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質電動車頭盔監管難 生產標準何時統一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劣質電動車頭盔監管難 生產標準何時統一

  頭盔這個看上去不大的買賣,如今正逐步升溫成為市場熱點。

  今年4月20日,公安部在全國部署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多地政府宣布將嚴查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駕駛人的頭盔佩戴行為。這些政策的本意是規範騎車行為,保障人民交通安全。

  但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發現,政策帶來的頭盔火爆銷售的背後,卻充斥著眾多「劣質產品」的身影。一些頭盔、發泡材料生產廠家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呼籲,出臺統一的電動車頭盔生產標準,杜絕不安全的劣質頭盔生產。

  頭盔市場的「拋物線」

  頭盔到底有多火?在石家莊市中國十大批發市場之一的南三條,原本以售賣文具為主的「真彩文具店」也開始做起了頭盔生意。短短一周時間內,一款頭盔的售價已經從55元上漲到了120元。文具店老闆說:「頭盔太火了,整個批發市場都開始售賣頭盔。」

  在湖北襄陽市,售賣頭盔的商家用「猛漲」形容頭盔銷量,「3天賣出的頭盔數量,抵得上以往一個夏天,我們拿貨也很困難。」

  頭盔在線下市場的火爆傳導到了網絡。記者在某網購平臺輸入「頭盔」關鍵詞,按照銷量排名,排在前10位的月銷量都在1萬以上。其中一款「爆款」頭盔的價格漲幅最大,不到一天的時間,價格就從108元漲到了388元,一位消費者收到貨後點評該頭盔「款式比較好看,但是做工非常一般」。

  政策導向讓頭盔需求急速上升,市場短期生產供應不足,自然導致有人囤積居奇。當消費端的情緒向產業鏈傳遞,那麼原材料供應商、頭盔生產商,以及二三四級市場的經銷商,就都會往上抬高價格。

  DYN頭盔生產品牌負責人梁澤彪表示,在「一盔一帶」政策出臺之後,頭盔的需求比平時增長了30%-50%。上遊原材料的價格迅速上漲,生產頭盔所需要的ABS材料價格從1.3萬元/噸上漲到1.5萬元/噸,相應的售價也隨之上調。

  襄陽市長徵東路一家售賣電動車的老闆表示,店裡售賣的一款頭盔原先售價約20元,而到了5月光進價就已經上漲了接近20元。

  5月20日,公安部下發文件,要求各地穩妥推進「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將執法處罰範圍限定為不佩戴安全頭盔的摩託車騎乘人員,以及不使用安全帶的汽車駕乘人員,而對電動自行車不作硬性規定。

  石家莊市長安區市場監管局南三條所對轄區內的新源發商貿城、太和日化城等23個市場內鬨抬物價以及售賣「三無產品」的商家進行了集中整治,頭盔市場迅速降溫。

  9月1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及興寧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對南寧市市場上流通的電動自行車頭盔進行專項檢查,查獲「三無」電動自行車頭盔4343個,涉案貨值約4.5萬多元。

  市場降溫後,劣質頭盔浮出水面

  市場降溫後,頭盔的價格逐漸恢復正常,在南三條批發市場,新規出臺前賣七八十元一頂的頭盔如今售價降到了三四十元。這不禁讓人發問,售價在三四十元的頭盔,它的質量能達標嗎?

  根據國家制定的摩託車生產標準,一頂頭盔通常由殼體、緩衝層、舒適襯墊、佩戴裝置、護目鏡等部分組成,其中殼體和緩衝層是頭盔吸收碰撞能量、保護頭部免受傷害的關鍵部分,而其他配置將會對頭盔的防護效果產生直接影響。

  東華大學劉燕平教授長期研究人體防護裝備,其中就包括頭盔。劉燕平告訴記者,頭盔的應用場合多種多樣,從跳傘降落傘到摩託車,到各類自行車,不同種類頭盔的防護性能都不一樣。「像電動自行車頭盔中的硬質海綿很薄,衝擊能量吸收性能較差,但是當電動自行車倒掉、人的頭部碰到地面時,頭盔可以很好地防護摩擦、刮擦。摩託車頭盔的防護性能要求就更高了,除了防刮擦,頭盔中3釐米厚的硬質海綿還有很強的能量吸收性能。」

  記者走訪時發現,售價在三四十元的頭盔普遍缺少起到緩衝作用的防護海綿,看起來更像是工廠為工人配置的簡易「安全帽」,甚至一些頭盔連最基本的品牌標識和生產信息都沒有。

  但據賣家提供的銷售信息來看,這種廉價頭盔目前是最受市場歡迎的。有頭盔店老闆直言,大部分顧客只關注價格,不關注安全性,因此他們不敢進名牌頭盔,因為不好銷售。石家莊的賈女士在5月初花了20多元買了一頂頭盔,她說:「看到便宜就買了,也沒想什麼安不安全。我相信我不會摔的。」

  實際上,消費者低估了安全頭盔的重要性。據杭州市公安交警部門相關數據統計,2018年全年涉及電動自行車的道路交通事故1200餘起,造成250人死亡,佔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總人數的近三成。二三十元的劣質頭盔不僅不能夠在關鍵時刻「救命」,甚至還有可能「奪命」。

  目前我國多數大型企業生產頭盔和安全帽,都使用抗衝擊性能好的ABS材料作為生產原料,其每噸的價格要上萬元。然而不少工廠選擇用3000元一噸的「回料」,即廢舊垃圾塑料來生產頭盔。這種頭盔毛坯單個成本不超過1元,成品頭盔的售價自然可以低至二三十元。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曾曝光浙江一些用「回料」生產劣質頭盔的商家,經專業機構檢測,這樣生產出來的頭盔根本不具備安全性,合格率幾乎為零,在關鍵時刻起不到任何保護作用。

  電動車頭盔缺乏統一的生產標準

  梁澤彪告訴記者:「如果按照國家的標準生產頭盔的話,每頂頭盔的成本大概要50-60元,銷售價會在100元以上。然而市場上有太多生產劣質頭盔的商家,他們帶給消費者一個觀念:頭盔只需要二三十元就可以買到。實際上,二三十元連成本價都不夠。」令梁澤彪等頭盔生產商困惑的是,目前國家並沒有出臺電動車頭盔的統一生產標準,這才導致一部分廠家有了投機倒把的機會。

  據了解,目前國內針對摩託車和單車頭盔產品都已經制定了嚴格的生產標準。國內的摩託車頭盔需要經過國家強制的3C認證,以《摩託車乘員頭盔GB811-2010》為例,其在結構規格尺寸、保護範圍、質量、視野、護目鏡、耐穿透性等方面均作出了相關規定。而單車頭盔則按照《運動頭盔 自行車、滑板、輪滑運動頭盔的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 GB 24429-2009》的國家標準進行生產。唯獨針對電動車頭盔,國家相關部門還未出臺相應的生產標準。「如果有了統一標準,大家都按照標準來生產頭盔,市場才能有健康發展。」 梁澤彪說。

  在國家標準空白之下,一些地方作出了自己的探索。

  浙江樂清市頭盔生產企業較為集中,該地頭盔行業協會在2019年制定了《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團體標準》,規定了頭盔由殼體、緩衝層、佩戴裝置等組成,採用質地堅韌、耐用的全新ABS材料,頭盔質量(含附件)不大於800g等內容。深圳市電動自行車行業協會也在2018年開始牽頭組織相關實驗室、自行車生產企業、頭盔生產企業召開會議,進行深入的標準技術研究、考證,並於2020年年初發布了《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技術要求及檢測規範》,滿足了深圳當地的實際管理和使用需求。

  深圳市電動自行車協會秘書長楊華告訴記者,在「檢測規範」發布後,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總部、消費協會曾與該協會溝通,希望在產品檢測、風險監控方面得到授權使用。「深圳市、佛山市已經有兩家企業開始使用我們的標準了。」但這些只是地方行業團體標準,短期內難以在更大範圍發揮作用。

  此外,消費者目前也普遍缺乏頭盔的質量安全意識。石家莊市的金先生表示,自己選購頭盔要求不高,「電動車本來就是小車子,十幾二十邁的速度,根本騎不了多快,頭盔能戴就可以了。」甚至在「一盔一帶」政策出臺至今,依舊有不少車主沒有購買頭盔,問其原因,李女士表示「現在頭盔價格太貴了,等到降至四五十元的時候再買」。

  梁澤彪建議消費者提高對頭盔的重視程度,在選購頭盔時,要購買帶有合格證、3C標識、執行標準和EPS泡沫的正規產品。與此同時,行業內的生產商家也呼籲國家出臺統一的電動車頭盔生產標準,規範頭盔市場,保證產品質量,對消費者和整個行業負責。

  張冰潔 王正珺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頭盔熱銷,但是電動車頭盔並無統一的質量標準,那該怎麼選?
    電動車頭盔並無統一的質量標準電動自行車頭盔目前還沒有國家標準,是按企業標準生產的。如果企業制定的標準比較低,或者粗製濫造,那生產出來的頭盔就可能起不到一定的保護作用。那怎麼選擇電動車頭盔第一個方法:選擇摩託車頭盔摩託車頭盔是有國家標準的,實行強制性產品認證,也就是大家常說的3C認證。
  • 安徽省消保委發布提醒 劣質塑料電動車頭盔無保護功能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依據公安部統一安排,2020年6月1日起對不按規定佩戴安全頭盔,使用安全帶的交通違法行為將進行嚴格查處。因此,近日消費者紛紛購買電動車頭盔,但是市場上的頭盔種類繁多,價格差別大到底應該如何選購呢?
  • 給孩子買電動車安全頭盔,發現無國家統一質量標準,咋辦?
    這幾天,購買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成了一件購物時尚。在比對哪家電動車安全頭盔性價比高、美觀大方的同時,不要忘了佩戴頭盔的本意——為了安全!但是,查閱發現電動車安全頭盔,目前無國家統一質量標準。在一些微信群中隨機調查,發現頭盔起不到安全作用的遭遇還不少。「他們說很多騎摩託車的都買了去用,還說參照的是摩託車頭盔生產標準。」嚴先生花30多元買了一個頭盔,他稱,買頭盔就是為冬天保暖和萬一有事能護住頭,沒想到,停車時頭盔掉到了地上,外層塑料殼竟然摔得裂了縫,最後只能當廢品丟掉。
  • 電動車「安全頭盔」該有個「安全」標準
    本月起騎電動車不戴頭盔將處罰,而另一個隱患也要重視——《江蘇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7月1日實施。當天,南京、常州等地交管部門開始對騎乘電動自行車不佩戴頭盔的違法行為進行現場處罰。常州交警相關負責人介紹,1日起,常州加強對電動車各類交通違法行為的查處,其中駕乘電動自行車未佩戴安全頭盔的,7月15日以前首次違法並及時糾正的,將予以警告教育並記錄信息,再次違法的將予以罰款,7月15日以後一律罰款處罰;營運性電動車(外賣)一律罰款處罰。同日,南京市共開出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未佩戴頭盔罰單700餘張。
  • 電動車頭盔90%不合格,央視曝光頭盔市場亂象,怎麼選到好頭盔
    自打今年4月份推行的「一盔一帶」安全活動實施以來,頭盔短時間成為市場的「爆款產品」,還沒等待「一盔一帶」影響完全去除,浙江、江蘇等地又出臺電動車的相關規定,其中也都明確了電動車騎乘必須要戴頭盔,這樣又加大了市場對安全頭盔的需求量,無形中也導致了各類劣質三無產品以次充好等亂象,不少消費者深受其害
  • 電動車頭盔價格一夜暴漲,有人被騙十幾萬,有人十天賺了800萬
    消息傳出1個月,電動車頭盔「火」了起來,儘管昨天公安部交管局稱,6月1日起的執法處罰範圍暫時僅在騎乘摩託車不佩戴安全頭盔,但電商平臺上的電動車頭盔早已一「盔」難求,價格水漲船高翻了幾番。而與之相對的,是頭盔質量的層次和行業標準的缺失。
  • 安徽省消保委:選購電動車頭盔有講究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依據公安部統一安排2020年6月1日起對不按規定佩戴安全頭盔、使用安全帶的交通違法行為將進行嚴格查處。因此,近日消費者紛紛購買電動車頭盔,但是市場上的頭盔種類繁多,價格差別大,到底應該如何選購呢?
  • 生產頭盔是否需要許可證?3C認證怎麼申請?總局權威答覆
    今天,沙龍君就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公眾留言系統關於頭盔生產、認證的解答進行了統一梳理,方便大家查閱。關於摩託車頭盔生產許可問:現在生產摩託車頭盔需要生產許可證嗎?答: 根據《國務院關於調整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目錄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決定》(國發〔2019〕19號)的規定,摩託車乘員頭盔不實施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管理。回復部門: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司關於電動車頭盔需要3C認證或生產許可證嗎?
  • 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國標正式起草,有望兩年內正式實施!
    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摩託車、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通知。該標準由公安部組織起草,委託全國道路交通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執行 。我國目前還沒有全國統一的電動自行車頭盔標準,各地廠家自行生產,質量參差不齊,大量劣質頭盔充斥市場,而檢驗、監管卻無標準可依,頭盔亂象得不到有效遏制。
  • 電動車頭盔尚無國標,建議選購時參照摩託車3C認證
    在某知名電商網站,一款顯示15.03元包郵的電動車四季頭盔,記者點擊進入發現,價格為37.57元-62.27元,比搜索頁面顯示價還是高不少。同樣,一款搜索頁面價為15.3元的頭盔,在銷售頁面賣價達91.29元。那麼線上現售30元以下的頭盔是咋回事兒?是連擋風片都沒有、更別談3C認證的工地頭盔。此輪漲價潮前,不少25元一個的電動車頭盔銷量非常好。
  • 【科學闢謠】電動車頭盔:雞肋還是保命符?
    隨著政策暫時鬆綁,頭盔市場崩盤,有些車主認為電動車速度不快,戴頭盔遮擋視線反而更易發生危險。果真如此嗎?其實不然。 瘋狂的頭盔為了廣大電動車、摩託車騎乘人員的安全,4月21日,公安部交管局決定從6月1日起啟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這一政策直接成為了頭盔價格瘋漲的導火索。
  • 怡豐旗下易酷達品牌獲首批電動自行車頭盔認證
    由於劣質頭盔充斥市場,為遏制「惡意漲價,擾亂市場」的行為,5月20日公安部再下發文件將執法處罰範圍限定為不佩戴安全頭盔的摩託車騎乘人員,以及不使用安全帶的汽車駕乘人員,暫時對電動自行車不作硬性規定。儘管處罰監管暫緩,但每個人騎電動自行車必須佩戴頭盔是大勢所趨,行業亟需規範標準出臺,也需要起到帶頭模仿的企業出來樹立標杆,讓老百姓可以放心購買到高品質的頭盔。
  • 電動車頭盔種類繁多沒有統一的國標 該怎麼選?
    自6月1日起,全國將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南京雨花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高度重視,立即開展電動車頭盔質量和價格方面的監督檢查。在檢查的過程中,發現個別商家存在銷售三無頭盔、未明碼標價等違法行為,已責令改正,並向其發放「價格政策提醒告誡函」。
  • 以頭盔為例聊一聊標準
    、測溫槍之後新一輪「網紅商品」,甚至連勞動防護用的安全帽都被冠以「電動車頭盔」名義銷售。筆者梳理發現,目前頭盔的種類和標準較為複雜(表1)。為幫助執法人員辨析相關商品標準,筆者以頭盔為例,對執法實踐中標準適用範圍的理解、標準的實際約束力、檢驗不合格的處理等方面作簡單探討。  2017年修訂的《標準化法》第一章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標準(含標準樣品),是指農業、工業、服務業以及社會事業等領域需要統一的技術要求。標準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企業標準。」
  • 南通「永安行」共享電動車將推「一車一頭盔」
    南通「永安行」共享電動車將推「一車一頭盔」 2020-08-12 14: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騎電動車佩戴頭盔 保護自己從「頭」開始
    原標題:騎電動車佩戴頭盔 保護自己從「頭」開始  太原交警街頭勸導市民,要注意出行安全,千萬不要存在僥倖心理  「一盔一帶」是指安全帶和安全頭盔,那麼你知道騎電動車也應該戴安全頭盔嗎?5月16日,太原市交警支隊杏花嶺大隊民警來到五龍口電動車市場,為海鮮閃送的電動車車主贈送安全頭盔,同時上街勸導市民騎電動車應該佩戴安全頭盔。  5月16日,山西晚報記者跟隨杏花嶺交警大隊民警來到新建路府西街口,對市民騎行電動車不戴安全頭盔進行勸導。  上午11時,雖不是上下班尖峰時段,但車流量並不少。
  • 電動車頭盔亟需出臺國家標準
    連日來,頭盔品類、款式繁多,讓消費者「選擇恐懼」;生產廠家門外排隊搶貨,頭盔價格水漲船高;甚至有人拿頭盔做文章,出現了新騙局,義烏警方發出了預警……很顯然,頭盔成了目前的「硬通貨」,那麼,老百姓究竟應該如何選購合適的頭盔,又如何買到平價的頭盔?
  • 看過來,教你如何選購電動車頭盔!
    從2020年6月1日,騎乘電動車需要佩戴頭盔了,那麼我們如何選購頭盔呢?什麼樣的頭盔是能夠真正起到保護作用呢?小編今天就給大家分幾個方面說到說到首先頭盔標準是每個國家都不一樣,初略統計一下主流的標準大概有美國、歐洲、日本、中國等等國家的。
  • 最近頭盔荒了!騎電動車的你知道如何快速挑選嗎?
    騎電動車究竟要不要戴頭盔呢?最近終於有了結論:必須佩戴!4月21日,為了進一步提升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安全防護水平,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防護行動。交管部門上路宣傳,騎電動車也需要佩戴安全頭盔,同時給廣大電動車用戶留有一定時間購買安全頭盔,設置一定的緩衝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從6月1日起,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將開始上路查處、落實查糾。騎電動車不佩戴安全頭盔的規定各地不盡相同,總的來看都有懲罰條款,罰款額度會在20-200元之間,累犯還可能會被扣車。
  • 「安全頭盔」該有個國家標準 有人甚至拿安全帽當頭盔
    常州交警相關負責人介紹,1日起,常州加強對電動車各類交通違法行為的查處,其中駕乘電動自行車未佩戴安全頭盔的,7月15日以前首次違法並及時糾正的,將予以警告教育並記錄信息,再次違法的將予以罰款,7月15日以後一律罰款處罰;營運性電動車(外賣)一律罰款處罰。同日,南京市共開出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未佩戴頭盔罰單700餘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