再將油溫升至180度,再炸兩次,撈出,根據自己口味加佐料即可。唐揚對於裹粉沒有特別要求,麵粉或是馬鈴薯澱粉都是可以的。
幾乎沒有人能夠抵禦唐揚鮮美的肉汁、酥脆的外殼、金黃色澤的致命誘惑!
再看一次肉汁!
說了那麼多,那麼,最好吃的炸雞到底怎麼做出來呢?
世界這麼大,誰敢說自己是最好吃的都是不謙虛的,除了幸平創真同學。(可不麼,因為人家有藥啊)
那麼,我們就照著《春藥之靈》,啊呸,《食戟之靈》的引導,來做好吃到飛起的炸雞塊吧(以下圖片均來自男主不管做出什麼食客都會被美味得飛起的動畫,食戟之靈的截圖)
來,看看這一顆顆在油鍋中滋滋作響的鮮嫩多汁調味適當的雞肉塊!
首先是原料,當然是選擇雞腿肉了,有些人會說雞胸肉脂肪含量更低更健康,我的天哪!你都吃炸雞了還在乎脂肪含量!
【原料】
去骨雞腿肉500g
少量薑末、蒜末
料酒2勺
醬油2勺
花椒麻椒辣椒一小把,碾成末
雞蛋2個
麵粉、澱粉、食用油適量
【做法】
用強大的心裡素質,穩健的刀功,把雞塊均勻切成3cm³大小的小塊,方便一口吞食
把調料們混勻,跟雞塊放在一起,醃製半小時以上,如果天熱請放入冰箱
把雞塊們放入打散的雞蛋,稍加浸泡,然後裹上一層乾粉
多餘的乾粉一定要拍掉,這樣會更酥脆
然後170℃炸制雞塊至雞塊表皮發黃
撈出稍微晾一下
然後再用180℃以上的高溫炸二遍,雞塊發出金黃的光芒就可以了
吃!
好吃麼?所長說不管用,你們看圖感受下
本文來自果殼網
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