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成立之後,為什麼不向西南或者西方方向擴張呢?

2020-12-13 歷史文武君

很多人都說,劉備在建立蜀漢政權之後,為什麼不順勢向西南或者西北方向擴張,從而擴大自己的領土呢?

蜀漢建立,向東擴張

公元221年,蜀漢政權正式建立,劉備登基之後,就準備著擴張,只不過方向不是西南或者西北地區,而是選擇向東攻打東吳。

為什麼攻打東吳,很多人都說為關羽報仇,其實這只是一個戰爭理由而已,真正的目的其實就是向東擴張,佔領東吳,此時的劉備已經60多歲高齡的人了,時間不等人,如果能夠拿下東吳,甚至掠奪大部分領土,那蜀漢霸業還是有機會實現的,結局想必大家都知道,劉備的慘敗,也留下了一個爛攤子,等著諸葛亮收拾。

向南受阻,西南無望

其實在劉備平定漢中之時,益州南中一些地區就傳出叛亂的消息,等劉備死後,南中開始叛亂,甚至勾結吳國,在的引誘下,煽動煽動孟獲等諸夷叛亂,之後參與叛亂的還有柯太守朱褒、越夷王高定,可以說南中地區此時已經叛亂肆虐。

諸葛亮採取提出的「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大方針,最終平定南中地區,但是諸葛亮表面上是平定了南中問題,實際上南蠻始終就是蜀漢的隱患,並且在諸葛亮剛剛撤軍就又殺死蜀漢守將,若不是李恢出馬,南中問題還會鬧得更大,所以向南已經受到南蠻阻礙,而諸葛亮只希望南蠻不再找事便可。

很多人說,那就向西南發展,碩大的地盤等待佔領呢?說的容易,做著難啊!

蜀國的西南方向就是青藏高原地區,對於平均海拔在4000米的青藏高原,在三國時期就是地廣人稀,並且沒有佔領價值,蜀漢佔領此地並不能給自己帶來任何收益,並且高山聳立之地,對於蜀漢來說,佔領也是一種困難。

青藏高原與中原的交流還是在幾百年之後的隋唐時期,第一次佔領還是在元朝時期,可見青藏高原並不是什麼重要之地(三國時期)。

價值和海拔都使得蜀漢佔領無望,所以沒有向西南擴張很正常。

西北之地,始終競爭

要說起西北之地,那蜀漢始終是惦記著的,按照諸葛亮《隆中對》的意思,佔領漢中之後,在與西邊少數民族和好,這樣就可以從荊州和益州同時出兵,從而做到兩面夾擊。

當馬超來降之後,其實蜀漢就具備向西北擴張的能力,在《三國志》中記載:馬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這足證明,在馬超降劉備之後,劉備應先出兵西北,因為西北地區馬超父子經營多年,在西北地區有足夠的號召力。

但劉備選擇進攻東吳,而馬超也在222年去世,拿下西北地區的最佳時期已經被錯過。

再者說諸葛亮的北伐計劃,始終就是想要先拿下西北地區,再進攻中原地區,否則怎麼會否定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在諸葛亮認為: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

證明諸葛亮要先拿下隴右之地,再逐一攻克關中之地,而諸葛亮的五次北伐也基本上都是這樣的基調。

等諸葛亮死後,姜維、蔣琬、費禕等人繼承諸葛亮的衣缽,無論是向西北擴張還是向東北擴張,都是徒勞,最終不是失敗就是胎死腹中,可以說,蜀漢的向外擴張其實並沒有多大意義的進展。

蜀漢其實為了擴張,向很多方向都進攻過,但是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一個不適合佔領,一個是實在打不下來,這些都是蜀漢不能控制的,並且實力不足是阻礙蜀漢發展的一大弊病。

相關焦點

  • 蜀漢建立後,怎麼不向西南或者西北方向擴張呢?
    不知道從何時起網上有個論斷,如果當時諸葛亮能認清形勢放棄北伐,採用主動防禦魏國的戰略,憑藉諸葛亮的軍政才能向西北或西南擴張領土,從而大大加強蜀漢的國力,這樣的話三國誰先滅亡就不好說了。這種假設到底能不能行呢或者可行性怎麼樣?蜀漢在三國裡是實力最小的那一個,總人口100萬左右,比起魏國的400多萬人口簡直不值一提。
  • 貴霜帝國為什麼不揮師蜀漢,滅了三國?
    公元90年,貴霜帝國自以為曾經與漢朝聯手對付過匈奴,向正在經營西域的班超求娶漢朝公主,被班超拒絕。貴霜王感覺受到了羞辱,遂派遣七萬軍隊向東越過蔥嶺攻打班超所駐守的城池。當時班超身邊只有漢朝此前派遣的一千多將士,其餘就是跟隨在身邊的西域諸國數千士兵。
  • 西方海洋擴張史——西方海洋文明與東方對比,抓住時代的時代寵兒
    雖然之後在文明演進的過程當中,並非同一個民族一脈相承,文化內核並沒有發生改變。西方文明起源,開始就是急劇擴張的民族文化歷史。到了近代以後,這種現象就更為普遍,而且還被西方國家賦予正面的文明開拓者的含義。對於我們現在很多人而言,我們在尋求海洋貿易是源頭的時候。總會將大西洋作為重要的研究方向。
  • 古代中國為什麼不擴張了,其實是因為擴張到極點,沒地可擴了
    但是,在秦統一六國之後,大一統的局面基本奠定下來了,之後的中國古代的疆域也鮮少出現變化或者進行擴張,尤其是在漢朝之後,古代中國的版圖已經基本成形。為什麼古代的中國並沒有採取擴張呢?這是因為版圖已經擴張到極點了,沒有辦法再進行下一步的擴張行動。
  • 夷陵之戰劉備最多只損失了5萬人,蜀漢為什麼卻因此一蹶不振呢?
    如果劉備在「夷陵之戰」中真的全軍覆沒,按照蜀中的人口,根本不可能恢復的這樣快速,一個孩子從出生到長大至少也要15年到20年呢。 那麼劉備在「夷陵之戰」中究竟主要損失的是什麼呢?主要是兩點:一是錢糧,二是軍官。
  • 五虎上將之後,蜀漢還有這七大良將,可惜劉禪沒有珍惜
    蜀漢後期,沒有武將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並不代表當時沒有名將,其實在諸葛亮去世之後,蜀漢能夠拿的出手的名將,足足有七位,他們雖名聲不顯,但是能力與戰績,絕對不容小覷。這七個人分別是誰呢?
  • 武漢12向「超米字形」高鐵,增加西南方向斜線,打通荊州南下通道
    分別是東西向最重要的滬漢蓉客運通道和南北向最重要的京廣高鐵。雖然在後來八縱八橫鐵路網規劃中,武漢市暫落下風,但老四縱四橫的地位顯然要比新增加的四縱四橫要高得多。更何況,武漢市還擁有最重要的一縱和一橫。在周邊各城市,尤其是鄭州、合肥、西安、重慶等高鐵建設突飛猛進,武漢也感受到了不進則退的壓力。於是謀劃了超米字形的12向對外高鐵大通道。
  • 勢頭不減!上市連鎖加速向全國擴張
    營收體量不斷增長的背後,是急劇擴張的門店數。今年以來,儘管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但上市連鎖藥房的擴張勢頭有增無減,在深耕各自優勢區域的同時,加速向全國擴張。益豐加盟提速,一心堂雲南省外門店進入高增長期從上表可知,國大藥房新增門店數和淨增門店最多,老百姓次之。
  • 日強化西南方向軍力欲何為
    日前,日本陸上自衛隊在宮古島駐屯地舉行儀式,正式宣布成立飛彈部隊。宮古島地處琉球群島西南部,西距臺灣島僅380公裡左右。2019年3月,日本開始在該島部署自衛隊。目前,駐紮在該島整編完畢的部隊約700人,裝備03式中距地對空飛彈和12式地對艦飛彈。
  • |翟宇薦讀《為什麼是歐洲?世界史視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為什麼是歐洲」的困惑——評《為什麼是歐洲?世界史視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對於貢德·弗蘭克和阿明這樣的深受馬克思主義傳統影響的激進左翼學者來說,1500年之後的歐洲不僅是個小偷,更是一個強盜。
  • 為什麼西方一直把俄羅斯視為最大的威脅,而不是讓俄羅斯加入西方?
    2018年「索爾茲伯裡事件」,西方25個國家下令驅逐一百多名俄羅斯外交官,這是西方陣營統一進行的報復行動,哪怕在冷戰時期也從未如此。 西方的制裁逼迫,讓普京宣稱,「不給俄羅斯退路的人,我們也不會給他活路」。 為什麼西方總是拒絕俄羅斯,而且視為一大威脅呢?
  • 劉備英明神武,諸葛亮聰明絕頂,可蜀漢為何還是不能一統天下呢?
    但儘管如此,劉備卻為何還在擁有諸葛亮這樣天縱之才的幫助下,依然不能夠一統天下恢復漢室風光呢?關於這個問題,筆者個人有這麼幾個看法,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討論討論。二,創業團隊成立太晚曹操在起兵之初就得到了包括夏侯家族與自己曹家的全力支持,因而很快就招攬了荀彧、郭嘉和李典在內的眾多謀士和武將。而這些人,也為曹操較早成立自己創業團隊打下了基礎。
  • 俄國人當初擴張領土,為什麼不往南方打?是來不及還是不可能?
    我們都知道俄國在最初一直被定義為是歐洲國家,即便現在也是如此,這當然受到俄國本國人的認可,而且他們在從變成帝國的時候,也一直企圖在歐洲地區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甚至在當時被稱為歐洲憲兵,在擊敗拿破崙以後,稱王稱霸了一段時間,但是即便是拿破崙被擊敗,歐洲地區的各國力量也依然防範著俄國,俄國根本沒有機會向西方進一步擴張。
  • 解析三國戰爭:姜維11次北伐,蜀漢重生之後的終極噩夢
    諸葛亮病逝之後,蜀漢先後經歷蔣琬、董允、費禕三大臣執政,共計十九年。三大臣相繼病逝後,姜維成為蜀漢主導軍政的一把手,而王平則成為蜀漢重要前沿重地漢中的一把手。掌握蜀漢軍政大權的姜維開始了更加激進的北伐戰役。
  • 大軍密集調往西南方向,美國真的害怕了!
    據馬斯達爾通訊社近日報導,俄羅斯大批軍隊正在密集調往西南方向,最終抵達了土耳其與敘利亞邊境地區,增援重鎮拉卡。除此之外,俄羅斯航空部隊增加了在敘利亞的軍事部署,數架蘇-35戰機調往西南方向,抵達了俄駐敘利亞的最大空軍基地。
  • 蜀漢即將滅亡的時候,孟獲等南方部落為什麼不帶兵來解圍?
    孟獲是南中一支少數民族,彝族的首領,在公元223年劉備去世的那一年,跟隨益州豪族雍闓在南中起兵反叛蜀漢,兩年後,諸葛亮才發兵平定南中地區的叛亂,並俘虜了孟獲,諸葛亮為了爭取南中地區的民心,沒有殺孟獲,而是赦免了他,之後,孟獲終生不再反叛蜀漢。
  • 蜀漢真是一個窩裡鬥政權嗎?
    作者:不識字 在三國學界,蜀漢內部矛盾論由來已久,大體指的是蜀漢荊州、益州、東州三個派系爭鬥嚴重,其中荊州派聯合東州派一起打壓本土益州派,以維持自身統治。事實上,當劉備聽從諸葛亮對整個益州人士群體採取懷柔政策之後,除了個別特例(張裕)外,絕大多數益州人士都投入蜀漢政權的懷抱,並為後來蜀漢事業的進一步建立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與曹操在漢中會戰的最艱難時刻,蜀漢軍力不支,劉備發急信回成都請求支援。
  • 蜀漢滅亡了,關羽後人一個不留,張飛後人卻得以善終
    在三國時代,蜀漢是最後一個被滅亡的。老一輩的創業功臣早已離開人世,對於蜀漢的繼承者們來說,失敗的結局似乎早已註定,所以劉禪在投降的時候也是很乾脆的,最後劉禪繼續吃香喝辣,也算有了一個不錯的結局。
  • 曹魏兩將投蜀漢,一人成漢中守護神一人成蜀漢頂梁柱,他們是誰
    王平是蠻族人,雖然當了個代理校尉,可這不過是曹操臨時安置蠻族人的臨時職位,可能永遠也不能轉正,再加上王平沒有文化,不識字,在人才濟濟的曹魏政權,得到重用的機會不多。王平以一個降將身份,為何對蜀漢忠心耿耿呢?第一個原因就是:忠於蜀漢,就是忠於家鄉,王平是為家鄉而戰。前面已經講過王平投靠蜀漢是因為思念家鄉的原因,所以家鄉對王平來說有很重要的地位,也就不難理解王平為何忠於蜀漢了。
  • 為什麼西方世界如此痛恨俄羅斯
    世界為什麼痛恨俄羅斯?這裡面有很多原因,有西方的原因,有俄羅斯的原因,更有美國從中搗鬼的原因。本文想從俄羅斯的角度談一下西方為什麼痛恨俄羅斯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俄羅斯慣於侵略擴張。俄羅斯有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就是「對土地有著痴迷的追求」,從沙皇開始起,就長時間對外搞侵略擴張。俄羅斯最早只有300萬公裡土地面積,後來在不到400年的時間裡,土地面積擴展到了2000多萬平方公裡,現在的俄羅斯還有1700多萬平方公裡國土,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如何能夠有這麼大的面積?全都是侵略掠奪過來的。而且一開始只有3個加盟共和國,到蘇聯時期加盟共和國達到15個,這也都是他們擴張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