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楷書柳體也能上國展,評委留下一句話,很值得思考。
國展是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的簡稱,是書法界的盛會,每四年舉行一屆,至今已經舉辦了12界,被稱為書法界的「奧林匹克」,廣義上的國展還包括中國書法家協會舉辦的其它全國性的書法大展,比如楷書展、隸書展、篆書展、婦女書法展等等。
以往的全國書法篆刻展在書體上一般喜歡行草書,甚至一個書法展覽一半以上的作品都是行草書,楷書、隸書、篆書的作品相對比較少,比較有限的楷書作品還主要是魏碑,被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廣泛學習並以之入門的唐代楷書卻很少出現在國展上。
王廣傑楷書創作1
以至於很多書法老師都直接把唐楷拒之門外,授課的時候根本就不教唐楷,直接從魏碑、隸書或者篆書開始教起,如果你去參加展覽的展前輔導,選擇字體的時候選了顏體、柳體或者歐體,都會被老師直接否定,然後塞給你一本漢代簡牘或者孫過庭的《書譜》,並說寫唐楷上展覽根本希望不大,甚至直接說寫某種楷書根本上不了展覽。
王廣傑楷書創作2
對於這個現象,經常參加展覽的朋友可能已經見怪不怪了,從90年代開始的王鐸書風,到後來的「二王」、孫過庭、黃庭堅書風,再到何紹基、趙之謙書風,一路走過來很多書法風格都風靡一時,就連《曹全碑》、《張黑女墓誌》都火過,就是沒有唐楷的事,偶爾有幾位唐楷作者入展也是為了照顧一下書體平衡,大都也是褚體,歐體、柳體確實少見。
王廣傑楷書創作3
不過最近兩年,書法的風氣有所轉變,柳體也能上國展,很多的全國書法展上開始出現唐楷,甚至多次出現歐體、柳體、趙體楷書,比如在第八屆全國楹聯書法作品大展上就有很多唐楷作品,顏體、歐體作品並不少,剛剛結束的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作品展上也有很多這樣的作品,其中北京王廣傑的一幅柳體楷書作品引起不少書法愛好者的注意。
王廣傑入展作
這幅作通篇以柳體楷書風格完成,是一幅八尺的大尺幅楷書,字徑12釐米左右,也是我們平時練習楷書的大小,不同於國展喜歡小字的套路,據說作者是一位研習柳體多年的柳體書法迷,主攻唐代楷書和啟功先生書法。他的這幅書法作品的入展,也給很多書法愛好者指明了一個新的方向,我們平時最為熟悉,甚至不放在眼裡的唐楷也能入全國大展,作為僅次於「蘭亭獎」的全國性書法賽事,全國書法展在書風的影響力甚至比蘭亭獎還要大,在書法界和書法愛好者中有著很強的導向作用。
局部1
實際上,這次展覽的評委也給想要投稿參賽的書法家留下一句話,「個性特別突出的作品有些被拿下,中庸或者中庸偏上的作品佔了便宜」,這句話很值得思考,經過前些年的探索,書法家們碰了不少釘子,也找到了一些路子,現在書法也開始逐步回歸傳統,尤其是在全國性的書法展覽上。
局部2
很明顯,接下來學習傳統書法,並且稍有個性的作品可能更受歡迎,個性特別張揚的作品可能不好入展,除非有很強的書法功底支撐,畢竟全國書法展是一個選拔平臺,需要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標準,另類或者個性的作品,網絡是一個比較好的平臺。
對於這種現象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