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黃金周到日本的中國遊客爆棚了,據說日本各地相繼淪陷,中國遊客所到之處,貨架上片甲不留。但除了購物,到日本還有一項重要的中作,那就是,吃!吃!吃!
都知道日本有一種非常日常的小吃,叫「大阪燒」,不僅到處是大阪燒的小店,家庭主婦也幾乎人人都會做,就好比中國的烙餅。所以,到了日本除了吃新鮮的壽司、海鮮、和牛、拉麵以外,一定不要錯過大阪燒。
但初次去,會被大阪燒、廣島燒、文字燒整暈,如果趕腳日本的燒物只是煎一下麵糊,再加上日本醬而已,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今兒食材君就聊聊這很容易讓人蒙圈的日本小吃:大阪燒、廣島燒、文字燒的差別。
▵
大阪燒稱為日本煎餅,也叫日本比薩
大阪燒主要集中在日本關西地區,主要食材是低筋麵粉、雞蛋、圓白菜,加少許水或柴魚高湯、也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加入海鮮或肉(多用培根),再加點兒日本蝦皮、青蔥,讓味道更有層次些,把所有食材在碗裡混合攪拌,再攤在鐵板上煎,把一面煎到焦黃,再翻面煎另一面,最後分別塗上蛋黃醬、以及店家自製的燒烤醬,再撒上木魚花、青海苔就完工了。
煎時不能用鐵鏟壓麵餅,要保持大阪燒鬆軟的特點。因為製作簡單,一般在大阪燒店裡每桌都有張小鐵板,客人是自己動手製作的!
▵
廣島少的標誌是炒麵和頂上半熟的雞蛋
廣島燒自然來自廣島,廣島燒不像大阪燒把全部食材混在一起後下鐵板,而是一步一步慢慢的把食材堆疊起來。
先在鐵板上攤出薄餅皮,再放上一大把的圓白菜絲、肉等食材,再翻面,把圓白菜等食材煎熟,等圓白菜煎的同時,在旁邊的鐵板上炒熟炒麵,然後把圓白菜及麵皮移到炒麵上,用鐵鏟把餅壓扁! 最後再煎個荷包蛋放在頂上,最後放蛋黃醬、燒汁,再撒上青海苔、木魚花、青蔥等就完成了!
廣島燒和大阪燒比,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廣島燒多了炒麵,但因為難度較大,通常都由鐵板師傅代勞!
如果你胃口大,也可以點大阪燒或廣島燒的定食,很多定食的套餐裡都會配多一碗米飯。
▵
看到文字燒總是想到「和水泥」
大阪燒和廣島燒統稱「御好燒」,雖然有個「御」字,可跟皇家毛關係木有,它日文的意思只是「隨意加點什麼」。「文字燒」這名字太NB,非常有文化的樣子,從何而來還沒搞懂,但它其實更家常,更重要的是:文字燒是御好燒的爹,大阪燒和廣島燒都是文字燒演變來的。
▵
薄和脆是文字燒的特點
文字燒是將蔬菜、肉等食材炒過後堆成一個圓環狀,再將麵糊分幾次次慢慢倒入圓環中,等麵糊稍微沸騰後,立刻混合攪拌所有食材,煎成鍋巴後,再放蛋黃醬、燒汁,撒上青苔就可以吃嘍!
雖然文字燒的外觀不夠美, 但焦脆的鍋巴和麵餅裡濃稠的口感配在一起,還算是個極品!文字燒非常適合與朋友整點小酒兒,一邊閒聊一邊用小鏟子小口小口挖來吃。
了解更多食材
點擊本頁左下角「閱讀原文」
或在首頁輸入數字「1」
看食材君為您匯總的精選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