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佟麗華:防網遊沉迷,未保法統一身份認證制度是重大創新

2020-12-21 瀟湘晨報

10月17日,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案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我國現行未成年人保護法制定於1991年,2006年進行了較大幅度修訂。此次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在現行法律的基礎上,增加了多項內容,條文從72條增至132條。

近年來,網絡欺凌、網絡沉迷、網絡暴力等現象頻發,未成年人保護法也首次設立網絡保護專章,以期明確網絡保護內容,劃分網絡保護各方責任。

針對網絡保護專章設立,南都記者專訪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工作顧問、專家建議稿起草人佟麗華。在他看來,新設網絡保護一章幾乎沒有任何爭議,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他還建議,未成年人保護領域人員如何實現職業化和專業化,是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應著重思考的問題。

談網絡保護專章:

新設專章幾乎沒有任何爭議

佟麗華:網際網路是個新鮮事物。在2004年到2006年全國人大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整個過程中,我從未聽說有人提出要就「網絡保護」單設一章。本次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新設「網絡保護」一章幾乎沒有任何爭議,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這些年來發生在網際網路上的網絡欺凌的問題,基於網際網路引發的針對未成年人的性侵問題,網絡沉迷的問題都受到社會廣泛的關注,專章設立也是要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相關內容作出明確具體規定,另外也有助於社會各界清楚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方面的各方職責。

南都:我們關注到,網絡保護專章在審議中進行了大幅調整,特別是從二審稿相較於一審稿文字量增加近一倍,您怎麼看待這幾次調整?

佟麗華:2019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未保法修訂草案進行了第一次審議,一審後的公開徵求意見稿從現行法律的72條增加到130條,其中增加了「政府保護」和「網絡保護」兩章。2020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又對修訂後的法律草案進行了二審,還是130條,內容又做了很大修改,其中,「網絡保護」一章,由一審稿的11條增加到18條。三審通過後的法律17條,「法律責任」部分結合前文規定了嚴厲的處罰措施,應該說初步構建起我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法律基礎。這種完善不僅對未成年人及其家長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對整個網際網路行業的健康發展也將產生積極的影響,修改也體現了全國人大立法機關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重視。

南都:您曾提到,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在國家層面還缺乏有效的統籌協調,草案規定網信部門及相關部門的監督檢查職責,是否是首次規定?明確網信部門職責能否解決此前面臨的統籌協調的問題?

佟麗華: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涉及到政府的多個部門,近些年來,多個部委也就未成年人保護的相關內容發布了多項規章或者說具體政策,比如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了《兒童個人信息網絡保護規定》,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了《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了《未成年人節目管理規定》。國家有關部委發布這些規章或政策體現了國家對這個問題的高度關注,但總的看,就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在國家層面還是缺乏有效的統籌協調。未保法用兩條規定政府相關部門的具體責任,兩條都在開篇就明確提出了「網信部門」,另外也明確了「網信部門」「會同」其他部委要開展的一些具體工作,這種規定進一步明確了網信部門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的重要責任。

談防網絡沉迷:

明確政府、遊戲提供者責任

南都:我們關注到,網絡保護專章有17條,提到「網絡沉迷」有7次,網絡保護專章為何會著重關注防未成年人網絡沉迷的內容?

佟麗華:網絡沉迷是當前未成年人保護領域的一個焦點問題,社會高度關注。雖然國家新聞出版署專門發布了《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但在法律制度層面依然面臨很多挑戰。所以,通過後的未保法重點關注了這一問題。其中包括明確網路遊戲要經過特殊批准制度、明確遊戲產品分類管理制度、明確網路遊戲統一身份認證制度等。

南都:網路遊戲防沉迷中,身份認證成為關鍵一環,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也首次寫入「國家建立統一的未成年人網路遊戲電子身份認證系統」,您怎麼看待這一新規?

佟麗華:在我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政策以及實踐中,為了強化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就首先要確定未成年人的身份,所以就需要使用人臉識別、指紋登陸、身份信息等各種措施。問題是,通過各種方式確認身份,網絡公司就不可避免收集了未成年人的大量個人信息,那麼如何保障這些信息不會被濫用?又如何保障這些信息不會洩露?為了更好平衡未成年人身份確認與隱私權保護兩者之間的關係,最好的方法就是由國家主導建立統一的身份信息認證系統。未保法上述規定是本次法律創設的一項新的重大制度,對於預防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以及這個領域的未來發展有重大意義。

南都:在防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中,政府、家庭、社會、遊戲提供者都需要承擔哪些責任?

佟麗華:未保法明確了政府部門的責任,規定新聞出版、教育、衛生健康、文化和旅遊、網信等部門應當定期開展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宣傳教育,監督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履行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義務,指導家庭、學校、社會組織互相配合,採取科學、合理的方式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進行預防和幹預。

針對網路遊戲服務提供者,則規定網路遊戲服務提供者應當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實身份信息註冊並登錄網路遊戲,網路遊戲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對遊戲產品進行分類,作出適齡提示,並採取技術措施等。

此外,未保法還規定了學校的教育和引導功能,明確學校發現未成年學生沉迷網絡的,應當及時教育和引導,幫助其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

談網際網路虛擬空間安全:

人員專業化才能保障未保工作質量

南都:網際網路企業建設了虛擬空間,保障未成年人虛擬空間活動時的安全也備受關注,未保法如何回應?

佟麗華:未保法對此作出了一些規定。比如規定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便捷、合理、有效的投訴和舉報渠道,公開投訴、舉報方式等信息,及時受理並處理涉及未成年人的投訴、舉報;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發現網絡產品、服務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有權向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或者網信、公安等部門投訴、舉報;網絡服務提供者發現用戶發布、傳播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且未作顯著提示的,應當做出提示或者通知用戶予以提示;未作出提示的,不得傳輸相關信息。

南都:上述規定是否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網絡侵害?

佟麗華:上述規定都有重大意義,但仍然有一些問題尚未解決。比如,大的網際網路企業是個龐大的體系,內部部門林立,很多產品開發、客戶管理等部門彼此分隔情況極其嚴重,很多負責人和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毫無未成年人保護的理念和知識,這種情況下如何保障其產品符合未成年人保護的要求?很多公司都有投訴機制,但很多時候是機器在接待投訴,即使費盡周折能夠接通人工投訴,也多是以搪塞、解釋為主,接待人員也往往並不了解未成年人保護的相關知識,這就嚴重影響了相關投訴和處理的效果。

南都:在網際網路企業加強未成年人保護方面,您有何建議?

佟麗華:在未成年人保護領域一個重要經驗是人員職業化才能實現專業化,人員專業化才能保障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質量。大的網際網路平臺是否要設立未成年人保護部門、中型網際網路企業是否要設立專人?那麼這種經驗能否在網際網路企業推廣?社會如何有效監督網際網路企業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中的作為?是否可以借鑑廣電總局《未成年人節目管理規定》第25、26、27、28條等相關內容,建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相關社會監督評價制度等。上述問題都是未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要思考的問題。

採寫:南都記者劉嫚 發自北京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最高法智慧財產權法庭第一案 ——我國智慧財產權訴訟制度的重大創新和...
    最高法智慧財產權法庭第一案 ——我國智慧財產權訴訟制度的重大創新和歷史性突破 2020-06-12 02: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裡是中國網安統一身份認證系統|有「身份」 安心「訪」
    >平臺建設:引入身份治理建設經驗與專業實施商,明確實施路徑與目標,推動身份安全平臺與體系建設;生態融合:推動數位化轉型與創新,實現身份治理線下線上、雲端及物聯網等多場景業務融合與生態融合。>衛士通通過身份管理與身份認證系統提供了一套統一的、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統一身份認證解決方案,將分散用戶和權限資源進行統一、集中的管控,用戶訪問應用的安全認證和單點登錄。
  • 一次認證、全網通辦,煙臺20多個系統統一身份認證
    其實,這是因為「愛山東」APP和「煙臺一手通」APP的用戶體系都不是各自獨立建設的用戶體系,而是使用山東省統一身份認證平臺。已完成統一身份認證的市民群眾,可以直接使用同一套用戶名和密碼登錄這些系統,無需到每個系統都單獨註冊認證。有效解決了企業和群眾辦事在不同地區和部門平臺重複註冊驗證、多次登錄不同應用系統和重複錄入信息等問題,實現「一次認證、全省通辦」。
  • 身高標準剝奪大批孩子福利 按年齡劃分盼寫入未保法
    兒童票看身高不看年齡標準幾十年未改變  按年齡劃分兒童票盼寫入未保法  1.2米以下免票、1.5米以下半票——這個被多個行業和地方使用多年的兒童票規定,或將在道路客運行業被終結。  「在道路客運行業推行這一規定,有利於更大限度地保障兒童福利,更顯意義重大,也因此備受社會關注。」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苑寧寧近日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苑寧寧說,國家對兒童給予的政策照顧和福利優惠,應當以年齡而不是以身高來判斷。兒童福利政策是針對整個未成年人群體的,而不是選擇性地給予一定身高群體的。
  • 未成年人網遊防沉迷調查:實名認證難,有遊戲可讓「7歲兒童」充值付款
    「有些遊戲不會主動提醒實名認證,有的就算彈出來後也沒有強制要求,孩子會直接跳過。」張偉作為家長也感到無奈。  近日,記者測試30款遊戲,其中僅《王者榮耀》《陰陽師》等11款遊戲會主動彈出涉及「實名制認證」的提醒,另外19款遊戲均沒有主動提示。這19款遊戲中,有7款遊戲記者未找到實名制選項。
  • 煙臺市20多個系統接入山東省統一身份認證系統
    已完成統一身份認證的市民,可直接使用同一套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系統,無需到每個系統單獨註冊認證。此舉有效解決了企業和群眾辦事在不同地區和部門平臺重複註冊驗證、多次登錄不同應用系統和重複錄入信息等問題,實現「一次認證、全網通辦」。
  • 網遊害人不淺,如何防止中職生沉迷網路遊戲?
    為了防止未成年沉迷網遊造成危害,國家早在2018年出臺了相關規定:《關於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的緊急通知》。今年九月,中宣部已實施「國家層面實名認證系統建設」的政策。14-16歲的中職生們,在校沒有家長的監護,自控能力又相對較差,很容易無節制地沉迷網遊。如何防止中職生沉迷網遊,成了很多人關注的話題。
  • 未成年人沉迷網遊怎麼辦?馬化騰手把手教你治服熊孩子
    "未保工作",任重道遠。 00後和10後被稱為數字原住民,從小生活在以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以QQ、微信為代表的新媒介中。 過去,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行為主要集中在"逃課上網""偷家長零錢買點卡消費、充值虛擬會員"等。如今升級了!
  • 消費者報告|遊戲公司防沉迷系統「失靈」,未實名認證仍可充值
    與此同時,隨著未成年人近期上網時間大增,網絡沉迷、過度充值消費等問題備受外界關注。近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針對未成年人網絡消費情況發布了《未成年人遊戲充值、直播打賞調查報告》。其中,報告以《王者榮耀》、《第五人格》、《開心消消樂》等9款手遊為樣本調查發現,存在實名認證、青少年保護模式流於形式等問題。
  • 《出入境證件身份認證管理辦法(試行)》發布
    《出入境證件身份認證管理辦法(試行)》發布年內港澳居民華僑持用出入境證件與內地居民使用身份證享受同等便利記者從國家移民管理局9月11日組織召開的推動出入境證件便利化應用部際聯席會議上獲悉,為保證出入境證件身份認證工作正常開展,規範認證管理服務,國家移民管理局制定了《出入境證件身份認證管理辦法(試行)》
  • 寧盾劉英戈:「場景化」身份認證解決方案
    所以面向企業各場景的安全管理,建立全場景且統一的身份認證體系,並且保持產品的中立性,我認為這是身份認證產品的關鍵問題。場景三:通過IAM統一身份認證實現業務層的集中安全認證這裡主要面向的是業務系統,通過身份映射、身份鑑權、認證代理,實現業務系統的集中認證和安全管控。
  • 網遊風生水起成癮廣受詬病 評論:網遊平臺要拿出防沉迷實招
    「人臉識別」模式,登錄環節拒絕或未通過驗證的用戶,平時只能玩1.5小時/天,也無法繼續充值。究其根源,界定模糊、身份冒用是重要一條。而這背後,很大程度就在於「人證對比」的缺失。此番網遊平臺引入人臉識別,一定程度打上了防沉迷系統的關鍵補丁,是履行社會責任的必要之舉。但話說回來,在攝像頭幾乎成為手機標配的今天,人臉識別幾乎沒什麼使用門檻,身為「技術先鋒」的平臺,卻為何沒幾家在防沉迷中使用?
  • 張曉晶:制度與技術雙輪驅動推動金融創新|全球經濟危與機
    在此背景下,金融創新應如何順應發展?對此,南方日報專訪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曉晶,他表示,中國應加快完善數據權屬與監管制度,積極參與全球數據治理,實現技術和制度雙輪驅動創新發展。
  • 劉文利、佟麗華做客百度百科秒懂本尊live 談如何預防兒童性侵害
    百度百科《秒懂本尊live》節目邀請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兒童性教育課題組負責人劉文利,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兩位專家做客直播間,探討「N號房」事件中的未成年受害者,以及如何做好兒童防性侵保護。超過80萬網友觀看了直播,兩位專家在提問環節與網友進行互動,對網友最關注的進入「N號房」的26萬人是否構成違法犯罪,是否會受到法律的懲罰等問題進行解答。
  • 手機遊戲實名認證難 有遊戲可讓「7歲兒童」充值付款
    「有些遊戲不會主動提醒實名認證,有的就算彈出來後也沒有強制要求,孩子會直接跳過。」張偉作為家長也感到無奈。近日,記者測試30款遊戲,其中僅《王者榮耀》《陰陽師》等11款遊戲會主動彈出涉及「實名制認證」的提醒,另外19款遊戲均沒有主動提示。這19款遊戲中,有7款遊戲記者未找到實名制選項。
  • 網遊開啟「人臉識別」登錄模式受支持,防沉迷還要拿出更大實招
    日前,為針對性解決「孩子冒用家長身份信息繞過監管」的問題,包括《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在內的100多款移動遊戲產品開啟「人臉識別」模式,登錄環節拒絕或未通過驗證的用戶,平時只能玩1.5小時/天,也無法繼續充值。新功能甫一上線,便得到輿論廣泛支持。