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再爆質量問題 是水土不服還是跌下神壇?

2021-01-08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張澤炎)7月17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通報流通領域家具質量抽檢結果,其中11件不合格產品中,有6件來自日本零售公司無印良品,主要問題是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有2款來自「宜家」,主要問題是抽屜間縫隙不達標。

無印良品是當之無愧的日本零售「神話」,在中國曾經經歷了轟轟烈烈的2015年甚至颳起了一陣「無印良品」旋風。然而,2018年財報顯示,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可比同店銷售出現負增長。此外,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無印良品已經多次被爆出質量問題。

在中國,本土品牌名創優品、網易嚴選、小米優品等一眾「跟隨者」已經風生水起。面對風雲漸起的中國學徒們,無印良品還有未來嗎?

5款無印良品家具標稱材質與實際不符,公司屢次被爆質量問題

7月17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通報流通領域家具質量抽檢結果,其中11件不合格產品中,有6件來自日本零售公司無印良品,主要問題是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

其中,五款「無印良品」家具標稱的主材和實際檢測的不符。標稱主要材質為胡桃木的實木椅,實際材質是黑核桃; 標稱主要材質為胡桃木的客餐廳兩用沙發椅,實際材質是膠合板;而標稱主要材質為白橡木的組合式木架,實際材質是纖維板。

針對這次被爆出質量問題,公司方面有何說法?7月18日,記者通過電話和郵件聯繫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但截至發稿前,尚未獲得回復。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不是無印良品第一次被爆出質量問題。例如,2019年1月15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布檢測報告稱,無印良品售賣的一款產地為馬來西亞的榛子燕麥餅乾,包含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環氧丙醇和丙烯醯胺;今年2月22日,無印良品在官網發出的召回公告顯示,公司於2018年7月4日至2019年2月21日出售的「天然水」,檢測結果顯示潛在致癌物溴酸鹽超標、違反了日本《食品衛生法》規定標準,因此對規格為500毫升、330毫升的「天然水」和430毫升的「碳酸水」啟動了召回機制。

上述產品質量問題曝光後,無印良品方面先後對此作出解釋——餅乾中提及的致癌物並非食品添加劑,不存在非法添加或過量的問題,且在國際上尚未制定該類物質的限量標準;問題飲用水方面,公司稱「天然水」未在國內銷售,「碳酸水」經檢驗後的安全性已得到確認。

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表示:「無印良品在日本就是大眾化的雜貨店,到了中國就成了中高檔消費群體的選擇,並在一二線城市布局。不可否認,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是成功的。」

連續11次降價,中國市場增長乏力

最先感受到無印良品頹勢的,是公司的銷售員工。記者走訪北京朝陽大悅城無印良品門店,肉眼可見僅幾名員工。一位員工告訴記者,工作日生意較差,周末來的客人多一些,但已經不像幾年前一樣人滿為患,現在的生意也遠遠比不上樓上的優衣庫。

這家門店僅僅是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的一個縮影。2019年3月22日,無印良品官方微信宣布,要「延續價格的審視,為中國做出改變」,並表示已經開發出了一系列「中國需要」的商品,極度表達對中國消費者的誠意。

此次,床品價格降到560元,降幅為36%。同時降價的還有T恤,從78元降到58元;部分文具商品,吊牌價35元,折後價18元,降幅近50%。這已經是五年裡,無印良品第11次降價。

中國市場曾經讓無印良品嘗到甜頭。財報顯示,2015財年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畫的銷售額為 3075 億日元(約 182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 18%。東亞市場(包括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和韓國)銷售額達到 830 億日元(約 49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高達 47.2%。

此外,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畫財報顯示,無印良品2018財年(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完成的4096.97億日元銷售額中,東亞市場(除日本)銷售額達到1223.40億日元,而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達到750.92億日元,佔到東亞市場(除日本)銷售額的61.38%。

2005年,無印良品在上海南京西路開出中國大陸第一家門店,三年後在北京西單大悅城開出第二家店。起初在進入中國之後,無印良品經歷了長達7年的蟄伏期。2010年,無印良品在中國的新增店鋪數量僅為8家,2011年店鋪數量為12家。

從2012年起,無印良品在中國以每年30-50間店鋪的速度擴張。截至2019年2月28日,無印良品在日本共有420家門店,在海外共有497家門店,其中中國大陸最多,達到256家,佔海外門店的一半以上。大部分歐洲、中東國家和地區,門店數量僅為個位數。

不過,儘管門店數量不斷增加,但無印良品在中國交出的成績單並不好看。財報數據顯示,2008年,無印良品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單店營收為234萬美元,而2018年,該數字僅增長12.5%,錄得263萬美元。無印良品在中國大陸的銷售收入佔比在2017年達16.23%,當年中國大陸的門店數為200家。至2019年,門店數增加了56家,但中國大陸銷售佔比卻只增長了1.21%。

業內人士表示,從無印良品的門店布局情況來看,在日本市場飽和的情況下,中國市場成為戰略核心,每年30家以上的開店速度也堅決表達了無印良品的決心。品牌理念錯位、缺乏產品開發、海外供應鏈不強成為不得不面對的坑,無印良品的水土不服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新京報記者 張澤炎 編輯 程波 校對 何燕

記者郵箱 zhangzeyan@xjbnews.com

相關焦點

  • 粉絲逃離的無印良品,到底做錯了什麼?
    誕生於日本泡沫經濟時期的無印良品,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其推崇的堅持與共鳴更是成為眾多粉絲和企業的精神引領。而近幾年來,無印良品的表現令人大跌眼鏡,產品質量問題、降價消息頻出、本土化隱疾爆現,甚至其母公司曝出巨額逃稅的醜聞,這些都與其品牌調性產生了嚴重的背離。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跌下神壇,那個「自然、當然」皆自在的它到底做錯了什麼?
  • 無印良品、宜家緣何跌落家居神壇?
    家居新零售樣本無印良品和家居巨人宜家正步步從神壇跌落。2019年7月17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抽檢結果,無印良品、宜家攜手登上質量黑榜,無印良品上榜的主要原因是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宜家則是因兩款兒童家具「孔及間隙」不合格而上榜。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這已是宜家2019年第三次被檢出產品不合格。
  • 無印良品、宜家緣何跌落家居神壇
    家居新零售樣本無印良品和家居巨人宜家正步步從神壇跌落。2019年7月17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抽檢結果,無印良品、宜家攜手登上質量黑榜,無印良品上榜的主要原因是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宜家則是因兩款兒童家具「孔及間隙」不合格而上榜。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這已是宜家2019年第三次被檢出產品不合格。
  • 無印良品陷質量風波 無印良品哪些商品有質量問題
    無印良品擁有很多的忠實用戶,因為產品滿足用戶需求,然而在今年1月和2月,無印良品分別出現了燕麥餅乾含有毒物質、天然水致癌物超標的質量問題,來到四月,無印良品陷質量風波,部分進口筆記本和不鏽鋼尺有問題。
  • 無印良品中國區利潤8年來首降,多次被曝質量問題
    其自身也多次因產品質量問題引發關注,長江商報記者粗略梳理發現,自2017年以來的近三年時間裡,無印良品被曝質量問題十餘次。經營利潤下滑,質量問題引發關注,同業競爭加劇、商品數次調價無印良品被質疑「走下神壇」,這家來自日本的品牌還能在中國紅多久?長江商報記者通過電話和郵件聯繫無印良品方面,但截至發稿前,尚未獲得回復。
  • 無印良品和宜家緣何跌落家居神壇?
    2019年7月17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抽檢結果,無印良品、宜家攜手登上質量黑榜,無印良品上榜的主要原因是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宜家則是因兩款兒童家具「孔及間隙」不合格而上榜。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這已是宜家2019年第三次被檢出產品不合格。與產品不合格相對應的,是無印良品、宜家在中國業績增長乏力,這兩大國際家居巨頭昔日光環已漸漸消失。
  • 無印良品成「無良品」?深陷質量門的無印良品究竟怎麼了
    其實,無印良品在內地出現質量問題絕不是第一次,早在2014年6月29日市工商局通報的不合格服裝名單中,無印良品一款軍綠色「棉彈力燈芯絨瘦長褲」,耐溼摩擦色牢度不合格,也就是說水洗後易掉色。而一周後,北京市工商局公布新一批服裝質量抽檢結果,無印良品的服飾產品被檢不合格,同一款燈芯絨短褲又出現了耐溼摩擦色牢度不合格的問題。
  • 走下神壇後,無印良品開始在中國「賣菜」
    與傳統生鮮市場不一樣的是,無印良品的生鮮超市內部設計仍以MUJI簡約風為主,除了售賣鮮魚、生肉、蔬果等生鮮農副產品外,還提供現場加工和用餐服務,消費者可親自參與食材的料理。   曾幾何時,無印良品帶著一身簡約高冷氣質進入中國市場,收割了一批文青和中等收入階層。時過境遷,這家日式零售巨頭開始走下神壇。
  • 「水土不服」無印良品,難過中國市場生死劫
    無印良品以追求極簡主義及優質產品著稱,也因此捕獲了大批追隨者,然而近年來在中國的銷售額持續下滑且質量問題頻發,昔日的日本零售「神話」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似乎有些「水土不服」。無印良品還是「無良印品」?7月19日,無印良品在其官方微博就此前被爆出的其「家具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問題道歉,稱將對家具所使用木材名稱進行全面檢查及更正。此外無印良品方面表示,願為購買這6款家具的顧客提供退換貨服務。對於無印良品的道歉及回應網友們並不買帳,直接評論道:「乾脆叫無良印品算了。」
  • 無印良品中國區利潤8年來首降 多次被曝質量問題
    其自身也多次因產品質量問題引發關注,長江商報記者粗略梳理發現,自2017年以來的近三年時間裡,無印良品被曝質量問題十餘次。  經營利潤下滑,質量問題引發關注,同業競爭加劇、商品數次調價無印良品被質疑「走下神壇」,這家來自日本的品牌還能在中國紅多久?長江商報記者通過電話和郵件聯繫無印良品方面,但截至發稿前,尚未獲得回復。
  • 「水土不服」無印良品難過中國市場生死劫_聯商網
    2:對於無印良品而言,變與不變都是一個兩難的選擇。無印良品以追求極簡主義及優質產品著稱,也因此捕獲了大批追隨者,然而近年來在中國的銷售額持續下滑且質量問題頻發,昔日的日本零售「神話」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似乎有些「水土不服」。無印良品還是「無良印品」?
  • 無印良品中國區利潤8年來首降多次被曝質量問題欲涉足家裝市場
    其自身也多次因產品質量問題引發關注,長江商報記者粗略梳理發現,自2017年以來的近三年時間裡,無印良品被曝質量問題十餘次。經營利潤下滑,質量問題引發關注,同業競爭加劇、商品數次調價無印良品被質疑「走下神壇」,這家來自日本的品牌還能在中國紅多久?長江商報記者通過電話和郵件聯繫無印良品方面,但截至發稿前,尚未獲得回復。
  • 無印良品開始賣菜
    曾幾何時,無印良品帶著一身簡約高冷氣質進入中國市場,收割了一批文青和中等收入階層。時過境遷,這家日式零售巨頭開始走下神壇。MUJI菜市場來了無印良品開始在中國「賣菜」擁擠的生鮮賽道迎來了新面孔。投資界了解到,無印良品決定推出MUJI marché(菜市場),旨在提高門店的質量和檔次,讓消費者在無印良品門店裡就能買到高檔健康的食物,同時觸發消費者對食物生產過程的想像,拉近農產品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聯繫,倡導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 無印良品中國區利潤8年來首降 多次被曝質量問題欲涉足家裝市場
    長江商報記者粗略統計發現自2014年以來的近五年時間內,無印良品已經連續11次降價「討好」中國消費者。 其自身也多次因產品質量問題引發關注,長江商報記者粗略梳理發現,自2017年以來的近三年時間裡,無印良品被曝質量問題十餘次。
  • 無印良品大潰敗
    無印良品門頭外景無印良品於2006年正式進入美國市場,目前無印良品在美國設有18家門店,年收售額約為1.02億美元,佔良品計劃營收的2.5%。但是,請注意,在過去三個財年中,無印良品的美國市場一直是賠本賺吆喝的狀態。根據無印良品的破產聲明,最近一個財年,美國市場的虧損就高達1000萬美元,此等糟糕的財務數據對於它的美國市場體量來說,分外嚇人。
  • 無印良品上榜「2019-2020中國家居十大質量黑榜」
    其中無印良品與聯邦家私、林氏木業、水星家紡、小米衛浴、新錦成陶瓷、富亞塗料、亞薩合萊門鎖、悍高五金、佳諾威木業一道,成為「2019-2020中國家居十大質量黑榜」主角。2020第四屆中國家居品牌大會在現場公開發布中稱,無印良品上榜「2019-2020中國家居十大質量黑榜」的原因是「半年內兩次產品抽檢不合格」。
  • 無印良品被中國中產拋棄了?質量是關鍵問題
    有一種觀點認為,無印良品在塑造了代表品質的中高端形象後,屢次降價與其定位並不相符,因此其核心受眾——中產群體並不願意買單。質量是關鍵問題事實上,產品價格和品牌定位調整隻是其一,影響無印良品業績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產品質量。
  • 無印良品質量問題上黑榜 多次質量抽檢不合格!
    無印良品上榜原因:半年內兩次產品抽檢不合格2019年7月17日,標稱商標為MUJI無印良品的6款產品被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不合格名單,問題包括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耐磨性不合格、耐液性不合格等。從無印良品官網上搜索羽絨薄被,顯示面料為聚酯纖維100%,填充物為羽絨80%,羽毛20%,售價1200元人民幣。2018年「拒絕工商抽檢」多次登上質量「黑榜」和此次拒絕回應「異曲同工」的是,2018年無印良品被爆出「拒絕工商抽檢」。
  • 無印良品門可羅雀,誠心道歉的背後,卻是質量問題接連不斷
    實際上,這樣的門店最早傳入中國的卻是一家來自日本的品牌,叫做無印良品。但是在中國品牌不斷湧現之後,無印良品還能佔據多少市場呢?從2018年無印良品的銷售情況來看,東亞市場的銷售額為1200多億日元,而在中國的銷售額則為750多億日元。也就是說,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已經超過了無印良品在東亞地區銷售額的一半。
  • 無印良品爆品模式
    再結合對三大巨頭公司在開發PB商品(自有品牌商品或中間商品牌商品)上陷入苦戰的觀察,促使無印良品跳出了常規思路,提出了自己的理念——「有理由的便宜」——以低三成的價格,為顧客提供與百貨店同品質的商品,從此奠定了無印良品在商品開發上的根本思路。如何實現有理由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